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考研题库及笔记——才聪学习网四川师范大学柏拉图黑格尔…(2021考研资源百度云盘)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模仿论[四川师范大学2017、2016年研]
相关试题:模仿论(摹仿论)[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模仿论,又称摹仿论,是指主张艺术来自对社会现实的模仿,能再现社会现实的本质,并能产生陶冶作用,是一种有关艺术来自人对现实的模仿的观念。模仿论是关于艺术的本质在于对宇宙万物的模仿的观念体系。这是西方最古老且影响深远的一种艺术本质论。模仿论在古希腊时期就存在着两种对立观念:①否定性模仿论,以柏拉图为代表,认为艺术仅仅模仿世界的“影子的影子”,同作为世界的本质的“理念”隔了三层,因此是虚假的,由此他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②肯定性模仿论,以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他认为艺术所模仿的世界并非“理念”的虚假影像,而是同样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2理念论[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理念论是指有关艺术来自客观的精神的呈现的观念,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黑格尔等。柏拉图认为,一种客观的理念才是世界的最终本质,是第一性的;由理念产生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仅仅是第三性的。与柏拉图在否定的意义上运用这种客观精神论不同,黑格尔从理念及其辩证运动构成世界的本质出发,提出了艺术类型的辩证演变思路。根据这个辩证运动原则,理念在其发展过程的每一特殊阶段上,都应当有一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它在该阶段的内在定性紧密结合在一起。黑格尔从理念与其感性显现方式和阶段之间应当形成内在统一关系的角度,把艺术类型依发展变化轨迹划分为如下三种:①象征型艺术;②古典型艺术;③浪漫型艺术。
3艺术兴媒[四川师范大学2017、2016年研]
答:艺术兴媒是指可以承载艺术家感兴并能触发公众感兴的艺术媒介。媒介是感兴的媒介,感兴是媒介的感兴。在欣赏任何艺术品时,人们最先接触到的并非艺术符号或者形象,而是某种可以触发感兴的物质媒介,这就是艺术兴媒。作为多层兴辞结构系统,艺术兴媒造成的兴媒层是艺术品结构的第一层面,直接影响着艺术品的创作效果与接受体验。艺术媒介在艺术创作、传播、接受的整体过程中构成了最基础的第一环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兴辞的调整、艺术兴象的生成和艺术兴格的展现。
4艺术兴象[四川师范大学2017、2015年研]
答:艺术兴象是指基于兴媒承载而经兴辞生成且富于感兴深蕴的艺术形象构造。当人们穿过兴媒层、兴辞层,便进入了兴象层,这也是艺术品整体的最核心层面。物质载体、符号编码都为塑造感人情思、动人心魄的艺术兴象服务。可以说,艺术兴象决定着艺术品最终的成败。艺术兴象的类型,分为象征、典型、意境、仿象四种。艺术兴象的特征,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的属性:①媒辞性,指媒介和修辞对兴象具有建构作用;②虚拟性,指艺术兴象并非真实存在的客观实体,而是接受者观赏或想象过程中产生的虚拟性意象;③情感性,指虚拟意象往往传达特定情感态度;④蕴藉性,指艺术兴象往往兴味深长、余韵袅袅。
5感兴[四川师范大学2017、2014年研]
答:感兴是指感物起兴,强调艺术家从平常状态中骤然兴起,代表个体身心进入一种高度兴奋状态,是外感事物、内动情感而又情不可遏的特殊状态的产物。审美感兴的三大特征包括:①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发生在瞬间的直觉;②审美感兴是艺术家对生命理想形象的顿悟;③审美感兴是艺术家个体的亲历体验。感兴是艺术家日常经验的升华,是个体在亲历中对理想的生命形象的直觉或顿悟。按照郑板桥关于作画过程的自我认识,感兴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6兴味品评[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兴味品评是指审美过程结束之后,审美感受持续活跃,进而向欣赏者的现实生活或明或暗地推进的过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描述的就是音乐欣赏中兴味品评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受众对余兴蕴藉的获取和生发过程。有些艺术品魅力或效果是深长的,可以在欣赏者的生活中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比如引导价值选择甚至是改变人生道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名作《红与黑》中,描写了主人公于连最爱读的两本书,一本是《拿破仑回忆录》,另一本是卢梭的《忏悔录》,而正是这两本书改变了于连的命运,也可以说是这两本书成为于连的人生导引。
7兴会[四川师范大学2016、2015、2013年研]
答:兴会,是指艺术品接受者借助于艺术品欣赏而激发自身感兴的过程。兴会理论关注艺术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接受,弥补了西方接受理论中过于哲理化的倾向,而且有利于构筑切合中国人审美体验的艺术鉴赏理论。可以将兴会分为四个层面:感触、生兴、兴会、兴味。也可以理解为:艺术品接受者首先以自己的感官去欣赏和理解艺术品,感受其构成和特色;艺术品的原创性的特色激发内心的感兴波澜;接受者在艺术品独特魅力的激发下沉入特别感动的体验境界,发现人生的深厚奥秘;接受者有
