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的自我救赎实习、考研、跨考、求职(重生之自我救赎)
原标题:00后的自我救赎:实习、考研、跨考、求职
astrid
#bg
2018-2023本科: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学
#工作
2021.07-2021.08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建筑实习生
2021.11-2021.12 新城控股-产品研发部-精装设计管理实习生
7月待入职基恩士-销售工程师
之所以把一个专业称为天坑,不是因为它的就业市场狭窄,也不是因为薪酬过低,而是因为它如一口深井一般把你困住而你却不自知。你如一只青蛙一般每日生活在井底的温床,你的眼界仅限于井口那圆圆的天空,而你自负地认为自己已经遍历山河。
终有一日你从中跳出,却猛然发现你完全丧失了在田野中生存的能力。此时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回到井底,要么自我救赎。
我的梦里也曾入过铁马冰河
与建筑的缘起,始于年少的悸动,像极了我们都有过的懵懂青春:我3岁开始画画,喜欢用画笔描绘出多彩的世界,喜欢仰望街边的高楼大厦,也喜欢置身于古典园林的亭台楼榭。于是我毅然在高考志愿表上填写下建筑,从此开始了为期5年的drama人生。
前三年的大学生活,我是没有任何跑路想法的。我始终觉得我在建筑这张安全网的庇护下活得肆意且张扬,在这座211学校的象牙塔中做着一连串美好但不切实际的梦。我为我们专业不学高数不学大物而感到窃喜,在素描课水粉课上感受画笔赋予我的灵魂,在其他专业同学羡慕的眼光中故作哀叹。大一暑假公费前往苏州进行认知实习(游山玩水),我觉得我学到了天底下最幸福的专业。
当然,这其中也有辛酸和汗水。比如设计课的评分标准就像明天的天气一样捉摸不透,比如交图之前几乎必经的通宵甚至连续通宵,比如昂贵的画图工具、模型材料、图纸印刷直接拔高了建筑专业学生的生活费。可我觉得这些与兴趣相比根本不算什么,年轻人都要吃点苦的,我在追逐的是我想要的人生。
那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这种自我pua是多么荒唐。
图 / 还没开始通宵的建筑学专业教室
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
直到大三的暑假,我决定去亲身体验一番建筑职场,看看我以后大概率要过的人生是什么样子。于是在20岁的夏天一个人拉着箱子来到深圳,开始了设计院的实习。
于是,大梦初醒。
对于设计院的工作日常和现状,网络上已经有无数客观且真实的评判。我只想说,我无法接受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工作,更不可能为了工作牺牲自己的生活。我在这段经历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于是在某天的晚上,十点半下班的我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跟自己说:你一定不要过这样的人生。好在我才大三,好在只是实习,好在只是一次试错,我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
既然我不想做乙方,那就去甲方看看。此时我已经隐约感受到了地产的寒冬,但依旧对建筑行业的上游抱有一丝幻想。于是我借着22届秋招的风口抓住了第二次实习,实习地点就在我大学的城市。因为这时我学校还有课程,老师又坚决反对请假,所以我每天在公司和学校之间往返三趟,平衡课程与工作。
其实这次的工作日常和强度我是认同的,可是在我入职一个多月后,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带来大范围裁员(当然包括我),我在恐慌之余上网搜集信息,才猛然发现原来地产行业早已濒死。深入了解之后,我终于下定决心,彻底跳出建筑圈。
此时已经来到2022年,大四的我需要在人生的岔路口作出抉择——考研还是工作?一番思索后我敲定了计划:备考建筑研究生,考上之后利用研究生时间摸索转行。我一直是个求稳的人,我没有跨考的勇气,更怕放弃考研这条路之后转行的道路依旧走不通,所以只能选择曲线救国。于是我在那个寒假去学了建筑快题手绘,在3月份开始正式备考。
图 / 集训期间产出的建筑快题
与此同时,我开始搜索相关转行信息,并加入了一些转行交流群,闲暇时间听听免费的分享会。我的世界仿佛突然被打开了一扇窗,那透进来的光迷了眼睛。我发现原来这世界上有这么多职业,但每个职业又都是围城。我也是在那时关注了建走偏锋公众号,我意识到原来建筑师离开设计院的之后依旧有如此广阔的天地。于是我又开始动摇了: 反正都要跑路,那我为什么还要花一年时间去考建筑的研究生,再花三年时间去钻研一个我注定不会从事的领域呢?
