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兰州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皇城_史书_文字(2015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迎新晚会)
2015兰州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中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5000年至4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10000年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5000年至4000年。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2.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文字。亦称卜辞、契文或殷墟文字。所记内容多是有关祭祀、征伐等大事的占卜所得结果。甲骨文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一般认为1899年王懿荣首先认定其文字价值。目前出土的甲骨文至少10万片,所记单字约4500个
,并已释读出部分文字。以甲骨文为研究对象形成了甲骨学,代表学者有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甲骨文是研究商周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3.工业革命
从使用手工劳动的工场手工业过渡到使用机器的工厂制度的过程。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到80年代因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得到进一步发展,至19世纪初在英国基本完成。美、法、德、日等国也在19世纪内先后完成。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它使得生产力迅速发展,确立了工厂制对手工劳动的优势地位,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使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工业革命最终形成了成熟的近代资产阶级和与之对抗的无产阶级,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于1825年出现了第一次经济危机。
4.《史通》
唐刘知几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全书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已有三篇散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关于史书体裁,《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关于作史原则,《史通》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关于史家的基本素质,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论点。
《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对后世史学发展影响甚大。
5.“五七指示”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即“五七指示”。主要内容是:军队要学习地方,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生产,又能办一些小工厂,又能从事群众工作,使军民打成一片;同时地方也要学习解放军,以一项为主,兼学别样等。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6.希罗多德(世界史考点)
古希腊史学家。出生于小亚细亚西部希腊殖民城邦哈利卡纳苏城。曾到达雅典,对雅典民主制度推崇备至。公元前443年移居南意大利的图里伊城,后取得该城公民权,并在此著述终老,倾毕生精力撰写《历史》(即《希腊波斯战争史》)。此书为欧洲史学的开山之作,故希罗多德享有“西方史学之父”的美誉。
7.唐长安城
唐朝都城。创建于隋,名大兴城。唐因此以之为国都,更名为长安城,亦名西京、上都、京师城。位于西安市区及其近郊。由宫城、皇城、外郭城组成。宫城在城内北部中央,为皇帝及皇族的居所。皇城紧附宫城之南,是政府机关驻地。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宫城与皇城,系一般居民和官僚的住宅区、商业区。全城平面布局整齐划一,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郭城的明德门为南北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东市、西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是全城经济活动中心。长安城不仅是唐代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904年,朱全忠胁迫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城遂遭彻底破坏。
8.金石学
宋代学者开辟的研究青铜器以及石刻等的一种学科。金石学家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古器物及古器物拓本的搜集,二是对古器物的鉴定及金石文字的考释,三是以古器物及金石文字来考订历史记载。主要的金石学著作,北宋时有欧阳修的《集古录》,吕大临的《考古图》,王黼的《宣和博古图》,以及黄伯思的《金石题跋》;南宋时有赵明诚的《金石录》,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郑樵的《通志·金石略》。
二、论述题
1.按时间顺序,对中国古代的田制进行简要的叙述
一、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先秦时期土地属于国有。当时曾实行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在商代已经出现,到西周时期得到全面推广。因土地被划用“井”字形,故名。根据不同的记载,各国的井田规划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是以百亩(约合今31.2亩)作为一个耕作单位,称为一田。纵横相连的九田合为一井。十井为一成,十成为一同。也有以一田为一夫,十夫为一井,再以百夫、千夫计算的。在标准的井田中间,有排灌水渠系统,称作遂、沟、洫、浍、川,与之相应的道路系统称作径、畛、涂、道、路。纵横在井田上的道路称作阡陌。在相当数量的井田周围,“启土作庸”,形成封疆。井田在法律上属于王属所有。周王按爵位高低赐封给诸侯及卿大夫相当差数的土地,其中就是一定数量的井田。受封都对于井田只有使用仅而无私有权。土地不能转让或买卖,“田里不鬻”。井田的经营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
