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民族学考研中华民族的打开(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_北魏_共同…(民族学考研书籍)

中华民族的打开(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东汉末年,政治糜烂,社会骚动,东汉皇朝于公元220年消亡。此后,呈现魏、蜀、吴三国鼎峙的局势和西晋的短期共同,继而是南边东晋和北方十六国的南北切割以及南北朝的敌对,直至隋朝的共同(589),我国前史阅历了370年的割裂割据的政治局势。这时刻,从东晋、十六国初步的约270年间,从民族打开史和民族联络史来看,发生了非常值得重视的几件大事:一是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各族纷繁南下,在广大的华夏和北方先后树立了16个政权,在彼此敌对、冲突中不断交游交流交融。二是鲜卑族拓跋部树立的魏政权(史称后魏或北魏),在实施一系列变革后逐步健壮起来,究竟共同北方,与南边宋、齐、梁、陈等朝构成坚持的政治局势,凸显出鲜卑族在我国前史上的重要奉献。三是“华夏”作为族称或地域的代称的观念有愈加精确的涵义和广泛的运用。四是少量民族的前史进程和文明打开呈现了显着的改变。这四个方面大事,为隋唐新的大一统政治局势的构成奠定了政治的和民族的基础,这也是中华民族一起体在隋唐时期走向打开期间的政治条件和民族根基。

北方民族进入华夏后,接连树立的16个政权既彼此冲突,一起又与东晋发生争战,旧说称为“五胡乱华”。从今日的知道来看,不管着眼于民族史和文明史的打开,仍是着眼于共同多民族国家的总的前史进程,十六国史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37)。十六国的控制者在华夏士人的主张和协助下,或恢复农业出产(38),或兴办学校(39),拟定礼制、规则(40),有的还有共同我国的宏愿。如前秦苻坚曾放言:“今四海事旷,兆庶未宁,黎元应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41),足见他有共同南北的思维。后前秦实力健壮,而苻刚烈而无谋,甚至断语:“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42),且又拒众口之谏,草率出兵,终为东晋所败。

上述史实标明,匈奴、鲜卑、羯、氐、羌各族一旦进入华夏,树立政权,便直承遭到华夏固有文明及其传统的影响,大大加马上文明打开进程。而在民族联络上,则呈现了“和戎之术”、“夷狄应和”、“夷夏之情,咸共推之”(43)等说法,反映出民族间交游交流交融的新局势。

需要指出的是,在十六国时期及后来的前史打开,鲜卑族闪现出极大的推进作用。一是在十六国中,鲜卑族所树立政权多达六个,它们是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西燕;二是在这今后的北魏皇朝政权中,鲜卑族拓跋部的贵族发扬出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中心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从十六国时期到北魏皇朝时期,鲜卑族对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协作出了严峻奉献。这首要体如今:一是办学校,讲儒学,培育人才,有的还树立经学祭酒、律学祭酒、史学祭酒等职(44),颇有创始精力,是深层次的交游交流交融的体现。二是尽力于恢复、打开农业出产。慕容皝承受谏言后知道到:“君以黎元为国,黎元以谷为命。然则农者,国之本也。”(45)这些知道和办法都具有活泼意义。

约当十六国时期(317-439)的中期,鲜卑族的拓跋珪树立魏政权,时为登国元年(318),定都平城,史称北魏。立国之初,拓跋珪与博士李先有一段对话:

珪问博士李先曰:“全国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 对曰:“莫若书本。”珪曰:“书本凡有几许,如何可集?”对曰:“自书契以来,世有滋益,致使于今,不可以胜计。苟人主所好,何忧不集。”珪从之,命郡县大索书本,悉送平城。(46)

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北魏立国的政治远见,也预示着它在此后约170年中的前史作为。

拓跋珪在与群臣“议定国号”时曾说:

昔朕远祖,总御幽都,控制遐国,虽践王位,不决神州。逮于朕躬,处百代之季,全国割裂,诸华乏主。风俗虽殊,抚之在德,故躬率六军,扫平中土,凶逆荡除,遐迩率服。宜仍先号,认为魏焉。(47)

