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马原考研真题-20230909.docx – 人人文库(2019马原考研真题)
2019马原考研真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jingbian1?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站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沿,他们的一生都在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奋斗。马克思和恩格
斯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共产主义者同盟b.正义者同盟c?工人国际d?共产国际【参考答案】a【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接受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并为其起草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一一《共产党宣言》。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错项辨析】选项b正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加入之前的组织,它的本质 是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而不是一个政党。选项 c工人国际,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是2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它的建立晚于共产主义者同盟。选项d共产国际,乂名第三国际,由列宇于1919?1943年创建并领导,它的建立晚于共产主义者同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必橘逾淮为枳〃说明了a?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c.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间的一个网结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参考答案】a【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的变化发展。任何一个新事物,都是适 应了它所处环境的产物。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 a。【错项辨析】选项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这一个论断的核心 在于中介,但是在题口之中找不到能够充
当中介作用的成分。〃橘逾淮为枳“是 比较了橘与枳这两个事物的不同,两者之间不存在中介。选项 c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间的一个网结,这句话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普遍联系的意思,但是〃橘逾淮为枳〃主要凸显的是橘与枳之间的区别,而不是它们之间的联系。选项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这句论断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在 “橘逾淮为枳〃的材料中并未涉及橘与枳的变化过程。3?马克思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 ?中去解释。这里的〃物质生活的矛”从盾根本上说是a.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存冲突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存冲突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现存冲突。【参考答案】a【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马 克思明确指岀,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o【错项辨析】选项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存冲突,这对冲突之中上层建筑完全属于社会意识方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选项 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存冲突是社会依靠人不断在实践中改造自然,并在实践之中改造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方式得到解决。这对矛盾一方面更加突出地指涉生产力方面,另一方面也涉及社会意识方面的问题。所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存冲突无法解答马克思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矛盾〃部分。选项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现存冲突,这对冲突中包含了社会意识方面,与马克思原意不符。4?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否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能否得到解决,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参考答案】b【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 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乂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错项辨析】选项a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商品本身的矛盾,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现实中表现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选项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也可以说,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的表现形式。选项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这个矛盾不存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对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另一种描述方式,一般来说它们之间构成一种数量级上的相关关系,而非对立的矛盾关系。17.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运用讣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 态实景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a?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b?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c?物理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参考答案】bd【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 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岀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一一客观实在性。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所谓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山于万事万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而山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构想当前尚不实际存在的事物,所以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 bd。【错项辨析】选项a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这个论断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在分析世界本原时,按照能够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为标准,划分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世界,和以人的意识、意志为主要内容的意识世界。信息显然是属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世界的一个部分。选项c物理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物质的定义就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全部事物,那么物理世界作为物质世界的一个主要部分,不可能不具备客观实在性。18?基因编辑是应对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办法,但其技术运用极具争议,这不仅是因为基因的变化会传给后代并最终有可能影响整个基因库,而且更重要的是基因编辑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可能衍生出一系列棘手的伦理、法律和安全难题。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制定了相应的伦理、法律规范。人类严格控制基因编辑行为的原因在于a.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b?基因编辑技术可能突破人类的伦理道徳底线人的实践活动要遵循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人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和合u的性的统一【参考答案】abcd【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和科学技术 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li的性的统一。所谓基因编辑技术突破人类伦理道徳的底线,就是说可能会因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原因,在价值尺度上招致失败。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认识真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但是当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领域的时候,往往有可能导致和人们预想不同的效果,所以这时科学技术也可能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o19.资本主义的生产li的是追逐利润最大化。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分布在不同部门(行业)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必将导致利润率的平均化。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意味着a.各部门资本家在加強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b?各部门内不同资本家的等量投资所得到的利润大体上均等某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有被其他资本家侵占的可能不从事直接生产的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总是低于平均利润【参考答案】abc【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利润转化为平均利 润,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要求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得到农业利润,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匸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c。【错项辨析】选项d.不从事直接生产的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总是低于平均 利润,这个论断错误。银行资本家与从事直接生产的资本家一样瓜分到平均利润,并不会低于平均利润。其至,在金融垄断发生时,银行资本家可能通过其垄断地位获取远高于其他资本家的垄断金融利润。20?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进程,其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绝对稳定性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参考答案】abd【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因为: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d。【错项辨析】选项c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绝对稳定性论断错误。任何社会形态所具有的都是一种相对的稳定性,而不是绝对的稳定性。21?习近平指岀:“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 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义实践的再版,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对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启示是a.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b.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产方式没有必然的联系c?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d.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参考答案】acd【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坚持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要注意一方面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而不是教条式 地理解它;另一方面,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所以要理解在不同的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的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的实践之上,所以它延续了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cd。【错项辨析】选项b.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必然的联系,论断错误。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之上的,它是解决了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之后的必然结果。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978年,中国正徘徊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发展的逻辑是什么,中国现代化到底要通过何种方式抵达?自近代以来盘桓在中华民族头上的问题,再次成为 时代之问。时间定格在这一刻。中国上白台印刷机转动,不同的报头之下,出现了同一个 标题;校园的阅报栏前挤满年轻的面孔,无数学子闻风而至,阅读同一篇文章;千白人重新铺展稿纸,千白支笔重新抖落尘埃,准备书写同一个主题;被一种沉重的沉默笼罩的中国大地,随着第一声响动,忽然爆发出轰鸣。这是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推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而且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模式。这场讨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既成为改革开放的前奏, 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奏,使中国在道路探索上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的良性互动。这场讨论,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解放思想的力量、实事求是的精神,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演进,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过渡。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5月11日)材料2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战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岀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⑴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分)(2)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谈谈你对“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 也没有止境”的认识。(5分)34.【参考答案】⑴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山真理的本性 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只有那种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和沟通起来,从而使人们能够把二者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这种特性的东西,只能是作为主客观联系的桥梁、纽带或“交错点”的社会实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能够把一定的认识、理论变成直接的、实实在在的现实,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如果实践的结果与实践之前的认识和预想相符合,那么,之前的认识就得到了证实,成为真理性的认识;相反,就是谬误性的认识。(2)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必须正确地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准确把握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一方面,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相对性、有限性,表现为具体的实践往往只是在总体上证实认识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而不可能绝对地、永恒地、一劳永逸地予以确证。在不断变化的世界环境之中,在不断变化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总会带来新的实践,在实践中我们也总是会面对新的主客观条件。山于这些历史条件的变化,人们的认识会发展,也会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之中重新验证之前获得的真理。在这样的认识发展之中,我们的理论也会发展,所以会带来新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所以,实践没有止境,时代不断发展,那么理论创新也不会有止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