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2015黑龙江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15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迎新晚会)

2015黑龙江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种姓制度
古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2.圣像破坏运动(拜占庭)
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7世纪以后,正统教会和修道院则兼并土地,聚敛钱财,成为社会各阶层怨恨的目标。利奥三世于726年发布禁止崇拜圣像的诏令,凡抗拒者其财产充公,是为圣像破坏运动之始。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 。813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 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3.玫瑰战争
15世纪下半期,英国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封建贵族集团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长达30年的战争。兰开斯特家以红玫瑰为族约克家以白玫瑰为族徽,史称红白玫瑰战争(1455-1485年)。最后都铎家族的亨利战胜,夺得英国国王,开始了都铎王朝(1485-1603年)的统治。红白玫瑰战争削弱了封建割据势力,为专制统治奠定了基础。
4.《君主论》
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论著。1513年,马基雅维利完成《君主论》。该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必须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和狮子的勇猛。
5.丰臣秀吉
16世纪末统一日本的军事家、政治家。出生于尾张国爱知郡,原名木下藤吉郎。后投奔织田信长,取得武士称号。1582年织田信长死后,秀吉拥立其幼孙,举起忠于信长的旗号,同时剪灭群雄,扩大了自己的势力。日本史称从本年起到秀吉病死这段时期为“桃山时代”。1593年,他统一包括北海道在内的整个日本。 1592年与1596年先后两次入侵朝鲜,均遭失败。
6.十二月党人起义
俄国贵族革命者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武装起义。19世纪初,俄国农奴制日益衰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引起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12年俄法战争的影响下,俄国进步的青年贵族军官主张废除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这些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贵族革命家,即十二月党人。1825年12月1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十二月党人决定在皇位虚悬之机发动起义,12月26日,3000多名士兵集中到参政院广场。新沙皇尼古拉一世调集相当起义人数4倍的兵力,起义被残酷镇压,起义者死伤数百人。12月29日,南方协会也发动起义,第二年1月起义被镇压。这次起义在俄国解放运动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武装起义。强烈地震撼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和俄国农奴制度,其革命活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7.门罗主义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的美国对拉丁美洲的基本政策。1823年12月2日 ,门罗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称门罗主义或门罗宣言。主要内容有:1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的国家当作将来的殖民对象。2美国不干涉欧洲任何国家的现存殖民地和保护国,但对那些已经宣布独立并得到美国承认的美洲国家,任何欧洲列强进行干涉,美国只能认为是对合众国不友好态度的表现。3美国和“神圣同盟”各国的政治制度是不同的,原因是它们各有不同的政府,欧洲列强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任何地区的企图,将危害美国的和平与安全。门罗主义在防止欧洲列强对美洲的侵略,维护拉丁美洲已独立国家的地位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在一段时间内,英、法曾多次对拉美国家进行侵略和殖民占领,美国却未表示抗议。相反,美国也不断侵犯拉美国家的主权,破坏其领土完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1949年与欧洲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正式与欧洲国家结盟。从此门罗主义逐渐丧失其作用。
8.《洛迦诺公约》
1925年10月5日洛迦诺会议召开,10月16日与会的法、德、比、英、意、波、捷草签了“最后议定书”和7个条约,总称“洛迦诺公约”。它规定:第一,德、比、法、英、意相互保证维护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法和德比之间的边界现状。这个保证对德国向西扩张是一种遏制,同时也约束法国不能像鲁尔危机那样侵犯德国。第二,德国分别同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相约凡外交上不能解决的争端,应提交仲裁法庭和国际法庭裁决。这四个仲裁条约都没有关于保证边界的规定,它意味着对德国东部的波德、捷德边界没有给予安全保证,德国没有承担维护东部的德波、德捷边界现状的义务。这实际上是打开了德国向东扩张的道路。第三,由于法国的盟国波、捷的边界没有得到安全保证,法国不得不与波、捷分别签订防备德国进攻的相互保证条约。
9.公平施政
二战后杜鲁门政府为解决战后一系列国内问题的重要举措。1949年1月5日,杜鲁门在提交国会年度咨文中,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其核心是通过立法保障美国普通公众的经济权利。主要举措:1946年通过《就业法》;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限额;建造廉价公共住宅;要求制定保障民权的立法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援助;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公平施政对美国由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10.波匈事件
