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民族学考研中国歌剧的民族性特征_的发展_西方_创作(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考研)

原标题:

民族学考研:中国歌剧的民族性特征

论中国歌剧的民族性特征

付晓雪

[摘 要]中国歌剧相比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路程更加崎岖、更加曲折,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歌剧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同时也历经了低谷。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都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上一层楼,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与鉴赏也更有兴趣,因此,中国歌剧的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歌剧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现状,其次论述了中国歌剧的民族性特征,最后,着眼于世界,探讨中国歌剧的民族性特征与世界性的关系,以期中国歌剧的发展更具有民族性、本土性和世界性。

[关键词]中国;歌剧;民族性特征

一、中国歌剧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歌剧的时代背景

歌剧是一种主要以歌唱和音乐来表达感情的艺术表现形式,源于西方,相比传统戏剧或歌曲,其综合性较强,人们钟爱于它独特的歌唱和音乐形式。宋元时代以来我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戏曲,戏曲中时而演唱,时而对白,时而两者并存,初具歌剧的特点,但因其情感表达的委婉性暂时还不能被称为是歌剧。随着清末音乐的发展与创新以及走出国门与欧洲歌剧的相遇,中国歌剧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五四运动后,中国吸收了西方歌剧中的优点并结合自身歌剧的不足进行了创造,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中国歌剧[1]。《麻雀与小孩》是黎锦辉创作的,黎锦辉被称为我国歌剧的开拓者,其作品无论从结构还是从音乐表达都遵循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这一作品的问世使中国歌剧真正走进了大众,人们也更加感受到了歌剧的魅力。中西文化的结合与交汇产生了中国的歌剧,人们也开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秋子》《夫妻识字》等作品的问世,使歌剧在中国舞台上崭露锋芒,人们也感受到了这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为之深深吸引。

(二)中国歌剧的发展现状

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促使着歌剧的成长,歌剧也从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后来的万人推崇,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歌剧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这个困难并不是歌剧本身的局限性,也不是某一种歌剧题材的错误选择,而是歌剧的发展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2]。经济的发展迫使歌剧艺术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创作者在经济体制下生存,有时候为了迎合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中国歌剧的民族性、传统性和文化性,更忽视了应当传递给大众的审美观,导致喜爱歌剧的人减少,从而使歌剧面临较大的生存危机。歌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其不仅是音乐与歌唱并存,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剧情发展线索。歌剧的灵魂就是其创作理念,正确的创作理念可以呈现出作品的高度与品位,如何树立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创作理念也是众多创作者一直探讨的问题,创作理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受人民群众拥护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并使歌剧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歌剧表达的不仅是创作者的感情,还要给予观众一定的思考,观众通过欣赏歌剧,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给予歌剧一些补充,不同的人对于歌剧有不同的认识、理解与感悟,观众对于歌剧的评价是多元的、自主的。

二、中国歌剧的民族性特征 (一)创作理念的本土性特征

中国歌剧的重点在于将中国特色放在首位,需要积极地、辩证地看待中国特色,基于中国特色并有效地吸取西方国家歌剧的特点,使中国歌剧发展更加丰满,因此,其创作理念需要围绕本土性特征展开[3]。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艺术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我们在发展和创作过程中立足于本土,掌握歌剧的本土性特征,同时向西方歌剧虚心学习,吸收其精华和养分,使中国歌剧的发展与创作更加多元化、世界化。中国歌剧基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始终是歌剧创作人的一大创作原则,这条创作原则有助于中国歌剧走向更大的舞台,同时使中国歌剧与西方歌剧有效地结合,展示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且具有世界性的歌剧。歌剧《刘胡兰》的舞台展现立足于本土,同时也借鉴了西方歌剧的一些表现形式,最终形成了情感更加丰富、剧情更加顺畅的中国歌剧。国家的发展促使了国门的打开,中国和西方歌剧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越来越频繁,中国的歌剧不仅将西方歌剧请进来,同时也让自己的歌剧走出去。

(二)演唱风格的民族性特征

歌剧属于音乐艺术的表现范畴,在整个歌剧舞台的表达中演唱起着很大的作用,歌剧表演者在歌剧演唱训练中所创造出的角色特征和形象是很重要的,整部歌剧的风格和灵魂一般取决于它。中国歌剧表现出了炙热的民族情怀,创作者对于歌剧艺术的不断摸索与探讨使得歌剧表现更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在演唱过程中也更加体现了国家民族性的特征。中国民歌和传统文化戏曲滋养了中国歌剧的产生与发展,创作者在进行演唱练习与探索时尝试着将西方的美声融入进去,使中国歌剧的表现更加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演唱者对于歌剧的创作理念、人物形象都有很准确的掌握,中国歌剧的魅力在于演唱者将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嵌入其中,使演唱表现得更加真切、深沉。在倡导关注演唱风格民族性的基础上,多接纳西方国家歌剧的演唱方式和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借鉴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角色和剧情的脉络以及情感,并巧妙地将西方美声和其他演唱技巧融合进去,借助外力使中国歌剧的展示更加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西方美声的运用是否有必要或者是否需要完全借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否借鉴取决于歌剧本身的艺术特点以及真实需求,切勿一刀切式盲目跟风而导致中国歌剧失去民族性、本土性、文化性。