二、秦汉时期的土地制度。 秦国在统一之后,实行爰田制,虽然承认土地私有,但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休耕地,政府对土地的使用权干预较多,而赋税的征收也比较繁琐。统一之后,这种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秦始皇在公元前216年“令黔首自实田”,即让老百姓(黔首)如实上报自己的所有土地(包括耕地和休耕地)。在此基础上,废除爰田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私有制。两汉时期,土地原则上归国家所有,称作“公田”,由皇帝“假”给农民耕种。
三、曹魏时期的屯田制。曹魏建国后,实行屯田制。当时的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形式:所谓民屯是把召募来的流民和收编的黄巾军家属按军事制度编制起来,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民屯的组织系统自上而下是大司农→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屯司马→屯(田客五十人)。军屯又叫兵屯,是由军队进行的屯田,由大司农派度支校尉、度支都尉到军屯所在地管理军队屯田。其编制仍以军队的营为单位,每营有佃屯田兵六十人。屯田的实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云:“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四、西晋时期的土地制度。根据门阀政治的需要,西晋王朝在经济上实行了占田制。所谓占田,是指国家准许个人占有的土地数量,并不是由国家授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百姓占田的规定。普通百姓,男子占田70亩,女子50亩。一是对官员占田的规定。品官一至九品可占田50顷至10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实行均田制。规定:(1)男子15岁以上授露田(一般农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为备休耕,露田加倍授给。露田年满七十还官;桑田可作为私田,不必还官。(2)露田和桑田均不得买卖,但原有桑田超过二十亩的可以买卖其超出的部分。(3)地主可按其拥有奴婢和耕牛的情况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与农民相同,耕牛每只授田30亩,但仅限四牛。(4)地方官按官职大小授给公田,剌史15顷,县令6顷。
五、北魏隋唐时期的土地制度。均田制是唐朝前期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它包括:(1)对百姓受田的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笃疾、废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给田三十亩,尼姑、女冠给田二十亩。此外,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2)对贵族官僚受田的规定。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一百顷递降至五顷。职事官从一品到九品,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散官五品以上受永业田同职事官。勋官从上柱国到武骑尉,受永业田三十顷递降至六十亩。此外,各级官僚和官府,还分别领有多少不等的职分田和公府田,职分田的地租作为官僚俸禄的补充,公府田的地租充作官署的费用。这两种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3)对土地买卖的规定。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买卖。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人少地多的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碾硙的,并准许卖口分田。买地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人应占的法定数量。唐代均田的办法,和前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受田的对象跟前代有些不同,即寡妻妾以外的一般妇人、官户以外的一般奴婢和牛都不受田,而增加了僧尼、道士、女冠和工商业者可以受田。2.关于官吏受田的规定比前代各朝更完备,封建王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都可普遍受田,官越大,受田越多。3.土地买卖的限制益形松驰。4.优待府兵官兵。所有上述这些变化,大都开始于隋而完成于唐。特别是官吏受田办法的完备化,土地买卖限制的放松,显示出大土地私有制日益占优势。
六、宋元以来的土地占有形式。唐代以后,土地私有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但国家和皇室仍保有大量土地。这些土地以“皇庄”、“官庄”的面目前现,经营方式与地主经营没有多少差别。明代清丈土地,绘制《鱼鳞图册》,确定土地的私有权。
2.讲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所取得的成果
(一)改革的背景。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渐巩固,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影响着北魏的发展。北魏统治者如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二)改革内容。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1)整顿吏治。太和八年(484年),改革首先从吏治开始。改革法令规定: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汉化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年),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三)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 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3)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3.北伐战争胜利所取得的成果和胜利的原因
(一)、北伐取得的成果
(1)打击军阀势力。北伐战争仅二年时间,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加深革命认识。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被窃取。
(3)保证国家独立。如果没有北伐的成功,国民政府没有实现对全国的政治统一。所以说,北伐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与功绩。
(4)维护祖国统一。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国共两党广大将士紧密合作,共同奋斗,浴血沙场,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历史事实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益,分则两损。这一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大业,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二)、北伐战争能够胜利的原因:
1.指导思想