波匈事件是指1956年波兰波兹南发生的流血事件,简称波兹南事件,和同年匈牙利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大动乱,称匈牙利事件。波兹南事件发生原因是波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搬苏联模式,致使经济不景气,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人要求政府增加工资和减少税收,向市政当局请愿,部分示威者冲击政府机关,政府当局出动警察进行镇压。波兹南事件对匈牙利事态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布达佩斯组织了大规模的集会和支援波兰的示威游行,并发生流血事件。波兰政府请求苏联军队协助恢复秩序,部分学生、工人、士兵同苏军的武装冲突,苏军在镇压动乱中,枪杀了许多无辜群众。
二、简答题
11.简评希波战争
(一)希波战争的原因。
希波战争的直接原因在于波斯对小亚希腊人的压迫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抗和雅典等邦的干预,较深层的原因则是波斯统治者拓疆辟土的侵略野心及其对希腊各邦发展造成的严重威胁。希波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的米利都暴动。
(二)希波战争的过程。
希波战争从公元前500年起至公元前449年结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前500?前479年),波斯军队对希腊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公元前492年,波斯对希腊本土发动第一次进攻,但由于海军遭遇风暴,陆军遭到色雷斯人的进攻,半途而废。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第二次进攻希腊,在马拉松平原登陆后,直指雅典。当时波斯陆海军人数在5万以上,而雅典只有1万人,在雅典指挥官米太亚德的指挥下,希腊方面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胜利。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率波斯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希腊,在中希腊的主要道口温泉关,波斯军战胜了由李奥尼达率领的希腊联军。公元前480年秋,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湾重创波斯海军,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
第二个阶段(前479?前449),主要是希腊人进一步解放爱琴海上和小亚沿岸的希腊城邦。公元前449年,双方缔结和约,波斯承认小亚各希腊城邦的独立,希波战争正式结束。
(三)希波战争的结果。
公元前449年,雅典和波斯都苦于难以彻底战胜对方,不得不握手言和,签署停战协定。波斯放弃爱琴海的霸权,允许小亚希腊城邦独立。因雅典谈判代表是卡利阿斯,故此和平协定又称《卡利阿斯和约》。希波战争至此以希腊,尤其是雅典的胜利而告终结。
(四)希波战争希腊取胜的原因。
希波战争中希腊取胜,首先是因为在战争的前期阶段,希腊人所进行的是为独立和自由而进行的正义战争;其次,在几次决定性的战役中,希腊将领指挥、布局得当;再次,希腊人是本土作战,熟悉地形,便于补给兵源和装备。而这些有利因素都是波斯军队所不具备的。
(五)希波战争的历史意义。
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希腊的胜利,使希腊各邦解除了波斯侵略的威胁,免遭东方专制主义的统治,得以继续保持自己历史发展的特点,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希波战争波斯虽败,但波斯帝国仍在继续发展。希波战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分庭抗礼、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希波战争对希腊两个最重要城邦——斯巴达和雅典的影响尤为重大。对斯巴达而言,大量战利品的流入以及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使斯巴达原有的经济和朴素的生活失去了平衡,原已平息的矛盾重新出现,斯巴达在希腊城邦中的军事统帅地位受到来自雅典的挑战;对雅典而言,大量的战俘和战利品使雅典的奴隶 制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因平民尤其是第四等级公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势力增强,促使雅典民主政治更加完善,战争使雅典成为全希腊的海上强国,通过提洛同盟,雅典帝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为以后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埋下了隐患。
12.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
(一)大化改新的内容:
第一,废除王室和贵族一切私有土地和部民,全国土地和人民都直接归属天皇(国家),成为公地和公民。
第二,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对农民(公民)班给口分田,六年一班,死后归还。另分给园地和宅地,可以世袭占有。另外,对贵族官僚授予食封,对功臣贵族另赐功田。
第三,改革租税制度,实行租庸调法。
第四,改革国家机构,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制度。中央政府设二官八省,分别掌管各项政务;地方行政 设国(省)、郡、里(乡)等单位,国司和郡司由中央任命,里长由地方土豪充任。
(二)大化改新的评价:
大化改新是以中大兄为首的改新派在遣唐留学生的影响和支持下,以“法制完备”的唐代集权制国家为典范,为建立天皇中心主义的律令制国家而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
第一,改革确立了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把从前占有土地和部民、 独立性很强的氏族豪强改造成为国家服务的官僚,大大削弱了他们的传统特权,限制了为争夺土地和人民而进行的无休止的斗争,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二,废除部民制代之以班田收授法,改变了国家的性质,即将部民奴隶制生产关系变成了封建生产关系。班田收授法就是国家以班给口分田为条件而确立起来的封建租佃关系。
第三,把广大部民(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作为公民授予口分田,负担一定的租庸调,地位有所改善,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但是,改革也有一定的局限:第一,农民负担过重,不堪忍受。除交纳税外,还要自行运到京城,还要服各种徭役、兵役。第二,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土地私有,在口分田之外,贵族官僚还有职田、位田和功田,寺院和神社也占有大量土地,这些土地经营方式比较灵活,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私有土地所有者 与国家争夺劳动力、兼并土地留下了隐患。8世纪末班田便近废弛。
13.简述近代西方向外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殖民国家来说,西欧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采取殖民扩张、殖民战争、建立特殊的商业垄断公司,劫掠殖民地、贩卖黑奴等一系列积聚财富的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积累了资本。随着贸易范围的扩大,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再不能满足需求。工业革命提上了议事日程。
