|京ICP备14027590号-282

人大法学考研【知行法学一战人大民商法398分我想去中国最好的法…(人大的法学研究生)

前言

作者师妹来自知行法学十四班,一年两考一战上岸人大民商法,初试398分,总分加权第四。作者师妹虽然在行文中很谦虚,但其实体现的是一种静水流深的人生态度。师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更是在顶尖红圈所曾经实习,对民商法理论和实务的了解很多都在同龄人之上,再加上谦虚的态度,将来必定会有所成就。

一、写在前面我是法大民商经济法学院2018级的本科生。在2022年人大民商法学专业考研初试中排名第三,初复试加权总分排名第四。法考客观题225分,主观题由于延期没有参加。
我的公共课考得比较好,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学习心得,但专业课成绩不算太突出,因此主要谈谈我的学习感受和经验教训。当然,每个人适合的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考研和法考期间我也阅读过很多经验贴,尝试过很多师兄师姐的方法,最后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因此也希望大家能够理性思考和选择。
大学期间我的成绩差强人意,勉强能排进专业前30%,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也没有获得过任何奖学金,可以说是非常普通了,这也是我在备考期间无数次焦虑的来源之一。我深知自己和很多优秀的同学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今年能够上岸也有很多运气的成分存在,这篇经验帖只是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法大学生在近一年备考过程中的思考和教训。

二、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在选择考研的学校和专业时我没有考虑太多,完全是凭着一腔激情作出的选择。和很多同学一样,我也有着名校情结,希望能在全国最好的法学院读书,并且人大是我高中以来的梦校,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我选择了报考人大。之所以未选择清北,也是考虑到招生人数太少、不确定的因素太多,相比之下,人大的民商法、知产等专业招生人数可以达到10人以上,虽不如法大几十人之多,但更保险一些。
本科期间我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没有深入地研究过,所学的知识都停留在表面,往往只是满足于应付期末考试,回想起来常有荒废之感,这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能够在研究生期间对某一领域有所深造,因此选择了学硕而非法硕。
虽然民商法作为人大的王牌专业,竞争最为激烈,也最有挑战性,但民商法是我在本科期间接触最多的,我对其也有比较大的研究兴趣,而且人大的学硕与大部分学校不同,只需读两年,因此二战对我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即使做好了心理准备,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我还是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其他专业可能会出现大小年的情况,但民商法基本每年都保持最热门的状态,波动很小,进入复试的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约为2/1(今年按照专业划线后为13/20)。此处需要提到,与法大不同,往年人大学硕都是直接划定院线,即所有专业适用统一的复试分数线,如去年为370分,但今年却按照专业划定了分数线,在其他专业均为365分的情况下,民商法和诉讼法(01方向)为375分,375分以下的考生甚至没有进入复试逆袭的机会,不确定明年是否还会延续这种做法,但大家要考虑到这种可能性。
大家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可以综合考虑兴趣、报录比、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等因素。我个人认为,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选择大于努力”,也许从功利的角度而言确实是这样,但我觉得如果我不尝试一次,以后回想起来可能还会觉得遗憾。如果大家的规划是读完研后直接工作,那么专业就不那么重要了,人大这个平台对就业足够,招聘单位不会特别关注专业问题。

