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干货】23考研中国美术史科目全国院校真题趋势解析!专业…(硬核rpg)
在全国考研真题当中,对考点的考查角度有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两种角度。
直接考查所涉及的考点往往直接呈现在题干中,常见于客观题和名词解释两种题型中。通过分析真题中的直观考查部分,我们便能够十分快速地掌握部分近年的高频考点。例如:简答元四家的艺术特色。(清华大学2023)
而间接考查难度会比直接考查稍高一些,大多出现于简答题和论述题等主观题当中,需要考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体系,选择最适合答题的知识点活学活用,做到扣题切题、详略得当、覆盖全面。通过分析这类题型,我们能够适当把握中美出题角度的新趋势,有助于我们进行专题梳理。例如:以中国画家为例,论述其社会交往、游历对艺术风格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2023)
以上两部分内容会在下文详细分析。接下来小杉学长将从考点梳理和出题趋势两方面出发, 助同学们了解全国中美史考研最新的出题趋势(花美暗语:因目前掌握的真题有限,本文所述观点仅从现有真题出发),并落实到学习当中去。本文所参考的全国考研真题均出自花美独家整理的往年真题,诚意满满的学习干货不要错过哦!
01?考点梳理
相对于外美史和艺术概论等其他科目而言,中国美术史的考研真题呈现出明显的多级知识点层层嵌套的形式(即是,可以在宏观上考查时代特点、艺术门类和艺术家群体,也可以在微观上考查具体作品、个人风格和创作手法),这也是很多同学认为中美史很难整理和归纳的原因之一。所以在考点梳理时,我将单独出题的二级知识点以括号的形式附在一级知识点的后面,方便同学们进行知识归纳。
同时,通过分析真题中直接考查的点,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哪些考点出现的频次较高,哪些考点并不能被基础知识网络所覆盖,以此初步调整学习的重心,以免将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陷入无尽的知识点之中。同时被多所院校直接考查的知识点将以红色字体呈现,即高频考点。接下来以2023年中美全国考研真题为例,进行考点总结:
史前-秦汉考点分布:
红山碧玉龙、人面鱼纹彩陶盆、马家窑彩陶、龙山文化黑陶、良渚文化(良渚玉琮)、四羊方尊、饕餮纹、三星堆遗址、滇青铜器、莲鹤方壶、虢季子白盘、秦兵马俑、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汉画像石、四大汉碑、长信宫灯
魏晋-隋唐考点分布: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顾恺之(《女史箴图》、迁想妙得)、陆探微、《画品》、宗炳(《画山水序》)、王微、凉州石窟、敦煌石窟(西方净土变)、笔法、展子虔《游春图》、曹衣吴带、戴逵、昭陵六骏、青绿山水、颜筋柳骨(《祭侄文稿》)、《五牛图》、《历代名画记》、周昉、逸品、鎏金舞马衔杯银壶、释怀素、唐三彩(骆驼载乐佣)
五代-宋元考点分布:
《重屏绘棋图》、《韩熙载夜宴图》、荆关董巨(六要、《潇湘图》)、徐黄体异、皴法、风俗画、文人画、院体画、郭熙(《早春图》、三远法、《林泉高致》)、米氏云山、《淳化阁帖》、马远、宋瓷、赵孟頫、钱选、戾家画、元四家(《富春山居图》、倪瓒、《渔庄秋霁图》)永乐宫壁画
明清-近现代考点分布:
浙派、吴门画派(《庐山高图》《汉宫春晓图》)、《程氏墨苑》、波臣派、董其昌(南北宗论)、清初四僧(八大山人、《苍翠凌天图》)、陈洪绶、金陵八家、扬州画派、海派(《酸寒尉像》)、《点石斋画报》、《
怒吼吧,中国》、黄宾虹、齐白石、《雨后千山铁铸成图》、决澜社、新兴木刻运动、扎染
经过简单地浏览,相信大家对全国中美史考研真题的考点分布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我们能看到几乎所有高频考点也都是往年常考的基础知识点,例如“四羊方尊”、“顾恺之”、“元四家”和“南北宗论”等等。这要求我们在备考时一定要以扎实基础为最高优先级,在打好基础之后再去进行针对性的答题优化训练能事半功倍。
而诸如央美、广美等部分院校的真题也存在着超出常考范畴的题目,但是它们无一例外都和基础知识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是披着陌生外衣的常考点:例如《汉宫春晓图》看似并不在常考范围当中,但当考生意味到它是仇英的作品,那么常考点吴门四家和仇英便是这道题的解题钥匙。这要求考生备考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延展,对重点艺术家的作品有直观的印象,培养高效的读图能力能够解决大部分此类问题。
02?出题趋势