拓跋珪在讲到汉高祖刘邦何以“起于布衣而有全国”的缘由时,又说:

《春秋》之义,大一统之美……自非继圣载德,天人合会,帝王之业,夫岂虚应。历观古今,不义而求非望者,徒丧其保家之道,而伏刀锯之诛。有国有家者,诚能推废兴之有期,审天命之不易,察征应之潜授,杜竞逐之邪言,绝奸雄之僭肆,思多福于止足,则几于神智矣。(48)

这些?洳幻獍ㄌ嗟摹疤烀彼嘉缟鲜鲆睦纯矗匕汐暪赜凇爸罨钡淖宄坪投粤醢畹男郎鸵约岸浴按笠煌持馈钡那障郏从沉怂那敖拿褡骞勰詈椭喂砟睿⒍员蔽捍撕蟮拇蚩⑸松钤兜挠跋臁1蔽菏雷嫱匕响馐保俺踉煨伦智в唷保溱樾吹溃骸啊鬃釉唬好徽蚴虏怀桑酥揭印=衲舛ㄎ淖郑浪谜撸湎略督牢健!?49)一起,施行“起太学”、“祀孔子”、“改规则令”、“除故改造,以正一统”以及“宜宽徭赋,与民歇息”的办法(50)。拓跋焘太延五年(439),北魏灭北凉,共同北方,是北魏前史上一件大事。史臣称誉拓跋焘“扫统万,平秦陇,翦辽海,荡河源,南夷荷担,北蠕削迹,廓定四表,混一戎华,其为功也大矣”(51)。北魏共同北方,为北魏的政治变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创造了杰出的社会环境。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自平城迁都洛阳,并于太和二十年(496)“诏改姓为元氏”(52)。这两件大事,进一步加马上北方民族的深度交融。孝文帝自谓迁都洛阳是为了“运营全国,期于混壹”(53)。其改姓氏、定姓族、通婚姻更是直接推进了民族交融(54)。

以上所论,多着眼于北方民族的交游交流交融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南边诸民族中也有闪现,这在《宋书》、《南齐书》中都有一些记叙,这儿不逐个罗列。

这儿需要偏重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华夏”的称号已非常广泛,其意义或指族属,或指地域,或指政治实体。尤为重要的是,这些指称,一般见于皇帝诏书或大臣的奏议之中,标明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正式称谓的作用。如:北魏太祖拓跋珪的诏书中有“全国割裂,诸华乏主”之说,南朝宋武帝的诏书中有“在昔开运,光宅华夏”之说(55)。他如“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56),“华夏倾荡,王纲弛顿”(57),“集成大命,清定华夏”(58),“光复古京,疆理华夏”(59),“华夏分崩,神州幅裂”(60),“华夏奉职贡,8荒觐殊类”(61),“华夏乂安,要荒慕向”(62),“制御华夏,辑平九服”(63),“自太祖拨乱,清洗华夏”(64),等等。

此外,我们在交游中,一般以“华夏”为参照,以阐明事物的特征。如:“言语习尚犹同华夏”(65),“唯此一国,貌不甚胡,颇类华夏”(66),“其俗丈夫衣裳略同于华夏”(67),“服饰,丈夫从胡法,妇人略同华夏。……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虽习读之,而皆为胡语”(68),“焉耆国……婚姻略同华夏”(69),“于阗国……唯此一国,貌不甚胡,颇类华夏”(70),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民族交融中的我们的民族观念,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华夏族影响的扩展。

还有一种前史表象也值得重视,即单个超卓人物的影响,也会冠以“华夏”的名义。如《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注引《魏名臣奏》中华歆表文:“故汉大司农北海郑玄,其时之学,名冠华夏,为世儒宗。”(71)又如《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有“羽威震华夏”(72)之语。这儿都是表述郑、关二人的影响规模之广,非仅指“华夏”族而言。

