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月22日举行的2022年同等学力人员申…来自四川专科本科研究生…

??
? ? ? ?李式军,出生于1934年12月,浙江临海市人。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蔬菜及设施园艺学家、园艺教育家。中国大陆现代设施园艺与蔬菜无土栽培科教进步的先行者之一;南方(热带亚热带)设施园艺的推动者。1951 ~1954年就读于浙江黄岩农校,1958年毕业于浙江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农学院任教。1982年至1984年公派到日本千叶大学访学。历任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副系主任、系主任,蔬菜研究所所长,农业部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八、九届理事,江苏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等职。获全国优秀教师,农业部直属院校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教师等荣誉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李式军(左一)教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
?一、少小磨难,炼就坚强性格
? ? ? ?李先生说:回想起他的家乡,虽是个山区,但山明水秀,风景宜人,青山绿水,就像世外桃源一样,所以回忆起来非常美好。小的时候,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虽处大后方,仍耳闻目见县城遭受的敌机轰炸和细菌战残害乡亲的惨状,他是在乡亲长辈讲述明代戚继光在临海平倭寇和当时山区人民对日本侵略军进行英勇抵抗的英烈故事中成长的。李式军家庭人多地少,经济较差,小学学习受到一定影响。1947年,他进入初中,因为成绩好,年年靠奖助学金才获得免费上学机会。

?李式军初中毕业留影

? ? ? ? ?李先生回忆说:初中毕业以后,因高中学费贵,学制要三年,还要到县里面去读,家里条件不允许,只能回家务农。正好当时村里的小学缺老师,就让他在小学里当老师。那时,土改刚开始,他就一边当老师,一边 村里抄抄写写。那年,他初中的一位老师去了台州农校当老师,叫“台州高农”,是浙江省立的,他告诉李式军,上农校不要交钱,农校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劳动。就这样,他教了一年书以后,于1951年就到台州农校(后更名黄岩农校)去念书。

? ? ? 在农校的条件比上初中好多了,吃的也好,管理干部许多是老革命,思想好。上课的老师也比较优秀,许多是金陵大学、浙江大学毕业的,他们也很认真学习。快毕业的时候,他加入青年团,那个时候还不叫共青团,后来班主任鼓励他入党,快毕业的时候申请入党,那个时候政治气氛很浓。

?

二、喜入浙农,奠定坚实专业基础
? ? ? ?1954年农校毕业时,正好国家大搞建设需要人才,省里通知说农校优秀毕业生可以报考大学,学校推荐了20多人去杭州考试,李先生说:他考了第二名。想都没有想到,若是解放前,一般稍微富裕的人上大学都很困难,像他这样普通农民家的孩子是上不起的。到高校后,吃住不要钱,还有助学金。

??? ? ?在浙农4年,他们四年学习很完整,这四年他都被任命为班长。按照苏联教学体系,班长要校长任命的,主要看学习成绩,每年任命一次。1957年“反右”时,按照教学计划,要到青岛去实习,因为南方没有苹果,没有梨。他就代表同学向系主任反映,系主任是中央大学毕业的,还留过美,后来他同意他们去了。到第二年,他们又到上海去实习蔬菜生产,因此“反右”运动没有耽误他们的实习,班上没有挖一个右派。?

李式军在浙农大学习留影

??

?? ? ? ?当时浙农在所有农业院校中,园艺系的师资力量是全国第一。为什么呢?浙农是把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的园艺系搬到那边去了,1952年都把一流的一级教授和二级教授都调过去了。一级教授中有一个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是中国有名的园艺泰斗,叫吴耕民。他是中央大学园艺系创始人。他从日本留学再到法国留学,把法国梧桐引到南京来。还有,就是国外的花卉,现在各种各样的花卉,很多都是他从外国引回来的。花卉名字用外文说很难听的,他都翻译成中文,许多都是他定的名,比如康乃馨这种花的名字都是他定的。

李式军(左一)与浙农大著名教授吴耕民合影留念

?