北伐一直是孙中山的革命理想。概揽孙中山的北伐战争观,它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高举护法大旗。孙中山历来视《临时约法》和国会为中华民国的主要象征和共和制度的可靠保证。
重视军事斗争。孙中山为恢复约法和国会,先后进行过多次护法战争。如辛亥革命时期的北伐;1915年第一次护法战争;1922后第二次护法战争和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时孙中山领导的北伐等等。这一切都足以说明孙中山对军事北伐的重视程度。
联合其他力量。早期的孙中山没有自己的军事武装,进行军事北伐只能依赖地方军阀。采取利用或联合一派军阀反对另一派军阀的做法,致使他领导的多次北伐都因地方军阀的反对和破坏而失败。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的 助下,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
2.战争策略正确
国民政府在战争初期以两广为基地,策略以“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为主,实行各个击破。军事指挥方面,北伐军在战争中发扬长驱直入,运动歼敌,穷追猛打,速战速决,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审时度势,灵活运用兵力,适时转变战法,保持战争的主动权;分化瓦解敌军,补充扩大自己。这些都是国民革命军能以少胜多的重要因素。
3.国共合作
北伐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北伐战争期间,随着革命形势的胜利发展,依靠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动员和有力组织,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有以下方面:
共产党员直接参与北伐。在北伐军中,一大批共产党员担任各级党代表或政治处长,或者担任基层指挥员、战斗员。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如周恩来担任第一军副党代表,李富春担任第二军副党代表,朱克靖担任第三军党代表,罗汉担任第四军党代表,林伯渠担任第六军副党代表,肖劲光担任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等。周恩来、毛泽东、林伯渠、张太雷、邓中夏、萧楚女、恽代英、李富春、聂荣臻、蒋先云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实际上领导了北伐军的全部政治工作,对北伐胜利进军起了重要作用。
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湖南、湖北的工会会员,到1926年年底左右,发展到30余万人,在许多地区,工人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纠察队。1927年1月,汉口、九江工人群众在李立三、刘少奇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示威,先后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4.讲述张骞、玄奘、郑和的事迹并客观的进行评价
(一)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欲伐匈奴,计划联络 大月氏自西夹击,遂于建元二年(前139)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西行途中被匈奴俘虏,羁留十余年始寻隙逃脱,到达大月氏。但大月氏已放弃向匈奴复仇并还居故地的打算,张骞不得要领而归,历经艰险,终于在元朔三年(前 126)回到长安。此行虽未实现初衷,但在西域传播了汉朝声威,并获得了前所未闻的当地资料,故被誉为“凿空”之举。元狩四年(前 119),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时匈奴已被击败,故第二次西行比较顺利。此后汉朝与西域逐渐建立了较为频繁的联系,并与匈奴展开争夺西域诸国的斗争,包括与乌孙建立“和亲”关系,以钳制匈奴。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原连为一体,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地区的交通路线逐步开辟,即著名的“丝绸之路”。中西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意义十分重大。
(二)玄奘取经
贞观元年,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沿河西走廊上的丝绸之路到粟特地区,经过阿富汗、巴基斯坦到达印度。在那烂陀寺,拜戒贤为师,学习五年。他在印度巡礼求法十多年,贞观十九年由陆路回到长安,带回大量佛经,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把印度的法相宗引入到中国。玄奘取经之行,历时十数年,行程五万里,是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由玄奘口授、弟子辩机笔录的《大唐西域记》是玄奘亲见亲闻的旅行记录,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该书是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地区的地理、历史、宗教、民族、语言和政治生活的重要资料。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
(三)郑和下西洋
明初大规模的远洋航行。郑和,原姓马,靖难之役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被赐郑姓,提拔为内官监太监。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赤道。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金银等国内产品,以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此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6.讲述齐家文化的特征
考古学上的齐家文化,为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而得名。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青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和宁夏南部地区,其年代在距今四千年前后。此前,学术界公认的文化特征主要有二,一是有一群独具特征的陶器,二是出现了红铜器和青铜器。今天,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还有一批独具特色的玉器,其内涵之丰富,品种之繁多,工艺之精美,令人折服。当为齐家文化乃至西北原始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陶器。齐家文化 的陶器以黄色陶器为主,且有刻创纹路,并常有绳纹。主要是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一些器物的表面施以白色陶衣。大量陶器是素面的,有些罐类和三足器拍印篮纹和绳纹,也有少量彩陶,绘以菱形、网格、三角、水波和蝶形花纹,线条简化而流畅。器物造型以平底器为主,三足器和圈足器较少。典型器物有双耳罐、盘、鬲、盆、镂孔圈足豆等,其中以双大耳罐和高领双耳罐最富有特色。齐家文化的陶工还善于用粘土捏制各种人头造型和动物塑像,人头长颈圆颊,双眼仰望;动物有马、羊或狗等,形体小巧生动。还有一些陶制瓶和鼓形响铃,铃内装一个小石球,摇时丁当作响,是巧妙的工艺品