当这时期的我们频频地称号“华夏”时,一起也在称号其他民族,如:诸戎、夷越、胡夷、戎翟、戎夷、夷狄等,这阐明民族间的交游交流交融是一个前史进程,也是一个前史打开趋势,这从北魏的前史进程可以看得十清楚白。首要,从拓跋珪的三道诏书,可见其政治志向和旷达的民族观念:一是讲“全国割裂,诸华乏主,风俗虽殊,抚之在德”;二是称颂“《春秋》之义,大一统之美”;三是指出“诚思胜败之理,察治乱之由,鉴殷周之失,革秦汉之弊,则几于治矣”(73)。可见拓跋珪所称颂“大一统之美”不只包括“诸华”,而且包括“风俗虽殊”即不一样民族在内。这今后,拓跋焘继承前人之志,实施一系列“除故改造,以正一统”、“廓定四表,混一戎华”(74)的办法,推进了北魏的前史进程。孝文帝拓跋宏的变革办法愈加深化,包括迁国都,改姓氏,定姓族,颁新律,通婚姻,尊儒学等,其根柢主旨是“运营全国,期于混壹”(75)。从拓跋珪到拓跋宏,北魏的前史轨迹,可以看出在多民族活动的区域,民族史的打开同政治史的打开联络极为亲近,即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同政治上的共同趋势相共同:北方民族大交融为北魏共同北方创造了民族基础,而北魏的共同北方又给北方民族的深化交融供给了社会条件。

隋唐时期中华民族的打开,就是在这个前史趋向上打开的。

北魏后期割裂为东魏与西魏,后来东魏被北齐替代,西魏被北周替代,而北周灭北齐后又为隋所替代,结束了北朝前史。隋文帝开皇九年(589),隋南下灭陈,共同我国,结束了自三国鼎峙以来(除西晋短期共同外)300多年的割裂局势。隋朝短祚,但在重建我国共同的局势上有严峻奉献。在隋朝末年的剧烈的社会敌对、冲突中,隋朝消亡,唐朝树立,构成如同秦汉两个共同皇朝连任的前史格局。

关于共同的政治局势,秦汉和隋唐的政治人物有不一样的表述,前者用“国内”、“一统”(76)的说法较多,然后者则多用“区宇”、“宇内”、“全国一家”的说法,本质上都是指共同的政治局势或就全国规模而言。可是这些用语及其所反映的政治观念、前史观念在我国前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隋文帝在诏书中有这样的说法:“今区宇宁一,阴阳次序”、“朕君临区宇,沉思治术”、“朕君临区宇,于兹九载”、“全国大同,归于打点”、“方今宇内一家,烟火万里”、“全国大同,声教远被”(77),等等。隋炀帝则有“朕肃膺宝历,纂临万邦”、“君临全国”之说(78)。这些表述,都反映出政治共同局势下的言语特征。唐代政治人物特别是唐太宗更是常用“全国”申述己意,如:“是用笃厚风俗,化成全国”、“朕方选全国之才,为全国之务”、“赖苍昊降鉴,股肱宣力,提剑指麾,全国大定”(79)。唐太宗关于高士廉等人所撰《氏族志》初稿一书,更是极端显着地偏重“全国一家”,他指出:“我平定四海,全国一家,凡执政士,皆成效显着,或忠孝可称,或学艺通博,所以擢用。”(80)意在阐明“全国一家”来之不易,离不开“成效显着

”的这些“朝士”。

在唐代史学家的作品中,“全国一家”的用语也很杰出。如:《晋书·段灼传》引段灼上晋武帝书,其间有“汉文帝据已成之业,六合同风,全国一家”(81)。《隋书·庾质传》记庾质答复隋文帝所问时,说“今日下一家,未易可动”(82)。史学家杜佑更是进一步从总结前史上立分封与设郡县的经历经历 ,称道“始皇荡定,全国一家”;又指出:“汉、隋、大唐,国内共同,人户滋殖,三代莫俦”(83)。在杜佑这儿,把“国内共同”和“全国一家”都用上了,标明他对前史上共同局势的注重和对时下共同局势的欣喜之感。

