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随着考研竞争愈发激烈,2022考研目标院校和专业应该如何选_等级(考研竞争越来越大)

考研注定是一条充满苦难和磨砺的路,需要全身心投入。在此整理一些有关考研择校择专业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 助到大家。

考研难度介绍

等级一:本地区、本院校、本专业

难度小,小到不接受反驳的那种,各种资源全都占了:专业课复习资料不用愁,学校打印店什么的随便去找;报录数据不用愁,每年招多少人,多少推免的,分数线多少,简直就是知根知底;人脉关系不用愁,有些导师还是本科专业课老师;初试分数可能不愁,本科跟老师关系不错,报他门下过线基本上就没问题;研究生学长学姐不愁找不到,走两步到实验室、教室活捉几只···

所以,属于等级一的同学,一定要张开嘴迈开腿,这么多资源好好利用,考研轻松很多哦~

等级二:本地区、本专业、跨学校

跨学校也要分跨的远近,比如跨到隔壁的学校,跨到对门的学校···类似这种的比第1等级难一丢丢,难在人脉资源不方便获取,不过休息的时候骑个共享单车就过去问问呗~再稍微难一点的就是需要坐公交去了,到学校书店打印店打听专业课资料,向本专业的学生打听报考信息,相对于跨地区还是会方便一点的。

等级三: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

绝大多数考研er都属于等级三,唯1的优势就是本专业了,专业课学习会比跨专业的相对容易。难就难在跨地区、跨院校,报考一个自己之前完全没有详细了解过的院校,各种信息都需要一点一点搜集,报录数据比如说招生人数、分数线等只能从网上看,听各种小道消息,真实性和实用性还不确定,有时候专业课资料都不知道在哪买,简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等级四: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

和等级一相比,等级四大的特点是跨专业,跨专业考研的难度可想而知,从头复习一门专业课比重新开始搜集信息难度大多了,而且还要面临着复试中老师会“多多关注”跨考生这道门槛,而且跨专业考生很多都是很早就开始复习专业知识,只有扎实专业知识,才能在那些学了三四年的本专业研友们当中竞争脱颖而出。所以跨专业的老铁们,要在心理和时间精力上做好足够的预期!

等级五: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

三跨难,同样也是不接受反驳的那种难,三跨考生大的优势就是勇气!三跨除了要面对搜集院校报录数据信息、搜集专业资料、找资源的问题,还要承受巨大的心里压力,可能是家人的反对,身边朋友的不看好,还有自己内心偶尔不坚定的崩溃,不知道能不能考过那些本专业研友……

考研人如何更合理地择校择专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考研难度系数在更大程度上是由院校所决定的,因此,报考名校会增大竞争压力。而专业的选择将会左右你将来的就业方向以及待遇。因此,学校和专业都很重要。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强势和劣势专业,而名校只是强势专业的实力和数量上更胜一筹。而且名校竞争激烈,分数线高,录取比例低,调剂情况频繁,也不一定好找工作。

对于文科类专业来说,学校比专业更加重要,因为不同院校的该类专业实力差距并不大,而找工作时却非常看中该校是否为名校;对于理工科类专业来说,专业比学校更重要,这是由于理工科学生找工作时,就业单位非常看中该校的此专业是否为重点专业,相比文科对学校的看重没有那么明显。所以我们应该理性分析自己的专业意向,结合实际,综合分析专业院校的优劣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方向!

如果你读研究生在为了提高学历,而不担心以后的工作问题,那么选择是名校的冷门专业。因为,就读于名校将会为你锦上添花,而选择冷门专业则会大幅度降低考研难度。

冷门专业:

1.哲学:哲学是众所周知的冷门专业,因为它是公认的没有就业前景的专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都有开设此专业。

2.历史学:选择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就业选择方面十分狭窄、发展比较局限。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开设了此专业。

3.宗教学:宗教学是以研究宗教和宗教发展历史的社会科学,一般不会有人选择此专业,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开设了此专业。

4.古生物学:古生物学是一门具显示度的学科,但是它的报考人数极少,曾经被戏称为“六代单传”的专业。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大学都有开设本专业。

其次,如何进行专业的选择。

在准备考研前,首先需要弄清楚一件事:是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还是跨考其它专业的研究生?在本科期间,无论学习状况如何,都已经对本专业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因此,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使自己在专业课复习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进一步。但是,如果本专业的前途并不是太好,并且自己有十分喜欢的专业,那么选择跨专业考研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因此,在决定是否跨专业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自己本专业的现状与就业前景,并分析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将来准备做什么工作,兴趣是学好专业的原动力,好的专业应该是能发挥自身潜能且感兴趣的专业。一旦决定,就要坚定自己的选择。

而且,跨专业有些专业是可以的,有些却不行。例如适合跨专业考的是金融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艺术硕士、新闻传播硕士、经济学、金融学等,而像法学很少有跨专业的学生。

对目标院校信息的搜集

在每年的考研中,都有

一些同学在几所学校之间犹豫不决,频繁的更换考研报考院校,有的甚至考研报名前夕换别的院校。但是换学校的潜在弊端是很大的。一般除统考外,各个院校的考试内容及参考书目都不一样,换学校就意味着之前的复习白费,需要重新购买教材进行复习。这不仅会浪费考生大量的时间还会影响复习的心情。所以除非你特别不喜欢之前的院校,一般不建议大家中途换院校。

而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因为考生对所选院校及自身没有做详细的了解,前期轻率地选择了一个学校。因此建议考生在择校时要多与师兄、师姐交流,并选择其他渠道了解所选学校和专业的信息。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才能踏踏实实选择一个不让自己后悔的专业!

考研择校需要你关注的8个数据

1.计划招生人数:通常来说,院校专业目录里会有计划招生人数这一项。招生人数越多,录取几率也会相对增大。选择院校时,应查看近几年的数据,这样会更保险。

2.报考人数: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出考试竞争压力的大小。这个数据不能看到当年的新信息,都是往年的信息,但是参考价值还是很大的。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再结合自身情况,就容易选择合适自己的院校。如果遇到某些院校不公布报考人数,那我们就只能参考招生人数了。

3.实际录取人数:结合实际录取人数和去年专业目录里的招生名额,既能够推断出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些院校也会有扩招的传统,这个也要考虑在内。

4.报录比:专业的火爆程度能够直接通过报录比反映出来。许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甚至可以达到20:1。这是名校热门专业真实考情的反映。

5.推免人数:有些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可能会占到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左右,那么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激烈,难度加大。因此报考前一定要清楚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以作参考。

6.复试分数线:复试线是区分校线和院线的,这点一定要注意。会有某一学校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的情况,这时候各学院的院线应该会不同。而学校通常会给出各院的低复试院线。这个一定不要混淆。

7.复试比例:即计划招收人数与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1:1.2是教育部规定的低复试比例,也就是说,如果录取10人,有12人有机会进入复试。

8.成绩计算方式:这个数据用于分析出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初试成绩会占到总成绩70%、50%的都有,甚至有仅占30%和20%的,这可以 我们明确努力的方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