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如影随学[超话]##决战考研##考试季##教育…来自教育学徐影…

??教育学

热点一: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是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坚定文化自信,才能让中国更有底气。具体来讲,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

(1)创新传统文化,要为树立文化自信注活力

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中华民族的“身份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彰显民族风范、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秘诀”。故宫博物院通过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故宫元素”融入到了文创产品之中,在全国掀起了一阵“故宫热”;李玉刚将京剧唱法融入现代歌曲,才让京剧艺术走上世界舞台,为文化自信的发展增添的无限动力。传统文化在互联网络、西方文化等的冲击下,开始变得“黯然失色”,这也让中国人开始变得“不自信”了起来。所以,只有创新,才能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一览清泉。抓住创新的动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才能让中国人打心眼里尊重、敬畏、爱护中国文化,才能树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

?

(2)让文化走出去,要为坚定文化自信添动力。

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一步“决定棋”。以前的中国文化市场都是外国文化“涌进来”,罕见有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世界舞台上看不到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只能按照“贫穷落后”的固有看法来看待中国,中国又怎会有真正的文化自信呢?所以,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在世界中心彰显大国形象,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哪吒之魔童降世》席卷全球、孔子学院全球办学、《甄嬛传》热播美利坚、“高清红剪纸”吸粉联合国……坚定文化自信,不仅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更要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才能让文化自信真正为中国增添底气。

?

(3)融入中国精神,要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定力。

中国精神是从历代国人的不断奋斗中凝聚的,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的传统性格。《流浪地球》的热播,再一次展现了中华文化中的“责任担当”;《哪吒》通过技术加成向国人传递新的“古老童话”,展现中华民族的神话文化;《红海行动》让国人看到军人保家卫国的热情与担当;《烈火英雄》的热播令国人热泪盈眶,为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前赴后继……从这些影视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更是在不断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可见,在进行文化输出和传递的过程中,唯有不断融入中国精神,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

?

综上:文化自信,是中国发展的底气,这股底气不仅来自于传统文化的铮铮铁骨,也来自于传统文化的多变灵动;来自于紧跟大潮的与时俱进,也来自于留住精华的革故鼎新;来自于中国文化包容多元的海纳百川,也来自于走向世界的铿锵步伐。因此,坚定文化自信,走好独具特色的文化自信之路,才能让中华民族更有底气。

?

(全篇1114个字,可根据个人背诵能力选择字数,至少要背700个字及以上)

?

?

热点二:教育公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见,作为人生“起跑线”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是人民享有改革成果的体现。然而加分制度多如牛毛、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教育理念的巨大差异,让教育公平这一目标还很遥远,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更加公平正义的教育环境。

?

(1)加大政府教育投入是实现打牢教育公平的基石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习近平主席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然而,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滞后严重影响了教育扶贫取得实效。诸如云南“冰花男孩”头顶风霜,风尘仆仆上学路,四川大凉山悬崖峭壁上的“天梯上学路”,硬件设施的滞后让一颗颗求知之心无处安放。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是补齐教育不公平短板的关键,投入的不足是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要加大的投入,来让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

(2)制定科学合理政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

良好的教育政策和制度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武器”。当前出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的政策性缺失或制度性障碍。名校点“招”变点“钞”成为当下热议话题,这一现象加剧了乱收费现象,导致腐败滋生,使受教育的机会更加不平等。为此,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重点是要加快政策制度机制的创新,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推进教育公平。强化对招生特权的约束与惩处。针对“特殊类型招生”腐败重灾区,加大教育领域的制度规范和执法监察力度。同时,打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格局,对中小学实行平等的教育政策。

?

(3)改革资源配置模式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师重道、崇智尚学的传统,实现教育扶贫,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解决教育资源配置就要打造一批优秀的基层师资队伍。无论是最美乡村教师张玉滚,扎根大山,坚守教育理想,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还是老校长陈立群退而不休,婉拒百万年薪前往贵州支教,让穷县城里走出数百个大学生……可以说,教师队伍的建设决定了一个地方教育扶贫的成效。为此,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优秀师资扎根基层,完善培养机制,让优秀师资“下得来”更“留得住”。

?

(4)技术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的出现,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样,技术可以应用到教育的发展之中,如利用人工智能?教育的形式,使得教育的效率大大提升,并且利用技术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真正的去缩短城乡教育的差距,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

综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李克强总理强调,“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向我们传递了要实现教育公平的明确信号。唯有坚定不移推进教育改革,才能切实保障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权利,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才能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

热点三:激发办学活力

?