综上,可以认为,“全国一家”是隋唐共同局势的代名词,也是其时政治言语中最重要的、充溢豪气的用语。在这样的前史空气和社会条件下,中华民族一起体走向新的打开。

这个新的打开,反映在族称方面的改变:诸夏—华夏—中华,中华—夷狄—华夷。这是一个前史进程,也是一个打开进程。在隋唐政治共同的局势下,各地各族的联络进一步加强,民族交游交流交融有新的打开,这在民族称谓上有显着的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融进程中打开起来的华夏族(84),其时也称为诸华(85)、诸夏(86),变成秦汉时期最活泼的民族,并同其他民族如戎、狄、蛮、夷等,在共同国家的前史条件下获得新的打开。司马迁《史记》在叙说西周、春秋、战国史事时,常常讲到“诸夏”,如:“故畴人子弟涣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祥废而不统”(87);“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88),这都反映出前史的联络。不只如此,司马迁还藉用司马相如的赋作,表达了“诸夏乐贡,百蛮执贽”(89)的实际活动。班固《汉书》记汉宣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拟于甘露三年正月“行朝礼”,宣帝“诏有司议,咸曰‘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然后诸夏,先诸夏然后夷狄’”(90)。这反映了“诸夏”在汉代礼制中的方位,一起也反映出在共同国家的前史环境中“诸夏”与“夷狄”相同遭到礼制的庇荫。

这种“诸夏”与“夷狄”对称的情况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呈现了很大的改变,即“诸夏”逐步被“华夏”替代。早在汉章帝时,班固作《典引篇》“述叙汉德”,其间有“至乎三五华夏,京迁镐亳”(91)之句。这今后,汉安帝时,大臣刘毅上书中有“华夏乐化,戎狄混并”(92)的表述。东汉末年,汉献帝在一道册命曹操为“魏公”的文书中写道:“群凶觊觎,割裂诸夏”,“君翼宣风化,爰发四方,远人革面,华夏充分,是用锡君朱户以居”(93)。在这儿,汉献帝一起用“诸夏”和“华夏”的称谓,反映了称谓改变的特征。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即延康元年(220),汉献帝“逊位”于魏王曹丕,裴注引《献帝传》记其盛况:“魏王登坛受禅,公卿、列侯、诸将、匈奴单于、四夷朝者数万人陪位”(94),亦可见?囊摹辈渭印爸钕摹被疃话摺?br>

可是在前史的进路上,有时也会听到不一样的声响,企图阻挡前史行进的脚步。西晋学人江统撰写长篇文章《徙戎论》,立论于“夷蛮戎狄,谓之四夷,九服之制,地在要荒。《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的理念,主张将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各族迁出关中区域。西晋皇帝没有采用这个主张,“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95)。如同前史证明晰江统的预见,其实否则。唐代史家指出:“《徙戎》之论,实乃经国远图。然运距中衰,陵替有渐,假其言见用,恐速祸招怨,无救于将颠也。”(96)唐人所论近是,更重要的是前史的进路没有答理这种不谐音而仍然走自个的路。

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是我们称号“华夏”较多的时期。在西晋消亡、晋室南渡之际,?院铀氛髡蛞南囊话?十人连名上表”劝进司马睿称帝,表文中有“六合之际既交,华夷之情允洽”(97)等语。所谓“华夷之情允洽”,是因为参加上表劝进者包括华、夷多种民族的官员、将领。一起,这也标明西晋时期民族交融的情况。东晋桓温在给晋哀帝的上疏中写道:“诚宜远图庙算,大存经略,光复古京,疆理华夏”(98)。北魏道武帝在定“国号”诏书中说:“逮于朕躬,处百代之际,全国割裂,诸华乏主,风俗虽殊,抚之在德”(99)。这今后,魏孝文帝在同大臣任城王澄协商迁都洛阳一事时,后者指出:“伊洛中区,均全国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100)。南朝梁人沈约撰《宋书》,于《礼志》中引曹魏时人语“(明帝)清定华夏,兴制礼乐”(101),在《乐志》也有“华夏奉职贡,8荒觐殊类”(102)的表述,又在《地舆志》中写了晋惠帝时“二帝流亡,遂至六夷强,迭据华夏”(103),等等。萧齐皇朝的诏书,亦多称号“华夏”(104)。由此可见,南朝既称北方为“华夏”,一起也自称“华夏”。