从此以后我经历了半个月的思想挣扎,每晚在床上睁着眼躺到天亮,我似乎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了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强。我意识到互联网终将是未来大势,我要跨考交互设计,进而进军互联网。不过鉴于目前的内卷程度和逐年降低的上岸率,我要同时准备秋招,以防考研失败。 是的,倔强归倔强,我的理智依旧给自己留了后路,但这条后路竟成为了我最终的去向。
路的尽头还会是路,只要你愿意走
6月份,已经结束建筑考研一轮复习的我扔掉了所有的专业课复习资料,开始从零开始备考交互设计。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学完了考研机构半年的专业课课程,这时我的精神状态在大多数人看来已经不太正常。随即7月秋招提前批开始,我在每天完成备考任务之后拿出几小时来投简历、笔试、准备面试、面试。
图 / 又去学习交互设计的快题
考研和秋招并行确实是有点离谱,那应该是我上大学以来最忙的一段日子,我认为比我大一的时候满课同时加入8个部门还要忙,我好像做梦都是投简历。由于我当时已经没有时间去做交互设计的作品集,所以我的选择了海投,而且是非常海的那种。我投了几乎所有行业的所有非技术类岗位,甚至很多岗位我自己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每天抽时间浏览牛客、小红书以及各种求职转行交流群的消息,于是我的世界又开了一扇窗,倾泻的阳光已覆盖了所有角落。我明白了原来我只是建规景浩浩荡荡跑路大军中的一员,我并不是一个人奋斗在这条前路未明的荆棘路上。
我还明白了完全不必执念于大学专业跟工作的一致性,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我意识到了此前的我是多么井底之蛙,不是所有专业都需要利用通宵做作业来完成自我感动,不是所有工作都是007的强度六七千的月薪。原来我四年来一直在悄无声息地被pua以及自我pua而我却浑然不知,在学术上造诣颇丰的老师的谆谆教诲是以你投身学术为导向而非就业导向,所谓建筑情怀终究只是一种精神食粮,可是活着需要的是能填饱肚子的面包。
图 / 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在图书馆走廊抱着ipad面试
那些我求职才明白的道理
1、投简历的意思并不是点一下投递的按钮,而是要把自己简历的内容手动复制到不同公司官网的简历投递通道中。
2、校招不仅包括线下来到学校举办招聘会的企业,你可以利用网申投递任何公司。
3、实习不仅指毕业实习,它分为能转正的暑期实习和不能转正的日常实习,而真正有盘算的人在大一大二就开始了实习,等到大三的秋招拿着三四段的实习经历卷到最后。
4
、对于校招求职尤其是非技术岗来说,对口的实习经历可以胜过其他一切title包括学历,几乎没有企业会看你的本科成绩甚至是否挂科。
5、面试分为群面、业务面和hr面,面试全部通过跟拿到offer是两回事,泡池子可能跑到最后就泡没了
原来这些道理大家都懂,而我好像现在才迟钝地反应过来。
反应过来总比还蒙在鼓里好。好在我性格本就外向而且有个厚脸皮的优点,再加上逻辑思维和随机应变能力还凑合,我在0实习0项目的强行转行路上最终拿到5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offer,包括工业自动化销售、新能源销售、猎头、电商买手、科技美护产品经理等等。
一番权衡后我选择了大客户销售,签定三方后求职告一段落,我在11月末终于全身心投入考研复习,这时身边大多数朋友已经被我的操作搞晕了:这个人到底是读研还是就业?
图 / 考研冲刺阶段几乎住在图书馆(再学习也不能亏了嘴巴)
前路未知,令人恐惧,更令人向往
考研前三天我意料之中地阳了,378分的跨考成绩似乎在很多人看来已经很高,可在神仙打架的同济考研圈中依旧只能排到全国43名。一志愿上岸未果,我又开始琢磨调剂。可是直到4月6日零点调剂系统开放,我才意识到我大大低估了这场硬仗的折磨程度。
在调剂中,人的底线在一次次崩溃和绝望中无限降低,我始终在漫天的黑幕中匍匐前进。我的作息完全打乱,白天学不下去晚上emo。每个学校复试考察点都不一样,我不知道该学什么,也不知道学的东西会不会用到。我不知道学校的考察标准,不知道学校会拒绝我还是会已读不回疯狂养鱼,不知道在那路灯照不到的地方有多少黑幕,我不知道我的未来。
图 / 考研当天的小阳人大军
总之我总结出一个道理:跨考生处于整个调剂鄙视链底端,你的初试成绩、本科出身、一志愿名校、过往经历的所有光环叠加,在“跨考”这座黑不见底的深渊中无法散发出一丝光芒。
