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导师推荐参考书及…(2020年北京航天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北大教授、北外教授、人大教授、中财教授、社科院教授联合创办
目录
一、mpa考研复试参考书及热点预测
二、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6大注意事项(上岸必看)
三、mpa公共管理考研复试答题技巧
四、mpa公共管理考研复试第一名笔记
五、mpa公共管理考研复试真题(育明一对一学员回忆)
六、mpa公共管理考研复试答题模板
2020年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参考书及热点预测
结合过去五年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真题的总结和研究,育明考研大印老师发现,当前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真题越来越灵活,对热点考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公共管理硕士mpa复试面试当中,所以以下参考书目是考生必须要看的,来应对今年可能考察的政府改革热点和政策热点问题:
《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咨询师通过对全国200多所mpa历年复试真题的分析发现,mpa公共管理硕士主要真题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工作相关的问题,第二类是专业课相关的问题,第三类是时政热点相关的问题。具体的复试课程可以在“腾讯课程”中搜索“育明考研考博中心”里面有mpa复试课程。
以下是 咨询师整理的部分mpa复试面试热点如下:
1. 产业政策争论,包括中美贸易争端、《中国制造2025》、自主创新等问题。
2. 垃圾分类,涉及政策评估、方案执行、政策工具等问题。
3. 放管服改革所涉及的政府相关理论。
4. 精准扶贫、两不愁三保障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5. 政府的财政职能,涉及减税降费、营商环境、政商关系、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等。
6. 住房相关问题。
7. 环境保护相关问题,比如环保一刀切问题等。
8. 政策修订等问题,比如霍尔果斯避税天堂问题。
9. 政府改革最新的趋势等问题。
10.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相关问题。
11. 土地财政、税制改革等问题
12. 政府改革相关问题
13. 政府管理最新前沿理论
2020年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6大注意事项
根据 过去12年对1000多为考研学员的分析发现,大多数考研考生在复试阶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准备时间太晚。最佳的准备时间是2个月左右,最好是初试后就开始准备,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在复试竞争越来越激烈,调剂越来越难,没有充分的准备很有可能会导致考研功亏一篑,另一方面是因为复试的比重越来越高,尤其是复试中又有笔试,还有听力、口语和面试,如果等到分数出来,很有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了。未来复试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调剂越来越难,希望广大考生提前准备复试,相关mpa复试课程可以在“腾讯课堂”中搜索“育明考研考博中心”观看相关课程。
问题二:傻等复试信息。其实自从2019年教育部对研究生招考复试进行了相关改革之后,未来几年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 咨询师建议大家参考2019年复试的相关信息(包括复试笔试参考书、复试人数等)即可,希望大家在估分后尽快联系 咨询师,开始复试课程的指导。尤其是报考会计硕士(mpacc)、计算机、北外、北语等院校的考生,复试的比重占到了50-60%,如果不提前准备,复试的内容根本复习不完。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对于我们初试一对一的学员,我们都是建议初试后就开始备考复试。
问题三:复试资料单调。复试阶段要提交很多材料,尤其是个人陈述。从往年的考生来看,这部分内容很多考生都不知道怎么撰写,结果提交的个人陈述不但不能给自己加分,还会给导师带来不好的印象。一般而言,个人陈述不只是你个人的学术背景、科研经历等信息的呈现,更是体现了你的文字功底和态度。设想一个连自己个人陈述都写不好的考生,导师能指望你给他做科研工作吗?此外,还有个人简历和其他的相关资料,如何在复试中让导师看到你的资料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需要好好打磨的。
问题四:缺乏模式面试。很多考生一直在学校待着,很少经历过正式的面试,这就导致在考研复试中会非常紧张。进而影响复试的发挥。我们建议考生在复试前一定要进行至少3次以上的模式面试,找到自己的问题,针对行的解决。模式面试也是育明复试课程中必备的一项。例如,2019年北外高翻一名考生,初试成绩排名倒数第二名,由于资料准备比较充分并且经历了多次模拟面试,复试成绩排名第一,最终成功上岸。 的复试课程有9800-18800(保过)及调剂班次,有兴趣的可以直接登陆官网或者
问题五:个人陈述冗繁。很多考生不知道个人陈述说什么,尤其是英文的个人陈述,啰啰嗦嗦的,该说的没有点到位,不该说的说了很多。一般而言,个人陈述是考研复试面试的第一个环节,很多高校要求用外语表述。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展示自己呢?根据 的经验来看,主要是凸显自己的独特优势、报考原因及研究兴趣即可。所以,不要轻视每一个复试的环节,每一个小的环节都可以最终导致考研折戟沉沙。
问题六:没有联系导师。导师很关键,这个不用赘言。但是怎么联系导师呢?联系哪个导师呢?这是有讲究的,因为每个导师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是不太相同的,所以必须找到与自己最为匹配的导师,这样能大大提升自己复试的成功率。此外,就是如何联系导师呢?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学长学姐,或者通过 辅导机构,都可以。
公共管理博士讲解,12年专著公共管理硕士辅导及研究
1. 全国100所院校mpa复试范围及参考书
2. mpa复试资料撰写、个人陈述指导
3. mpa复试专业课基础知识:公共管理
4. mpa复试专业课基础知识:政策科学
5. mpa复试专业课基础知识:研究方法
6. 全国100所院校mpa复试面试真题解析:1000题
7. mpa复试面试技巧
8. mpa复试政治笔试范围及答题技巧
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答题技巧
1.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一般答100字左右,在a4纸上约3行,每行30-40字。
(2)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特
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第三,总结,可以作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2.简答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查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定义→框架→总结