上述民族称谓的改变,到隋唐时期又呈现了较大的改变,即由首要称“华夏”而过渡到首要称“中华”。当然,这也是一个骤变的进程。“中华”的称谓,较早见于《三国志·谯周传》裴注引《晋阳秋》中的文句:“中华有顾瞻之哀,幽谷无迁乔之望”(105)。又见裴松之自己不撑持《魏略》一书对诸葛亮的评价,写道:“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沈翳哉!”(106)前者当是指向族称,后者是指中华地址之地。东晋南朝时,大臣表、疏、奏章、重要人物函件,多有“中华”称号,如殷仲堪在奏疏中说“而统属梁州,盖定鼎中华”(107),桓温上疏中说“中华荡覆,尴尬失据”(108),陈頵与王导书中说“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109),南朝宋人李辽在所上表文中说“自中华沉没,阙里荒毁,先王之泽寝,圣贤之风绝”(110),等等。可见,“中华”的称谓对错常正式的,也是非常广泛的。

北魏时,重“忠义之节”的鹿悆曾作五言诗歌咏“中华”,其诗曰:

峄山万丈树,雕镂作琵琶。

由此材高远,弦响蔼中华。(111)

这是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比方,歌颂心中巨大的中华。又史载,北齐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士,唯惮服于(高)昂,高祖(即高欢)每申令三军,常鲜卑语,昂若在列,则为华言。”(112)这儿阐明三个疑问:一是鲜卑之人与中华之人在北齐朝中同事,二是中华之人遭到小看,三是高昂在鲜卑化的控制者心目中有较大的影响。这儿还有一个重要信息,即“中华”被简称为“华”,可见这是由来已久的传统。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我们对“中华”与“夷狄”有了新的说明,反映了民族观念的打开。

隋唐时期,中华民族一起体的打开有以下几个标志:

第一,在国家方针层面,对中华、夷狄作等量齐观。唐太宗晚年,在总结自个有五条政治经历时,他严厉地说过这样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113)。唐太宗执政廷上面临群臣总结经历时讲的这番话,可作为其时国家方针看待。一起标明,“中华”、“夷狄”是作为族称来表述的,自亦包括民族一起体的知道。

第二,“族类”知道的提出。唐玄宗在《赐突厥玺书》一文中认为:“汉日有呼韩邪,是卿族类,既率部落,来慕中华,终保宠荣,足为前鉴”(114)。这儿说的“族类”,当富含“民族”的成分,阐明突厥与中华的亲近联络。

第三,理性的民族观的打开。中唐史学家杜佑在其巨作《通典》中指出:

古之人朴质,中华与夷狄同,有祭立尸焉,有以人殉葬焉,有茹毛饮血焉,有巢居穴处焉,有不封不树焉,有手抟食焉,有同姓婚娶焉,有不讳名焉。中华地中而气正,人道和而才惠,继生圣哲,渐革鄙风。今四夷诸国,地偏气犷,则多照常。(115)

这段论说标明,“中华”与“夷狄”在古代是没有啥差异的,是处在同一文明进程上的民族一起体,都具有“朴质”的特征,只是地址地舆环境的不一样而闪现出前史进程的不一样。杜佑这样看待中华与夷狄在风俗上的不一样,与前引王充所论,都着眼于文明,是其时最前进的民族观念。

联络上文所述,可以认为,从王充到杜佑所论,是理性的民族观念的打开,是中华民族打开期间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民族观念的打开已变成诗人集体创造的一个主题。如:

……

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

况今舅甥国,谁道隔流沙。(116)

少年离本国,今去已成翁。

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

鳌沉崩巨岸,龙斗出遥空。

学得中华语,将归谁与同。(117)

前一首诗是咏民族友谊的,后一首诗是送别外国友人的,都包括浓浓的“中华”情。

民族观念的打开,在政治活动中更有杰出的体现。史载,唐太宗贞观8年(634),在皇家举办的一次宴会上,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得以参加。席间,“高祖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遣南越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118)此前,还有“当今蛮夷率服”、“群众获安,四夷咸附”等语。可见“胡、越一家”是其时民族联络的根柢容颜。