三、公共课1、政治
我的政治成绩为82分,客观题扣9~10分(记不清其中一题的答案了),错的不算少,但主观题只扣了8~9分,在北京这样的旱区应当属于得分较高的。
我高中就是文科生,政治学得也不错,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没有花太多时间在政治上,因此我的经验可能对理科生不太奏效。
①资料: 精讲精练、 1000题、 强化班视频、 冲刺背诵笔记、肖八、肖四、腿四、博主分享的时政汇总、博主分享的肖四主观题答案
②一轮复习:9月~10月
暑假结束之后我开始政治的学习。我认为对于文科生来说政治不用太早开始,它属于记忆性的学科,开始得太早也会忘记。
我是用 精讲精练配合观看 老师的强化班视频(推荐一个app:es文件浏览器,可以直接浏览百度网盘里的文件,解压缩和倍速观看都不是问题~)进行学习的,二者在内容编排上有些微的区别,但问题不大,当然直接用 老师的核心考案也是可以的,应该会更加适配(虽不如 精讲精练内容详尽,但肯定是够的)。相比于自己看书,看视频更加便于理解和加深印象, 老师会指出考试的重点以及基本不会考到的内容,而且倍速看并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因为 老师的课非常轻松幽默、生动有趣,所以我当时是把政治当作学习专业课中途的休息,学习起来完全没有压力。这一遍只需要理解而不需要背诵,留一个初步的印象就行。
这一阶段我每天学习约1~2小时(二倍速看 视频+做该章节的 1000题)。我只做了这一遍1000题,因为我觉得它和真题的命题风格有些区别,而且题量很大。政治各部分中马原偏向理解,毛中特和史纲偏向记忆,思修较简单,时政则要等待考前的新内容,因此1000题中马原最重要,但对文科生来说马原大部分是高中学过的内容,我基本还留有印象,所以出于性价比的考虑没有二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做的时候不用在意对错,巩固记忆为主,也不用关注太偏太难的题,考试时一般还是考察重要知识点。对于时间节点、会议内容等细节,则可以等考前再记。
③二轮复习:11月
11月我用 的冲刺背诵笔记又过了一遍,这本小册子只收录了重点内容,所以过得较快。这一遍主要是加深一下记忆。
④三轮复习:12月
最后一轮就是做模拟卷。我做了肖八、肖四和腿四的选择题,总体感觉腿四难度大于肖八肖四。做题时不能求快,不能一天把所有题都刷掉, 老师提到应该按顺序每天做一套选择题,因为他在编写时考虑了知识点和难度分布。这个阶段再开始学习时政的内容即可,大家需要掌握老师模拟题中的时政知识(尤其是肖四),可以直接在网上搜到博主整理的时政汇总,考前一天可以多看一下。

⑤ 主观题
主观题不用背肖八和其他老师的(也有同学推荐 ,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直接背肖四就可以,四套卷子的重要性从前往后递减。唯一的例外是马原,它和其他部分不太一样,如果不知道原理的话不太好编,因此建议大家把马原背全一点,至少都要留有印象。我出于稳妥的考虑把 和 老师的马原部分都背了,不过没有背得那么认真,今年也确实考到了肖四没有押中的一个原理。
肖四每套卷子有5*3=15道题,一共有60道,确实有些多。我是抽出小块的时间背诵的,比如洗漱时、吃饭时和睡前(我个人睡前背诵的效率很高),一题一题地慢慢背。但由于我的时间安排不太合理,最后的时间基本都用来背诵专业课了,所以只背完了马原、史纲和一半毛中特,其他都是考前一天才背的,因此我也想告诉大家一定一定不要放弃,不管怎样都要参加考试,也许就会有奇迹发生~
个人认为,肖四答案的编写不太科学,缺少逻辑性,因此我在网上找到了@沿途可期分享的答案(把肖四答案按 的答题方法进行了整理,还将类似考点整理到一起,总结了一些通用的语料,更易于背诵),还参考了@空卡空卡空空卡分享的答案,按自己的逻辑制作了一份自己的答案。
编写答案时,我参考了 的答题方法,即“点-默-析”的顺序:先点出题目考察的知识点,再阐述该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最后联系题目材料进行分析。分点作答,每点第一句写论点,后面进行论证。在具体阐述知识点时,可以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遇到一些背起来比较困难的概念、定义时,可以勾画出关键词,摸索背诵的技巧,也可以使用一些口诀。以肖四第一套中的毛中特第一小题为例(本题问的是“为什么”,因此不用回答“怎么做”,但“是什么”都要写上):
今年有的题目肖四没有押中(尤其相比去年基本全部押中而言),但我觉得都可以从背过的内容和考题材料中寻找到可以作答的素材,只要好好背了,就不会没话写(甚至写满了答题纸还想写更多)。考试时最好不要完全按照背的答案默写,因为肖四答案主要是知识点,对题目材料的分析不太够,这部分需要自己灵活补充。考试的设问也可能会和肖四有区别,可以先写最确定、最重要、和题目关联最深的内容,如果时间和答题纸还有空余,就再把其他相关内容写在后面。即使不会也要尽力去写(比如将材料中的语句换一种说法),哪怕写得不对老师也可能会给个辛苦分,每一分都是很重要的。