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5条,每条150-200字。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3.论述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查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查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一点是我们育明考研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论述题三步走答题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第一,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阐释清楚;论述题中重要的理论要点要罗列到位。这些是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点,也是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基点。第二,要分析目前所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个部分,基本可以通过对课本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而成。第三,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回答的视角要广,不要拘泥于一两个点。
第二,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字数在1500左右。用时为25-30分钟。如果试卷中有3道(一般不会更多)论述题,你可以答800-1000字,如果有两道,你可以答1000-1200字左右。论述题是拉分的关键,也是专业课里分值最高、题量最大的题型,同时往往是概括性最强、最难回答的题型。建议采用“总分总”结构,即前后是起始和总结的套话,中间是要点,要点部分采用4×300(2×150)模式,即分4大条,每条300字,每条又分两小点,每点150字。
2020年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复试笔记(部分)
【考点1】治理与统治的区别
1.治理的定义
治理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其实质是一种合作管理。
2.治理与统治的关系
(1)联系:治理与统治追求的目标相通,都需要借助公共权力维持社会秩序和处理公共事务,以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区别:
治理
统治
管理的主体不同
政府垄断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
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公共行动者共同处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管理的客体不同
对象更多,范围更广
管理的机制不同
依靠网络的权威
机制是信任
依靠政府的权威
机制是控制
管理的手段不同
开发出新的管理工具,如合同外包、内部市场、公共哲学等
强制性方式
管理的重点不同
以满足公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强调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私域与公域的合作
以满足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国家的作用,官僚组织的能力
【考点2】治理理论的研究途径
1.政府管理的途径
这一途径将治理等同于政府管理,侧重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理解市场化条件下的公共管理改 革,主要包括“最小国家的治理”、“新公共管理”和“善治”等用法。
①“新公共管理”以“经济人”为假设,以市场化和管理主义为政策取向,强调结果导向和顾客导向,关注公共部门的微观经济问题。
②“善治”是由世界银行提出的,合法、效率、负责、透明、开放是其基本要素。
2.公民社会的途径
①此途径认为,治理是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公民社会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造的秩序,在公共资源管理、社区服务与发展、同业协会和跨国性问题网络中普遍存在。
②自治的公民社会是共同利益的自愿结合,是个制度化的、不需借助政府及其资源的公共领域;组织成员可自主 治理生活领域中的公共事务。
③“自组织网络”:社会中心论的治理观。
3.合作网络的途径
试图在“网络管理”的框架内整合上述两种研究途径。它综合考虑了政府层面和非政府层面有关治理的用法。
【考点3】网络治理的新特征
1.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
合作网络途径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环境中,没有哪个机构拥有充足的资源和知识可以独自解决所有的问题;在解决公共事务时,相互依存的行动者通过交换资源,共享知识,谈判目标,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
2.反思理性的“复杂人”
这是合作网络途径的行为假设。它认为,公共行动者在不确定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获得有关公共问题的所有信息,不可能拥有处理信息的完全能力,也不可能绝对理性地进行选择;而且,行为主体有着复杂的动机,既有逐利的一面,也有追求社会效用的一面,既有利益分歧,也有共同利益。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反思,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学会了约束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可以在相互尊重对方利益的基础上采取合作行动来实现共同利益。
3.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
在网络治理中,每个行动者所做的事几乎都会对其他行动者产生影响,所以行动者在考虑个人的行动策略时都会考虑其他行动者的选择。
4.共同学习的政策过程
在政策网络中,各种治理主体通过对话和协商,在各种集体选择的论坛中交流信息,谈判目标,共享资源,减少分歧,并努力增进合作,在改善互动关系的同时达成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政策方案。
【考点4】网络治理的实践类型
按网络涉及的对象和作用的范围划分,网络治理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全球治理:是指为了维持正常的全球秩序,国际社会通过有约束力的制度安排,对全球生活中出现的生态、移民、 毒品、地区冲突、贫富差距和国际共同财产等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
特点:①治理主体是世界范围的公共行动者。 ②治理客体是正在影响或有可能影响全人类的跨国性问题,包括公益问题和公害问题。 ③治理机制是一系列用以解决跨国性问题和管理全球公务事务的制度安排。
(2)民族国家的治理:特指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对政府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过程的管理。政府部门除直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外,还要动员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来组织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
此种合作网络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①政府间合作网络:污水处理、废物排放、公共交通、供水供电。
②政府项目执行网络:通过服务网络来执行供给项目,不必通过科层制度亲自提供。
③公私合伙网络:通过财政补助、特许经营权、公私合营企业等来吸纳民间资源和社会力量共同承担公共事业责任。
(3)社区治理:是对社区合作网络的管理。通过以下方式来提供公共服务:①志愿服务。 ②利用各种npo和私营机构来整合社区的公共服务资源。③消费者控制。
其优点:第一,更能制定符合成员需求的政策。第二,推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发展计划,使公共服务直接处于社区民众监控之下。
【考点5】网络治理的多重困境
相互依赖关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随着相互依赖关系的增强,合作网络所强化的共同利益为解决依靠单个组织无法解决的事务提供了可能,成为推动公共管理民主化、社会化、分权化和竞争化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随着相互依赖关系的发展,合作网络也面临多重困境,直接影响治理能力和绩效。
治理的困境表现在:
(1)可治理问题。在市场和政府起不了作用的地方,合作网络也不一定能有效发挥作用,并非所有社会问题均可通过合作网络解决。