青铜器。冶铜业的出现,表现出西北地区这一部族先民的杰出智慧与才能,是齐家文化对中华民族早期青铜器铸造和生产力发展的一项突出贡献。皇娘娘台、大何庄等地已发现红铜器和青铜器共50多件,种类有刀、锥、凿、环、匕、斧、钻头、泡、镜和铜饰件等,还有一些铜渣。齐家坪遗址出土了一件有长方形銎,并附一对小钮的铜斧,刃部锋利,全长15厘米,是齐家文化最大的一件铜器。尕马台遗址出土的一件铜镜,直径9厘米,厚0.4 厘米,一面光平,一面饰七角星形纹饰,保存较好。
玉器。齐家文化玉器,早在上个世纪之初已伴随着齐家文化的发现而面世了。不过,比起对红山玉器、良渚玉器乃至石家河玉器、含山玉器来,对齐家文化玉器的认识与重视,似与这发现的历史和它应有的地位还很不相衬。 其实,齐家文化具有产生大量精美玉器的背景和条件。
7.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恢复了人的地位和尊严,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1)把人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的进取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
(2)文艺复兴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3)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了大量的艺术精品以及文学著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的无价瑰宝。
(4)文艺复 以后的思想进步奠定了基础。它打破了经院哲学的一统局面,使得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为后来的“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等学说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价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础。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其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人性论,主要内容有:
(1)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基督教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教会认为神高于一切,主宰万物;而人文主义者则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
(2)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批判禁欲主义的宗教观。他们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3)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批判封建特权,提出自由平等要求。否定以出身、门第来决定人的地位,强调人的品德、才能、智慧。
(4)提倡理性与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用知识造福于人类,用教育来发展个性,实现全面发展。
(5)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外来干涉,主张民族独立。
总之,人文主义重视现实生活、人的个性、人的自由和幸福,发对禁欲主义、禁锢人性、消极无为的乐观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015兰州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中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5000年至4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10000年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5000年至4000年。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2.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文字。亦称卜辞、契文或殷墟文字。所记内容多是有关祭祀、征伐等大事的占卜所得结果。甲骨文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一般认为1899年王懿荣首先认定其文字价值。目前出土的甲骨文至少10万片,所记单字约4500个,并已释读出部分文字。以甲骨文为研究对象形成了甲骨学,代表学者有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甲骨文是研究商周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3.工业革命
从使用手工劳动的工场手工业过渡到使用机器的工厂制度的过程。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到80年代因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得到进一步发展,至19世纪初在英国基本完成。美、法、德、日等国也在19世纪内先后完成。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它使得生产力迅速发展,确立了工厂制对手工劳动的优势地位,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使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工业革命最终形成了成熟的近代资产阶级和与之对抗的无产阶级,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于1825年出现了第一次经济危机。
4.《史通》
唐刘知几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全书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已有三篇散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关于史书体裁,《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关于作史原则,《史通》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关于史家的基本素质,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论点。
《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对后世史学发展影响甚大。
5.“五七指示”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即“五七指示”。主要内容是:军队要学习地方,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生产,又能办一些小工厂,又能从事群众工作,使军民打成一片;同时地方也要学习解放军,以一项为主,兼学别样等。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6.希罗多德(世界史考点)