(1)针对基层反映的对学校“管得太多”的问题,意见提出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包括保证教育教学自主权、扩大人事工作自主权、落实经费使用自主权。

?

(2)针对“激励不够”的问题,意见提出,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强化评价导向作用,不得以中高考成绩或升学率片面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坚决克服“唯升学”“唯分数”倾向。强化校内激励作用,构建完善的教师激励体系。其中,意见提出要健全绩效工资激励,完善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向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

?

(3)针对“保障不够”的问题,意见提出提升办学支撑保障能力

,注重选优配强校长、加强条件保障、拓展社会资源。要建立健全办学激励机制,加大优秀校长教师表彰宣传力度,新增绩效工资总量主要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进一步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量中的占比,核定时向提高办学质量成效显著的学校倾斜。对具有高级职称、坚持在教学一线工作至退休且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尤其是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要加大荣誉表彰和物质奖励力度。

?

(4)针对“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意见提出,通过完善宏观管理、内部治理、社会监督,健全办学管理机制。

?

热点四:课程思政育人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和不断深化,高校的育人目标就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和专业课程实现,只有依托系统化、整体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充分认识和利用课程背后渗透的德育元素、精神品质和价值观理念,才能培育学生较高的文化涵养、练就过硬的意志品质和树立健全的人格。

(1)提升教师德育认知,构建全面育人体系

高等学校在构建协同思政育人机制中,必须提高思想认识,主动转变思路,充分认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价值引领作用。学院始终秉持“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致力于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认识能力强、实践操作精的教师团队,进而利用教师的德育站位和思想意识,构建符合学院特色和社会需求的全面育人体系。

(2)整合课程资源,打造多维育人格局

在构造多维育人格局方面,高等学校不仅要守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课堂、主渠道的责任田,还要开拓好其他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的育人渠道,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模式和特点,合理融合育人观念,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相互促进。首先,学院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发展,提升办学层次”的主要任务,高度重视课程体系改革和教育教学创新,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多元统一,打造多维育人格局。

(3)强化德育元素占比,创设育人评价标准

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育人效果评价标准,可以反过来促进课程资源中德育元素的挖掘,强化德育元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占的比例。

?

热点五: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高等教育现代化。有专家学者认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构成高等教育治理的两个主要要素,二者内涵不同但相辅相成。治理体系包括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建立起来的参与办学、管学与治学的所有组织及其结构关系,而治理能力是对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要求。即治理体系是一种组织架构及其关系,而治理能力是在治理体系的基础上,参与治理的主体所具备的能力或水平。对二者内涵的阐释有助于厘清各治理结构与主体间的关系,进而更好地推动大学治理。无论如何界定、构建和阐释其内涵与关系,“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根本在于“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是相对于“管理”而言的,如果说“管理”是在一定组织目标的指引下,基于权力科层体系对相关人、财、物等资源或要素进行协调优化的过程,则“治理”更加强调利益主体的多边合作,强调民主平等地协商对话,强调自下而上的权益保障。“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只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变革、不断适应才能满足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手段:完善制度。要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我国现行大学制度存在作为独立法人应具备的自主办学权力不足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制度不合理等问题,应通过建立权责明确的大学外部治理体系、建立民主参与的内部治理体系和深化用人机制改革等措施,强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在完善高等教育制度建设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高效的执行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是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性保障。在决策执行中,需要通过激发主体参与、创新激励考核制度、建立督查制度等方式,全面提升重大决策的执行力。大学需要通过规范权责边界,加强程序规则建设,畅通信息公开渠道,建立健全督导机制,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

?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容:内涵式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层面,强调一流人才培养,强调创新能力提升,提出了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产学融合、促进转化等一系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的任务和举措。从高等教育发展系统的观点来看,所有任务举措的实现都有赖于治理过程中组成高等教育系统各利益主体及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统筹和协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发布,明确了目标、部署了任务,接下来的重点在于过程和治理。治理现代化具有支持和引导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它既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保障。可见,治理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此外,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针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量的增长而言的。通过大学治理现代化促进教学管理、实施和评价的现代化,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从而提升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内涵式发展。

?

?

?