表现:合作与竞争的矛盾、开放与封闭的矛盾、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矛盾
(启示)要想避免治理失败现象出现,则需要从几方面入手:
①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案是在不完善的市场、不完善的政府和不完善的网络之中以及三者的各种结合之间进行的选择
②在认真分析具体社会问题的基础上,选择最具比较优势的解决方案
③在网络管理的过程中,要使治理机制在合作与竞争、开放与封闭、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和适当的张力,用权变的策略来解决管理中各种不断浮现的问题和矛盾
(2)合法性问题。指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下,社会公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危机。合作网络的有效运作是提高政治系统合法性的一种途径和工具。
表现:①许多公众认为由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联合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是不合法的
②由于许多公共物品由社区部门自行组织或由第三部门来提供,很多公众也因此认可合作网络,减少了对政府的“忠诚投入”
启示:①公众必须认识到,合作网络的有效运行并非以削弱国家的行动能力为前提
②合作网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参与,大多数网络都是政府主动建构的,在国际制度等合作网络中,政府是最主要的行动者
③政府的资源是有限的,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下,合作网络的确可以依靠自身资源解决共同关注的问题
(3)有效性问题。治理能力与治理需求之间的差距是产生有效性问题的直接原因。
表现:从需求来看,变动的治理环境和日益增多的社会团体产生更多公共需求,强烈要求合作网络解决;从能力来看,合作网络解决问题的资源是有限的。
启示:①明确网络的能力限度――“有所为有所不为”。②开发新的管理工具。③培养网络的管理者。④网络中的行动者要有行动意识。
(4)责任性问题。由于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共享权力、分担责任,带来公私界限模糊、责任认定困难的问题,公共行动者互相推诿、转嫁责任成为可能。
表现:私营部门中的企业很少认为自己是社区的“居民”,对社区负有任何义务;第三部门的组织希望自己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和社会事务。弱化政府的公共责任。
启示:
①加强行政化理论建设,重塑职业主义精神。
②完善公共责任制度,确保公民权利实现。
③政府特殊的责任定位。确立合意,保持社会的凝聚力,政府扮演“元治理”角色,即采取最后补救措施重塑合作网络。
【考点6】当代西方政府改革概况(教材101页—105页)
方克定将当代西方政府改革实践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地处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不同程度上推行新公共管理改革;
二是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荷兰、瑞典实行连续或者不连续的渐进主义改革;
三是南欧半岛国家意大利、希腊的为争取行政合法性或强制性制度化的改革。
【考点7】西方各国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首先,经济和政治因素在将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是引发政府改革的直接原因。
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个推动力,全球化趋势加强了各个西方国家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的高度重视。
再次,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种催化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立起灵活、高效、透明的政府创造了可能性。
最后,传统的官僚体制的失效和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是当代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另一个动因。
【考点8】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1)政府职能的优化。
在“新公共管理主义”的视野中,政府由大量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将这些职能交给或归还给社会,由社会经济组织或中介组织去承担,政府则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监督和执行法律和法规。
当代西方各国政府优化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干预的基本途径是通过采取民营化、放松管制以及压缩式管理等途径将政府兴办和管理的大部分公共企业交给市场和社会,尽可能地将公共部门承担的社会服务出租和承包出去。
(2)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
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①政府业务合同出租,即利用合同承包的方式把政府的一些工作任务推向市场
②以私补公,打破政府垄断,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
③公共服务社会化,即政府授权社区并鼓励各社区建立各种公共事业
(3)分权。
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目标之一在于分散政府管理职能,缩小政府行政范围,因而必然要实行分权与权力下放。
(4)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
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尤其是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来“重塑”政府,实现政府管理的现代化,建立一个“市场化”、“企业化政府”。
(5)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在公共人事管理改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放松管制、增强灵活性 ②公共管理者的非职业化 ③绩效评估以及灵活的付酬制度
(6)机构的重组。
机构的重组是对公共部门组织实质性的调整,其目的是使政府活动更有计划性和协调性。
【考点9】奥斯本和盖布勒提出的“企业化政府”模式
(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
(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
(3)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
(4)有使命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
(5)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
(6)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需要
(7)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
(8)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
(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写作
(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考点10】费利耶提出的新公共管理理想类型的四种治理模式及其特征(教材112页—115页)
(1)效率驱动模式
(2)小型化与分权模式
(3)追求卓越模式
(4)公共服务模式
【考点11】陈振明提出的“新公共管理”的内容
即新公共管理模式。我国学者陈振明将新公共管理归纳为八个方面:
1)让管理者进行管理 2)衡量业绩
3)产出控制 4)顾客至上
5)分散化 6)引入竞争机制