古希腊史学家。出生于小亚细亚西部希腊殖民城邦哈利卡纳苏城。曾到达雅典,对雅典民主制度推崇备至。公元前443年移居南意大利的图里伊城,后取得该城公民权,并在此著述终老,倾毕生精力撰写《历史》(即《希腊波斯战争史》)。此书为欧洲史学的开山之作,故希罗多德享有“西方史学之父”的美誉。
7.唐长安城
唐朝都城。创建于隋,名大兴城。唐因此以之为国都,更名为长安城,亦名西京、上都、京师城。位于西安市区及其近郊。由宫城、皇城、外郭城组成。宫城在城内北部中央,为皇帝及皇族的居所。皇城紧附宫城之南,是政府机关驻地。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宫城与皇城,系一般居民和官僚的住宅区、商业区。全城平面布局整齐划一,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郭城的明德门为南北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东市、西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是全城经济活动中心。长安城不仅是唐代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904年,朱全忠胁迫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城遂遭彻底破坏。
8.金石学
宋代学者开辟的研究青铜器以及石刻等的一种学科。金石学家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古器物及古器物拓本的搜集,二是对古器物的鉴定及金石文字的考释,三是以古器物及金石文字来考订历史记载。主要的金石学著作,北宋时有欧阳修的《集古录》,吕大临的《考古图》,王黼的《宣和博古图》,以及黄伯思的《金石题跋》;南宋时有赵明诚的《金石录》,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郑樵的《通志·金石略》。
二、论述题
1.按时间顺序,对中国古代的田制进行简要的叙述
一、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先秦时期土地属于国有。当时曾实行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在商代已经出现,到西周时期得到全面推广。因土地被划用“井”字形,故名。根据不同的记载,各国的井田规划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是以百亩(约合今31.2亩)作为一个耕作单位,称为一田。纵横相连的九田合为一井。十井为一成,十成为一同。也有以一田为一夫,十夫为一井,再以百夫、千夫计算的。在标准的井田中间,有排灌水渠系统,称作遂、沟、洫、浍、川,与之相应的道路系统称作径、畛、涂、道、路。纵横在井田上的道路称作阡陌。在相当数量的井田周围,“启土作庸”,形成封疆。井田在法律上属于王属所有。周王按爵位高低赐封给诸侯及卿大夫相当差数的土地,其中就是一定数量的井田。受封都对于井田只有使用仅而无私有权。土地不能转让或买卖,“田里不鬻”。井田的经营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
二、秦汉时期的土地制度。 秦国在统一之后,实行爰田制,虽然承认土地私有,但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休耕地,政府对土地的使用权干预较多,而赋税的征收也比较繁琐。统一之后,这种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秦始皇在公元前216年“令黔首自实田”,即让老百姓(黔首)如实上报自己的所有土地(包括耕地和休耕地)。在此基础上,废除爰田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私有制。两汉时期,土地原则上归国家所有,称作“公田”,由皇帝“假”给农民耕种。
三、曹魏时期的屯田制。曹魏建国后,实行屯田制。当时的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形式:所谓民屯是把召募来的流民和收编的黄巾军家属按军事制度编制起来,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民屯的组织系统自上而下是大司农→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屯司马→屯(田客五十人)。军屯又叫兵屯,是由军队进行的屯田,由大司农派度支校尉、度支都尉到军屯所在地管理军队屯田。其编制仍以军队的营为单位,每营有佃屯田兵六十人。屯田的实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云:“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四、西晋时期的土地制度。根据门阀政治的需要,西晋王朝在经济上实行了占田制。所谓占田,是指国家准许个人占有的土地数量,并不是由国家授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百姓占田的规定。普通百姓,男子占田70亩,女子50亩。一是对官员占田的规定。品官一至九品可占田50顷至10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实行均田制。规定:(1)男子15岁以上授露田(一般农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为备休耕,露田加倍授给。露田年满七十还官;桑田可作为私田,不必还官。(2)露田和桑田均不得买卖,但原有桑田超过二十亩的可以买卖其超出的部分。(3)地主可按其拥有奴婢和耕牛的情况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与农民相同,耕牛每只授田30亩,但仅限四牛。(4)地方官按官职大小授给公田,剌史15顷,县令6顷。
五、北魏隋唐时期的土地制度。均田制是唐朝前期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它包括:(1)对百姓受田的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笃疾、废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给田三十亩,尼姑、女冠给田二十亩。此外,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2)对贵族官僚受田的规定。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一百顷递降至五顷。职事官从一品到九品,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散官五品以上受永业田同职事官。勋官从上柱国到武骑尉,受永业田三十顷递降至六十亩。此外,各级官僚和官府,还分别领有多少不等的职分田和公府田,职分田的地租作为官僚俸禄的补充,公府田的地租充作官署的费用。这两种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3)对土地买卖的规定。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买卖。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人少地多的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碾硙的,并准许卖口分田。买地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人应占的法定数量。唐代均田的办法,和前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受田的对象跟前代有些不同,即寡妻妾以外的一般妇人、官户以外的一般奴婢和牛都不受田,而增加了僧尼、道士、女冠和工商业者可以受田。2.关于官吏受田的规定比前代各朝更完备,封建王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都可普遍受田,官越大,受田越多。3.土地买卖的限制益形松驰。4.优待府兵官兵。所有上述这些变化,大都开始于隋而完成于唐。特别是官吏受田办法的完备化,土地买卖限制的放松,显示出大土地私有制日益占优势。