(三)题材选择的历史性与女性特征

女性和历史好像是大部分艺术追求的一个不老话题,每一件经典之作中都贯穿着或者部分贯穿着女性和历史的主题,这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是很常见的。对女性形象的研究与塑造是世界上很多创作大师所青睐的,中国歌剧也不例外,雕磨女性角色和研究历史也是中国歌剧发展历程中不可少的浓重一笔。中国歌剧中的女性角色在不同的手笔下展示出了不同的性别魅力,同时也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中国歌剧中以女性形象为主题的表现形式并不少见,最耳熟能详的是《白毛女》,这部作品的问世使中国歌剧的发展向前迈了一大步,因为其剧中典型的女性角色在大众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并使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发展以及那个时代的人物产生了更多的思考[4]。历史性也是很多歌剧创作时运用的一条主线,创作者通过对历史时期真实故事的创造和改编使歌剧表现出更多的爱恨情仇和艰辛跋涉,不得不说,以历史性和女性为创作线索是歌剧创作的一条道路。

三、中国歌剧的民族性特征与世界性的关系 (一)坚持中国歌剧的本土性与民族性

中国歌剧的本土性和民族性需要我们的传承,能够体现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民族习俗的作品才是一部优秀歌剧应具有的水平,同时也是对一部作品的基础要求,歌剧的演出应该能够反映出时代的特点、人们生活的故事,这样的歌剧才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才能体现强大的民族气概,同时也能将以人为本更好地展示出来。中国歌剧目前的发展对于传统戏曲、传统音乐的运用与吸收是值得肯定的。传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歌剧的发展来说并不意味着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全部再次呈现,也不意味着对于西方优秀艺术形式的全部摒弃,反而中国优秀歌剧的呈现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西方艺术形式的创作和呈现,因为在信息多元化的发展下闭门造车并不是对民族性和本土性更好的沿袭与继承。

(二)坚持中国歌剧的开放性与世界性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不冲突的,艺术的民族性、本土性和传统性构成了艺术的世界性,同时艺术的世界性是以艺术的民族性为基础的,如果没有艺术的民族性、本土性和传统性,艺术的世界性将会缺乏色彩与层次。在中国歌剧中渗透西方歌剧的元素是中国歌剧创造辉煌的辅助剂,我们研究西方歌剧的发展形式和创作理念有助于我们根据文化传统创作更优秀的作品,自身和西方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 助、相互启发的关系。我们在借鉴过程中不是要不屑一顾,更不是要将西方艺术凌驾于我国传统之上,我们需要理智地看待自身艺术和西方艺术的发展,因为毫无原则的接受会使我们失去我国传统艺术的民族性和本土性,而毫无原则的否定会使我国传统艺术停滞不前。因此,理智地、辩证地看待中国歌剧的开放性和世界性才能使我们真正进步[5]。

(三)坚持中国特色歌剧的创造性

任何发展都不接受偏激,艺术的发展更是如此,因为任何的偏激都会使我们脱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因此,中国歌剧在发展进程中需要记录自身的优点,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元素使歌剧更具生命力[6]。我们的歌剧创作者需要认识到自身创作的局限性并积极学习西方或者其他艺术文化元素的优点,将其他优秀的艺术形式和创作形式有机地运用在自身的作品中,使中国歌剧既具有民族性、传统性,更具有创造性和探索性。毋庸置疑,中国很多优秀的歌剧某种程度上在尝试着吸收并运用西方的艺术特色,创造性是艺术的生命,也是中国歌剧的生命[7]。我们需要在艺术的沃土中吸取精华并创造奇迹,既保持艺术的本土性又坚持艺术的创造性,才能使中国歌剧在世界的舞台上博得掌声。

结 语

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经了繁华,也体味了酸楚,所幸我国创作者没有跌倒更没有放弃,在中国歌剧发展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并使中国歌剧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中国歌剧的发展必须坚持本土性、民族性、传统性,同时也必须保持学习的态度,积极吸取西方艺术形式中的精华,使自身的创作风格和内容更有特色,基于民族性,发展世界性,才能使我们的歌剧创作更有生命力。

注释:

[1]查汪宏,徐承跃.20世纪中国歌剧漫谈[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04):129—130.

[2]陈 颖.浅览中国歌剧发展[j].艺术理论·戏剧,2007(03):69—70.

[3]高 静.罗西尼歌剧咏叹调的戏剧化表现功用[j].中国音乐学,2006(04):131—134.

[4]郭建民.关于中国歌剧的生存与发展问题[j].乐府新声,2002(03):42—45.

[5]金 曼.当代中国歌剧人的责任和使命[j].人民音乐,2009(03):28—30.

[6]孙志福.论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播[j].戏剧之家,2017(12):86—87.

[7]刘蓓蓓,秦 军.浅谈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j].文化教育,2007(04):148.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2-1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