7)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 8)改变管理者与政治家以及公众的关系
mpa公共管理考研复试真题回忆
简答题→论述题
1.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2010年、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对外经贸大学;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
参照本章第2道名词解释题的答案,填充解释性语言。【定义+特征】
从广义而言,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从狭义而言,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公共组织除具有一般组织的特性之外,在本质上与私人部门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公共组织的特性如下:
(1)公共组织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
公共组织的目的在于追求公共利益,其动机在于加强服务,便民利民,使民众获得最好的福祉
(2)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法律的权威
公共组织的活动凡举预算的编制或执行,人员的晋升,资源的使用等,皆必须在宪法或法律的规范下行动。组织所制定与执行的法律带有权威性
(3)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
公共组织除了要向其上级行政单位负责外,也要考虑其服务对象以及立法,司法等其他团体机构的要求。政治越民主的国家,越注重政治权威的分立与制衡。
(4)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
公共组织因为基本性质是政治性的组织,其一举一动都必须接受来自舆论或人民大众的批评监督
(5)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
公共组织中的各单位,各成员彼此是相互依存的,其运作必须要在各级政府间的网络中折中协调
(6)公共组织政治因素的考虑
公共组织的行动必定发生在具有政治意涵的环境中,其制定的各类政策皆具有政治的意义,行政人员的的行为后果也具有政治上的影响
(7)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
公共组织的目标就是要创造公共利益,但公共利益大多是抽象模糊的。公共组织不仅目标模糊,分歧,不易测量,而且民众的期望很多,时常发生矛盾冲突
(8)公共组织的独占性
公共组织可以通过政治权威或公共权力的行使而生产某些财货和服务,形成独占市场的局面
(9)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公共组织的活动本身即具有强制性,凡是其职权范围的事务,皆有管辖权,如果公民有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公共组织便可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予以处理
2.结合实际,论述公共管理组织的特征及其设计原则(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
要求:论述题需要适度加入实际案例,如某地政府,并重点揭示知识点与案例的关系。
参照第1道简答题答案:定义+特征
公共组织的设计原则:(2013年对外经贸大学;2012年东北财经大学)
若单考一定加上公共组织的定义
(1)统一指挥,统一目标
组织是完整的统一体,要保证各部分统一行动就必须统一指挥,统一号令。
统一指挥的前提条件是统一目标,要实现统一目标就必须对总目标进行分解
统一领导是统一指挥的关键,在一个组织中只能有一套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统一是统一指挥的保证,要明确各机构之间的隶属关系,划清各职能部门间的界限
(2)分层管理,分权治事
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层级节制的体系。分层管理,分权治事是组织中的普遍现象也是组织管理的准则。要实现有效的分层管理和分权治事,就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①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关系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领导或控制的下级人员的数目
管理层次是指组织系统中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额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呈反比例关系
②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集权就是把决策权,控制权,人事调配权等集中于组织最高层
分权就是下级各级管理人员都有与其职责相适应的管理权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处理问题
集权和分权是相互排斥和相互依赖的,组织既要集权有要分权。集权与分权的程度只能视外部环境,组织规模,组织活动内容,成员素质,空间区域等具体情形而定。
(3)执掌明确,权责一致
执掌明确,权责一致是指职务明确,权责分明,事有归属,责无旁贷,功莫由争,过无推诿。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明确事权范围,实行职务分工,建立奖惩机制,厉行奖惩是达成执掌明确,权责一致的手段和途径
(4)以人为本,人性管理
人是组织中最主要,最基本的要素,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决定性力量。因此组织的设计和管理必须讲求以人为本,适合人性。要做到以下方面:
工作分配要符合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和兴趣
创造条件满足组织成员合理和正常的需要
增加组织成员晋升的机会,扩大调任范围,使其不断产生新的希望和报复,激发工作的热忱
加强思想交流
有纪律制裁走向人性激励
(5)经济效能,讲求效率
效率是组织追求的目标,要做到以下方面:
①组织机构要精简,要严格控制机构的规模和数量,避免机构的臃肿和重叠
②人员要精简,根据职位要求配备合格的工作人员,减少冗员,避免人浮于事
③领导班子要精简,合理确定领导人数,科学配备领导班子,减少副职和闲职
④机构层次要简化,尽量减少机构层次,减少中间环节和中间堵塞
⑤办事流程要简化,简便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实行就地审批
(6)适应环境,保持弹性
组织既是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与环境相互影响,组织自身也自成系统。要做到以下几点:
单位区分,保持弹性,各单位区分不宜过于固定,过于刻板
执掌权责区分保持弹性
员额编制保持弹性
对特定任务可采用人员临时编组方式处理
(7)顾及平衡,协调发展
分工与协调的平衡
个体与整体平衡
贡献与报酬平衡
3.依据公共权力标准,将公共组织分为哪些类型?(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
(一)按财务—会计标准分类
总体上,公共组织大体可分为六种类型: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基金会。
(二)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易考名词解释题)
(1)强制型公共组织
这类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性管理。如,纳税人必须接受税务管理部门的管理。
(2)半强制型公共组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是“有限管理”,即在市场失灵的一定范围内实施有限管理。更多依靠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其强制性是可对抗的,当事人可拒绝裁决。如,仲裁委员会――起诉。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各种行业协会等。
(3)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不仅数量多,而且同时担负着重要的公共事务管理任务。这类公共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其中多数是非营利的组织,如各种院校、社会学校、研究所、基金会等。