热点六:教育评价

让教育评价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盘”,必须树立科学的精神,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一是要充分认识教育评价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既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也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更要有科学的态度。二是改革未动,科研先行。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都需要做大量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三是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创新教育评价手段和工具。要系统设计、辨证施治、重点突破、加紧探索,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评价机制,积极探索更科学、更先进的手段、方法和工具。四是科学创建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除“五唯”为突破口,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立足中国国情、社情、教情、校情,积极、稳慎、务实地探索创建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令人信服、经得起历史检验、既相对稳定又可不断调整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学者观点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和落实落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这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同时,要牢固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观、科学成才观,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改革教师评价标准,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革用人评价,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促进人岗相适。

学者观点二: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具有三大特点:第一,评价标准明确化。确定了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这有助于引导教育回归到育人的正道。第二,评价标准具体化。把立德树人具体到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引导致力于培养一代又一代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第三,评价标准针对性。评价标准直接针对当前教育评价中普遍存在的“唯分数”与“唯c刊”两大痼疾。值得注意的是,此方案要纠正的只是“唯”,依然鼓励教师以科研促教学发表论文。因此,围绕学科建设、教书育人、服务社会而在党报党刊、国家认可期刊发表的论文,均应在评价体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当前,不少高校以进入国外高校排行榜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国外高校都不在乎这类所谓的排名。从这个角度看,方案的出台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

热点七:“体美”的价值的再认识

之所以需要“再认识”,理由有二:一是以往的认识还很不到位,远没有充分认识到体美所具有的实际价值。二是对体美的认识需要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深化,发现和认识新时代体美的新价值。“再认识”中应该注意把握三个维度:一是既要认识体美的直接价值,更要看到其具有的巨大间接价值;二是既要认识体美的现在价值,更要看到其蕴含的巨大的将在价值;三是既要认识体美的显性价值,更要看到其蕴含的巨大的潜在价值。体美除了对学生的体魄和审美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其价值还体现在对德育、智育和劳育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体育可以磨炼意志毅力,锻造吃苦耐劳品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为学生当下的成长和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美育是陶冶情操、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教育中不可或缺。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肯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时”,但体美所赋予学生的将是一生的“财富”。

学者观点一: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从制度层面回应如何解决应试教育和社会功利性导致的体系缺失。现实中,应试教育所突出的分数至上,让学生本应享有的体美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退居其次,教育的人文本质被淡化。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性的进化,也就是我们党一直强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审美能力、体育素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本素养,在教育体系中凸显体美价值,是对教育本质和常识的回归。党和国家制度设计已经破冰在先,社会上广泛探讨的“中考体育将达到与语数外同分值水平”的话题其实并不是问题的本质。真正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应该是,社会各界能否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体育素质、审美素质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极端重要性。

学者观点二:

五育并举,让我们重新审视体美教育对于一个人成长发展的现实价值,认识到体美教育不是简单的、孤立的一节节课程,或是传统的、固有的一次次活动,而是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满足每一个家庭追求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蔡元培先生曾指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还特别强调,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可见,对体美价值的客观认识由来已久,其重要程度亦不言自明。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文化、环境、身心健康等方面。如何 助青少年拥有健硕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已经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以体育人,固本强基;以美育人,向阳而生。学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以学生兴趣为导向,通过课内外一体化建设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形成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养成不怕困难、愈挫愈勇的坚韧品格,确立胸襟广阔、身心愉悦的人生态度。

?

热点八:疫情与育人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对全国各类学校结合开学入学教育开展抗疫精神宣传作出部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深入宣传伟大抗疫精神,就是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培养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在疫情面前,我们看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看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势,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情怀,看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是要教育时代新人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领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在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青春华章。

?

培养弘扬中国精神的时代新人。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是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民族,是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是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的民族。面对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14亿多中国人民全力奋战、团结奋战、英勇奋战、科学奋战,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铸就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在与疫情斗争期间,白衣战士、广大党员主动请缨,勇敢逆行,彰显奉献精神;科研人员与时间赛跑,解码病毒,研发疫苗,彰显科学精神;公安干警、社区人员筑起堡垒,依法防控,彰显法治精神。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是要教育时代新人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持祖国至上、人民至上,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弘扬无私奉献、尊重科学等时代精神,努力做忠诚的爱国者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

?