2、英语
我的英语成绩为80分,客观题扣了3分(完形1分、阅读2分),翻译自我感觉写的还可以(估计扣3分左右),所以作文应该扣了比较多的分(约14分)。
我本身的英语水平一般,六级540+通过,分数不算高,和大多数中国学生一样,听说读写中的“读”是我掌握得最好的部分,高中英语学得也还行。
①资料:红宝书、张剑黄皮书真题、博主分享的作文模版和语料
②背单词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背单词,单词是一切的基础。我从2月份决定考研起就开始背单词,用的是红宝书。这本书又大又厚,刚开始背的时候还是有些心理压力的,但背完之后成就感满满。红宝书中的词汇分为三类——必考词、基础词和超纲词,超纲词考的概率很小而且比较难,所以我只背了必考词和基础词。我是按书里附赠的记忆规划表背诵的,它依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划每天的背诵任务,通过不断重复加深印象。需要强调的是,背单词一定要坚持每天进行,即使由于某些不可抗力中断了一次,那么第二天也要补回来。
背单词重在反复,第一轮背完之后其实并不能记得很深刻,做题时我也发现很多单词都是记得自己背过但不记得是什么意思,所以我在8月份前用红宝书背了三轮,这时候基本就记住了大部分单词。但之后的问题在于,我已经记住了书中单词的顺序,如果把某些单词单独拎出来我可能又会犯迷糊。我又尝试过用软件背单词,或者把阅读中遇到的生词积累下来,但对我来说效果都不太好,最后是在网上找的博主分享的高频单词表,在考前过了几遍。
③客观题:完形、阅读、新题型(排序/七选五/选标题)
我没有看过老师的课,只看过一些老师的完形和阅读技巧,但对我个人而言用处不大,我认为无论是完形、阅读还是新题型,只要文章和题目能够看懂,做题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备考期间我断断续续有做一些往年真题,在背单词前完形正确率很低,有时错误甚至达到一半,后期背完单词再做就好多了,所以再次强调背单词很重要!批改真题时,我会自己先在脑子里翻译,再与答案译文进行对照,我认为没有必要笔译,太浪费时间了。
我也看到一些经验帖说要多刷真题,但我自我感觉客观题做题水平还可以,而且备考后期积压了太多专业课的背诵任务,因此没时间二刷甚至三刷了。
④主观题:翻译、小作文、大作文
上文提到我在做客观题真题时就包括了翻译的步骤,就没再专门花时间训练翻译。对于翻译中的长难句,我高中语法学得还可以,所以也没有进行学习。
小作文自己发挥的部分很少,可以直接背诵老师或博主的模版(要经过自己修改),考试时根据题目要求填充一两句内容即可。小作文的题材较多,大家可以看看老师或博主的预测,我是直接按@背英语牛津词典的娜拉的模版和预测准备的,还挺准的,今年预测的是推荐/介绍信、邀请信、投诉信、询问/求助信、道歉信(排名分先后),最后考了邀请信。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选择要不要全部准备。
大作文的考察方式是根据给出的图片进行描述、评论,图片主题大致可以分为社会现象、寓意哲理和行为行事三类。我十二月才开始准备作文,这时候时间已经很紧张了,所以我的准备不太充足。大作文一定要动笔写,我练习了最近十年的题目,期间有从张剑黄皮书范文等资料中摘取一些比较好的词句进行积累。对于要不要使用模版的问题,由于时间原因,我是参考几位博主提供的模版,编写了自己的模版,并在真题的检验中多次修改。这里向大家推荐@fiona的英语美食的模版,其中吸收了经济学人的一些表达,比较高级,也没有那些用烂了的短语等,我认为质量还是很高的。大家最好也将不同模板结合着用,并且一定要自己进行修改,以免和其他考生出现雷同,或是模版痕迹过重。如果水平较高,可以不使用模版,但也要积累一些实用的词汇、短语和句型,达到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构思出一篇文章的水平。我的大作文分数不高,我分析应当是使用了太多套话的缘故,没有对图片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论,所以只拿了一般的分数,希望大家以此为鉴。