时可以透过艺术品体悟到更为朦胧、深邃而悠长的感兴意味。
8艺术品[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研]
答:艺术品,即艺术作品,是指艺术家审美意识创造性行为的成果。艺术品是一个有机整体,将之分为外在的物质形式层和内在的精神内容层两个方面,即形式与内容,也可用能指与所指、符号与意义来替代。艺术作品的内容是艺术内在的含义,是题材、主题、情节、细节等因素融合后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现,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作品内容具体存在的样式,艺术作品的形式基本由结构和艺术语言构成,即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结构为内形式,艺术语言为外形式。
9媒体[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研]
答:媒体,又称“传播媒介”,是指在传播过程之中,用以负载、传递和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它介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是传播艺术符号的物质实体。传播媒介有两层含义:①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报纸、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及电话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②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和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
10听觉直观艺术[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研]
答:听觉直观艺术是指用一定音响和表演手段为媒介来塑造诉诸公众听觉的艺术形象的艺术。主要是指音乐。听觉直观艺术是以听觉感受为基础的直观性艺术,运用音响、旋律、节奏、肢体、和声等艺术语言来获得不确定的艺术形象,直接诉诸听觉感官以唤起欣赏者的兴会,听觉直观艺术又可称为音响艺术、时间艺术、动态艺术。
11艺术创作过程[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研]
答:艺术创作过程是指人类特有的、高级的、复杂的、极富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是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围绕创作意图,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随即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手段,把它物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可供鉴赏的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活动过程。艺术创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逻辑上,这一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在实践中,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连续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12典型[四川师范大学2016、2014年研]
答: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那种可以指向普遍社会本质的独特个别的兴象,属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色。典型的艺术特点是魅力性理念与特征性手法的融合。一方面,典型要求艺术兴象具有内在深蕴的魅力性。它包含两层意义:①它是通常理解的艺术魅力,即艺术兴象抓人眼球的审美能力;②它更兼有深厚的社会文化意义。另一方面,典型要求艺术兴象具有外在鲜明的特征性。总之,艺术典型是普遍与特殊、个性与共性、神圣魅力与凝练特征的融合。
13艺术体制[四川师范大学2016、2013年研]
答:艺术体制是指特定时期存在的关于艺术的各种观念与知识系统,以及艺术品赖以存在的生产、传播、消费、评价的完整的社会机制。一定时期的艺术体制约束着彼时艺术的创作与接受。体制与创造之间是相反相成的张力关系,一定的体制保证着规律性的创造,而新的创造则会不断冲击旧有体制,催生新的体制。艺术体制的这一特性被称为“弱体制性”,弱体制性主要指艺术体制是一种动态的网络关系结构,此结构既控制着主体的社会实践,但又不会在根本上限制突破常规的行为的出现,甚至会鼓励行动者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在艺术场中,突破常规、寻求新变是基本规则,艺术体制鼓励对体制自身的挑战。
14神思[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研]
答:神思,是指艺术家精心构思组织感兴使之成为感兴修辞系统的过程,又可称作“构兴”阶段。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神思”的重要性提到了“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的地位,认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这里,刘戡把艺术构思的“枢机”归结为“辞令”,也就是艺术语言形象的表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