三、下乡锻炼,勇过劳动生活关
? ? ? ?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南农的园艺系被撤消了,只有5位老师留下来,直到1958年“大跃进”,江苏省要办园艺专业。因为当时国家搞建设,工矿区大量发展,大量工人要吃菜,蔬菜这些基本的东西供应不上,所以必须恢复。恢复没有人,正好他毕业,就被分配到南农。

? ? ? ?到南农来他很高兴,当时到处是一片繁荣兴盛景象,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还有总路线,就是“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还有放卫星,全部都砸锅卖铁,把食堂办起来,大家过着“共产主义生活”。不过,一到学校,就把他和同事、同学全部下放到农村去了。

? ? ? ?他被分配到苏北邳县红旗人民公社,本来学校要他跟着曹寿椿老师搞蔬菜,但曹老师被下放到常州奔牛公社。到北方农村后,要吃杂粮,所以要过几个关:一个叫生活关。北方没有大米吃,玉米、山芋是主粮,有麦子麺粉吃那是最好的了;还有就是住,北方住茅草房,农民家里没有家具,没有小凳子,锅灶上面就有几个瓦罐、一口锅,很苦的。他们分到各个生产队,就在生产队仓库地下垫一堆厚厚的麦草,大家挤在一起睡,学生、老师、老教师都在一起,冬天也没有什么烤火。第三关就是劳动关。北方与南方不同,就锄头、钉耙这套农具都不一样,北方就一把铁锹(铲子),干什么就是一把锹。这都要学,慢慢适应。再一个就是思想关。当时口号就是向贫下中农学习,把田间当课堂,要在实践当中学习。

1963年李式军(前左一)等老师与1958年下放邳县红旗人民公社“八一”班同学合影

?

? ? ? ? 当时老百姓生活很苦,到春天麦子还没有熟,就把它拿来吃。还有春天槐树叶子、榆树叶子……这些树一发芽,大家都把它采光,所以到了春天的话,老师队伍里面像他们的年轻力壮都很难受,有些老先生的话,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个饿肚皮的苦,还有那个粗糠做成窝窝头,很难吃。

  当时,曹寿椿老师在常州,省里叫她研究人民公社食堂蔬菜周年供应的事,常州奔牛公社下面有个蔬菜大队,她就在那个蔬菜大队里搞实验。曹老师提出要把他从苏北调过来,所以他一到春天,就调过来了。临走时,那边的同学们都哭了。到南方,确实两个世界了,起码蔬菜大队食堂里面有饭吃。后来他和曹老师一起研究一年四季有哪些品种可以供应?江苏省有哪些品种?这个月供应哪几种菜,那几个月供应哪几种菜,等于一边劳动一边科研。当下乡快一年以后,全省各下放点反映这种下乡对同学们伤害太大,同学们营养不良,特别是女同学,得浮肿病,都没得吃了,要赶快回来,所以九月份,就回学校了。

?

四、研究小白菜,恩师教诲最难忘
? ? ? ?那时,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国家“高教60条”也出来了,大体上从1959年到1962年这三四年,还算正常。李式军与曹老师还继续搞食堂蔬菜的周年供应研究,除常州奔牛外,还在南京紫金山公社苜蓿园大队试验,这个大队就在学校旁边,他与他们的技术员、队长很熟。当时,国家还给他们一项任务,就是收集保存研究蔬菜地方品种资源。因为人民公社化以后,群众都集中起来了,过去是单干的,每家每户都有好多品种,不管是水稻,还是蔬菜,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品种,物种多样化。集体化以后,都不留种,所以很多品种丢光了。国家认识到这个问题,就叫他们赶快调查、收集、整理、利用,这是一个很英明的决策。他与曹先生专做小青菜的研究。从1959年到1962年,他们收集了100多个品种,都按照国家规定种起来,所以这个研究工作量很大的,到后来,发现里面有好的品种,有些是冬天很好吃的,有些是夏天长得很好不怕热的,有些不怕冷,有些开花很晚,比如一般的品种一到春天都开花了,开花的时候不能吃了,但有些品种,它到四五月份都不开花,这些品种都收集起来,还有品质好的。

?

五、艰难时期,初心不改教与研

? ? ? ?1964年9月份,学校又派他到农村去搞“四清”,回来后没有多长时间又搞“文化大革命”,大学停止教学、科研和对外学术交流,在这个动乱时日,他和曹先生只好用罐子把收集的百余份珍贵品种种子资源贮藏起来,在罐子里面放上生石灰,上面再用生石灰封起来,好不容易熬了6年,到1972年,学校搬到扬州,在新成立的江苏农学院安顿下来,就赶快重新抢种繁种,让它开花结子,幸好种子还有发芽力,这个救了命了,说明土法保存得好,否则就全军覆殁了。