(2)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和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穷的惨祸与灾难,使它们发展缓慢,贫困落后。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大大拉开了距离。
(3)西方的殖民扩张把全世界都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中,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首先,它导致了人种的重新分布。其次,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也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第三,它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
14.简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一)主要内容。(1)1939年8月23日,苏、德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为期十年的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附有《秘密附属议定书》,它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在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属于波兰国家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
(二)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杜绝了英、法、德结成反苏阵线的任何可能,使苏联不致首先与德单独作战,并赢得了一段喘息时间,以加强战备。但条约的签订也使德国得以按既定计划发动对波兰的进攻,并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
15.简述“戴高乐主义”的主要内容
法国总统戴高乐制定的法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构想和指导原则。就其本质而言可称为法兰西民族主义,它包括三方面思想:民族主义思想、集权主义思想和独立自主思想。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戴高乐主义以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和世界大国地位为政治目标,维护了法国的主权和独立,提高了法国国际地位,推动了欧洲联合和世界多极化发展。
戴高乐主义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点内容:一是主张以独立和力量为支柱的独立防务建设;二是积极推动以法德为轴心的欧洲联合;三是推行非殖民化;四是展开独立自主的外交活动(以“借苏抗美”为目的、“缓和、谅解、合作”为特点的东方政策);五是实行独立的经济政策,以抵制美国在经济方面对法国的渗透。 ??
戴高乐主义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声誉和地位,使法国的形象大为改观,从而开辟了战后法国历史的新篇章;二是冲击了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动摇和削弱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能力;三是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的发展;四是影响了以后法国历届政府的外交选择,即没有戴高乐的戴高乐主义。
三、论述题
16. 伊斯兰教的形成发展教义和对阿拉伯国家形成的作用
伊斯兰教是适应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阿拉伯统一国家逐渐形成。
?教义:①信安拉,②信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先知,也是最伟大的先知),③信后世 ,④信经典,相信《古兰经》是安拉的语言。
?教规(五功):①念功,穆斯林一生都要念诵“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②拜功,穆斯林要履行每日五次的时礼,每周一次的聚礼,宗教节日的会礼 ③课功,应志愿救济穷人,后演变为每人应捐献收入的2.5%为财产税的税收制度 ④斋功,每年回历九月,从日出到日落禁食,戒除一切享乐之事 ⑤朝功,规定每个穆斯林一生至少要到麦加朝拜一次。
622年9月,穆罕默德和少数亲信逃出麦加,迁往麦地那。伊斯兰教称这一迁徙事件为希吉拉。穆罕默德迁到麦地那后,便以此为根据地,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乌马,即穆斯林公社。穆斯林公社既是宗教社团,又是军事和行政组织,实际上是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
624年3月,穆罕默德率穆斯林武装袭击麦加古莱西贵族的商队,以少胜多,取得胜利。627年,麦加贵族联合贝杜因等11个部落,大举进攻麦地那。穆罕默德利用麦地那三面环山的天险,在城北挖一条壕沟,据城坚守,史称壕沟之战。敌军围城一月不下,给养发生困难,被迫撤军。穆罕默德乘势追击,俘虏400余人,大获全胜。从此,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大增,附近的贝杜因部落纷纷皈依伊斯兰教,628年,双方议和,订立了休战条约。630年1月,穆罕默德率万名穆斯林武装进驻麦加。麦加古莱西贵族迫于形势,宣布承认穆罕默德的权威,接受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则确认麦加为圣城,克而白改为清真寺。麦加的归顺,标志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胜利。此后,穆罕默德又征服了其他许多地区和部落,至632年,阿拉伯半岛大体上归于统一。
穆罕默德死后,阿布·伯克尔为首领,改称哈里发。伯克尔任哈里发以后,向叙利亚方面发动了扩张战争,并成功的占领了加沙地区。欧麦尔继位为第二任哈里发后,兵分两路对拜占庭和波斯帝国展开了全面进攻,先后占领叙利亚、伊拉克、波斯、埃及。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继续进行扩张战争,先后征服呼罗珊、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北非的利比亚等地区。656年6月,阿里继立为第四任哈里发。但是,以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为首的倭马亚家族,拒不承认阿里政权。661年,穆阿维叶乘机夺取了哈里发的权位,先后占领阿富汗首城喀布尔,征服布哈拉、撒马尔罕和花拉子模等广大地区,并攻入印度河流域,占领信德。阿拉伯人占领从突尼斯直到摩洛哥的马格里布。并跨越直布罗陀海峡进攻西班牙,征服了日耳曼人的西哥特王国。732年,穿越了比利牛斯山,进攻法兰克王国,在普瓦提埃附近为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所败。至此,阿拉伯人基本上结束了大规模的征服运动。到8世纪前半叶,阿拉伯帝国基本形成。
17.论述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发展、实质和作用