我收到的唯一一个复试通知来自一所西南地区211,可是收到复试缴费通知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一百块钱的复试费不如拿去吃顿火锅。于是在大脑空白的一夜无眠后,我拿出手机开始编辑发送给招生办的放弃复试邮件。发送的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舒畅。
我终于想明白,考研考不上不是失败,只能说我没有达成我想要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这条路并不适合目前的我。
那就换条路走,停止自我否定,停止自我pua,停止无意义的内耗,从大众评价标准的漩涡中爬出,我无论如何都能活出我独特的人生。
不出意外的话,我应该会在7月份入职,正式踏入属于我的职场。那么接下来的三个月,是上天奖励给我的时光。我会将我一直以来杂乱无章的人生进行复盘,去做那些我一直以来想做但没有做的事,在这阳光明媚的春日开启一场一个人的旅行,或许我还会做做自媒体、学一门新的技能……我不知道我走出校园的第一份工作会坚持多久,也不知道工作节奏和氛围是不是我想要的,更不知道我会认识哪些人经历哪些事。可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一切都是机遇,一切都是我明天的前奏。
后记
我的转行之旅到此算是暂时停下脚步, 一句话总结的话,大概就是追光的女孩想要成为光,她在风驰电掣中一头扎进属于自己的命运里,最终活成了自己的烛火。
对于之后,我想要我这一生悠远辽阔,上山下海,痛苦快乐,好的坏的我都想活一活。我感谢自己从未把选择权放弃,更感谢一路走来遇到的他们,让我看到这世间无数的可能性。
也很想对计划跑路、正在跑路、已经跑路、以及所有处于迷茫纠结中的朋友们说: 不要轻易用“失败”来定义那些不尽如人意的结果,难的从来都不是过程,而是如何开始,如何迈出第一步,如何在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之前不断努力的去寻找去试错。别人的答案回答不了你的问题,读不好书也可以,但一定要好好爱自己。
也欢迎大家来找我交流、一起进步~
– end –
撰稿:astrid
编辑:小樱
离开建筑行业后,摆摊卖烧烤的第100天,开烧烤店的第10天
31岁设计院转行失业了也想谈理想
37岁不婚建筑师的另一种设计人生
骑行成都:5位“头号玩家”,8条主题路线,带你“破风”~
本硕8年走过22个国家,尝试做心理咨询师、烘焙师、摄影师、插画师,学建筑还能有多斜杠?
同济建筑本硕,兼职心理咨询师,进入建筑领域12年:能跟我聊聊你为什么抑郁了吗?
因为超爱吃麻辣鸡:央企设计院离职去做食品轻创业
华人独立艺术家苏向:我在加拿大用针线延续家族传承,探索中西文化的交融
风景园林转行乘风破浪:500+人陆地冲浪俱乐部的主理人
离开央企地产,在定向越野跑道上追求自我
华南理工建筑学毕业,创立乡漂漂,从零开始的乡村振兴创业生活
留学职业分享 | 从香港大学毕业后,我开启了港漂之旅
重大和ucl毕业后,转行做烘培工作室,设计的思想已经映射到了这一方蛋糕之上
曾梦想去蓝带学甜点,来到加拿大美院读工业设计的我,最终沦陷于手作陶瓷的无限魅力
清华建筑学毕业,双减之后转行在教培行业做教育
美院毕业后,我在加拿大当木匠
从 朝九晚五到自由职业:96级清华建筑前辈的独白:一个自由职业者的修养
从 建筑到游戏,ucla建筑学毕业, 在游戏行业继续我的建筑梦想
从 建筑到游戏,转行做剧本杀+游戏策划,养成系创作选手的波粒二象性
从万科到婚礼策划,疫情之后的涅槃重生
从翻译到建筑师, 要做潜水女王也要做建筑师!(翻译转建筑收获伯克利)
从 经营经理到设计总监,创业7年,从20平米开始,尽管不少建成的项目成为地标,也没为公司做过宣传
从 快到慢:8年国美学习经历,非常建筑实习goa工作,回归乡村做慢节奏项目
从城市到农村,不愿被“卷”,90后姑娘回到农村:造出一座亭子,火了
从vr到建筑, 毕业后进入米哈游,在游戏世界开辟建筑师的天地
从 建筑到研究员:西建大毕业后他到法国攻读了两个学位,之后选择进入公立研究机构
从 景观到保研服务设计:我为用户创造产品的合理性
从甲方到乙方,从研究到实践,她成为工业废地景观改造的智囊
从 追星到生活,从“追星”安藤到探寻生活,建筑学姐爆改房车环球旅行
从交互到景观,一个不懂交互的programmer不是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师
从 建筑到自媒体,建筑学在读做自媒体博主是怎样的体验?
从单面到多面,就职于big和shl,做建筑,做交互,做策展,设计跨界真的无所不能
东南毕业,法国执业,在保罗·舍梅托夫工作,回上海创业和睿设计
从游学到朝圣,亲历oma和som等顶级建筑事务所,一位在旅行中不断成长的建筑师
从 设计到赛车,加拿大青年设计师中最专业的赛车手,赛车手中最会画图的诗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