培养锤炼品德修为的时代新人。品德修为是为人之本。道德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的产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道德建设,有着“德不孤,必有邻”“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面对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阐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广大人民群众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彰显了责任奉献和人间大德。当然,疫情也是对公民道德素质的检验。在疫情面前,个别病毒感染者的自私与隐瞒,个别商家的唯利与趋利等,暴露了人性中的阴霾,也警示着德育的任重道远。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要引导学生确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践行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青少年学生心怀感恩与大爱,用责任与担当回报社会。

?

培养勇于砥砺奋斗的时代新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无奋斗不青春。没有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就没有民族复兴的美好明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面对疫情,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而是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举,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的伟力,书写了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会越来越复杂,可能会面临“黑天鹅”事件,也可能会面临“灰犀牛”事件。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珍惜这个伟大时代,担负时代使命,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要有顽强奋斗的精神,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

?

?

?

热点九:“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了一系列文件,提出坚持“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强化体育评价、美育评价,再一次明确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五育并举”是一个有机整体,切忌不成体系、零敲碎打,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不可持续、一时兴起而为之。学校作为教书育人主阵地,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系化设计“五育并举”落实机制,为培养时代新人进行系统思考、统筹融合并将“五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

顶层规划“五育”育人体系

?

培育时代新人,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命题,学校须进行整体设计,明晰目标、系统思考、整体建构。

?

首先,要对学校育人目标进行清晰设计。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回答的集中体现,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实现这一目的,须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需要对学校教育的目标、任务、功能定位有明确的认识和体悟,提出具有内生性的教育主张和教育主题来落实这一教育目标。

?

其次,要对学校育人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学校育人体系一般包括理念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四大子体系。理念体系重点解决的是学校中“人”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方向的问题;课程教学体系重点解决的是学校中“人”的发展的载体、通道途径和方法问题;管理体系重点解决的是“人”的发展过程保障和支持支撑问题;评价体系重点解决的是“人”的发展走向,起到指挥引领作用。“人”的问题是四大体系问题的核心。

?

再其次,要对学校育人实践进行整体建构。所谓整体建构,即运用系统论,一切从学校整体出发,优化关键性教育要素,顶层设计教育结构,形成自成一体、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最佳效益。整体建构要求“五育并举”以学校育人目标为统领,以适切的教育主张为支撑,以育人理念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为依托,梳理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建立学校改革整体框架,整体推进学校变革。

?

统筹协调“五育”之间关系

?

当下,我国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少于美、缺于劳”的现象和问题,“五育并举”在学校具体落实过程中也常常落虚。落实落细“五育并举”的关键,是找到切入点和抓手,在“协调”上下功夫。

?

一是价值归一、同向而行。“五育并举”的内在要求或初心,即成为合格的时代新人。德行的内化、智识的习得、体魄的锻炼、审美的化成、劳动的铸就虽方法不同、要求不一,但方向相同、目标一致、价值归一,统一服务于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培养。

?

二是引领贯通、综合育人。“五育”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当前学校教育最为欠缺的劳动教育为例,学校要树立“以劳立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教育新思路。学校设计“五育并举”落实机制,要在“一育”中发现“五育”、融合“五育”、落实“五育”,在“五育”中认识“一育”、把握“一育”、实现“一育”。

?

三是统筹兼顾、自然化成。既然“五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指向,其内在发展安排也应具有统筹协调性,须在设计上统筹考虑,在内容体系和发展逻辑上下功夫。“五育并举”不是简单地做加法,其意义和作用是再造培养体系,学校需要在学时上综合安排、在内容设计上有机渗透、在育人方式上统筹兼顾。学校在内部管理上,要建构适应“五育融合”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班级建设体系以及整体性的学校文化体系,生成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学校管理方式。

?

深入推动“五育”下教学改革

?

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五育并举”在学校落地,需要融入课堂教学,推动教学创新,提升育人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

首先,要站在全面育人高度推进“课堂革命”。“五育并举”下的课堂改革,即围绕如何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重点问题,强化学科整体育人功能,着力增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等。

?

其次,要加强实践和体验教育。教育是做的哲学,“五育并举”是实践的产物。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样态和实践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实践和育人实践。要实现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学校教育需要加强生活实践、劳动和职业体验教育,让学生接触自然、体验生活、了解社会,习得在未来社会立足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

再其次,要强化锻炼教师育人基本功。“五育并举”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新基本功,要求教师将“五育并举”转化为一种教学能力,既要善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充分发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活动综合性效应,也要善于融合利用育人资源,实现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教学方式。

?

