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国音乐史第二章(上)(考研中国音乐史真题)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对应西方前十一世纪中期—前771年;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合称东周)——对应西方古希腊时期
西周:一元文化 (儒家)雅乐 古乐——礼乐
东周:多元文化(百家争鸣) 俗乐——新乐
概述
变化:
1、这时期我国社会制度有很大变化,它经历了奴隶制社会从鼎盛走向衰落并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
2、在文化上也经历了以礼为中心的文化由发展到衰微。
优点:礼乐制的实施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音乐的发展;
弊端:它使乐成了礼的附庸,使音乐成为以礼为中心的模式音乐,并逐渐趋于僵化。
周代音乐文化概貌:
1、这时期产生的专业化乐人称为泠人(伶人)、乐正、大师、小师、工等。还有在名字上冠以“师”字的,如师旷、师襄、师涓等,是艺术水平更高的乐人。
2、歌唱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行。
3、乐器在这时期获得较大发展(1)乐器有约70种,有系统的乐器分类法,称作“八音”。(2)乐器合奏相当发展。最重要的形式有以编钟、鼓为主体的“钟鼓之乐”。(3)这时期一些乐器如琴、瑟、笙、篪、箫等发展成可以独奏的乐器。其中以琴的艺术水平最高,出现动人的琴曲。如“高山”、“流水”。
4、这时期已形成调、调式、转调、固定音高、节奏、速度等古代乐理观念。
5、西周时期形成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春秋时期学术下移,私人办学中也有音乐科目,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办学中曾亲自教授音乐。
6、春秋末至战国时期,音乐哲学、音乐美学相当发展,有很高的理论水平。诸子百家大都重视音乐问题。儒、墨两家显学在音乐观上针锋相对,代表儒家学派的音乐哲学、美学著作《乐记》成文于战国。
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
王的乐舞队列可以有八行,称为“八佾”,每行8人,共64人;诸侯则只可六人一行,排6行,共36人;以下逐级递减。至于庶人是没有享受礼乐权利的,即所谓“礼不下庶人”。
大司乐: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学校。职能:教育、表演、行政
春官中的乐官有大司乐、乐师、大师、小师、瞽朦、磬师、钟师、笙师、镈师等乐官、乐工1400多人。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
周代乐舞:
1、大型乐舞——大型乐舞在东周时称为大乐。它是春秋时期艺术水平最高的器乐、声乐、舞蹈的综合艺术。它由器乐段、声乐段、舞段三部分构成。最有名的是六代乐舞。最远古的是黄帝时代的《云门》和尧时代的《咸池》,这两部乐舞只停留在传说状态;之后,舜时代的《箫韶》,夏时代的《大夏》,商时代的《大濩》,周时代的《大武》,流传到东周时期还能表演。公子季札对它们分别评价。他“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乎似乎?”“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宏也,而犹有渐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季札最赞赏的是《箫韶》,他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下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
孔子35岁左右时在齐国听到并学习过《韶》乐,极为欣赏,以致“三月不知肉味”,并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尽美、尽善被后人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评价完美艺术的准则。
2、小舞——规模较小的乐舞。有帗舞、羽舞、旄舞、干舞、人舞等。由乐师掌教。
3、散乐、夷乐——民间乐舞。由旄人掌教
4、四夷之乐——当时王朝四周各部族的乐舞、歌曲。由鞮鞻族氏掌教。
5、宗教性的乐舞——包括天旱时求雨用的舞雩和每年秋季驱除瘟疫时所用的傩舞。
诗经:
歌
唱在古代一直是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歌唱更加盛行,它几乎是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爱好,但所唱的歌不同。因为歌唱与庶民的生活关系密切,周代统治者为察民情而设有“采风”制度,搜集下来的歌词“风”与古老的祭祀歌曲“颂”,以及贵族所创作的歌曲“雅”。在春秋末期经过一些人的选择形成“诗三百”的集子,后世称之为《诗经》。孔子曾以它作为音乐教材向弟子传授。
今存《诗经》共305首,分三类:
1、风。160篇。包含15国的民歌,基本上是北方民歌,《风》是《诗经》的精华,这些民歌充满了热烈的生活气息,它的题材多种多样,表现的情感也是丰富多样。
2、雅。105篇。一般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其中不少反映了现实,同情人民、暴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品。
3、颂。40篇。多半为古老的祭祀歌和舞曲,过去甚少为人注意,其实这些歌舞作品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为它反映了古代生活的一些方面。
《诗经》的首篇是《关雎》它大致为周初的作品。孔子曾两次加以评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