六、宋元以来的土地占有形式。唐代以后,土地私有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但国家和皇室仍保有大量土地。这些土地以“皇庄”、“官庄”的面目前现,经营方式与地主经营没有多少差别。明代清丈土地,绘制《鱼鳞图册》,确定土地的私有权。
2.讲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所取得的成果
(一)改革的背景。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渐巩固,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影响着北魏的发展。北魏统治者如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二)改革内容。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1)整顿吏治。太和八年(484年),改革首先从吏治开始。改革法令规定: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汉化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年),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三)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 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3)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3.北伐战争胜利所取得的成果和胜利的原因
(一)、北伐取得的成果
(1)打击军阀势力。北伐战争仅二年时间,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加深革命认识。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被窃取。
(3)保证国家独立。如果没有北伐的成功,国民政府没有实现对全国的政治统一。所以说,北伐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与功绩。
(4)维护祖国统一。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国共两党广大将士紧密合作,共同奋斗,浴血沙场,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历史事实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益,分则两损。这一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大业,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二)、北伐战争能够胜利的原因:
1.指导思想
北伐一直是孙中山的革命理想。概揽孙中山的北伐战争观,它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高举护法大旗。孙中山历来视《临时约法》和国会为中华民国的主要象征和共和制度的可靠保证。
重视军事斗争。孙中山为恢复约法和国会,先后进行过多次护法战争。如辛亥革命时期的北伐;1915年第一次护法战争;1922后第二次护法战争和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时孙中山领导的北伐等等。这一切都足以说明孙中山对军事北伐的重视程度。
联合其他力量。早期的孙中山没有自己的军事武装,进行军事北伐只能依赖地方军阀。采取利用或联合一派军阀反对另一派军阀的做法,致使他领导的多次北伐都因地方军阀的反对和破坏而失败。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的 助下,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
2.战争策略正确
国民政府在战争初期以两广为基地,策略以“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为主,实行各个击破。军事指挥方面,北伐军在战争中发扬长驱直入,运动歼敌,穷追猛打,速战速决,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审时度势,灵活运用兵力,适时转变战法,保持战争的主动权;分化瓦解敌军,补充扩大自己。这些都是国民革命军能以少胜多的重要因素。
3.国共合作
北伐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北伐战争期间,随着革命形势的胜利发展,依靠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动员和有力组织,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有以下方面:
共产党员直接参与北伐。在北伐军中,一大批共产党员担任各级党代表或政治处长,或者担任基层指挥员、战斗员。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如周恩来担任第一军副党代表,李富春担任第二军副党代表,朱克靖担任第三军党代表,罗汉担任第四军党代表,林伯渠担任第六军副党代表,肖劲光担任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等。周恩来、毛泽东、林伯渠、张太雷、邓中夏、萧楚女、恽代英、李富春、聂荣臻、蒋先云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实际上领导了北伐军的全部政治工作,对北伐胜利进军起了重要作用。
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湖南、湖北的工会会员,到1926年年底左右,发展到30余万人,在许多地区,工人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纠察队。1927年1月,汉口、九江工人群众在李立三、刘少奇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示威,先后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4.讲述张骞、玄奘、郑和的事迹并客观的进行评价
(一)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欲伐匈奴,计划联络 大月氏自西夹击,遂于建元二年(前139)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西行途中被匈奴俘虏,羁留十余年始寻隙逃脱,到达大月氏。但大月氏已放弃向匈奴复仇并还居故地的打算,张骞不得要领而归,历经艰险,终于在元朔三年(前 126)回到长安。此行虽未实现初衷,但在西域传播了汉朝声威,并获得了前所未闻的当地资料,故被誉为“凿空”之举。元狩四年(前 119),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时匈奴已被击败,故第二次西行比较顺利。此后汉朝与西域逐渐建立了较为频繁的联系,并与匈奴展开争夺西域诸国的斗争,包括与乌孙建立“和亲”关系,以钳制匈奴。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原连为一体,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地区的交通路线逐步开辟,即著名的“丝绸之路”。中西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意义十分重大。