热点十: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理念丰富与实践推进,内在地浸润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色,蕴藏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

高校深化开展劳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能够塑造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涵养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厚植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引领大学生“求真”“向善”“臻美”,切实补齐人才培养的短板。

?

拓展高校理论课程教育新领域

?

在教育活动中,以理论知识传授为特征的课程教育是学校教育最根本的形式,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内容的劳动教育则可以作为理论课程教育的有效延伸,进而作为巩固提升理论课程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然而,以理论知识传授为特征的课程教学活动,往往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不是主动学习的主体,学生无从在具体的生活和劳动中检验、应用知识。学校教材的内容陈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往往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导致学生在走上就业岗位后依然是不会劳动的人。

?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既是人的存在方式,又是深化认识和知识学习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可以弥补高校理论教育的短板,引导大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提升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智慧。

?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以塑造劳动观念、传递劳动知识、传授劳动技能、端正劳动态度和培养劳动习惯等为主要内容,旨在系统提升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德育活动。在大学生中间开展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劳动检验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掌握劳动的基本技能,在劳动中增长知识、丰富学识、创新知识、提升本领,从而促进大学生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养成科学精神,不断地求真。

?

拓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高校深掘主渠道,加固主阵地,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习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育人功效。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创新不足,难以发挥出精准的育人功能,教学及实践未能触及学生的思想深处。劳动教育可以进一步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弥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

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大学生从幼儿园一路读到大学,长期脱离劳动实践,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这就导致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比较片面,心理素质差,不善集体协作,单纯从“个体本位”思想的角度要求社会来满足个人需要,而从未想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

新时代劳动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社会、走进生产,在劳动中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吃苦耐劳的德行,让大学生在劳动中强化“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政治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而以正确的劳动观助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能引领大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出力流汗中磨砺坚韧的意志品质,在艰苦历练中形塑道德情操,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取向,不断涵养崇高的道德境界,不断地向善。

?

激活高校体育、美育新能量

?

现实中,高校体育侧重形而下的运动技术、技巧和能力等培养,遮蔽了体育蕴含的塑造精神和灵魂等形而上的方面;而高校美育要么被虚化,要么被边缘化,美育所蕴藏的提高审美素养、厚植人文情怀的价值未能充分显现出来。劳动是一种创造,创造了人、社会、世界和美好的生活,因而劳动本身蕴藏着美、展示着美、创造着美。

?

在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劳动中增强体质,锻造健康身体,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在劳动中磨炼心性、享受乐趣,锻造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通过劳动教育塑造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全人格,能有效激发高校体育、美育蕴含的育人能量,以优良的劳动精神风貌拱卫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厚植大学生的人文情怀,进一步教化大学生“臻美”。

?

新时代高校的劳动教育,能够切实塑造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涵养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厚植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必将助益高等教育补齐人才培养的短板,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奠定牢固根基。劳动之于人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劳动不仅塑造人的身体,丰富人的知识,提升人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劳动可以形塑人的德行和灵魂。在新时代,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不仅是一种值得倡扬的行动,而且是一种值得称颂的美德,更是每个人都应秉持的根本价值。

?

热点十一:基础教育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成就辉煌,基础教育也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基础教育投入水平大幅增加,普及水平稳步提高,治理体系不断优化,尤其是育人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三个重要文件,并以国务院名义召开了新时代以来第一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工作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可以说,基础教育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已基本建立,这标志着基础教育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对于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的创新探索与成果分享,对于学生发展与育人方式、信息化与智慧教育、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等热门议题的探讨,都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生动实践。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坚守如下四个原则。

?

1、基础教育改革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

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会被动挨打;而没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即便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可能会“不打自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最大的国家安全。不论教育改革发展到什么阶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不能变。

?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线组织者、实施者,广大中小学校长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2、基础教育改革要始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面对新时代强国战略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尤其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础教育要走在教育改革创新的前列,就应自觉地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航人,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校长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肩负着崇高艰巨的使命。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目标还任重道远。作为校长,如何引领学校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需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不断思考总结,认识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新时代,校长们要能够守教育初心、担时代使命,既要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把握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做好学校的顶层设计,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勇立潮头的引领意识,改进教学工作、助力教师成长、提高教育质量。期待校长们牢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职责,把立德树人落实在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力求在基础教育改革上有新作为、在学校治理上有新突破。

?