除了直观考查,中美史中更多地是对某一个特定时期或某一类特殊专题的考查,而这一点相较于固定考点而言,往往是历年真题趋势中变化最为明显的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每年的真题都可能存在新的出题偏好,但更大部分院校的主观题依旧会以脉络题、对比题等常见角度进行设问,切忌因投机取巧而错失了更多应得的分数。在2023年中美史考研中,还出现了以下的一些新的关注趋势,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备考过程中以此为参照,总结梳理相关专题。
1、更关注时代性和世界性
在2023中美史的全国真题当中,各所院校对中国美术史与当代的关系提出了更多的思考。更加强调中国古代美术对现当代艺术的关照,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的跨文化连结,这一点在部分中外美术史合卷考试的院校出题中尤为明显。这类题目难以直接从基础教材中进行背诵,需要考生对跨学科的相关专题有足够多的积累。例如以下真题:
传统书画的现代意义。(华东师范大学)
从文化考古的角度,论述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四川美术学院)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之异同。(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就熟悉的经典美术作品,结合作品的特征性、时代性、创新性谈谈中国文化精神。(海南师范大学)
请立足以下关键词:延安美术、中国气派、主题创作、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结合美术史谈一谈。(西南大学)
备考建议:面对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的脑海中需要具备艺术概论本质论当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模型,站在马克思主义本质论的立场,认识艺术与其他因素(如经济、政治、道德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大胆利用概论的观点进行史论结合,大胆利用外美史所学的内容进行对比论证。
例如:“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对比”这一题目,我们首先可以从二者形式差异(画材的物质差异、尺寸和观看方式的差异等等)上进行分析:
西方静物画多以油画颜料作为物质媒介,油画颜料的特质决定了西方静物画浓厚而写实的视觉风格;中国花鸟画则多以水墨为媒介,水墨颜料的自由配比奠定了花鸟画兼具工笔和写意等多种风格的基础。
西方静物画从17世纪荷兰小画派开始就作为家居的装饰品被广泛交易,所画者多为画幅较小的水果、花篮或食物;而中国花鸟画受到了先秦以来文学中“托物言志”的传统,其装饰性在宋元之际逐步被抒发个人情感所代替,多以手卷或册页的形式呈现。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文化背景入手,指出中西方美学偏好,最好结合具体材料进行论述,避免言之无物。
2、学科知识结构更加广泛
在2023中美史的全国真题当中,各所院校对宏观角度的发生发展论有了更显著的关注,表现出了学科知识结构的空前广泛。不仅在原本的脉络题的基础上提高了对艺术市场、艺术收藏和艺术家交际圈的考查比重,而且放开了特定朝代的限定,需要考生在整个中国美术史的宏观层面上作答,因此对仅仅将知识点孤立背诵的考生而言是一种难度的跃升。这些题目的答案更多会出现在以专题为行文逻辑的进阶中美史教材中,需要备考时进行专题整理。例如以下真题:
视觉信息(图像)传播方式的转变或迭代。(中央美术学院)
以中国画家为例,论述其社会交往、游历对艺术风格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
明清时期南方收藏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
文人画的演变过程。(东北师范大学)
佛教美术的起源发展及影响。(湖南师范大学)
备考建议:答好这类型的题目首先需要有清晰的框架和演变意识(花美暗语:从备考之出就建议框架意识很有必要,学员们需有从整理教材框架,到具体知识点补充,再到多次默写框架的过程),例如对明清时期南方收藏群体的考查,那么首先就需要在脑海中整理出南方明清收藏群体的相关框架(文徵明及其书画收藏等),如果对鉴藏史不熟悉,那至少能够指出明清江南地区产生了哪些重要的画派(浙派、吴门画派、扬州画派等)。
其次需要有一定的学术支持,建议同学们去查阅相关的专题性的书籍(花美暗语:24全程班课程有全面的专题梳理课!必听!),挑选符合答题需求的内容进行总结抄录,简洁的一句话记录观点即可,切忌大段文字的抄写。例如马工程的《中国美术史》就以专题的形式描写了江南地区文人集团和美术发展的历史,如果考查到山水画的演进,我们可以去查阅方闻的《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花美会在后续的课程中为大家提供相关的书籍推荐和电子书库。
3、简单的题目更考查难度