1814.11.1—1815.6.9年反法同盟各国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法国外长塔里兰提出的正统主义原则成为会议的旗帜。这个原则就是肯定法国革命前的封建君主为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力量,政治体制及所属领土等。会议由俄英普奥四大国操纵。
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是经过维也纳会议和其后欧洲政治力量的整合等一系列过程形成的,具体内容为:
第一,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反拿破仑战争的需要使欧洲英、俄、普、奥四大国暂时联结在一起。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同盟各国的团结变得难以维系,出现了新的国际格局。俄国企图称霸欧洲;英国力图保持欧洲均势,既要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又要阻挠俄国取代法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争夺德意志霸权的斗争十分激烈;而那些被拿破仑征服的欧洲各国大大小小的王室,分别依附于欧洲列强,都在力图恢复旧日的统治。但是,战胜国在经历了长时期的破坏性的战争后都无意和无力发动一场新的战争。在此背景下,战胜国于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它是欧洲各国在打败拿破仑后处理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其实质是一次消除法国大革命影响、恢复封建统治秩序、瓜分拿破仑帝国遗产的会议。
第二,维也纳会议上主要大国的目的。对于参加维也纳会议的目的,四大操纵国英、俄、普、奥都十分明确:瓜分赃物,满足自己的领土野心;打着“正统主义”招牌,恢复法国大革命前的旧秩序,实现旧封建王朝复辟;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在这几个大国中,沙俄的野心最大,企图称霸欧洲。英国则希望一方面保持欧洲大陆诸国的均势,另一方面扩大英国海外殖民地以加强海上霸权地位。奥地利力图建立自己在中欧的霸权,特别是在德意志的优势。普鲁士也要求扩充领土,以便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各国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会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第三,维也纳会议的原则。维也纳会议召开的目的是恢复和巩固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消除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满足各国重新分配欧洲和殖民地的要求。为此,法国外长塔列兰提出的“正统主义”原则成为会议的旗帜。这个原则就是肯定法国革命前的封建君主为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体制及所属领土等。与此相适应,战胜国又采取了“补偿原则”,即以相当面积的领土补偿旧日统治者的损失,重新划分欧洲的政治地图。这两项原则符合正统君主的利益,而违背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精神。
第四,《最后议定书》的通过。1815年6月9日维也纳会议通过了《最后议定书》。主要内容为:①欧洲旧王朝普遍复辟,如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都恢复了波旁王朝;②奥地利得到加里西亚,奥属尼德兰(比利 时)并入荷兰,奥地利得到意大利北部为补偿;③意大利和德意志在政治上仍处于分裂状态,德意志是一个由39个君主国和4个自由市组成的德意志邦联,意大利仍旧是一个包括9个王国的“地理名词”;④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此外,关于波兰一萨克森问题,按各大国商定的妥协方案做出安排。《最后议定书》是在正统主义原则、遏制原则和补偿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的,带有反动的性质。
第五,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建立,从原则上和行动上成为维护维也纳体系的支柱。1815年9月,俄、 普、奥三国君主签署条约,建立了带有反动宗教色彩的“神圣同盟”,以保卫君主政体和基督教教义。两个月后,俄、普、奥三国与英国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规定,必须以武力维护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和第二次《巴黎和约》。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使得欧洲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被包括在一个共同的条约体系内。这是一个以五大国均势为基础、以君主制为核心、试图维护欧洲秩序和欧洲统治地位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产生后并没有消除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也不能防止各国革命势力的增长和革命的发生。但是,直到19世纪中叶,列强之间长期没有爆发大的战争,这说明,维也纳体系在整体上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
18.论述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为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相互支持配合,亚非会议更是鼓舞了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斗争。
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年至50年代初)亚洲北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并取得胜利,一系列国家独立。
第二阶段(50年代中至6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美广泛展开,第三世界崛起,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之一。
第三阶段(70年代初至今)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世界殖民体系崩溃,出现联合反帝反殖反霸局面,开始了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体现出如下特征:
a,时间长,持续半个世纪,范围广,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
b.成果大。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全部获得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第三世界崛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c.一些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两大潮流的进一步汇流。
d.大多数国家是通过和平方式取得胜利的。
?