3、基础教育改革在当前的关键是提高质量,激活办学活力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改革的关键与重心是提高质量。从现实来看,办学活力不足是制约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这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为推进中小学教育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办好我国基础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

?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一是认真做好制度设计和远景规划。校长要凝聚师生心力,绘就学校未来发展的共同愿景。学校愿景是学校对长远战略目标所描绘的纲领性蓝图,是全校教职工心目中学校发展的理想目标和追求,是发自组织成员内心深处的真实愿望和教育理想。校长要力争得到社会和家庭的广泛支持,多方形成合力,凝聚人心,为共同愿景的早日实现而努力拼搏。

?

二是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推动制度创新。通过创新学校人事、职称等评价制度,特别要注重从精神荣誉、专业发展、岗位晋升、绩效工资、关心爱护五个方面对教师进行激励。要坚持依法办学,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推动学校健康发展,为广大教师静心专业发展、潜心立德树人创造更好条件,充分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全心全意为国家育才,为民族铸魂。

?

三是要激发学校办学内生动力。广大校长要认识到评价导向的杠杆作用,坚持科学评价,坚决克服“五唯”倾向,凝聚广大师生的价值追求,培育多样化的校园文化。要开门办学,注重拓展社会资源,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以多样化的校园活动,提高育人质量。

?

四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当前基础教育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学校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这是广大校长的主责主业。要大力推广优秀教学成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和水平。

?

4、基础教育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初心、使命和一贯的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就是要以人民之所想、所需作为教育之所忧、所办,努力弥补基础教育发展的短板,解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升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总体而言,办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

一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校长要做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引领者、 扶者、支持者,要努力为教师参与各类专业培训创造条件,鼓励和推动教师提升专业水平。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短板所在,要加大政策、教育经费倾斜力度,通过改善乡村教师待遇、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水平,推动乡村学校质量持续提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广大乡村校长要利用国家持续改善乡村教师待遇的契机,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

?

二是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校长要做科学减负的主要推动者,通过提升教师水平、提高课堂效率,为减负创造条件。校长尤其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主动追求学生全面培养、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全面质量观,引领学校发展、呵护学生成长。针对素质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校长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

三是要提升教育治理水平,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是解决基础教育痛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抓手,校长无疑是提升教育治理水平的关键。为此,广大校长要提高专业水平、法治观念、民主意识,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加速推动学校治理现代化。当下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很现实的一个任务就是为教师减负。要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减轻教师教书育人之外的各种繁杂数据统计压力。校长要敢于并且善于分析排除社会性事务对学校、教师的干扰,为教师营造一个安心从教、静心从教的教学环境。

?

四是要给校长放权,力戒形式主义。校长是改进教育治理、提升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实践者,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校长拥有依法治校的施展空间。所以,既要加强对学校办学的支撑保障能力,还要进一步给校长放权,通过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应放尽放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在学校教育教学自主权、人事工作自主权、经费使用自主权上予以进一步优化提升。当前,不同程度存在的形式主义是干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力戒形式主义,优化规范各类督查检查评比,减少向学校和教师摊派任务,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减少形式主义对校长治校的干扰。

?

?

?

热点十二:德育与教育的关系、如何做好德育、立德树人的三个着力点

德育与教育有两重关系。具体说来,德育和教育的关系包括这样两重:一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是整体与整体的关系。

?

何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意思是德育与其他教育,如智、体、美诸育一样,都是大的“教育”概念的分解或者具体。在承认这一关系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说“德育为首”“德育是统帅”“德育是灵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等等。也是因为这一逻辑的存在,在学校全部教育工作中具体的“德育工作”的概念仍然成立,因为没有这种“德育工作”概念,德育在教育实践中就会被抽象化、边缘化。这一点,可以从美国人一段时间(20世纪40-50年代)认为“直接的德育是无效的”(杜威等人的观点)、否定直接德育课程设置,结果又因为只是强调“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因而最终无人对德育负具体责任、而重新回到加强直接德育的“老路”上去——复兴直接道德教育(20世纪60-70年代以科尔伯格、价值澄清理论为代表的“道德教育复兴运动”)、尤其是新“品德教育”(即20世纪80年代起兴起character education)的历史轨迹中得到证明。当许多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教育一知半解者大谈“美国无德育”时,持论者其实只是了解了西方国家德育发展的一个历史片段或者德育现实的部分事实而已。

?