在2023中美史的全国真题中,大多数论述题依旧以基础的核心要点为中心,往年考过的题目或其他院校出过的题目也可能重新出现在卷面上。这样的题目往往是能够在基础教材中找到直接答案的,看起来就类似中国美术史目录当中的某一节标题,故又被称为“标题题”。往年出过的客观题题干可能会成为来年的主观题考点,而且院校之间不再存在严格的出题差异,这意味着判卷中越简单的题目就越难拉开差距。所以如何在简单而基础的题目上脱颖而出,反而对考生的学术素养和基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以下真题:
南北宗论的价值与影响。(清华大学)
请你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华东师范大学)
唐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成就。(陕西师范大学)
比较秦汉雕塑的风格差异及其社会原因。(山西大学)
论述中国古代艺术的道德教化功能。(四川美术学院)
备考建议:基础题的答题首先要做到得分点足够全面,不要一味地追求发散,而是确保教材或讲义上的基础考点都已经被覆盖到了。但这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点,例如唐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成就只答了青绿山水画的大小李将军,忘记了水墨山水画代表王维和张璪,或者把不符合题意的隋代画家展子虔也作为唐代山水画的代表答出来,这样的硬伤反而是每年很多同学无意之间错失高分的陷阱。
在全面准确写出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可以在学术史的层面进行拓展,借用他人之观点可以在答题中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例如我们在答秦汉雕塑时可以借用鲁迅“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评价,在答中国古代艺术的道德教化时可以借用谢赫“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来答题。
4、更关注对学术史、方法论与画论
在2023中美史的全国真题中,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年考查学术史、方法论的趋势依旧在加强。一些院校选择直接给出画论的原文要求考生断句或古文翻译,一些院校则会将学术史相关的学者或观点作为论述题的材料或题干,更加关注考生的学术素养和知识点延展。中国画论是中美史考试中极其特别的考查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它既影响了中国美术史的风格演进,同时又是艺术理论的历史资料,其本质上并不是对语文的考查,而是对史论结合能力的考查。例如以下真题:
徽宗画学的思想和影响。(山西大学)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你怎么理解。(东北师范大学)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美术史上的具体画家和作品,谈谈唐朝天宝年间两种画风在美术史上的意义(广州美术学院)
中国画为什么“尚意”,尚意是如何发展而来的,结合史论谈谈。(首都师范大学)
分析宗炳和王微的山水画论。(河南大学)
备考建议:学科史和画论题每年都会难倒不少同学,但这类题型其实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难以琢磨。每一个画论背后的观点其实在基础课程中都会被透彻讲解,例如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似乎并没有在中美史当中被多次提及,但究其本质就是一种类似于“笔墨当随时代”的呼吁,推崇创作的创新和作品的时代性,这样一转换其实还是我们熟知的范畴。而回答画论题不能空谈理论,而是注意要联系美术史本身,并且不必拘泥于卷轴画史,例如“尚意”不仅可以联系到“水墨写意”,同时也不要忽略书法史的“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这样可写的知识范围就被拓宽了。
03?结束语
经过以上的分析,相信同学们已经对23考研中美史真题的考点分布和出题趋势有所了解了。小杉学长在此仅仅向大家展示了真题当中最值得注意的几个要点,因为光靠一篇文章来说清真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位同学对真题进行细细研读,说不定你也能够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独门秘籍”哦!不仅如此,花美还贴心的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答题课程,对历年真题进行深层解析和专题梳理,为大家的上岸旅程保驾护航。
最后祝大家备考路上动力满满,顺利上岸,我们顶峰相见吧!
-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