? ? ? ?小白菜是异花授粉作物,要保证每份品种纯正,只有分别用纱网罩起来隔离留种,才能防止蜜蜂串花授粉。当时做纱罩缺钱又缺人,但他们群众基础好,南京苜蓿园大队、南京市蔬菜研究所都支持他们,把纱罩做好,并派人来 忙。更有意义的是,他们在扬州采种圃中,偶然发现6株开出来的花朵只有雌蕊,曹先生高兴得跳起来,这就是人们梦昧以求的雄性不育株啊!这就好比袁隆平搞杂交优势水稻育种,全靠他在海南野生稻中发现雄性不育材料,解决了制种技术这一关键难题。后来,在曹先生指导下,他们利用这几株雄性不育株选育出不育性状稳定的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新材料,又经多品种杂交和组合力测定,最终选育出高产优质耐热的南京矮脚黄与常州短白梗的杂交一代新品种,率先在南京郊区推广应用。1978年,江苏省召开科学大会,该成果获得江苏省首届科学大会奖。后来回到南京继续研究,把这个品种推广,命名为“矮杂一号”,不光南京种,周围地方都种,别的省也种。夏天小白菜很难种的,因为小白菜种在地里一经雷暴雨就打死了,而他们这个品种又耐暴雨、又耐热,产量又大,所以有效解决了那个时候南京及周边地区夏天缺菜的重大问题。1983年、1985年扩大推广矮杂一号以后,江苏省又给评了一个重大科技奖二等奖、农牧渔业部评上技术改进一等奖;在此基础上,推荐至国家,于198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式军(右一)与曹寿椿(右二)李曙轩(中)两恩师合影??

?

六、赴日留学,开阔眼界增才干

? ? ? ?“文革”以后,南农与全国一样,人才断档,为加快人才培养,就开始派人出国学习,像刘大钧、盖钧镒他们被派到美国,李式军被派到日本。因过去他是学俄语,所以农业部先送他到吉林省延边农学院学习九个月的日语。然后到日本千叶大学进修。

??? ? 那时,李先生说: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到日本留学的学生,去了两年,学了不少东西,跟着他们本科学生还有研究生上课,学了不少课程。另外,他还做了蔬菜生理和无土栽培方面的研究,比如大白菜、小白菜,它要长大,就要营养,水里面放上多种营养元素,它吸收多少氮、钾、磷,都要有一个配方,这个在土壤里是不能做的。

??? ? ? 回国后,他觉得日本园艺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很适合于中国,他们的风土人情同中国相似,他希望有更多南农老师能像他一样出国学习。当时他就试着同日本的老师讲,希望他们给南农搞一个赞助,在他老师的 助下,当地首富土屋育英会(今土屋文化财团),答应给南农每年一个留学日本奖学金名额。从1987年起,通过这个渠道,南农每年派人去日本留学已达40人,这些留学人员,返校后多成为学校各学院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

?

1994年南京农业大学80周年校庆,李式军邀请日本学者伊东先生(右一)来校作学术报告

?

七、学成归来,无土栽培显身手
? ? ? ?1984年回校后,李先生说,他学的东西马上就派上用场,为什么呢?一个是因为外国人到中国来的多了,旅游的、做生意的越来越多。南京是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金陵饭店和南京饭店是指定可以接待外国人饭店。外国人一来,有什么问题呢?中国的蔬菜不敢吃。因为中国的蔬菜是用人粪尿浇种的,他们吃的西餐要用生菜,当时中国还未有种植,只好从香港每天用飞机把生菜运到南京来供应,很麻烦。当时金陵饭店领导找李先生,希望他能 忙提供洁净的蔬菜。李先生想,这个很简单,当时学校没有设施,他就用最简单的水培方法,叫营养液膜技术(nft),拿砖头砌一道水槽,用塑料薄膜一铺,水在里面就能流了,不漏水就行。按照配方,就把生菜种起来了。这样子一来,大家都知道了,金陵饭店有无土栽培生菜。

??? ? ? 水培最先是美国人搞的,他们搞的设施很大,费用很高。后来印度发明营养液膜法,只要水能流,不要电也行,很简单。无土栽培是20世纪一项先进农业技术,农业上两大发明,一个是无土栽培,一个生物技术。我们国家解放前有华侨在上海搞过,还有美军顾问团在南京搞过小规模砂砾无土栽培作特供为极少数人服务,解放以后直到70年代,山东农学院受命建一加温溫室,由邢禹贤老师负责,首次在大陆用固体基质无土栽培法在冬天种出了西瓜,完成了一项光荣特供任务而备受赞扬。但真正大面积推广应用于民生,实现商品化生产,还是由李先生带领的科研团队首开先河。