(三)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
(1)古典模型:建立在行政管理等古典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效率是组织追求的首要价值。专业化与协作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特点:
①组织具有四个基础:目标、过程、顾客、领域。
②对于每个组织而言,上述基础中必须有一个被赋予优先地位。
③行政部门在最高层次上按主要目标组建,每个部门包含一切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④任何上级都能有效监督数量有限的直接下属,存在“控制范围”。
⑤行政权威和责任授予单一行政人员而非董事会或委员会这样的多成员机构。
⑥垂直领导活动与参谋活动被严格加以区分。
(2)官僚模型:其基础是马克斯·韦伯创立的官僚理论。官僚模型组织的基础是理性——合法权威。组织靠非人格化的规则来管理,理性意味着效率。
特点:
①基于职能专业化的劳动分工。
②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制。
③有与任职者和职责相关的规章制度。
④有处理工作的程序系统。
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
⑥雇员的选择与提升以其技术能力为基础。
(3)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系统方法和权变方法的应用。
特点:
①公共事务由多人的董事会或委员会进行管理,代表多元利益;
②政府成为“代理人”政府;
③政府不可随意监督组织外的代理商,不可随意利用行政命令取消合同;
④行政组织不是孤立地处理公共事务,与其他公共组织形成一个网络,通过组织互动来实现目标。
4.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关系(2016年山东大学;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
参照本章名词解释第2题答案
5.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论述其优缺点(2014年苏州大学)
参照本章考点、难点归纳考点7的内容来组织答题语言
6.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苏州大学)
参照本章考点、难点归纳考点15的内容来组织答题语言
7.组织变革的趋势(2012年对外经贸大学)
要求:扩充答题语言可加入其他相关知识点,但要讲求详略得当,在趋势部分一定要解释更加细致。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内外环境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改善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环境、求得生存的应变能力。
组织变革的目标:
(1)提高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
(2)提高公共组织的工作绩效。
(3)使公共组织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
组织变革的过程:
(1)对危机的感知。即组织成员意识到组织变革的必要性。
(2)变革方向的确定。即通过分析环境变化,确定组织变革的目标及方案。
(3)变革。即变革方案的实施,对变革所影响到的成员进行沟通,推行新的组织观念、制度和行为模式。
(4)监督调整。即根据变革进程调整相关措施,并将变革成果固定下来,实现新行为模式的“内在化”。
组织变革的趋势:
(1)着眼于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特征及内部个体作用的变化,典型的理论是“学习型组织论”。
“学习型组织”论认为新的组织所依赖的技术以知识为基础,它设计是用来处理知识和信息的,组织成员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识别和解决新的问题。
(2)着眼于组织结构的变化。
“无缝隙组织”论认为传统的科层结构导致组织变成一个庞大、僵化又四分五裂的怪物,这是组织适应性与活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以无缝隙组织来取代之。
无缝隙组织具有以下特点:
①在工作上不存在条块分割,没有推诿扯皮,组织任务主要由具有多种技能的团队完成
②组织成员的角色明确性与清晰度低,没有严格的内部分工
③提供非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具有高度的顾客导向性
④有较高的时间敏感度,注重结果和反馈,对工作的评价建立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
(3)着眼于组织功能的变化。
政府再造论的十条标准:
①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即把掌舵职能(制定政策和规划)和划桨的职能(提供公共服务)区分开来,使用许多方法(合同、代金券、不住、税收激励等)来完成目标,选择其中最能满足效率、效能、平等、责任和灵活性的需求方式。
②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即把服务控制权从官僚手中夺过来,放到社区手中,通过对社区进行拨款和授权来解决自身的问题,使之产生更多的承诺,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减少其依附性。
③竞争型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服务中去。即要求服务提供者在绩效和价格的基础上对业务展开竞争。这是促进整蛊闭门改进服务质量的基本策略。
④有使命感的政府:转变规则导向型组织。即内部放松管制,废除大量规章制度,从根本上简化行政制度,让管理者在法律范围内自由寻找完成使命的最好方式。
⑤结果导向型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即将责任从投入转移至产出和结果,并测量政府机构的绩效,制定组织目标,实行奖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⑥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将服务对象视为顾客,调查顾客心声,制定顾客服务标准,让顾客来选择提供服务者。
⑦企业家政府:挣钱而不是花钱。不仅将精力放在花钱上,而且还要求得到投资回报,通过使用企业基金,公共收益和创新基金等激励手段来激励管理者在花钱的同时也关注挣钱。
⑧预防型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追求的是预防问题而不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服务。通过使用战略规划、未来愿景等手段,为政府提供更好的预见能力。
⑨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通过组织或体制将权力下放,鼓励低层政府拥有更多决策权。通过组织等级扁平化、使用团队以及劳资伙伴关系等方式来授权下级政府官员。
⑩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通过市场力量而非行政机制来解决问题,采取财政激励手段激励企业、第三部门、个人等组织解决社会问题。
8.科层制效率低下的原因(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
注意:简答题解释型语言可以适度删减,论述题则要保持完整。
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指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一种高度正式化,严格的层级节制的人事组织体制。
科层组织的特征如下:
(1)在科层组织中。每一位成员都有固定和正式的执掌,依法行使职权。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每个组织成员都知道要从哪里去的命令和把命令传递给谁
(3)人员的工作行为以及人员间的工作关系,必须遵循法规的规定,不得掺杂个人好恶情感
(4)科层组织内的职位,按人员的专长作合理的分工,职位的获得主要以技能为主
(5)职业化倾向。人员加入组织,是根据自由契约的方式,并经公开的考试合格后加以人用,行政机关不能随便结束契约越关系
(6)人员的工作报酬也有明文规定,有固定的薪俸制度
(7)着重效率。行政人员的工作要明确、快速、具体,有充分的经验和知识
困境:
(1)决策权威集中化造成管理的恶性循环
