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研都院校分析苏州大学VS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考研谁更难(新传保研院校)
原标题:新传研都院校分析 | 苏州大学vs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考研谁更难?
江苏,作为全国211高校总数仅次于北京的省份,一直成为众多考研学子的心之所向。就新闻传播学科而言,江苏除了南京大学独领风骚外,就剩下南京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相爱相杀”了,本次院校pk重点来说说,苏大vs南师大,新传考研谁更难?
◆ 学科排名
学科排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科实力和学院名气。一般而言,学科实力越强,名气越大,报考难度也越大。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属于b+,前身是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新闻专业,迄今已有50年历史,拥有3个学术型硕士点、1个专业型硕士点和江苏省普通高校唯一的新闻学博士点。
南师大新闻传播学在2012年学科评估中还落后于南大、浙大和厦大,排名第16位。目前在最新的2017年学科评估中就已经和南大、浙大、厦大齐名了,排名第9位。可见学术实力不容小嘘,发展势头迅猛。那些想考南大而又忌惮的考生就会涌入南师大。另外,南师大也入选了双一流大学的名单,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属于b-,前身是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所创办的电化教育专修科,迄今已有80年历史,2005年学科并文学院,2009年与凤凰卫视集团合作组建凤凰传媒学院,2017年合作取消,更名为“传媒学院”,目前拥有2个学术型硕士点、2个专业型硕士点。
苏大新闻传播学在2012年没有参与评选,在2017年最新的评估结果中排名第25位,只能跟南京政治学院、河南大学齐名,稍有落魄之感。但苏大发展势头良好,毕竟毗邻上海,背靠江苏第一经济强市——苏州,加之近几年招生名额不断扩招,大有追赶之势头。给它3年,预计又是另一个“上大”。
所以,就学科排名来看,南京师范大学比苏州大学难。
◆ 报录比
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官网目前还没有公布2018年的报考人数,表格上的2018年报考人数仅为预估。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官网从来没有公布过历年报考人数,表格上的报考人数仅为预估。另外,2018年南师大学硕招收了4个调剂生。
先看学硕,苏州大学2017年开始,学硕报录比就一直高于1:20,主要是统招人数太少了,只有个位数。而南京师范大学虽然报录比为预估,但是应该高于1:15,低于1:20,毕竟统招人数有15人左右。
再看专硕,苏州大学连续三年报录比都低于1:10,主要是统招人数太多了,而且推免生极少,又不招调剂生。而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应该在1:15左右,毕竟统招人数不到30人,而且每年还招推免生和调剂生。
所以就报录比来看,苏大学硕难度于南师大学硕;南师大专硕难于苏大专硕。
◆ 复试比例
复试比例是衡量考研难度的重要指标,试想一下,如果a大学统招30人,放35人进复试,刷5人;b大学统招30人,放60人进复试,刷30人,这两者的难度就显而易见了。
先看学硕,以2018年为例,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放24人进复试,统招16人,刷掉了8人,复试比例1:1.5;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放8人进复试,统招6人,刷掉了2人,复试比例1:1.3。
再看专硕,以2018年为例,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放35人进复试,统招26人,刷掉了9人,复试比例1:1.3;苏州大学新闻与传播放75人进复试,统招55人,刷掉20人,复试比例1:1.4。
所以就复试比例来看,两者难度相当。
◆ 参考书
南师大参考书(学硕专硕相同)
《新闻学概论(第五版)》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新闻理论教程》骆正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赵玉明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新闻史》方晓红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苏大参考书(学硕专硕相同)
陈霖《新闻传播学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陈龙《媒介文化通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南师大新传学硕和专硕的参考书目一样,都是5本,涉及新闻学、传播学、中新史、外新史、广电史,史论占据的比重较大,内容偏重基础和历史。
而苏大新传学硕和专硕的参考书目也是一样的,都是3本,涉及新闻学、传播学、媒介文化,热点和写作比重较大。
虽然南师大的参考书笔苏大多,且涉及史论,但是由于苏大真题热点比重大,而且还有高达120分的写作业题,所以两者难度相当。
◆ 总结
南师大名气和学科实力强于苏大,但苏大发展潜力巨大,且专硕统招人数每年爆发式增长,虽然报录比不如南师大,但可以预计以后难度应该会越来越大;苏大学硕报录比高于南师大,专硕报录比低于南师大;至于复试比例和参考书难度,两者相当。
综上所述,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考研难度大于苏州大学。
新传研都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更多信息请关注“新传研都”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