四、专业课1、人大专业课的特殊性
①科目
人大的专业课分为理论法和应用法,理论法包括法律史、法理学和宪法三门,应用法可以从民法(初试不考商法)、刑法、知产、诉讼法(包括民诉和刑诉)、经济法、环境法、国际法(包括国公、国私和国经)中任选三门,共有六门,每门分值均为50分。所以无论报考什么专业,六门课在初试中都是同样重要的,大家需要合理分配精力,不能专研于自己的专业。同时,在这样的情况下,阅卷老师不知道考生报考的是哪个专业,每门课命题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受到限制,不会考察过多的理论知识。
在应用法的选择问题上,我选择的是民法、刑法和知产,这也是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因为民刑是基础学科,本科及准备法考期间对民刑的学习最多,知产的内容又相对最少。如果大家报考的专业在这三门之外,一般就要选择该科目,我觉得这时可以考虑将民法剔除,因为民法的内容确实太多了,学起来性价比不高,也无法做到全面准备,当然这还是要大家根据学习情况具体分析。
②题型
人大初试中每门只有两个大题(内部可能分为几小问),均为论述题或案例/材料分析题,没有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因此对于具体细节内容不需要掌握到可以完全复述的程度,但更加考验阐述观点和联想拓展的能力,灵活度较高,仅靠机械性背诵和罗列知识点是不够的。

2、资料
①教科书
虽然人大明确不提供参考书目,但一直以来考生们使用的主要都是人大出版社出版的“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蓝皮书),这里简单说一下我所用到的:
法律史:曾宪义、赵晓耕主编《中国法律史(第六版)》。
法理学:朱景文主编《法理学(第三版)》。
宪法:韩大元、胡锦光著《中国宪法(第四版)》、许崇德、胡锦光主编《宪法(第六版)》(已出第七版)。
民法:钟秀勇法考精讲书、王利明主编《民法(第八版)》(已出第九版,准备复试时使用第九版)。
刑法:柏浪涛法考精讲书、张明楷著《刑法学(第六版)》(没有全看,起到字典的作用)。
知产: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第五版)》(已出第六版)。
②机构讲义和资料
对于是否报班,我也纠结过很久。一开始我想先自己学着看看,所以第一轮阅读教材的时候,我试图使用21年某机构的讲义,但发现它只是资料的拼接,重点不突出,结构也非常混乱,没有很大用处。看完一轮教材,我发现自己还是不知道怎么答题,也不知道到底要背诵哪些内容,所以最后决定报班。
在看了一些师兄师姐的经验帖后,经过综合对比,我报名了知行法学的全程班,它不仅有讲义还有课程,对我的 助很大,尤其在理论法的知识体系和答题方法方面,听完课后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知行的讲义编写得也是非常科学的,主要是对教材的提炼和总结,最新修法的内容也有体现,还补充了一些论文和专著中的观点,逻辑性强、重点清晰,可以直接拿来背诵。所以第二轮开始,我都是直接使用的讲义,在讲义上做笔记并进行背诵,没有再阅读教材了,只会在有疑问时回去翻看一下。
如果大家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报班或购买资料,能够省下很多无效复习的时间精力;如果自学能力和搜集信息能力较强、时间宽裕的话,也可以尝试自学,我身边也有同学没有报班但上岸了,因此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不过,即使不报班也建议关注一下考研机构的公众号,会推送很多人大考研的基本信息、复习重点、考试经验等内容,都非常有价值。
还需提醒大家的是,资料贵精而不贵多。备考后期我为了追逐热点,耗费了大量时间搜集其他资料,还打印了下来,结果到最后并没有时间看。其实知行整理的热点就已足够,不需要自己再去搜集。
③论文
在初试阶段,由于考察内容不会很深入,因此不需要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论文和专著上,它们只能起到对答案进行润色的作用,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即使要看也要在掌握教材基础内容的前提下,稍微进行一些了解和思考即可。当然,如果大家报名了考研机构,机构也会结合热点重点将重要的论文观点整理给大家(仅针对我报名的机构而言,其他机构并不了解),从而节省自行搜集和整理的时间。
④笔记
前期我没有做自己的笔记,是直接写在讲义上的。最后一轮时我对法理学、宪法、民法和刑法在讲义的基础上手写了精简版笔记,只记录其中重点内容和思路,方便最后进行背诵。于我而言,手写笔记更有利于加深印象、构建体系,但这也花费了我很多时间,导致我最后两周学习进度濒临崩溃,大家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