(二)玄奘取经
贞观元年,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沿河西走廊上的丝绸之路到粟特地区,经过阿富汗、巴基斯坦到达印度。在那烂陀寺,拜戒贤为师,学习五年。他在印度巡礼求法十多年,贞观十九年由陆路回到长安,带回大量佛经,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把印度的法相宗引入到中国。玄奘取经之行,历时十数年,行程五万里,是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由玄奘口授、弟子辩机笔录的《大唐西域记》是玄奘亲见亲闻的旅行记录,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该书是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地区的地理、历史、宗教、民族、语言和政治生活的重要资料。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
(三)郑和下西洋
明初大规模的远洋航行。郑和,原姓马,靖难之役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被赐郑姓,提拔为内官监太监。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赤道。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金银等国内产品,以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此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6.讲述齐家文化的特征
考古学上的齐家文化,为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而得名。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青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和宁夏南部地区,其年代在距今四千年前后。此前,学术界公认的文化特征主要有二,一是有一群独具特征的陶器,二是出现了红铜器和青铜器。今天,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还有一批独具特色的玉器,其内涵之丰富,品种之繁多,工艺之精美,令人折服。当为齐家文化乃至西北原始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陶器。齐家文化 的陶器以黄色陶器为主,且有刻创纹路,并常有绳纹。主要是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一些器物的表面施以白色陶衣。大量陶器是素面的,有些罐类和三足器拍印篮纹和绳纹,也有少量彩陶,绘以菱形、网格、三角、水波和蝶形花纹,线条简化而流畅。器物造型以平底器为主,三足器和圈足器较少。典型器物有双耳罐、盘、鬲、盆、镂孔圈足豆等,其中以双大耳罐和高领双耳罐最富有特色。齐家文化的陶工还善于用粘土捏制各种人头造型和动物塑像,人头长颈圆颊,双眼仰望;动物有马、羊或狗等,形体小巧生动。还有一些陶制瓶和鼓形响铃,铃内装一个小石球,摇时丁当作响,是巧妙的工艺品
青铜器。冶铜业的出现,表现出西北地区这一部族先民的杰出智慧与才能,是齐家文化对中华民族早期青铜器铸造和生产力发展的一项突出贡献。皇娘娘台、大何庄等地已发现红铜器和青铜器共50多件,种类有刀、锥、凿、环、匕、斧、钻头、泡、镜和铜饰件等,还有一些铜渣。齐家坪遗址出土了一件有长方形銎,并附一对小钮的铜斧,刃部锋利,全长15厘米,是齐家文化最大的一件铜器。尕马台遗址出土的一件铜镜,直径9厘米,厚0.4 厘米,一面光平,一面饰七角星形纹饰,保存较好。
玉器。齐家文化玉器,早在上个世纪之初已伴随着齐家文化的发现而面世了。不过,比起对红山玉器、良渚玉器乃至石家河玉器、含山玉器来,对齐家文化玉器的认识与重视,似与这发现的历史和它应有的地位还很不相衬。 其实,齐家文化具有产生大量精美玉器的背景和条件。
7.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恢复了人的地位和尊严,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1)把人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的进取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
(2)文艺复兴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3)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了大量的艺术精品以及文学著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的无价瑰宝。
(4)文艺复 以后的思想进步奠定了基础。它打破了经院哲学的一统局面,使得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为后来的“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等学说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价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础。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其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人性论,主要内容有:
(1)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基督教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教会认为神高于一切,主宰万物;而人文主义者则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
(2)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批判禁欲主义的宗教观。他们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3)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批判封建特权,提出自由平等要求。否定以出身、门第来决定人的地位,强调人的品德、才能、智慧。
(4)提倡理性与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用知识造福于人类,用教育来发展个性,实现全面发展。
(5)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外来干涉,主张民族独立。
总之,人文主义重视现实生活、人的个性、人的自由和幸福,发对禁欲主义、禁锢人性、消极无为的乐观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