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学姐告诉你北京并非公共课旱区_复习(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原标题: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学姐告诉你:北京并非公共课旱区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经验来自19年考上人大古代文学专业的卿云学姐,这篇经验中希望大家至少get两个点:①北京公共课不压分,不要害怕;②政治不要用过时的资料,每年都会有上一届同学把政治资料转给下一届学弟学妹,这是极其不厚道的。
学姐22号晚上会开免费公开课,报名信息见下文。另外,学姐今年还会带一对一辅导,预计有2个名额。了解详情,请联系峰哥微信:yiwangfengge
幸运背后,是足够的努力。人大有两个学院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院和国学院,我这里提到的都是指文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
基本情况
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人大古代文学专业历年招生人数在7个左右,今年很特殊,招了9个,据推测应是与推免人数减少有关。文学院分数线近年基本稳定在360。 不可靠消息称,北京地区为考研公共课阅卷旱区,主观题有一定程度压分,这一说法并无现实依据,但希望能引起诸位对公共课重视,不要掉以轻心,因人大专业课给分并不十分慷慨,公共课成绩优秀会有很大优势。
英语复习
古代文学考的都是英语一,我英语是阅读和新题型失分很少,翻译可能一分没得,作文也算差强人意,所以我就分题型谈谈自己的做法。
英语一阅读的基础在于单词,考研单词5500左右,我在考试前用知米app过了两遍有余。背单词时选择单词书或app各有利弊,单词书上释义全面,但背起来较枯燥,且地点局限;app上仅有常见词义,不过胜在随处可学,并能智能安排及时复习。暑假时单词还没背完,我便用九十年代真题阅读练手,结果常常是对错各半,惨不忍睹。第一遍单词背完之后才着手做近年真题,已经能保持错三五个以内。5500个考研单词熟练掌握,基本上考研阅读的障碍对我来说已经打通。
我要着重说一下新题型。因为我第一年英语考了71分,其中我的新题型是全部错了。这个全部错,是因为我第一年做新题型时的思路有问题,我当时的思路是把整段大意概括下来,用大义来串联文章,但是因为人的思维具有开阔性,当各个段落怎样排序都能在逻辑上说得通时,就极有可能会错误。所以今年我选择了用对应词去找的方法,就是去找这个段落结尾和那个段落中的复现词。用这个方法,我考前做了两篇排序都是全对,也就是说我今年只做了两篇排序在考前,考试的时候我对过答案了,现在排序应该也是全对。
作文我采取的方法是背范文与整理模板双管齐下,早晨半个小时背一篇作文,中午出图书馆吃饭前默写一遍,以加强记忆,效果还是很不错,大家在背作文时也要做到及时复习,才能转化为长时记忆。后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式整理出模板,再背一些普适性较高的例子,在考场上就能写出一篇中规中矩的作文。
政治复习
政治复习方法网上颇多,我就不赘述了。基本以 为主,其他老师的冲刺卷选择题可作为辅助。考研政治要紧跟形势,故而要提醒考研小白们,千万别错买了去年的资料。
专业课复习
626中国文学基础:
16年改革后,人大专业课考小综合,不再涉及语言学,这对跨专业同学来讲是一大福音。题型为名词解释与简答两类,名词解释十个,涉及文学各个学科,均为必做题。简答八选四,涉及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人大官方没有书目范围,下面我分学科列出书目,可作为诸位复习参考。
①中国古代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
②中国现代文学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③中国当代文学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④中国古代文论 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⑤文学理论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⑥西方文论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
我备考时发现人大近几年考试中涉及西方文论的内容较少,且我是跨专业,对西方文论兴趣寥寥,故而没有准备这个,推荐这本书是高教版通用教材。
⑦外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前面提到我是跨考,对外国文学知之甚少,推荐和我一样的同学可以先看一本西方文学史的入门书——《西方文学十五讲》来增进了解,徐葆耕先生著。 专业
一的复习我采取先看教材后背诵的方法。我没有自己整理笔记,而是买了之前考上人大的学长的笔记,质量很高,后期我就是照着笔记反复背诵。早期看书时不必急于记笔记,因为那时没有宏观的把握,笔记多为机械地抄书。第二遍看书时可以有意识地整理文学史发展的脉络,如词的发展演变过程、明清诗文理论发展等,要自己捋顺这些线索。
851中国文学史:
人大的专业二考察中国文学史,会涉及部分古代文论内容,但多为重点,如王国维《人间词话》、钟嵘滋味说之类,题型 为五个名词解释,两道简答两道论述,均为必做题。 中国文学史仍是以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为主,我依然是背诵笔记。除此之外我又看了复旦章培恒、骆玉明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版的文学史主观性较强,在叙述小说或戏曲内容时有史有论,也加入作者的感受,贯穿着“人性”,即使不考研,也推荐大家作为文学史入门读物来阅读。
总结
人大考题改革以来,出题风格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原来偏向基础的考察,简答和论述都能在袁行霈版文学史上找到。但近年来,题目愈发向综合性发展,需要结合基础知识进行思考整合才能得到比较完整的答案。但万变不离其宗,面对这一变化,我们目前能做的还是夯实基础,理清脉络,才能在面对考题时迅速抓取出适合答题的知识点,交出优秀的答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