何谓“整体与整体的关系”?实际是说:由于教育本身具有正向的价值属性,“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的命题),全部教育都具 德教育的性质;反之,当教育脱离“教人做好人”的“好”的属性时,则任何教育的具体工作都可能沦为某种“教唆”的危险境地(学好数理化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的 凶)。故从这个角度看,道德教育(道德的教育)不存在,规范意义上的教育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只谈德育“为首”“统帅”是教育的“灵魂”“根本任务”等,对德育的重要意义肯定仍嫌不够。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黄向阳博士的观点才是正确、深刻的。

?

而上述德育与教育这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与整体的关系,都是人类教育的客观事实,而非简单的教育价值。

?

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

如果我们承认了以上两种德育与教育的关系,则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应该也必须这样去思考、安排自己的德育工作。

?

第一,认真把握全部德育工作的具体形态。我一直认为,学校或者全部德育(包括家庭、社会德育)都包括直接德育(直接以德育为目标、主题的课程、活动等)、间接德育(不以德育为直接目标的各种教育活动)、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课堂组织形式、师生关系、交往方式等对学生的人格影响)①三种具体的形态,教育者要依据此三种形态开展德育工作。当人们正确认识、把握了全部的德育形态时,德育与教育的两重关系也就同时都得到了认识上的肯定。而那些将德育完全等同于直接德育的认知,则不仅在德育与教育关系上有严重误读,也无疑将大大弱化教育工作者的德育自觉性与责任感、窄化德育实践的时间空间、妨碍德育工作因为考虑形态不同而有效开展工作的针对性努力。

?

第二,努力坚守全部教育工作的道德原则。承认德育与教育之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与整体的关系,其实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承认、确立两种教育观念:一是“道德教育”,一是“道德的教育”。当全部教育不再是“道德的教育”时,狭义的“道德教育”也就孤立无援、不可能获得应有的实效。2020年常州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一味要求学生“传递正能量”,其结果是我们失去了一位“世界上最可爱的天使”。这一惨痛教训告诉我们,那些一般人误以为是纯粹“教育观念”的错误,本质上也是道德教育的错误。“教育观念杀人”的实质,就是不道德的教育在杀人。总之,教育是一种伦理性的社会实践,要做好真正的德育工作,全体教育工作者就都必须建立起对教育伦理的高度自觉。

?

对德育与教育的两重关系的深入考量,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纯粹教育理论上的“咬文嚼字”,但其实也是攸关德育工作成效高低、有无的教育实践哲学的努力。要真正“立德树人”、做好德育工作,教育工作者就不能不多多体会这两重关系。

?

立德树人的三个着力点

?

首先,回归儿童成长,在完善人生上抓实。“实”就是要行动,就是要实践,就是要有效果。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跑线,是一个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工程。立德树人抓细抓小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孩子学到知识、掌握本领,使良好的人格深深植根于社会生活中。首先,通过“双基”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事。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我们着重培养孩子的操作能力,在学校的厨艺活动室,孩子自己到市场采购食材,自己动手做饭做菜,动作虽然不够熟练,但过程很重要。我们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 着做,班里的事情主动做。有了做的机会,孩子会干的活越来越多。在我校,有的孩子会给父母洗脚,有的孩子会 奶奶梳头,会在家里做洗碗洗菜等家务活的孩子就更多了。不要小瞧这些小事,这里有孩子未来的样子。

?

其次,让孩子学会学习。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学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种方法和能力不但能解决书本上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会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怎样去了解一切认识的对象。我们的“双基”教育,通过课内课外的融合、习惯与能力的交叉,培养孩子积极做事的热情与自信,养成负责、努力、探索的好习惯。比如课前要预习,课后要总结,饭前要洗手,被褥要叠放整齐,做事要有条理,对人要诚信等,这是比学习成绩还要珍贵的收获。有了这些学习成果垫底,将来孩子走向社会还会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

?

再次,让孩子学会做人,这是立德树人的归宿,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无论赋予教育怎样的意义,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不管学生将来能做什么,我们首先是要让他们“成人”,这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审美、体能、想象、创造、独立判断、批评精神等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学校从小事切入,在行为上落实,着力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和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礼仪习惯等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让孩子在面对人际关系时,知道怎么处理;在面对困难时,知道怎样去克服;在面对情绪冲突时,知道怎么去控制和调节。通过这样的教育,学校的学生大多都心态阳光灿烂,做事积极努力,做人友善厚道,他们在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