2015黑龙江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种姓制度
古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2.圣像破坏运动(拜占庭)
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7世纪以后,正统教会和修道院则兼并土地,聚敛钱财,成为社会各阶层怨恨的目标。利奥三世于726年发布禁止崇拜圣像的诏令,凡抗拒者其财产充公,是为圣像破坏运动之始。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 。813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 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3.玫瑰战争
15世纪下半期,英国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封建贵族集团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长达30年的战争。兰开斯特家以红玫瑰为族约克家以白玫瑰为族徽,史称红白玫瑰战争(1455-1485年)。最后都铎家族的亨利战胜,夺得英国国王,开始了都铎王朝(1485-1603年)的统治。红白玫瑰战争削弱了封建割据势力,为专制统治奠定了基础。
4.《君主论》
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论著。1513年,马基雅维利完成《君主论》。该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必须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和狮子的勇猛。
5.丰臣秀吉
16世纪末统一日本的军事家、政治家。出生于尾张国爱知郡,原名木下藤吉郎。后投奔织田信长,取得武士称号。1582年织田信长死后,秀吉拥立其幼孙,举起忠于信长的旗号,同时剪灭群雄,扩大了自己的势力。日本史称从本年起到秀吉病死这段时期为“桃山时代”。1593年,他统一包括北海道在内的整个日本。 1592年与1596年先后两次入侵朝鲜,均遭失败。
6.十二月党人起义
俄国贵族革命者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武装起义。19世纪初,俄国农奴制日益衰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引起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12年俄法战争的影响下,俄国进步的青年贵族军官主张废除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这些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贵族革命家,即十二月党人。1825年12月1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十二月党人决定在皇位虚悬之机发动起义,12月26日,3000多名士兵集中到参政院广场。新沙皇尼古拉一世调集相当起义人数4倍的兵力,起义被残酷镇压,起义者死伤数百人。12月29日,南方协会也发动起义,第二年1月起义被镇压。这次起义在俄国解放运动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武装起义。强烈地震撼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和俄国农奴制度,其革命活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7.门罗主义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的美国对拉丁美洲的基本政策。1823年12月2日 ,门罗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称门罗主义或门罗宣言。主要内容有:1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的国家当作将来的殖民对象。2美国不干涉欧洲任何国家的现存殖民地和保护国,但对那些已经宣布独立并得到美国承认的美洲国家,任何欧洲列强进行干涉,美国只能认为是对合众国不友好态度的表现。3美国和“神圣同盟”各国的政治制度是不同的,原因是它们各有不同的政府,欧洲列强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任何地区的企图,将危害美国的和平与安全。门罗主义在防止欧洲列强对美洲的侵略,维护拉丁美洲已独立国家的地位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在一段时间内,英、法曾多次对拉美国家进行侵略和殖民占领,美国却未表示抗议。相反,美国也不断侵犯拉美国家的主权,破坏其领土完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1949年与欧洲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正式与欧洲国家结盟。从此门罗主义逐渐丧失其作用。
8.《洛迦诺公约》
1925年10月5日洛迦诺会议召开,10月16日与会的法、德、比、英、意、波、捷草签了“最后议定书”和7个条约,总称“洛迦诺公约”。它规定:第一,德、比、法、英、意相互保证维护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法和德比之间的边界现状。这个保证对德国向西扩张是一种遏制,同时也约束法国不能像鲁尔危机那样侵犯德国。第二,德国分别同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相约凡外交上不能解决的争端,应提交仲裁法庭和国际法庭裁决。这四个仲裁条约都没有关于保证边界的规定,它意味着对德国东部的波德、捷德边界没有给予安全保证,德国没有承担维护东部的德波、德捷边界现状的义务。这实际上是打开了德国向东扩张的道路。第三,由于法国的盟国波、捷的边界没有得到安全保证,法国不得不与波、捷分别签订防备德国进攻的相互保证条约。
9.公平施政
二战后杜鲁门政府为解决战后一系列国内问题的重要举措。1949年1月5日,杜鲁门在提交国会年度咨文中,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其核心是通过立法保障美国普通公众的经济权利。主要举措:1946年通过《就业法》;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限额;建造廉价公共住宅;要求制定保障民权的立法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援助;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公平施政对美国由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10.波匈事件
波匈事件是指1956年波兰波兹南发生的流血事件,简称波兹南事件,和同年匈牙利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大动乱,称匈牙利事件。波兹南事件发生原因是波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搬苏联模式,致使经济不景气,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人要求政府增加工资和减少税收,向市政当局请愿,部分示威者冲击政府机关,政府当局出动警察进行镇压。波兹南事件对匈牙利事态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布达佩斯组织了大规模的集会和支援波兰的示威游行,并发生流血事件。波兰政府请求苏联军队协助恢复秩序,部分学生、工人、士兵同苏军的武装冲突,苏军在镇压动乱中,枪杀了许多无辜群众。