3、学习经验
专业课的学习我进行了三轮(不包括考前几天的背诵):第一轮,阅读教材,民刑事先学习法考内容打基础;第二轮,学习机构课程,掌握讲义内容;第三轮,背诵,补充热点内容。
我的专业课成绩不算太高,这里简单谈谈对自己比较重要的经验(其中吸收了很多知行课程中的内容)。
①理论法
理论法三门内容都不太多,学习的性价比非常高,建议大家掌握到细节。这里的细节并不是指需要逐字逐句地进行背诵,而是指最好全面地覆盖知识点,比如法律史中“六杀”、“六赃”这种具体知识点。
●法律史
因为我本身就很喜欢历史,所以法律史对我来说非常有趣,也是我背诵得最为熟练的一门。法律史的内容看似很零散,都分成一块一块的,但其实内部也有联系。
横向来看,每个时期的内容都分为法律思想、立法概况、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几个方面,大家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梳理,从而避免遗漏。答题时要注意“目光在思想和制度之间穿梭往返”,如论述汉代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时,就要举出恤刑、女徒顾山、原心定罪、秋冬行刑等具体制度作为支撑;考察西周的五听、三刺制度,就要与其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相联系。对于该时期历史背景的了解也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其立法指导思想和法律制度。
纵向来看,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具体制度、机构的源流和变迁(如唐代的死刑复奏制度源于北魏太武帝,又被其后的朝代所继承和发展,明清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会审制度),还需要掌握法律思想的变化(如从汉至唐的“法律儒家化”这条线索就是重点中的重点,今年也考到了),从而了解中国古代和近代法律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这是我记录的一部分答题框架:

●法理学
法理学可以分为法哲学、法社会学、法实证论(本体论+运行论)三部分,是体系性、逻辑性最强的一门。如果只是按照章节顺序将相关内容默写上去是不够的,一定要建立知识体系和框架,有逻辑地进行答案的构思。
比如“法律调整和其他社会调整”、“国家司法权和社会自治”、“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诉讼和非诉讼”,这几对关系虽然分属不同章节,但理解之后就能发现它们之间相互贯通,相关内容曾经多次考察,非常重要。大家绝不能只将眼光局限于某一章节,要培养发散性思维。
●宪法
宪法的内容包括四部分:总论、基本制度、基本权利和国家机构,每个部分内部也有独特的体系,尤其是基本权利和国家机构部分,大家可以有针对性地归纳出分析框架。比如在论述国家机构时,可以从性质与地位、组成与任期、和其他国家机构(尤其是人大)的关系、领导体制、职权、特点这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但同时也不要忘了和其他部分相联系,比如总论中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
宪法初试的近年趋势是不会深入考察理论问题,而是偏重于考察具体制度和规定,因此大家需要提高对法条的重视程度。
②应用法
说实话,我的应用法掌握得非常浅薄,也是我考前最担心的科目,大家可以搜索一下其他经验帖,很多优秀的师兄师姐和同学都写过详细的经验帖。要提醒大家的是,学习时不要钻牛角尖、过于关注理论争议和非重点内容,尤其在冲刺阶段,一定要提炼重点知识进行背诵,其他内容等复试或读研期间再进行研究。
出分之后,我对比了自己的估分和实际分数,也和其他同学交流过,我们基本都感觉应用法老师给分还是比较松的,大家要对自己有信心。
●民法
在学习考研民法之前,我先学习了老钟的法考课程,我认为法考的学习可以给考研打下必要的基础。法考在知识点方面更加全面清晰,而且是根据最新修订的法律以及最新公布的司法解释进行讲解的,对于了解一项制度的基本内容来说非常方便。并且老钟的书和人大蓝皮书的体系是一致的,对于部分理论问题也有提到,缺点是老钟的废话较多、课时较长。当然考研和法考的侧重点不同,法考侧重于对知识点的全面了解,其中细枝末节的内容考研是不会考察的;法考并不要求考生具备分析论述能力,也不要求对知识形成系统性的整合,更不要求对某些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很多重要的理论内容在法考中也并未提及,因此是远远不够的。
民法的分值与其他科目相当,但内容量最多,因此投入过多精力的话性价比不高,我们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观察历年真题可以发现,民法初试的考察重点在于总论和债法通则两部分,尤其是总论中民事法律行为一章曾多次进行考察,今年也考到了意思表示的内容。债法分则和物权部分的重要性稍弱,但其中的担保仍是重点。后四编考察的可能性则较低,大家可以有所取舍。总之,对于重点知识要做到可以以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输出的程度,对于考察概率低的部分中的基础性知识也要做到基本掌握。
●刑法
刑法考研与法考的联系更加密切,我没有阅读刑法的人大教科书,只学习了法考和讲义的内容。虽然人大教科书采用的是四要件,但答题时采用四要件、三阶层或二阶层均可,不必纠结。
和民法类似,刑法法考的内容更细碎,考查的罪名范围也更广,考研中一般只考察重点罪名,刑罚论也基本不考。二者在理论深度上也有一些差别,论述题就不说了,案例分析题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论述,比如法考中指出构成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即可,考研中则需要说明正当防卫的概念、适用条件和一些延伸内容。如果只答出法考中学的东西,可能可以拿到一个基础分,但要想拿到更高分就需要对理论问题进行一定的拓展。
●知产
因为我前期想着知产内容很少,拖到11月才开始听课,自己也对知产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学得很差,最后是只背了基础内容就上了考场,没有什么可以和大家分享的经验。但知产20~22年连续三年都考察了修法内容,所以还是建议大家重视修法以及热点。

五、其他问题1、法考和考研的安排
对于是否要同时准备法考和考研,我的建议是法考客观题可以尽量准备,主观题则根据自己的情况随缘准备。
之前提到,民刑这两门的法考学习对 助很大,大家可以提前学习民刑的精讲课程为考研打下基础。此外,客观题考前一两个月可以主要用来学习法考客观题,暂缓考研内容的学习,因为考研最为关键的是最后两个月,前期的复习并没有那么紧张,客观题对考研的影响并不太大,而且对于法大的同学来说,通过客观题并不难。
由于主观题距离考研时间较近,尤其是因疫情延期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挤压考研的学习时间,所以如果大家想放弃主观题、专心准备考研也是可以的(我是因为专业课背不完了所以完全没有准备主观题也没有参加考试)。

