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神说】越努力越幸运_复习(考研大仙老师是谁)
研
写在前面
在一个人奋斗的道路上,你也许会孤单寂寞,可是别忘了,朋友的祝福还在,父母的叮咛还在,对希望的追求还在,坚持的信仰还在。再苦再累算什么,请你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小萌小帅特邀考研大神们做客官微,为yuers带来他们的考研经验。
持续连载中,敬请期待!
ps:如果大家想要知道自己的目标专业院校考研经验贴,记得给小萌小帅留言哦!留言请注明#考研#,后面加上你想说的话~
研
路有你,并不孤独
今日大神
姓名:梁立靖
学院:人文与新媒体学院
录取院校:华南师范大学
录取专业:学科教学(历史)
分数:
政治:77
英语:81
专业一(333):120
专业二(908):105
总分:383
研
大神这样说
关于择校
我选择的华南师大的理由很简单,我的 家乡在广西和广东的交界处,文化、气候各方面相似,未来想在珠三角地区发展,而且也很 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所以选择在华南师大继续学习历史教学。
择校无非四个字“结合实际”,比如,大家思考一下自己毕业以后在哪发展,选定一个大概范围,再请教一下本专业老师这个区域哪些学校实力比较强,结合历年真题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 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各科复习计划
政治:
政治这一科,对于我们文科生来说,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基本上是马哲毛概的理论内容,马哲原理高中政治也都学过,所以相当于复习一遍。这一门我当时复习的时候, 看了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帖,大多数都说十月左右开始就好, 开始太早了到时候也会忘记,所以我一开始完全不急。 但是,从我自己考研政治复习的过程出发,我觉得十月开始确实来得及,但是很赶很紧凑,到后期还会压缩其他科目复习时间,所以早点开始也是有利无弊的。因为时政每年变动比较大,有些学长学姐可能不建议过早复习。时政确实每年变化特别大,但是学过高中政治的同学应该清楚,基本的原理是不会变的,所以我们可以早点开始,把整个理论体系过一遍。资料方面,推荐肖老三件套,配合 的网课,在精讲精练上直接做笔记,这个组合毕竟不是完全配套,所以有小部分的不同,个人感觉没什么影响。 的网课风趣幽默,前期大家刚开始考研复习,可能难以进入高度专注状态,再加上今年疫情期间学校不开学,大家在家学习可能比较浮躁,没法沉下心投入复习,就可以从刷 的课开始,毕竟上课总比自习要稍微容易进入状态一些。
后期!注意!十一月底左右,肖四肖八出来以后,大家一定要抽时间出来背。一千题可以多刷几遍,微信里有很多小程序可以用来刷政治选择题,比如“ 政治”、“四百加”这些,可以在吃饭、睡前这种碎片时间里刷刷刷。 大题肖四必背,肖八可以看自己情况,我记得考前一星期,整个图书馆几乎人人都在背肖四押题卷和 小黄本(or 小本)。关于 的押题卷准不准这个问题,每年都有讨论,我觉得这个仁者见仁,因为完全压准原题是不可能的,肖四押题卷背的是素材不是原题,今年的题目,用肖四给的答案作为素材是可以答个七七八八的。
英语:
单词部分(恋恋有词2018版网课+墨墨背单词app)记住,单词一定要背到考前那一刻,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玄学,但是很多学长学姐都这样强调,我也坚持背到考前,然后英语顺顺利利。
阅读部分(黄皮书2005~2019真题+ 历年阅读真题讲评视频)阅读部分所占分值比例真的很大,所以我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阅读里了。英语一比英语二难一些,可以说搞定英语一那英语二也差不多了,而且英语二的真题很少,要好好珍惜,所以我当时决定把英语一的题做完再用英语二真题来模拟,但是由于我实际操作的时候把英语一的阅读做得太透彻了,所以每天只够我弄完一篇阅读,最后也只做了一套英语二的卷子,然后考试的时候做惯了英语一的阅读,再看到英语二的题目:“天啊怎么这么简单!”
我做英语一的阅读很细致(毕竟阅读在精不在多),从8月开始每天花半个小时做一篇阅读,然后配合 的阅读讲评视频一句句分析翻译,遇到生词就把中文意思标注在旁边,然后一个小时过去了。接着再花半个小时拿文章来早读,我当时把所有真题都朗读过五遍以上(今天读这篇和昨天前天做的两篇,明天读明天做的那篇和昨天今天做的两篇,以此类推不断重复),可以说是 把真题用得透透的。我从高中开始就有在早读课上读课文和阅读文章的习惯,因为 学习语言必须开口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既可以把生词再背一遍,又可以培养长难句的语感,还可以醒醒神儿元气满满进行下一个科目的复习。
专业课一:教育学(333)
参考书首先是教材的选择,华南师大的官网上有333初试大纲,文件内容里就有每一个小科目的教材版本参考,按照文件里的买就ok啦!