李式军(左二)指导学生无土栽培技术

? ? ? ? 当时搞无土栽培,主要是针对开放城市、港口,解决开放城市需要洁净蔬菜供应问题。第二个就是解决非可耕地种菜的问题,就是那些不能耕种的不毛之地,如沙漠、海岛、沿海滩涂、盐碱土地,这些地方很多是工业基地,或是解放军驻扎基地,还有铁路工人修铁路,到新疆克拉玛依大沙漠,还有大庆油田,山东胜利油田,都是盐碱土、荒岛、荒漠的地方,但人口集中,那些地方蔬菜供应就是靠推广无土栽培这个研究成果,后来他的这个成果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 ? ?由于李先生无土栽培的成功,全国许多地方都来找他合作,农业部也将无土栽培相关重点课题交给他,国外美、英、荷、日的相关领域有名教授专家,经常来南农科研基地考察访问。农业部科技部将无土栽培培训班放在南农,全国各地搞无土栽培、大棚温室的人,都基本上到南农来学习。学校利用这一科研平台,既出成果,又培养了一大批全国领军人才。

?

八、科技攻关,南方设施农业领航人
? ? ? ?以前,种植业以粮为纲,主要搞稻麦棉,科研也主要就是稻麦棉几个领域的人在做,其他的作物排不上。改革开放后,农业上大家都种经济作物,特别是蔬菜,农业部以前从来就没有把蔬菜这些小作物列为国家攻关重点,从没把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设施农业作为研究对象。高科技农业,效益比较高的农业,都是以蔬菜为主的。后来李先生应邀参加农业部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课题论证,“七五”期间,他开始主持无土栽培专题,“八五”攻关课题也是由他主持,他组织全国

顶尖大院大所专家,这样他做了10年攻关课题。

?

李式军(右二)指导各地开展无土栽培研究

?

? ? ? ?长期以来,我国有两个问题,一个粮食不够吃,十几亿人吃饭的问题没有解决;第二个问题是蔬菜供应长期不足,因为城市发展,人口集中,蔬菜靠小规模生产,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要省长抓粮食,市长抓蔬菜。但真正解决吃菜难的问题,还是改革开放以后把大棚和日光温室搞起来,最主要是北方,一个东北,一个华北,一个西北。那里半年冬天,半年春夏天。一到冬天就是冰天雪地,没得事干了。冬天吃蔬菜怎么办呢?靠秋天收的萝卜、土豆、大白菜,还有酱油汤,这四样东西过冬。所以,北方一到冬天,包括解放军战士,就容易得夜盲症,因为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c。最早,辽宁省瓦房店那里的农民,搞起单坡面土温室,白天阳光一照,到晚上在上面用厚厚的草帘子给它盖起来,这样子冬天不加温还能长出黄瓜,我们叫它“日光温室”,这是中国特有。文化大革命期间是当资本主义尾巴,农民自己偷偷搞起来,改革开放后经农业部组织学者专家进行科学总结提高,在中国北方地区普及推广,才史无前例地解决了北方冬天无法生产新鲜蔬菜的难题。

? ? ? ? 北方吃菜的问题解决了,南方夏天缺菜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南方夏天有冬瓜、黄瓜,总算还有菜吃。但南方人有个习惯,天天要吃青菜,素有“三天不吃青,肚里冒火星”之说。绿色青菜不是供应能量,而是生理调节作用,可以促进脂肪、蛋白质、淀粉消化。南方夏天高温酷暑可达40℃,强光,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太阳光太强了,要晒死的。夏天种不了青菜,还有一个雷暴雨问题,一打雷暴雨全部死光。为什么?雷暴雨凉的,地是很烫的。雷暴雨一打,根就要坏死,所以南方夏天缺菜。在这方面,李先生通过总结农民搞遮阳网的经验,在大小棚上面一盖,下面就降温了,菜就长起来了,防晒还降温,遮阳又防雷暴雨。所以,北方搞日光温室,南方靠推广遮阳网。另外,南京夏天虫子多,为了尽量不用杀虫剂,又搞了农用防虫网,解决了防虫问题。

?

九、勇往直前,引领园艺学科新发展
? ? ? ?从1986年到1992年,李先生是园艺系副主任,1992年被任命为系主任。在专业发展上,他说他们主要是优化人才结构。因为园艺系不像其它系,教授,副教授很少,开始他们还借了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市园林局、中山植物园的老师来上课。还让一些老先生尽快评上教授后马上退休,这样就不占名额,返聘后照常工作,园艺系当时是学校不起眼的系。例如中草药专业,专科办了9年都升不上去,那个时候园艺系很艰辛。幸好,植保系引进一个老师,是从东北林业大学挖过来的,很优秀,他的爱人就是郭维明,是个副教授。郭老师来以后,学校安排工作时出现困难,她是搞生理的,南农植物生理在全国都是很厉害的,全国有名的教授就有5个,他们植保系没法安排她,但郭老师对园艺系来说就非常好的,李先生他们把她要过来以后一下子就解决好多问题,先把中草药这个学科带上去了,还将年轻助教招为研究生,她相当于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到了1992年,几名博士毕业后回到中药材,这样,学科梯队就起来了。