二、简答题
11.简评希波战争
(一)希波战争的原因。
希波战争的直接原因在于波斯对小亚希腊人的压迫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抗和雅典等邦的干预,较深层的原因则是波斯统治者拓疆辟土的侵略野心及其对希腊各邦发展造成的严重威胁。希波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的米利都暴动。
(二)希波战争的过程。
希波战争从公元前500年起至公元前449年结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前500?前479年),波斯军队对希腊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公元前492年,波斯对希腊本土发动第一次进攻,但由于海军遭遇风暴,陆军遭到色雷斯人的进攻,半途而废。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第二次进攻希腊,在马拉松平原登陆后,直指雅典。当时波斯陆海军人数在5万以上,而雅典只有1万人,在雅典指挥官米太亚德的指挥下,希腊方面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胜利。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率波斯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希腊,在中希腊的主要道口温泉关,波斯军战胜了由李奥尼达率领的希腊联军。公元前480年秋,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湾重创波斯海军,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
第二个阶段(前479?前449),主要是希腊人进一步解放爱琴海上和小亚沿岸的希腊城邦。公元前449年,双方缔结和约,波斯承认小亚各希腊城邦的独立,希波战争正式结束。
(三)希波战争的结果。
公元前449年,雅典和波斯都苦于难以彻底战胜对方,不得不握手言和,签署停战协定。波斯放弃爱琴海的霸权,允许小亚希腊城邦独立。因雅典谈判代表是卡利阿斯,故此和平协定又称《卡利阿斯和约》。希波战争至此以希腊,尤其是雅典的胜利而告终结。
(四)希波战争希腊取胜的原因。
希波战争中希腊取胜,首先是因为在战争的前期阶段,希腊人所进行的是为独立和自由而进行的正义战争;其次,在几次决定性的战役中,希腊将领指挥、布局得当;再次,希腊人是本土作战,熟悉地形,便于补给兵源和装备。而这些有利因素都是波斯军队所不具备的。
(五)希波战争的历史意义。
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希腊的胜利,使希腊各邦解除了波斯侵略的威胁,免遭东方专制主义的统治,得以继续保持自己历史发展的特点,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希波战争波斯虽败,但波斯帝国仍在继续发展。希波战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分庭抗礼、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希波战争对希腊两个最重要城邦——斯巴达和雅典的影响尤为重大。对斯巴达而言,大量战利品的流入以及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使斯巴达原有的经济和朴素的生活失去了平衡,原已平息的矛盾重新出现,斯巴达在希腊城邦中的军事统帅地位受到来自雅典的挑战;对雅典而言,大量的战俘和战利品使雅典的奴隶 制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因平民尤其是第四等级公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势力增强,促使雅典民主政治更加完善,战争使雅典成为全希腊的海上强国,通过提洛同盟,雅典帝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为以后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埋下了隐患。
12.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
(一)大化改新的内容:
第一,废除王室和贵族一切私有土地和部民,全国土地和人民都直接归属天皇(国家),成为公地和公民。
第二,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对农民(公民)班给口分田,六年一班,死后归还。另分给园地和宅地,可以世袭占有。另外,对贵族官僚授予食封,对功臣贵族另赐功田。
第三,改革租税制度,实行租庸调法。
第四,改革国家机构,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制度。中央政府设二官八省,分别掌管各项政务;地方行政 设国(省)、郡、里(乡)等单位,国司和郡司由中央任命,里长由地方土豪充任。
(二)大化改新的评价:
大化改新是以中大兄为首的改新派在遣唐留学生的影响和支持下,以“法制完备”的唐代集权制国家为典范,为建立天皇中心主义的律令制国家而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
第一,改革确立了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把从前占有土地和部民、 独立性很强的氏族豪强改造成为国家服务的官僚,大大削弱了他们的传统特权,限制了为争夺土地和人民而进行的无休止的斗争,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二,废除部民制代之以班田收授法,改变了国家的性质,即将部民奴隶制生产关系变成了封建生产关系。班田收授法就是国家以班给口分田为条件而确立起来的封建租佃关系。
第三,把广大部民(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作为公民授予口分田,负担一定的租庸调,地位有所改善,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但是,改革也有一定的局限:第一,农民负担过重,不堪忍受。除交纳税外,还要自行运到京城,还要服各种徭役、兵役。第二,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土地私有,在口分田之外,贵族官僚还有职田、位田和功田,寺院和神社也占有大量土地,这些土地经营方式比较灵活,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私有土地所有者 与国家争夺劳动力、兼并土地留下了隐患。8世纪末班田便近废弛。
13.简述近代西方向外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殖民国家来说,西欧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采取殖民扩张、殖民战争、建立特殊的商业垄断公司,劫掠殖民地、贩卖黑奴等一系列积聚财富的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

展开辟了市场,积累了资本。随着贸易范围的扩大,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再不能满足需求。工业革命提上了议事日程。
