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中国政法大学32名研究生录而不读,专家 学校与考生缺乏双向沟通机制

??9月19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陆某某等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公示》,引发热议,有网友质疑考生放弃入学的选择会浪费教育资源,也有人称“去不去都是自己的选择”。

研究生“录而不读”现象已经连续多年出现。据媒体报道,2019年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曾对该校68名未按学校规定办理入学手续的2019级研究生作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对该校逾期两周未履行报到手续的49名研究生作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告,宣布拟取消38名2021级研究生入学资格。

对于近年频现的研究生“录而不读”现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指出,考生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放弃入学,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读研)要付出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后面还要找工作,最后回报可能要小于付出的成本,产生的效果跟所期望的有很大差距。”

多所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和教授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表示,找到工作、出国留学是学生放弃入学资格的主要原因。此外,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被调剂到非全日制,也是原因之一。

储朝晖认为研究生放弃入学除了造成教育资源浪费,还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因为校方无法预知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同学会不会按时入学。

关于网友频频提及的教育资源浪费问题,储朝

晖表示这与研究生招生体系也有关系,不只是考生单方面的问题。他强调在研究生招生体系中,学校与考生缺乏双向沟通机制,这会造成考生对考取的院校了解太少,学校也无法及时获知考生的选择。

九派新闻记者 曾宪雯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