2、时间安排和作息
有一些师弟师妹找我询问过这方面的问题,但我的时间安排非常糟糕,前面也说过,由于自己前期过于放松,导致最后两个月非常慌乱,很多东西准备得都不充足,直到上考场前还在抢时间背诵,就不和大家分享了。
我的作息也是不太有普适性的。我是个典型的夜猫子,非常不能早起,尝试几次早起后我发现即使逼迫自己6、7点起床,上午还是会很困,效率也不会高,而每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我学习最专注、效率最高的时候。后来我就顺应自然,将近中午才起床,吃完午饭再开始学习,下午往往会喝一杯咖啡,晚上学到两点左右(我是在学校旁边租房备考的,所以比较自由~),每天可以保障9~10小时的睡眠时间。虽然熬夜不太健康,但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作息,这也是我最放松、最喜欢的作息。从三月开始准备考研到暑假,我的学习时间每天只有5小时左右,九十月大概6~8小时,最后两个月才达到8~10小时,但我会每天给自己制定学习任务,如果没有完成我会熬夜把它们学完。学习的间隙我也会玩手机、看小说和视频等等,疲惫的时候还会给自己放上半天甚至一天的假。
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按照适合自己的作息来安排学习任务,不用和他人进行比较,也不用一味地追求学习时长,重点是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

3、考试tips
①要提前订好酒店,北京的考生都是要到人大参加初试的。我订的酒店(巴比伦酒店)距离人大步行约20分钟,考试那两天很难打到车,我也害怕会堵车,所以都是走路去的,但早上很冷风也很大,大家可以找更近一点的。还有就是最好订条件比较好的酒店,我订的酒店洗浴条件、隔音效果都比较差,那两天晚上隔壁房间都很吵,非常影响睡眠和心情。
②一定不要弃考。考前焦虑是难以避免的,这只能靠自己来调整和克服。考前几天我也极其焦虑,什么都看不进去,晚上想着还有这么多东西没背完哭过好几次,也出现过弃考的想法。最后想的是肯定考不上了,既然交了考试费还订了酒店,就去体验一下,明年再来,没想到出现了奇迹。
③要充分利用好考前的短期记忆,努力多看多背点东西。考试那两天我都只睡了不到四个小时。我的政治主观题和英语作文很多都是考前一天晚上和考试当天中午背的,虽然这导致我下午考英语的时候有点晕乎乎的,但我觉得非常值得,那一晚背的内容起码让我增加了20分。尤其是政治,要把尽量多的素材装到脑子里,保证考试时有充足的内容可以进行输出。第一天考完公共课后,晚上也最好再将专业课的重点内容快速过一遍。
④考试用的是空白答题纸(b5尺寸左右),自己根据分值安排内容,我自己是给每小题留了大约两面纸。大家要注意控制答题时间,分给每门大概一个小时,拿到试卷先看一遍题,如果有不怎么会的题目可以放到最后写,时间上可以稍微倾斜给更有把握的题目。当然即使不会也要尽量写,至少要先把基础知识回答出来,然后联系上下位概念、类似制度、立法目的和理念等进行一定的展开。其实难题并不能拉开差距,比如今年的知产考了一道非常偏的题,大家都不怎么会写,重点在于中档题,一定要尽力写到充实完整,做到“人有我优”。
⑤非常神奇的是,考试的时候会发现以为自己忘记的内容大部分都可以想起来,即使是一两个月之前看过的内容也还有印象。