决策权威集中化强调统一指挥、单一权威,反映主管对人员失控的忧虑和不信任,促成机关金字塔结构,层级越多,权力越集中,上下沟通越困难,加重主管对人员失控的忧虑和不信任,造成管理的恶性循环
(2)专业分工原则的扭曲
专业分工原则使垂直的权力斗争水平化,再加上上下层级的线形关系,使组织内部,组织之间的网络联系更困难,会影响到政府机关间的协调合作,
(3)制式化对组织效能的可能影响
制式化是指借工作内容、程序或法规的标准化,来确保人员行为的一致性。制式化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其一制式化可能会压抑工作人员的创新动机,造成效能下降;其二是当制式化的作用超过其处理能力时,科层的反功能出现,效能下降。
(4)遏制组织学习
科层组织遏制组织学习的表现:①学习动机的钝化 ②偏好经验学习 ③形成组织学习的断层
(5)科层价值与民主价值的冲突
科层价值与民主价值是相背离的
科层的价值是:层级节制;资深优先;命令服从;单一意见、整体发展;唯展业资格;讲求机密;对事不对人;讲求专业技能;
民主的价值是:平等性;政权转换更替;自由选择;多元意见、多元发展;公民资格的普遍参与;凡是公开透明;社群一体意识;由选举而获其正当性
(6)科层价值与人格成长的冲突
科层组织的理性行为、专业化分工、权力作用和严密控制四种价值观,与成人追求主动、自主、创造、负责等人格成长的趋势背道而驰
(7)防卫型的官僚人格
防卫型官僚人格在不同层级中有不同的表现:
①高层管理者在组织晋升的过程中,养成要求完美、冷酷、自爱的个性,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立感;
②中层管理者为贯彻任务,而有敌对、压抑、支配的行为倾向
③基层人员有自我放任或听天由命的行为倾向
传统科层组织失效的原因:
(1)环境因素
当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分化使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高于竞争性,环境的变迁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发展
(2)人口特质的改变
现代社会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高教育水准的社会,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得人们的公共变换率大大提高;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不再局限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工作一辈子
(3)工作价值观的改变
人们开始要求和重视工作上的自主权与参与感
(4)组织任务与目标的变化
现代组织任务的完成需要精密技术的支持,组织的任务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目标也会变得更加复杂,相互间的冲突也会增多
(5)组织结构的改变
未来组织结构的关键字是“暂时性”,组织结构必须具备有快速适应与变迁的暂时性系统,以问题为导向,人们不再依层级及角色作垂直分化,而以其专长作机动的调整
(6)激励因素的改变
人们需要多元化,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这将会成为未来组织重要的内在激励因素
9.学习型组织的特征、五项修炼(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中央财经大学)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断在学习与转化的组织,其学习的起点为组织成员、工作团队和整个组织。学习是一种持续性、战略性运用过程,并与工作相结合。学习的结果将会导致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改变,并可强化组织创新与成长能力。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1)领导者能采行风险承诺及试验性的模式
(2)分权式的决策
(3)对学习能力进行技术性的记载并审核
(4)有系统地分享信息,并将其运用于工作实务上
(5)对员工的创见予以奖赏,并形成一套制度
(6)对长期的成果以及他人工作之影响均能作深入的考虑
(7)经常运用跨功能性的工作团队
(8)从日常工作的经验中提供员工学习的机会
(9)培养出回馈与坦诚的组织文化
学习型组织建立的五项基本原则:
(1)每一个人都是学习者
在学习型组织中,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并实际中学习,无人能例外。
(2)彼此相互学习
学习不仅仅限于有结构的教育与训练方案,人人相互学习。学习是相互增强的,学习与知识的总效用大于组织中个人的学习与知识的总和。
(3)学习促进变革
学习可以使人认识到变革的需要,人们通过学习能够发现更好的做事方法,能够增加个人与组织生产力的进步。
(4)学习是持续的
持续的学习与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标志之一。组织要促进与建立持续性学习的组织氛围,鼓励并促使员工接受新观念、新思想。
(5)学习是一项投资,而非消费
学习型组织视教育活动为组织未来的一项投资,而不是可以避免的消费,学习活动也是人力资本的投资。组织的实体资产要保存,只是也要保存。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1)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学习型组织的精髓。系统思维要求认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事物互为因果的循环关系以及事物发展的兴衰循环原理。破除二分法的价值思维习惯,把握动态的系统反馈,培养整体的思考习惯。
(2)自我精进
学习型组织要培养个人自我挑战的胸怀,专注于内在抱负和需求;从失败中学习;要摆脱逆境,要有越挫越勇的信心与斗志。
(3)改变心智模式
组织应改变传统的权威关系;领导应敞开胸怀,接纳异议;调整刻板的心智模式;组织上下在开放互信的环境中迸发出集体智慧。
(4)建立共同愿景
组织应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建立在组织成员的期许基础上,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应有进阶指标。
(5)团队学习
通过团队成员间的对话和讨论,促进团队学习。
10.结合组织理论,谈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
答题思路:组织理论是骨架,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政府再造论)是血肉
本章知识点补充扩展部分:
公共组织的定义+特征+设计原则→党和国家机构属于公共组织,建立联系
弹性化组织和学习型组织的定义+特征→结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向来谈
第2章知识点补充扩展部分补充5:
21世纪中国政府再造的战略选择→结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实际来谈措施
mpa公共管理考研复试答题模板
其实,考研专业课和考研英语作文一样,都是有模板可循的。
一、有关政府改革考题的答题模板
比如“大部制改革”的措施、如何构建“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无缝隙政府”。如果考题涉及政府及其官员存在的一些问题,考生就可以套用此模板。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2.下放权力,转变管理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共同治理。3.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择、考核机制,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4.增加专家学者以及群众的参与决策渠道,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体制。5.利用现代化、市场化管理方法,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行政效率。6.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答题“三段论”
