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硕士研究生毕业跳劳军舞那段视频我看了…来自李盏-微博(清华硕士研究生毕业工资)
??
上周我推送了一篇文章:参观了伦敦顶尖私校,我替孩子倒吸凉气我走访了伦敦城市女子学校(city of london school for girls),2018年它被sunday times称为“全英排行第二位的顶尖私立学校”。
除了感叹它的入校竞争激烈,大家留言最多的是关于“单性别学校”的提问:男校、女校,它们是怎样的存在?单性别教育和混性别教育,其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各自对孩子的学业、成长和心理都有什么影响?
这个论题在英美国家其实已经争论了很久,我也一直很关注。今天,我会将“支持方”和“反对方”各自所持的观点都罗列出来。
单性别学校是怎样的存在?
单性别学校,指的是采用“单性别教育”的学校,将“性别隔离”的观念应用于教育上,学校只接收男性或女性学生。
单性别学校在二十世纪中叶前是主流,特别是在中学和高中,许多国家的单性别教育是在文化传统和宗教的基础上提倡的。
1888年的德国女子学校,emanuel spitzer绘制
到了20世纪后半叶,也有不少国家和地区认为教育上的“性别隔离”是与“性别平等”观念背道而驰的,因此大量混合性别的学校开始涌现。比如在英国,许多历史悠久、具有声望的私立学校都是单性别学校,有的有300多年历史,其中不少是寄宿制;而新兴的公立学校绝大多数都是混合性别的。
英国国王学院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成立于597年,迄今1422年历史,是英国最老的学校,1541年由皇家重建为寄宿公学。
然而,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现在都21世纪了,连不同国家和种族的孩子都已经完全混合课堂了,为什么单性别学校还没有消失?它还有存在的理由吗?
一个无可非议的事实是,单性别学校的教育成果仍旧非常显著,至少在英国依然如此。英国权威的学校测评网站best-schools.co.uk的报告指明:20个全英顶尖的私校中,16个都是单性别学校。比如我们都熟知的哈罗公学、伊顿公学、圣保罗女校、伦敦城市女子学校,这些享誉海内外的精英教育学校,都是单性别学校。
英国eton college?伊顿公学
在成绩上,单性别学校的学生似乎获得了更高的学术成就。一个发表在权威网站private school guide上的研究显示:女校考生的高考成绩(a level)中得a和a*的比例,比混校中的女孩成绩要高8%;中考成绩(gcse)中a和a*的比例要高出13%。而在男孩考生中,私立男校尤其是寄宿男校的考生,成绩是最突出的。
单性别教育的动机
“单性别教育”的支持者争辩:单性别教育的动机,并不像反对者认为的那样仅仅来自于传统和宗教“性别隔离”的思想。在西方国家,比如英国和瑞典,它反而是女权主义的体现,是女性教育平等的先驱。百年前许多主流教育机构拒绝招收女性学生,正是这些女子学校给予了很多女性获得精英教育的机会。
北伦敦女校,1850
比如著名的北伦敦女校(north london collegiate school for girls)是1850年建立的,是英国第一所女子学校,它给予女孩以和主流男校中完全相同水准的教育机会。它的创立者frances mary buss被时代杂志称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女性之一”。而在近170年后的今天,北伦敦女校仍然是全英排行前五位的顶尖精英学校。
frances mary buss
在21世纪,开始有更多的研究表明:单性别教育可以根据男孩、女孩在学习表现的差异,给予学生更有性别针对性、更有效的教育方式,从而激发出学生更大的潜能,因此人们又开始更多地对单性别学校产生了兴趣。
1949年的北伦敦女校
单性别教育的优势
单性别教育的支持者,论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男孩、女孩的大脑发育有异,有性别针对性的教育更有效
支持单性别教育的人认为:男孩、女孩的脑部发育模式不同,吸收信息的方式和兴趣都是不同,这个差异尤其在青春期达到高峰。