(2)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和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穷的惨祸与灾难,使它们发展缓慢,贫困落后。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大大拉开了距离。
(3)西方的殖民扩张把全世界都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中,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首先,它导致了人种的重新分布。其次,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也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第三,它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
14.简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一)主要内容。(1)1939年8月23日,苏、德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为期十年的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附有《秘密附属议定书》,它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在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属于波兰国家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
(二)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杜绝了英、法、德结成反苏阵线的任何可能,使苏联不致首先与德单独作战,并赢得了一段喘息时间,以加强战备。但条约的签订也使德国得以按既定计划发动对波兰的进攻,并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
15.简述“戴高乐主义”的主要内容
法国总统戴高乐制定的法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构想和指导原则。就其本质而言可称为法兰西民族主义,它包括三方面思想:民族主义思想、集权主义思想和独立自主思想。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戴高乐主义以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和世界大国地位为政治目标,维护了法国的主权和独立,提高了法国国际地位,推动了欧洲联合和世界多极化发展。
戴高乐主义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点内容:一是主张以独立和力量为支柱的独立防务建设;二是积极推动以法德为轴心的欧洲联合;三是推行非殖民化;四是展开独立自主的外交活动(以“借苏抗美”为目的、“缓和、谅解、合作”为特点的东方政策);五是实行独立的经济政策,以抵制美国在经济方面对法国的渗透。 ??
戴高乐主义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声誉和地位,使法国的形象大为改观,从而开辟了战后法国历史的新篇章;二是冲击了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动摇和削弱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能力;三是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的发展;四是影响了以后法国历届政府的外交选择,即没有戴高乐的戴高乐主义。
三、论述题
16. 伊斯兰教的形成发展教义和对阿拉伯国家形成的作用
伊斯兰教是适应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阿拉伯统一国家逐渐形成。
?教义:①信安拉,②信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先知,也是最伟大的先知),③信后世 ,④信经典,相信《古兰经》是安拉的语言。
?教规(五功):①念功,穆斯林一生都要念诵“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②拜功,穆斯林要履行每日五次的时礼,每周一次的聚礼,宗教节日的会礼 ③课功,应志愿救济穷人,后演变为每人应捐献收入的2.5%为财产税的税收制度 ④斋功,每年回历九月,从日出到日落禁食,戒除一切享乐之事 ⑤朝功,规定每个穆斯林一生至少要到麦加朝拜一次。
622年9月,穆罕默德和少数亲信逃出麦加,迁往麦地那。伊斯兰教称这一迁徙事件为希吉拉。穆罕默德迁到麦地那后,便以此为根据地,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乌马,即穆斯林公社。穆斯林公社既是宗教社团,又是军事和行政组织,实际上是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
624年3月,穆罕默德率穆斯林武装袭击麦加古莱西贵族的商队,以少胜多,取得胜利。627年,麦加贵族联合贝杜因等11个部落,大举进攻麦地那。穆罕默德利用麦地那三面环山的天险,在城北挖一条壕沟,据城坚守,史称壕沟之战。敌军围城一月不下,给养发生困难,被迫撤军。穆罕默德乘势追击,俘虏400余人,大获全胜。从此,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大增,附近的贝杜因部落纷纷皈依伊斯兰教,628年,双方议和,订立了休战条约。630年1月,穆罕默德率万名穆斯林武装进驻麦加。麦加古莱西贵族迫于形势,宣布承认穆罕默德的权威,接受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则确认麦加为圣城,克而白改为清真寺。麦加的归顺,标志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胜利。此后,穆罕默德又征服了其他许多地区和部落,至632年,阿拉伯半岛大体上归于统一。
穆罕默德死后,阿布·伯克尔为首领,改称哈里发。伯克尔任哈里发以后,向叙利亚方面发动了扩张战争,并成功的占领了加沙地区。欧麦尔继位为第二任哈里发后,兵分两路对拜占庭和波斯帝国展开了全面进攻,先后占领叙利亚、伊拉克、波斯、埃及。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继续进行扩张战争,先后征服呼罗珊、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北非的利比亚等地区。656年6月,阿里继立为第四任哈里发。但是,以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为首的倭马亚家族,拒不承认阿里政权。661年,穆阿维叶乘机夺取了哈里发的权位,先后占领阿富汗首城喀布尔,征服布哈拉、撒马尔罕和花拉子模等广大地区,并攻入印度河流域,占领信德。阿拉伯人占领从突尼斯直到摩洛哥的马格里布。并跨越直布罗陀海峡进攻西班牙,征服了日耳曼人的西哥特王国。732年,穿越了比利牛斯山,进攻法兰克王国,在普瓦提埃附近为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所败。至此,阿拉伯人基本上结束了大规模的征服运动。到8世纪前半叶,阿拉伯帝国基本形成。
17.论述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发展、实质和作用
