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35岁考公、45岁考研,不可以

在社交媒体上,一个女孩写下母亲45岁考研上岸的故事,引发网友关注。与此同时,“大龄”考研、“大龄”考公也走进网络讨论与争议中。对此,有网友觉得这是中年人在加剧内卷;有人则觉得很励志。请谈谈你的看法。

1.“大龄”考生无论是选择考证、考研、考公,可能是一种无奈的被迫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同时,社会竞争的多元性、激烈性、不稳定性也逐步凸显,人们只有选择继续“考”,才能在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考证可能是为了在求职或跳槽中有一块更硬的敲门砖、考研可能是为了在职位晋升中的把握更大、考公可能是经历了职业不稳定之后对稳定的坚定选择。

2.一些“大龄”考生参加考试,甚至相当一部分能够被成功录取,说明我们的社会正越来越包容、越来越多元,人们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寻求专业能力认定的机会、选择不同职业的途径也早已不再局限于二三十年前“一考定终身”和“年龄卡死人”的狭隘认知中了。

3.进一步讲,大龄考生的重点不在于“大龄”,而在于“考生”,这和年龄无关,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与其说是考生”,不如说“学生”,这是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2005年,金庸先生在81岁高龄时获得剑桥大学荣誉博士的情况下,还能按部就班申请剑桥大学的硕士,并于2006年完成硕士论文,2007年获得哲学硕士学位。老人家这还嫌不过瘾,于2010年完成博士论文《唐代盛世继承皇位制度》,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因此,“大龄考生”从某种意义上反映的是中国人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底气去突破限制,去追求自我价值的提高。

4.再进一步讲,我们的社会也需要“大龄”考生这股进取的精神。许多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在面对飞速变化的行业时可能发现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不足,希望能更加系统地进行学习,对某个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带着这样的目标重返高校读研的职场人,往往还会把研究的结果带回职场,真正做到学以

致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被年龄、性别、身份禁锢,为知识、为理想、为更好的平台、为能创造更高价值的工作去学习提高的时候,个体的微光就会汇聚成群体的力量,进而拓宽社会的维度,促进社会的流动性。

5.当然,社会对待教育与学习的态度,也应当放下关于年龄的固有成见。教育与学习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利”,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必须的。在不断革新的社会中,终身学习是让人保持竞争力和清醒头脑的方式,

也是人之为人的巨大乐趣。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报:“大龄”考研生被热议,高等教育不只属于年轻人(权奇也)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