比如普遍来说,女孩大脑中的语言区域发育更早;而男孩大脑中的视觉空间区域更先发展,男孩和女孩从看到听、获得信息的方式都不同。男孩对方向和动作更敏感、女孩更容易注意到纹理和颜色。因此,如果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和进度向男孩女孩输出信息,可能会导致女孩对科学、数学等科目感到挣扎,或让男孩对语言学习失去兴趣,他们都会感受到来自异性“超前发展”的压力。
甚至还有研究表明,女孩在温度较暖的房间更容易专注,而男孩适合在较冷的环境中学习。再比如社交上,男孩倾向于在竞争体育中形成友情,而女孩更多在沟通交流时产生情感连结。
支持者认为,如果能够创造环境、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方式以适应这些差异性,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更有益。
2.?单性别教育减弱了男性和女性的固有标签
反对者认为“单性别教育”强调了“男女的差异”,与“男女平等”的观念背道而驰。
而支持者反驳:正是“单性别教育” 助学生撕掉自己固有的“性别标签”。
在混和性别学校中,其实学生更容易“典型化”地将自己看为是“男孩”或者“女孩”,而先入为主地相信某些领域是男孩的强项、某些是女孩的强项。
比如我在这篇文章里有写到这个纪录片:孩子心中的男女平等?不存在的!公立混校中的男孩女孩、对于“男女差异”的成见刻板到让人吃惊:很多女孩都对数学、科学、体育缺乏自信,而男孩认为艺术、舞蹈、语言是女孩擅长的事。他们对于未来职业的想象也有刻板的性别局限,这些成见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和发展潜能的机会。
反而单性别学校减弱了这种性别差异的观念。因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只和同性孩子进行比较,而少了来自异性的压力。研究表明,在单性别学校中,女孩更有信心去学习数学、工程、政治、体育,而男孩对艺术、音乐、写作、表演显示出更大兴趣。
举个例子,很多超级演技派的男演员都是从男校毕业的,比如抖森和小雀斑毕业于男校伊顿公学,卷福毕业于哈罗公学;而女校塑造了不少非常强有力的女性精英,比如美国政治家卿希拉里毕业于卫斯理学院、解出dna结构的物理化学家罗莎琳·富兰克林毕业于北伦敦女校。
小雀斑eddie redmayne和抖森tom hiddleston在伊顿公学的旧照
正因为男校、女校的学生在学生生涯中会尝试更广泛的角色,因此毕业时的职业选择也更少被“男性”和“女性”标签所束缚。比如在女校中,女孩有更多发展领导力、和深入学习科学的机会。institute of physics在2012年的报告中指出,从女校毕业的女孩,比混校毕业的女孩,选择深造物理的几率多出2.5倍。
dna的“第一夫人”罗莎琳·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毕业于北伦敦女校
3.?单性别教育使学生专注于学业、而不是异性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因异性而分心。在混校中,学生更容易受到异性交往的压力,而花很大心力在自己的外貌、受欢迎程度、和获得异性接触的体验上。
单性别教育支持者认为:在青春期,孩子需要更多地发展自我、开发潜能、钻研学业。尤其是在情绪管理和自我认同都不完善的情况下,孩子会很容易因异性交往的体验而产生焦虑。这个方面我的感触很多,你们想听的话以后我可以写写。
在英国,女校比男校更多,也是因为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青春期女儿能远离过多的异性干扰。同时也出于安全的考虑,女校经常远离市区,校园有层层的保护。
苏格兰爱丁堡的圣乔治女子学校st george’s school for girls,成立于1888
4.?在单性别学校,学生更容易找到自己崇拜的老师
男孩和女孩,所需要的师生关系也不尽相同。心理学表明,男孩往往更敬仰权威式的老师。男孩渴望知道清晰的边界在哪里,在有明确校规和奖惩措施的环境中,男孩会有更好的行为表现,也更容易将老师看作自己崇拜的楷模。
而女孩更喜欢“关怀”式的师生关系,她们天然用功、行为乖巧,但自己的付出极需要被赞扬和肯定,渴望具有同理心的老师。
所以师生关系,不同性别有不同的连结方式。在单性别的环境,学生更容易通过老师的榜样,而找到自我完善的动机。
哈罗公学的师生
反对单性别教育的声音
写了一大篇“单性别教育的优势”,那么单性别教育就没有缺陷了吗?反对者对它的质疑也是铿锵有力的。
1.?单性别学校无法反映真实的世界