对某句话的“评析”,对某一个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看法”等等,这样开放性的题目,建议考生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第一,是什么,即以上材料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尤其是文章中反映了哪些行政管理的现象和理论。
第二,为什么,即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或行政问题出现的原因。考研提供的材料,一定是要说明某一个问题,那么既然有问题就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
第三,怎么样,即针对以上的原因,今后应该怎么做。至于怎么做这个方面,可以套用上面的模板。
1.4 公共行政学框架梳理
第一部分,“是什么”,即对我们这门学科所研究对象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怎么样”,即我们的研究对象——政府,是如何做事情的。
第三部分,“约束”,即对我们的对象——政府的行为,进行制约,使之不对私权产生侵犯。即当前政府反腐措施。
第四部分,“改革”,即对当前政府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完善。
不但四个部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每个章节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第一章,绪论:讲解近100多年行政学发展历程及理论积淀。即回顾过去。
第二章,行政职能:之所以把“行政职能”放在第二章,是因为我们这门学科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所以,本章是整本书的核心。此外,考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行政管理学这门学科在1887年才诞生,之前却没有存在。而政治学、企业管理等却早就有了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这是因为在17、18世纪之前,西方一直倡导的是亚当·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场经济,即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所以,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很小,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研究它的必要性。但是,伴随着西方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社会事务越来越多,但是立法机构等无力处理这些事务,所以政府就被推到了幕前。并且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此过程中,政府逐步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是时候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政府了。
第三章,行政权力:中国有一个词叫作“职权”,有“职”却无“权”,则政府及其官员就无法切实履行它的职能。因此,第三章必须是行政权力,它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保障。
第四章,行政领导:从第三章“行政权力”到第四章“行政领导”属于行政权力的人格化。行政权力本身并没有好坏,只有赋予人之后,才具有人格,才能为民服务。而被赋予的这个人,就是所谓的领导,即行政领导。在权力与人结合以后,腐败也开始了。
第五章,行政组织:在权力与人结合产生了行政领导之后,光靠领导自身没法一个人亲力亲为,必须构建自己的领导班子,构建自己的组织系统,也就是行政组织。
第六章:人事行政:在“行政领导”构建了自己的“行政组织”之后,就需要对组织中的人进行激励和管理,即人事行政,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每个组织的气氛、工作能力不同,其关键就是对组织的激励和管理。
第七章:行政决策:在“行政领导”通过“人事行政”对“行政组织”中的人充分激励和调动之后,政府就要开始做事情了,就要开始履行其“行政职能”了。那么,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呢,就是制定决策,颁布政策,即为“行政决策”。
第八章:行政执行:政府作出“行政决策”之后,不能束之高阁,必须要去执行,即为“行政执行”。正如考生自己在作出报考北京大学或者南京大学或者北航或者湖大或者川大或者北师大等之后,不能就开始无所事事,每天埋头“吃饭、睡觉、打豆豆”,我们必须去制订考研计划,必须去每天不断地学习和落实学习任务。
第九章:行政方法:无论是考研,还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过程中,都必须讲究方法,在“行政执行”中不讲究方法,只能让自己走弯路,耽误时间。
第十章:行政效率:我们在“行政执行”的过程中采取“行政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行政效率”。正如,每年有几百上千人在 参加考研、考博及公务员、四六级的培训,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寻求“行政方法”,达到“行政效率”的目的。
第十一章:机关管理:这个是实现“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一,除了“行政方法”,还必须有后勤管理保证日常管理。
第十二章:公共财政:这个是实现“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二,除了“行政方法”和“机关管理”,还需要有财政的支持,毕竟大家不能空着肚子工作。
第十三章:行政行为:从第三部分开始,我们研究的是如何对政府之前的行为进行约束,那么在对政府约束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政府的一言一行,也就是“行政行为”,唯此,才能更好地约束政府。
第十四章:依法行政:即“有法可依”,在我们了解了“行政行为”之后,就要开始制定法律、法规对行政、政府的行为进行约束,做到有法可依。
第十五章:法制行政:即“有法必依”,制定法律之后,必须有人监督,没有人监督,则法律就会形同虚设。因此法制行政其实就是监督的意思。
第十六章:行政责任:即“违法必究”,在官员违反了法律之后,就必须承担责任。“依法行政”、“法制行政”、“行政责任”三个部分属于对政府官员的外部监督体系。
第十七章:行政伦理:属于官员内部监督体系,力求通过个人品德的塑造、职业道德等对官员形成内在的约束。
第十八章:政府能力:在我们前三个部分,共十七章的努力下,我们要检测一下政府的能力有没有提高,政府能不能更好地履行其职能。结果发现,政府能力还是存在问题的,政府的职能还是没法得到更好地履行,甚至在公共危机面前,政府可能会手足无措。怎么办呢?就需要进入下一个环节——行政改革。
第十九章:行政改革:在政府能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在政府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进行及时的改革,但是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十多次的改革,直至当前政府进行的“大部制”改革,也是面临着重重阻力。那么如何拯救我们的政府呢?
第二十章: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既然我国历次改革都面临着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西方的改革经验和理论。
第二十一—二十四章:西方国家的改革经验对于我国来说,还是没法适应我国的改革环境,所以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
经过上述的分析,大家要记住,无论看什么书,都务必要掌握作者写作的框架。只有如此,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整个学科的框架以及弥补很多考生因为跨专业而产生的问题,并且对于考生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大有裨益。
考试研究院行政管理考研研究室经历8年的研究,对全国近100多本行政管理书籍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形成了一整套的复习方法、复习策略以及答题技巧和答题模板。这也是为什么 考研辅导通过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本书另有录制的视频课程,也欢迎广大考生到 订购!