六、复试因为初试结束后我自我感觉没有太好,估分也比较低,认为自己能够进入复试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直到出分前我几乎都没有学习。2月21日出分后,我才慌忙地开始准备复试,此时只剩下一个月左右的复习时间,时间很紧张。因此建议大家初试后,不管自己的估分如何,最好还是稍微休息一两周就开始恢复学习,虽然不需要达到像初试那样的学习强度,但一定要慢慢进入学习状态,每天看会书。
由于疫情,今年与前两年相同,还是采用线上复试的方式,占比30%(线下复试时占比40%),对于我这样的社恐人是很友好的。虽然复试占比变小了,但还是非常重要的,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民商法专业就有两位初试390+的考生在复试中被刷掉了。
线上复试这三年,复试内容都不相同,前年包括专业课笔试和面试、外语笔试和面试,笔试都为开卷;去年只有专业课面试和外语面试;今年则变为专业课闭卷笔试和面试、外语面试。因为复试方案考前五天才公布,我们无法预知,我就直接按照去年的内容来准备的,虽然今年增加了专业课笔试,不过好在并没有太大影响。23年是否采用线上复试还需要根据到时候的疫情情况来确定。

1、英语
人大的英语复试并不会问生活方面的问题,比如家乡、兴趣爱好、未来规划等,一般也没有自我介绍。
我的英语口语最为差劲,因此复试前我着重练习了一个月的口语,练习方式大致为和研友每天找法律英语和社会热点(科技、环境、政治、文化等)文章各一篇(来源多为china daily和知行提供的语料),轮流进行翻译、提问和评述。刚开始确实很难开口,但经过半个月的练习后我们逐渐可以说上两三分钟,也积累了一些常用话题的表达。考试的时候我抽中小组第一个作答,准备时间最短,最终取得了81分的成绩,虽然与多数同学相比分数略低,但也算没有拖太多后腿。
其实人大的英语复试难度并不太大,很少考察过于专业的领域,而且相比于内容、口音和语法,流利程度最为重要,只要不冷场分数就不会太低。

2、专业课
民商法专业的内容最多,民法博大精深,商法又是初试完全不考察的部分,因此准备复试确实需要费功夫。我用的资料主要是民法蓝皮书和法考刘安琪商经精讲书,还看了一些在知网下载的人大老师近年的论文以及b站上的讲座视频等。
民法蓝皮书其实有很多可以深挖的内容,其中还包含了一些人大老师的论文,比如动产担保登记对抗规则的解释部分就是高圣平老师的论文,惭愧的是,初试阶段我没有好好进行研究,对它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准备复试的时候才逐渐领悟到一些深入的知识。
选择论文时,可以主要关注机构推送的论文,以及与热点和重点相关的论文。论文中具体的论证细节不需要掌握,了解摘要和总体论证思路即可。此外要记住论文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一切都要建立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阅读时可以勾画出重点并制作体系图,推荐使用app marginnote3,非常方便。

人大的复试还是比较重视基础的,一般不会考偏难怪的题。民法的重要性仍大于商法,商法重点在公司法,今年的热点还有证券法中的虚假陈述问题,破产法、保险法、票据法的基础知识也要了解,具体细节的规定则基本不会涉及。但是在老师的追问中可能会有难度较大的问题,非常灵活,考验平时的积累和随机应变能力,一般也没有固定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从考前两周左右,我开始和民商法专业的研友每天晚上互相考察对方一道民法和一道商法,并进行追问。我认为这是非常有用的,不仅提升了我对很多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讨论中拓宽了思路,还让我在复试时面对老师没有那么紧张,被追问到不了解的题目也能说上一些。
由于现在距离复试时间尚早,并且在考研结果中初试成绩占据主要因素,因此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初试经验,对于复试就不再赘述了。现阶段大家只需专心准备初试即可,初试结束之后再准备复试时间也完全足够。

结语直到收到人大的待录取通知,我还觉得这好像一场梦。说实话虽然备考的过程中我常幻想考上后的无限可能,但没有想过自己真的可以做到,能够上岸实属侥幸。
在近一年的考研和法考的过程中,我曾经无数次地怀疑自己,但每当我想狠狠摆烂时,是家人、老师、师兄师姐和朋友们的 助和鼓励让我坚持了下来,在此对大家表示深深的感谢~也非常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如果本文有疏漏之处还请见谅~

后记静水流深,方显高手本色,师妹必定有所成就。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学术型辅导团队,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专业、有方法、有温度、有态度。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