1814.11.1—1815.6.9年反法同盟各国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法国外长塔里兰提出的正统主义原则成为会议的旗帜。这个原则就是肯定法国革命前的封建君主为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力量,政治体制及所属领土等。会议由俄英普奥四大国操纵。
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是经过维也纳会议和其后欧洲政治力量的整合等一系列过程形成的,具体内容为:
第一,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反拿破仑战争的需要使欧洲英、俄、普、奥四大国暂时联结在一起。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同盟各国的团结变得难以维系,出现了新的国际格局。俄国企图称霸欧洲;英国力图保持欧洲均势,既要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又要阻挠俄国取代法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争夺德意志霸权的斗争十分激烈;而那些被拿破仑征服的欧洲各国大大小小的王室,分别依附于欧洲列强,都在力图恢复旧日的统治。但是,战胜国在经历了长时期的破坏性的战争后都无意和无力发动一场新的战争。在此背景下,战胜国于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它是欧洲各国在打败拿破仑后处理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其实质是一次消除法国大革命影响、恢复封建统治秩序、瓜分拿破仑帝国遗产的会议。
第二,维也纳会议上主要大国的目的。对于参加维也纳会议的目的,四大操纵国英、俄、普、奥都十分明确:瓜分赃物,满足自己的领土野心;打着“正统主义”招牌,恢复法国大革命前的旧秩序,实现旧封建王朝复辟;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在这几个大国中,沙俄的野心最大,企图称霸欧洲。英国则希望一方面保持欧洲大陆诸国的均势,另一方面扩大英国海外殖民地以加强海上霸权地位。奥地利力图建立自己在中欧的霸权,特别是在德意志的优势。普鲁士也要求扩充领土,以便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各国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会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第三,维也纳会议的原则。维也纳会议召开的目的是恢复和巩固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消除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满足各国重新分配欧洲和殖民地的要求。为此,法国外长塔列兰提出的“正统主义”原则成为会议的旗帜。这个原则就是肯定法国革命前的封建君主为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体制及所属领土等。与此相适应,战胜国又采取了“补偿原则”,即以相当面积的领土补偿旧日统治者的损失,重新划分欧洲的政治地图。这两项原则符合正统君主的利益,而违背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精神。
第四,《最后议定书》的通过。1815年6月9日维也纳会议通过了《最后议定书》。主要内容为:①欧洲旧王朝普遍复辟,如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都恢复了波旁王朝;②奥地利得到加里西亚,奥属尼德兰(比利 时)并入荷兰,奥地利得到意大利北部为补偿;③意大利和德意志在政治上仍处于分裂状态,德意志是一个由39个君主国和4个自由市组成的德意志邦联,意大利仍旧是一个包括9个王国的“地理名词”;④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此外,关于波兰一萨克森问题,按各大国商定的妥协方案做出安排。《最后议定书》是在正统主义原则、遏制原则和补偿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的,带有反动的性质。
第五,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建立,从原则上和行动上成为维护维也纳体系的支柱。1815年9月,俄、 普、奥三国君主签署条约,建立了带有反动宗教色彩的“神圣同盟”,以保卫君主政体和基督教教义。两个月后,俄、普、奥三国与英国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规定,必须以武力维护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和第二次《巴黎和约》。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使得欧洲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被包括在一个共同的条约体系内。这是一个以五大国均势为基础、以君主制为核心、试图维护欧洲秩序和欧洲统治地位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产生后并没有消除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也不能防止各国革命势力的增长和革命的发生。但是,直到19世纪中叶,列强之间长期没有爆发大的战争,这说明,维也纳体系在整体上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
18.论述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为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相互支持配合,亚非会议更是鼓舞了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斗争。
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年至50年代初)亚洲北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并取得胜利,一系列国家独立。
第二阶段(50年代中至6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美广泛展开,第三世界崛起,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之一。
第三阶段(70年代初至今)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世界殖民体系崩溃,出现联合反帝反殖反霸局面,开始了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体现出如下特征:
a,时间长,持续半个世纪,范围广,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
b.成果大。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全部获得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第三世界崛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c.一些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两大潮流的进一步汇流。
d.大多数国家是通过和平方式取得胜利的。
?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