其次是最多人问的,辅助资料用什么?市面上流行的教育学参考资料有很多,比较主流的是学长学姐笔记系列和徐影主编的 系列。参考了周围上岸的朋友和我自己的经验, 我认为选择参考资料前大家要评估一下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系列的知识比较系统,适合学习方式偏向理解记忆的同学,可以配合 的网课一起看更容易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学长学姐笔记则是从教材上把要背诵的内容完完全全摘录下来,比较全面,适合学习方式偏向死记硬背的同学。另外, 学长学姐笔记适合目标院校的真题偏向考察基础知识(如“x概念”是什么,简述我国教育制度这种直接让你回答某个理论内容是什么), 而 系列则适合目标院校真题偏向考察理解运用知识(如从“教育与社会”的角度分析材料内容这种材料分析题)。
我当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后,最后选择用的lucky学姐笔记,第一轮复习配合 网课在lucky上补充和做笔记,第二轮拿着lucky学姐笔记一直背,考前一天晚上喝多了咖啡睡不着,然后又跑到厕所把知识点又过了一遍,以至于梦里都是知识点。第二天考试的时候很幸运,大多数题目我都记得,比较冷门的“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我刚好知道(梁启超是我的偶像),所以 考研真的是三分运气七分实力吧。
专业课二:中国近现代史(908)
中国近现代史在华师的官网上有考试范围,华师考察的题目相对比较基础,对于我们本科历史学专业的同学来说应该不算太难,所以复习的时候我也比较随意。
有同学问要不要买其他版本的教材,我觉得如果咱们不是跨考, 用本科学习时候用惯的教材是最好的,毕竟内容是大同小异的,真正考试的时候还是考察我们的史学知识和素养而不是考察你用的教材, 而且对于普通同学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大同”的部分,所以不同版本教材的区别其实影响不到你的,当然学霸除外。
从8月开始在b站上看北京大学的中国古代史课程,配合自己以前的教材梳理了一遍。资料大家都用的长孙博名词解释简答题、范无聊论述题,由于我对这一科比较随意,所以我问了问咱们系的师兄师姐有什么资料可以让我继承一下,他们给什么我就用什么,然后我就拿着一本2017版仝晰纲搞定了908哈哈。
推荐大家关注一些历史考研的公众号,比如“学科历史”、“青史 ”等,我有一天睡前逛微信公众号发现了一份有趣的资料——寒远笔记里的《中国史线索》,用三字决整理了中国史的大部分知识,然后从10月开始,第二轮复习我就拿着这个线索背,效果还挺好所以推荐给大家。
后期到11月的时候, 知识点已经过了好几遍了,就开始拿真题练手,我们拿辅导书主要是学习答题模式和答题思路,大家一开始没复习的时候会觉得很迷茫,很大部分是因为缺少练习,知识储备有了但是不知道如何调动它去解题, 到后期可以先拿几道论述题尝试着慢慢写,写着写着就会有感觉了,比如鸦片战争的论述,拆解成背景、过程、结果、战败原因、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分析之类的小题目,我相信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出来。
关于心态
第一个问题是教育实习期间容易情绪崩溃。教育实习期间很多事情,很难静下心复习。我以前也担心这个问题,听上一届的学姐说过教育实习的时候她几乎复习不了所以想放弃了(但教育实习结束以后她还是不甘心又接着复习后来考上了武大), 所以我当时觉得,只要不把教育实习看做是障碍,那它对你的影响实际上就没那么大,关键还是看心态。我教育实习期间分到了一个镇上的中学,那里的老师很好,知道我要考研,每周也就让我上两三节课操练操练。剩下的时间我都是在办公室复习。白天办公室老师一直聊天,我就把白天的时间用来带耳机看网课视频,晚上办公室没人,我就用来背书。有时候办公室一直有人,我就跑到操场路灯下背书,虽然蚊子多,但是晚风习习还是别有意趣的,后来确实进度比同期复习的很多同学慢了很多,但是好像成绩出来也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大家不要用复习进度和复习时间来衡量复习效果,说不定你的竞争对手人在图书馆,心在神游天际呢。
第二个问题是时时刻刻都有“完了我觉得我考不上了”、“怎么办我不想学了”、“我不想考了”的念头。我非常理解这种感受,因为我就是!但是我相信真正用心复习付出努力了的同学,如果放弃一定会不甘心。我每次心情开始低落,就跑去打扰我室友小月复习,然后她听我发一堆牢骚以后,会很认真的一遍遍地说:“你那么厉害,我觉得你一定能考得上。”还有每次睡前胡思乱想的时候,我就会找我的闺蜜小许发一大堆牢骚,她就是静静听完,然后说“没事的你一定可以的”,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暂时休息一下,然后听听朋友不断地鼓励“你考得上”, 毕竟考研复习是很孤独的,如果有朋友陪着你鼓励着你,哪怕她什么建议都给不了,但是她相信你能考上,我们就会重新充满信心。
第三个是建议,把考研复习当做生活日常而不是痛苦的任务。我每天早上出门从南苑走到图书馆的路上听一首欢快的歌,我又要出门学习了,纠结一下今天吃牛肉包子还是韭菜鸡蛋饼,路上那只小花猫今天怎么没出来晒太阳……
晚上和室友回宿舍的路上:“你知道加涅的学习理论吗?我今天刚背了这个理论感觉好神奇,我给你科普一下巴拉巴拉…” “好的ok,那我也给你讲一讲乾嘉学派…”
写在最后
总之, 考研复习过程是枯燥又辛苦的,我们要学会苦中作乐,对自己好一点。辛苦一周后,周末犒劳一下自己,看看电影,在操场散散步,听听歌吹吹风。 很多人说,考研三分靠运气七分靠实力,但是还有一句话我以前不信现在信了——越努力越幸运!
文字 | 梁立靖
编辑 | 于洪颐
审核 | 晏亮
长江大学新媒体中心出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