特别值得留心的是,唐皇朝诸帝的诏敕、册文,在触及民族联络时,常常讲到“要荒蕃服,宜与和亲”、“远方纳款,相率归朝,慕我华风”、“万里绝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闻也”、?湓苹模度羟资簟薄ⅰ靶氩贾型猓淌刮胖黼拗谢常晃室南摹薄ⅰ巴虬钍鲋埃薷艋摹薄ⅰ坝乐崔瘢尢婊纭薄ⅰ白鼙狈骄⒑分Γ街谢寰恢患遥胛彝臁薄ⅰ氨狈街浚闷淞遥菪辛诰常啄交纭?119),等等。这些在皇帝诏书、册文中表述的用语,深化地包含着其时中华民族一起体的打开:所谓“华风”即中华之风;所谓?湓苹模度羟资簟薄ⅰ叭患遥胛彝臁保料殖雒褡褰蝗诘男缕诩洹?br>

第四,民族交融的标志性作品的呈现——《国内华夷图》、《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这种广泛的民族交融的新期间,在其时的前史地舆的撰述中也有标志性作品的呈现。唐德宗贞元十七年(799),前史地舆学家贾耽撰成《国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他在献书表中写道:

臣幼参议于师友,长趋侍于轩墀,自揣孱愚,叨荣非据,鸿私莫答,夙夜兢惶。去兴元元年,伏奉进止,令臣修撰国图,……谨令工人画《国内华夷图》一轴,广三丈,纵三丈三尺,率以一寸折成百里。别章甫左衽,奠高山大川;缩四极于纤缟,分百郡于作绘。世界虽广,舒之不盈庭;舟车所通,览之咸在目。并撰《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我国以《禹贡》为首,外夷以《班史》发源,郡县纪其增减,蕃落叙其衰盛。(120)

这不是一般的地图,而是一幅“国图”。从贾耽的《国内华夷图》可以得到三点知道:一是自秦汉以下,“国内”乃是其时政治共同体的代称,是“全国”之意;二是“华夷”从对称演化为合称,标明民族交融的亲近联络;三是这种民族交融情况需要而且可以用地图体现出来,正是前史进程本身供给了这种可以性。这是继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之后,又一部反映中华民族容颜的重要作品。再者,《新唐书·艺文志》杂史类著录:杨晔《华夷帝王纪》三十七卷(121),可见以“华夷”为主题的著作已遭到学人的重视,这是在民族联络调和的情况下才可以呈现的学术表象。

第五,深化的前史知道与齐备的修史准则及其重要意义。唐初,唐高祖有《命萧瑀等修梁陈魏齐周隋六代史诏》,唐太宗有《修晋书诏》,唐高宗有《简择史官诏》,反映了唐朝控制者的深化的前史知道,旨在避免“书籍未修,纪传咸缺,冷暖已积,谣俗迁讹,余烈遗风,泯焉将坠”(122),前史失于记载的局势。唐太宗贞观三年(629)设史馆于禁中,并先后修成梁、陈、北齐、北周、隋“五代史”及《晋书》,使《史记》、《汉书》以下,历朝皆有史。这一作法,反映了前史自傲的精力,子孙因之不断,变成传统,使中华民族具有一部不曾接连的前史。关于史官人选的注重,唐高宗《简择史官诏》有这样的归纳:“修撰国史,义在典实,自非操履贞白,业量该通,谠正有闻,方堪此任。”(123)《隋书·经籍志二》史部大序则有愈加清楚的表述:“夫史官者,必求 强识、疏告诉远之士,使居其位,百官众职,咸所贰焉。是故前语往行,无不识也;地舆地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124)凡此,反映了打开时期的中华民族对前史的注重和自傲。

综上,隋唐时期我们民族观念的打开、前进在政治、文明、前史撰述等方面都有显着的体现,所谓“中华风”、“中华礼”、“中华语”等等,比秦汉时期的“华夏”有更丰厚的内在和更广泛的意义,变成中华民族一起体进入打开期间的杰出标志和特征。回来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修改: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