教师信息:
窗体顶端
基本情况:
詹承豫,1978年生,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1998年7月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
2003年7月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2008年1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08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副教授(2010.09)、教授(2016.09),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地方治理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进行访问学者;
2013年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
2014年6月完成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法治政府研究院)行政法学专业博士后;
2015年8月至11月,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高等教育教学法项目。
研究方向:
应急管理与风险治理、公共政策、食品安全监管等。
学术兼职: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
应急管理部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
研究成果:
专著教材类:
詹承豫著:《从危机管理到风险治理———基于理论、制度及实践的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8月版;
詹承豫著:《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博弈与协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应急管理概论—理论与实践》(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参编;
《公共危机管理》(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参编;
期刊论文类:
詹承豫:“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演进逻辑及待解难题”,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
詹承豫:“中国城市风险沟通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治理研究2019年第5期;
詹承豫、赵博然:“风险交流还是利益协调:地方政府社会风险沟通特征研究——基于30起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多案例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詹承豫:“风险治理的阶段划分及关键要素——基于综合应急、食品安全和学校安全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6期;
詹承豫、徐浩:“韩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演变及其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詹承豫、宣言:“城市风险治理中的风险沟通制度——基于30部法律规范的文本分析”,行政法学研究2016年第4期;
詹承豫:“转型期中国的风险特征及其有效治理——以环境风险治理为例”,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6期;
詹承豫:“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演变和完善路径研究”,标准科学2014年第8期;
詹承豫、李程伟:“北京市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的发展回顾与趋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詹承豫:“动态情景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完善路径研究”,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
詹承豫、刘星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社会参与机制”,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詹承豫:“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完善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基于‘情景-冲击-脆弱性’的分析框架”,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5期;
詹承豫:“中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架构研究”,标准科学2009年第7期;
詹承豫:“地震巨灾后抗震救灾的阶段划分及主要任务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 期;
詹承豫:“转型期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五大矛盾分析”,学术交流2007年第10期;
林鸿潮、詹承豫:“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与应急法的重构”,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7期;
詹承豫、顾林生:“转危为安:应急预案的作用逻辑”,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5期;
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全文转载
报纸文章类:
詹承豫:“推动应急管理上新台阶的契机”,中国应急管理报(中国安全生产报)2018年4月12日版;
詹承豫:“多元共治,化解雾霾治理‘五难’问题”,光明日报2016年6月15日理论周刊智库版;
詹承豫:“风险沟通关系风险治理成效”,学习时报2016年9月12日第6版;
詹承豫等:“应急志愿能力养成,功夫在平时”,中国社会报2013年5月8日版;
詹承豫:“食品风险治理架构尚需继续完善”,法制日报2009年3月6日版;
詹承豫:“15个部门为何管不住疯狂的三鹿——关于尽快建立健全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1月8日版;
詹承豫:“加强中小学防灾教育应力争实现‘三化’”,中国社会报2008年7月7日版;
智库报告类:
“关于建立雾霾治理可持续机制的六点建议”,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2016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建议方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要报2009年1月5日;
“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体制及若干问题的研究报告”,抗震救灾专报2008年7月;
“关于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调研报告”,2008年10月27日;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草案,2008年5月;
其中多项报告建言获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
研究项目类:
“‘两个百年’目标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重点委托项目,项目负责人;
“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核查处置案例分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委托项目,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突发事件风险沟通机制研究——基于法律文本和情景模拟实验的分析”,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7jdfxa002),项目负责人;
“基于行为模拟实验的环境冲突风险治理中风险沟通作用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gl211),项目负责人;
“四川省南充市法治政府建设评估研究项目”(2017、2018、2019),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委托项目,项目负责人;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制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09yjc810046),项目负责人;
“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应急管理规划评估机制研究”,北京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委托项目,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朝阳区‘十二五’时期应急体系发展规划研究”,北京市朝阳区应急办委托项目,项目负责人;
“涉及民族方面突发事件信息组织报送模式研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信息中心委托项目,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应急体系发展规划编制支撑研究”,北京市应急办委托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保障系统(90924028),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转型期中国风险治理框架建构与实证分析”(06&zd013),参与人。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法治背景下的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研究”(06&zd022),参与人。
联系方式:
email:zhancy03@163.com
窗体底端
mpa招生简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是全国首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世界双一流建设高校。北航是首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的24所高等院校之一,为自主确定复试分数线的学校。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迫切需求,完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立的。北航mpa教育致力于打造公共管理高端人才培育基地,着力培育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引领者,共同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大厦。
一、培养目标和招生对象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通过2.5-4年的系统学习,获得研究生学历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
招生对象:全国范围内,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含3年)以上工作经验(2017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的在职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含5年)以上工作经验(2015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的在职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含2年)以上工作经验(2018年9月1日前获得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要求考生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招生人数
根据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总成绩排名后,择优录取。2020年拟招收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双证)非全日制定向300人。最终名额以教育部下达为准。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报名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
1.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
2. 报名时间: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 我校mpa招生学院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公共管理(专业学位)。
4. 凡未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 在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按网报要求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6. 网报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二)报名确认:
1.网上报名结束后,选择北航报考点(代码:1106)的考生,须10月中下旬浏览“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北航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有关确认事宜;选择非北航报考点的考生,务必按照所选报考点规定的时间及要求进行确认信息工作。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网报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2.报考北航参加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的考生,若选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报考点,必须符合北航报考点招收2020年学历硕士研究生网报公告(网址:http://yzb.buaa.edu.cn/info/1036/1868.htm)的要求,否则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及所在各省市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北京以外地区的报考点。其他报考点有关问题请按照考生所选择报考点的有关规定执行。
3.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须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复印件。
4.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考生,还须携带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指定的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出具的学历(学籍)认证报告(若为境外或港澳台学位学历获得者,则须携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5.如果因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导致的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除提供相关认证报告外,还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本(簿)或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及复印件。
6.2019年12月14日-2019年12月20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为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下载《准考证》并打印在a4幅面白纸上。《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北航不寄发纸质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
四、考试内容
(一)初试(全国联考):
1. 时间:2019年12月21日(详见准考证)。
2. 地点:详见准考证。
3. 考试科目: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
②204-英语二(满分100分,重点考查考生应用能力,尤其是阅读和翻译能力)
(二)复试
北航为自主确定复试分数线的学校,满足北航复试要求的考生须参加复试。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复试时间一般在三月中下旬进行。复试的具体要求请于2020年三月上旬登录北航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b.buaa.edu.cn/)查询。
北航不接收第一志愿未报考我校的考生申请调剂,调剂只限于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进行校内调剂。
五、学制和培养方法
学制2.5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2.5-4年)。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公共政策与项目管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技术转移政策与管理、公共经济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文化传播与管理。
非全日制培养方法为定向培养,我校研究生院将与拟录取考生签订个人定向就业协议,学生档案、户口均不转入学校。具体政策以教育部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的规定为准。
六、上课方式
上课地点为北航学院路校区。非全日制采取周末全天上课方式。
七、学费
学制为2.5年,每个学生每学年学费标准为2.4万元。
八、学位授予
完成全部培养环节,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合格者,授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历证书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证书。
九、招生咨询
北航mpa教育中心
联系人:王老师
官方网址:http://www.hss.buaa.edu.cn/
电子邮箱:bhmpa@buaa.edu.cn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航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16室
官方微信:北航mpa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