反对者认为,单性别的教育方式,仍然会造成“性别歧视”的合法化、体制化。最大的缺陷是,单性别学校无法反映出外面的真实世界。在学生离开男校和女校之后,他们必须与异性交流与沟通、和异性合作与生活,但他们的成长过程却缺乏这样的经验。
无法采用异性的视角、不理解异性的心理、难以与异性合作,这都可能加大孩子对异性的歧视心理。
相比之下,混校更体现真实的世界,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异性的陪伴,他们会从异性身上学习到很多与自己不同的方面,会让孩子更有同理心、遇事懂得采取他人的视角。
2.?从单性别学校出来的年轻人易遭遇社交冲击
单性别学校的学生,因为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走到社会上以后,遇到异性经常会感到非常笨拙、易遭遇社交危机。他们可能会发现,混校出来的同性、在异性面前可以应对自如、无障碍沟通,这对他们的自信心可能会是挺大的冲击。成人之后在恋爱和婚姻上也有可能遇到困难。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近些年也有一些英国的单性别学校,将16岁以后变成混校,就是希望学生在进入大学 之前,能够适应与异性接触和合作的环境。
3.?单性别学校竞争激烈,有攀比和欺凌现象
其实在单性别学校中,虽然少了来自异性的压力和干扰,但同性之间的竞争往往比异性之间的更加剧烈,学生们会花不少精力在学业、体育、人际关系上进行角逐。
单性别学校,更容易出现攀比、抱团、排挤、欺凌这样的事件。有报导指出,单性别学校比混校更容易出现欺凌和暴力事件,尤其是在接近16岁的年龄,女校的欺凌情况比男校和混校都更严重。
单性别学校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也更高。
总之,单性别学校?vs?混性别学校、哪种教育更好,人们已经旗帜鲜明地争论了很久。对我个人而言,我在青春期的时候有着比较糟糕的混校经历,所以对于单性别学校是有好感和好奇的。同时也是因为自己有两个女儿,我会希望她们能摆脱一些女性的固化标签,并在青春期时能少一些异性社交的干扰。但我的立场也并不坚定,毕竟我对单性别学校还是缺乏第一手体验,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而且从上学距离来说,我家周围也没什么女校可供选择。
男校、女校、还是混校?恐怕没有
所谓“哪个更好”的正确答案。父母需要根据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孩子的性格与潜能、地理条件、现实约束等各方面,综合在一起去考量和选择。
安潇?2019年8月?于?伦敦
文献参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ngle-sex_educationhttps://www.privateschools.co/boarding-schools-single-sex-v-coedhttps://perspectives.uwcsea.edu.sg/community-news/are-single-sex-schools-more-beneficial-child’s-overall-education-co-ed-schools
今日推文的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图作者所有。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评论、分享、点赞都是最好的鼓励,感谢阅读!不想错过彼此,请别忘了把我的公号设置为“星标”哦。
正在团全球销量超百万的steam教具,像感官游戏一样好玩的人体模型,手感逼真到让人尖叫!手电筒“透视”科普,神奇又惊艳的绘本引孩子揭秘科学小学英国版的幼升小,公立和私立哪个更操心?面试了几百个3、4岁的孩子,哪些能力是好学校看重的?鼓励内向怕生的孩子去面试,有力无处使是一种什么心酸参观了伦敦顶尖私校,我替孩子倒吸凉气英国私校开学月,是什么震惊了我私校学年末,爽的是孩子,累的是父母,神的是老师别提什么育儿博主,感觉自己是个糟糕的妈妈推娃就必做虎妈吗?怎样推娃才能不踩雷区?怎办,我的娃不是“自推娃”!在什么情况下,“推娃”才是刚需?4岁开始学“草书”?英国私校是疯了么学校课堂像小猪佩奇钻进泥潭?“森林教育”里藏了好些秘密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