? ? ? ?第二个学科是观赏园艺,它是南农全国最早恢复的学科,最早靠李鸿渐先生,他过去是搞菊花的,年龄已经七十多岁了,不能不让他退休,当时就把郭维明从中药材组调到观赏园艺,她在这里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 ? ? 关于重点学科建设问题,那时园艺系有四个专业,四个专业中果树专业教授少,也没有国家课题,后来,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优化师资结构,促成博士点成立,这样把果树学科发展起来。观赏园艺的话,后来再引进一些人才,像张效平,在荷兰搞花卉的。蔬菜学科搞得很好,1984年的时候,农业部就批准为重点学科,后来江苏省也批准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当时,蔬菜学科博士生招的多,有了重点学科,也有钱了,编制也增加了,这样子就把园艺四个专业学科都发展壮大了。

李式军(左三)与曹寿椿(左四)侯喜林(左二)一起观看园艺学院科研成果展

?

十、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
? ? ? ?“文革”中,李先生一直做助教,在本专业只能带实验和实习,或给外系的学生上蔬菜课。1958年“大跃进”以后,因为各个省都办农学院,不管有条件还是没条件,各种各样的大学开了不少,这样一来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国家要求统一教材,大家都赶着编教材,但是编教材也要有一个标准,比如说蔬菜,编教材就要一些老的大学,比如说南农,浙农这样的学校来编,他的恩师李曙轩知道他在蔬菜栽培方面有特长,就邀请他参加《蔬菜栽培学》编写,主要是小白菜还有周年供应两个部分。到目前为止,这些都是由南农来写。他从日本回来以后,《设施园艺学》《无土栽培》这些书,都是由他主编,其中《设施园艺学》第2版还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学校的精品教材。

? ? ? ? 李式军治学严谨,教学上言传身教,学以致用,给本科生、研究究,主讲蔬菜栽培学之外,还新开蔬菜生理,设施园艺,无土栽培等新课程,他理论联系实际,先后培养含4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千余名学子,不少都成为海内外大院大所园艺学科骨干人才。南农蔬菜专业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届时,曹寿椿先生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0年,李式军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4届时,也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有了博士生导师资格,这样就有优势了,曹老师搞育种,李先生搞栽培,感觉南农博士招生特别兴旺,生源很好,而且南农科研课题多,有国家的课题,有江苏省的课题,科研经费很多。那时全国高校都缺人,都从南农进人,所以一下子许多高校都有南农毕业的博士生。如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北京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大、华中农大、华南农大等。前几年,农业部要成立一个大宗农作物岗位专家,蔬菜岗位的专家很大一部分都是他的学生。

李式军(左四)与部分毕业研究生留影

?

十一、退而不休,心怀事业为国忙
? ? ? ?2001年李先生退休,他还做了学校科研督导,另外还在学院关工委任副主任,协助班主任做大学生思想工作。他做得更多的是农业出版社、高教出版社、科学出版社要他审有关园艺方面、大棚温室方面教材,这个任务压力很大。近几年,他们出的书都要他审。

? ? ? ?退休后,他还参加科技咨询和服务工作,例如2014~2016年应革命老区泰兴市老科协邀请,给该市现代农业园区解决当地大白菜发生先期抽薹而造成多数农户有种无收的难题,使该地春大白菜平均亩产超万斤,经济收益翻了一番,受到农民欢迎。

??? ? ?他还为内地和港台多家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如前些年被聘为台资永丰余(昆山)生物科技公司技术顾问,该公司从事大陸西兰花出口业务,指导该公司建立绿色西兰花生产基地,并严格按出口日本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最终为中国西兰花产品顺利进入日本市场,并带动东南沿海地区,如浙江台州翼龙和福州超大现代集团等西兰花生产企业发展。另外还为江阴九州果业,港资中国利农、厦门台湾农友种苗农业龙头企业当过技术咨询顾问,为这些企业蔬菜输港质量把关,为他们园艺设施与蔬菜无土栽培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服务。

?

1995年李式军(前左三)胡金波(后右一)率南农大学生赴台湾进行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破冰之旅

? ? ? ?

2018年李式军(前排右十一)随同校领导陈利根书记参加福建南农校友会合影留念

?

李式军教授(前中)与访谈小组成员合影留念????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