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考研历年真题真题题库及答案备考资料…
报房京报[人大2018年研;复旦大学2015年研;湖南大学2010年研]
答:报房京报是指由北京的民间报房制作、出版、售卖,以营利为目的的报纸。民间报房推动产生了这种明清时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报纸“京报”。”京报”是出版于民间报房的报纸报房也主要集中于京城。此外,也有人称之为邸报、邸钞、除目、朝报。同官方发抄的邸报一样,京报的稿件也是从宫廷有关部门抄出来的,只是在选择上略有差别。各家报房出版的京报,内容大同小异。公开发行的京报,可以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作用。而且京报的稿件来自权威部门,因此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当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后,京报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一些近代报刊还转载或翻印京报。京报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
10辕门抄[北大2008年研]
答:辕门抄是一种以报道上谕、本省公文、本省官府与官员动态为主的非官方报纸。信息来源一部分由报房采访所得,另一部分由官员自行提供,最后汇集成册出版,形式与京报相同。在地方“抄日报”人所办的各类报纸中,辕门抄最受官绅们注意。“抄日报”人由省中官吏的听差和各道州县的驻省的听差兼职,或由另外一些人专门担任。熟悉各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分别编印发行当地的辕门抄。显然,它是一种私营报纸。辕门抄的内容包括上谕、江藩牌示和出版者自行采录的官场信息。上谕部分所占的比重极小,也不是每期都有,主要是人事任免之类的谕旨。江藩牌示部分一般照发牌示的原文,内容主要是省内各级官员的差委任免。官场信息部分比较庞杂,包括省内官员们的请假、转假、销假、票到、辞行、就医、丁忧、起复、升黜等各方面的消息。有一些消息很明显是抄报人采访来的。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辕门抄才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三、简答题
简析小报出现的背景与意义。[华科2006年研]
答:(1)“小报”出现的背景
①“小报”是宋代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严重的产物。但是,进奏院状的商品化趋向,是小报得以产生的内在因素。由于两宋政局动荡,一般下级官吏和民众很需要各类新闻消息,因而小报在当时十分走红,人们为之奔走相告,“以先得者为功”。
②宋代文化空前进步,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二程、朱嘉、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及沈括等优秀人物,享誉干古,为“小报”创造了文化条件。③精神追求越发迫切,宋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了强烈的文化需要,国民丰富的闲暇时间、审美趣味的提高与对生活情趣的需求都促成了宋朝的文化高度繁荣,为“小报”提供了精神文化土壤。
④经济的繁荣和物质生活的富足,为“小报”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
⑤活字印刷为“小报”的产生创造了技术条件。
⑤封建王朝对官报严厉控制,人们很难通过官方传媒了解时局变化的真实情况,这就特别需要在官方信息渠道之外,另辟新的信息来源。
(2)宋代“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出现的带有一定民间性质的报纸,其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小报”是一种从11世纪初叶起就风行社会的非官方的报纸。这种报纸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的和官方禁止发表的文件和新闻,成为“邸报”的一个重要补充。
②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小报”还常常被主战派官员和各阶层的爱国人士用来刊载一些呼吁抵御外侮、要求惩治汉奸的大臣奏疏和前方克敌制胜的消息。
③“小报”是民间办报历史的开端,它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古代报纸由封建官报一统天下局面的终结。小报自宋代产生后,直到清代,一直是民众获得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小报虽然是一种比封建官报更具有新闻特征的传播媒介,但内容仍没有超出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范畴,是邸报的一种补充。小报没有自己的言论,且受到官方的查禁,连续发行往往不能保证。因此,其业务仍处于原始状态。
2简述中国封建王朝对朝廷官报的一般管理措施。
答:中国古代官报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行,其管理、发行与古代历朝封建行政制度紧密相连。古代合法的报纸基本上是官报,按官营体制运作。自唐代有原始形态官报后,各朝主管报纸和发行的机构如表1-6所示。
表1-6 各朝主管报纸和发行的机构
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考研历年真题真题题库及答案备考资料!
(1)唐朝官报的管理措施。
唐朝的进奏院状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官报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是古代官报的早期形态。唐中叶后实行藩镇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节度使设立进奏院。进奏院是唐代各地方当局(节度使、观察使)的驻京办事处,主要职责是招待各地来京办事的官员、转递公文、收集情报等。进奏官是进奏院的负责人,只对各自的藩镇长官负责,不受朝廷的管辖,任务是为所代表的长官呈递章奏,下达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通报朝廷和全国的政治消息。
(2)宋朝官报的管理措施。
宋代开始出现在封建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发行的官报。设立都进奏院,负责“邸报”发布。进奏官负责具体的信息采集和传达任务。具体措施包括:
①新闻审查。由中书省、门下省的检正、检详官负责宋代官报的内容审定,决定稿件的取舍。皇帝和进奏官有时也部分参与,对涉及灾异、军情、朝廷机密等方面的信息和未经批准公布的臣僚章疏,都限制发布。
②“定本”制度。进奏院要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们审查,经审查通过的样本为“定本”。进奏院必须以“定本”为准向全国传发,不得擅自增减。
③宋朝的官报经复制和传抄后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售。
(3)元朝无正式官报。
有关元代报纸的史料极少,其原因除了元朝立国时间不长、政府机构运作体制不完备以外,还有语言文字方面的困难。元代究竞有无邸报,至今仍是疑问。元代有着较为完备的驿传制度,确保军情和官文书的及时传输。中书省是元代官方新闻传播活动的核心机关负责收发官文书。
(4)明代的传抄发行体系。
①官报的发布体制。官报通过一个周
密的体系由中央政府统一安排发布和抄传,其过程包括:a.通政司收集章奏、地方上报等各类消息;b.六科汇总和发布相关诏旨和章奏;c.
提塘将在京城抄录的邸报,按其所需,加工复制,发回本省。除了层层传递和官员转抄于同僚与亲友之间的方式之外,还有一种互相借阅和互相寄看的方式。
②对新闻传播的限制。明代未出台专门法规,但《明会典》中包含许多对新闻传播的管制。禁止在邸报上抄传的内容包括:a.观点与皇帝及当权大臣相悖逆的;b.军事机密;c.涉及诛戮大臣事件的章奏;d.各种机密。
(5)清代:明代发行体系的沿袭。
①官报发行体制。清朝因袭明朝的邸报抄发制度,其抄发所经渠道和环节与明代十分相似,由通政司收受臣僚题奏,将应抄发部分交由六科传抄,然后由各省驻京的提塘官将允许向下传报的皇帝谕旨、臣僚章奏抄录后传报至各地。抄发内容受王朝的严厉控制,往往由皇帝亲自过问。也有自己的特点:a.清代发行渠道包含通政使司、六科、提塘三个步骤。
b.清代官报发行周期与谕
旨和章奏同步,均为逐日进行。
②清代的两种提塘:京塘和省塘。京塘为各省在北京设立的提塘。其任务为向中央上报地方公文以及向本省下达中央各公文和邸报。省塘为驻派在各省省会的提塘,负责所属范围内的塘务工作,承担当地官报发行的重要工作。
③官报内容控制。
a.清代官报的内容和抄传发行凭皇帝意愿决定。清代中央集权高度集中,没有设置类似进,奏院的专门负责发行的部门,官报的内容与发行由皇帝最终定夺。
b.清代官报的内容主要由宫门钞、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部分组成。这些内容来自内阁或各省塘务处,没有自采新闻,更没有言论。从内容上看与邸报没有什么区别。朝廷政府官员是官报的主要读者。
……..
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考研历年真题真题题库及答案备考资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