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能死磕考上郑州大学考研二战经验分享
考研一战复旦,因为一些不可描述的原因导致一战失败,二战总结了一下一战失败的原因,决战郑州大学,成功上岸。
我想二战能考上肯定有考上的原因,所以给大家说一说一战那一年和二战学习、生活、环境和选择的差别,还有考研的两年,身边考研朋友的学习生活百态,你们也许能从我们的学习生活里看到自己的影子,然后避开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更好的进行考研复习,但是请大家不要照搬我们的选择,不要盲目的跟风,我们之所以走了那么多弯路就是因为总以为别人的故事就是自己的故事,做任何选择的时候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一战:目标985复旦大学一战考研在大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决定考研后会产生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就是感觉做这个决定就能代表自己是个很有追求并且懂得努力和人生方向的人,同那些混吃等死,浪费青春的同龄人一点儿都不一样,甚至看不起那些浑浑噩噩的人。。。。。。
可能就是这种优越感在作祟吧。我觉得只要好好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于是很盲目的一头扎进只追求985的考研大军中。没有考虑什么竞争率,什么报录比,我当时固执的认为要么考研考名校,要么就不考。
同宿舍也有一个考研的妹子,她从一开始复习就报了辅导班,但是我觉得不需要,没必要,就开始自学,特么,刚开始,问题就是一大堆。
数学是我最恐惧的科目,上手就需要重新开始学习高数、线代和概率。过第一遍教材的时候,那叫一个痛苦,有的课后习题我都做不出来,所以过完数学同济版的基础教材就花了我四个月,然后就是第一轮复习的复习全书,基本上之前基础过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又花了三个月啃了一遍复习全书。边啃边忘,足足到了十月份才真正开始刷题,刷题也是经常做错,错到心态爆炸,怀疑人生,试卷不敢撕,草稿纸被撕了无数张。
数学的基础复习占用了我一大半的时间,所以数学真题我只过了不到两遍,本来数学基础就不好,结果刷题也没刷出个所以来,上了考场,好多陌生新颖的题型,我根本就没有思路。而且联想不到这些知识点有啥关联,很自然的,当一道题目考察结合知识点的时候,我做不到举一反三,也想不到利用某个公式。
一战英语我觉得自己最大问题就是没有计划,东一块西一块的复习,今天背单词,明天又做阅读理解,而且你们懂得那种望着密密麻麻的英文心生绝望的感觉吗。简直无法坚持。关键是自己没有对英语的耐心吧。
一战那一年整个人基本上都是蒙的,没有计划、没有方向,再加上对考研竞争的一无所知,导致自己天真的以为考研就得考名校,没有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基础和能力。整个过程显得慌乱无主,尤其是公共课三科的复习,打基础用的时间太多了,导致后面刷题和研究真题的时间不多,而且当时复习的时候意识不到真题的重要性,只是把真题当成一种做题的资料,没有加以利用。现在想来无论一战怎么用力,我注定是要二战的,因为基础实在是太差,和其他众多基础好、数学好、英语好的考研党完全没有竞争力,所以挺庆幸有一战这个基础,才能让我二战走的顺利一些。不过一战的时候我也曾咨询过考研通过的学长学姐,可能因为他们已经考上了,所以对考研的描述云淡风轻,觉得自己只要尽力复习结果都不会很差。其实不然,考研成功和很多因素有关,前辈能考上并不只是因为自己拼命学习了,可能和环境、运气等等不确定因素有关。当然努力学习这是考上的基础,但是除此之外,我们无法掌控这个结局。所以在拼命努力的同时,请给自己一个失败的途径,不要觉得非得干什么才行,我们能走的路有很多,成功需要尝试和基础,两者缺一不可,我相信考研能一次考上的人,不是有很好的基础,就是拼命的努力+运气,或者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亦或者用很多很多的钱砸中的。
二战:目标211非985郑州大学 直到一战失败,我才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懂得计划和自控的人,但是我却有一颗与自身能力不相匹配的傲娇的心。毕业后,再一次专心投入到考研事业中来。鉴于一战的时候知道了985名校的竞争是何等的残酷和激烈,二战选了一个211的郑州大学。选它的原因不在这里说了,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降低了学校门槛,再加上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复习中来,又有一些一战复习的基础,这三个条件给了我一些信心。但是毕竟有一次失败的经历,心理还是没有底的。
所以二战复习的时候选择了报班,试了 的网课,因为有了一战的基础,基本上每次通关检测都能合格,所以进度很快,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没有按照辅导班原本的全程计划来,只是前期用了五个月时间就把通关计划的内容过了一遍。剩余的四个月,我给机构老师建议自己拿来总体复习,我不想全程都跟着辅导班制定的计划走。但是需要他们 助给我合理的复习建议和复习计划,他们也同意了。
所以最后的四个月,我就一头扎进真题里面,只做真题,只分析真题。
虽然在辅导班都做过真题,但是也是仅限于做完批改和答疑纠错,我觉得还是不够,我把英语从10年到16年的所有真题又从头到尾做了一遍,做完一份试卷,重新查找陌生单词和摘录语法常识和固搭,将全卷的文章进行翻译、标注、分析。基本上三天过一份试卷,非常仔细,非常认真。即便我有一战的基础,但是面对这些真题该错的还是会错。
数学同样如此,重点在 的1000题c组题目和历年真题上。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研究了一下历年数学真题的出题形式:
我把近六七年的真题拿出来,把数学重点考察的章节知识点从所有真题中单独揪出来分析,然后发现这些真题考察的知识点都是先给大方向,然后再分点考察这个知识点里面的一些小点。最后会把大知识点和小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出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很清楚数学的知识框架,清楚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所以数学每学一章,就需要自己去画这一章的知识框架,我一战就没有进行这个步骤,所以当这些知识点一起考察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相互转换和运用,也就不知道该运用哪个公式去解答问题。
又花了十天左右的时间,把数学重点考察的所有公式自己推导了一遍。这个很重要,和框架是相互影响和补充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
政治跟着辅导班过了全程的,但是重点还是 的全套。尤其是预测四套卷,这是重点,我一战二战都没怎么在政治上下功夫,但是分数都不错,一战好像是67左右,二战是75。
专业课我只考一科,也不跨专业,考研的专业课内容和本科专业的内容差不多,但是考察的东西更细,范围更广。专业课就是研究真题,从真题里面系统整理重点的知识点。
总结一下我一战失败的原因:
1、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基础,就盲目报考985名校,名校的竞争率不是说我们拼命努力就可以上的,被名校招收的影响因素很多
2、一战的优越感太强了,盲目自信,很多时候的学习总是自我感动。没有意识到考研的残酷竞争,觉得靠自己就能攻克所有难题,抵制报辅导班,通过二战,抛开辅导班的功利性,确实得承认辅导班的资源和 助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数学前期基础战线过长,没有刷题到位,对数学题型了解不到位。数学的重点就是基础和了解各种题型,一战我这两个一个都没占。
4、数学没有进行公式推导,一战的时候认为公式都是死的,只要拿来用就好了,没必要花时间推导,也没有自己推导公式的念头;还有就是没有进行数学章节的知识框架整理,导致做题的时候不知道这个题考的是啥,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去做这个题目,所以整理知识框架很有必要5、
英语复习没有计划,没有重视真题,前期很多时间都拿来背单词了,一战有的时候我每天的英语复习就是背单词,结果背了忘,忘了就没有背了,真题也只做了一遍,没有认真的去分析真题。
回首之前考研的经历,还是走了很多弯路,还是希望自己的一点经验能 到更多的同学吧,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