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1246万奖金后,毅然投身祖国怀抱研究生同济大学奖学金博士…
普通人面对1000多万的奖金是什么心情?如果是我大概会激动得睡不着觉想着怎么花吧,所以我也没有这份幸运拿到这么巨额的奖金。但有个年轻的女孩面对巨额奖金思路清晰把用途安排得头头是道,她还拒绝了发放巨额奖金单位提供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国来搞科研。
她就是被誉为“天才少女”的计算力学、岩石力学研究学者庄晓莹。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之一就是知识,如果把知识的价值做个标注,1246万也是巨额了。
庄晓莹获得这笔巨额奖金的时候不到三十岁,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回国后,她的发展顺利吗?
天才少女初长成
出生在上海郊区的庄晓莹在童年时期的很多农村八零后孩子一样,童年看着黑猫警长长大。女孩们期待着像“美少女战士”一样美丽勇敢,遇到自己的“夜礼服假面”,男孩们痴迷“圣斗士星矢”,变幻了武器守卫人类和平。
年幼的庄晓莹对洋娃娃之类的浪漫情节并不感兴趣,妈妈经常打趣她是个假小子。
她喜欢做手工,村子里大树上掉落的小树杈被她几下改造成弹弓,几个小木板一下搭装成一个小鸭子的窝。
几个同龄的孩子里,她是孩子王,不仅是动手能力好,更是学习好,谁有不会的作业都会请教她。
“也不知道你家囡囡的脑袋瓜是怎么长的,怎么这么聪明!”隔壁的王婶骂着自己学习不好的儿子,羡慕的向庄晓莹妈妈说。
庄晓莹妈妈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自谦道:我们也没管她,她自己用功。
庄晓莹的学习确实不用妈妈操心。妈妈就是地道的农村妇女,上完小学就不读了,在附近工厂打工。爸爸也是农民,现在农闲时节去了城里做建筑工人。
父母二人对女儿要求不高,看她是块学习的料也忍不住期待起来:囡囡好好学,将来当医生!在父母这种朴实的农村人看来,当医生是有大学问,是最有出息的。
庄晓莹心里不这么打算。暑假时,她跟着爸爸去过一次建筑工作,觉得那工地上的吊车、钢筋水泥那么有意思,比她用木板做手工有意思多了。“我想当建筑家!”她在心里悄悄地说道。聪慧的她明白,这个理想父母是不会赞同的。
要问庄晓莹为什么学习这么好,她大概会无辜地告诉你,她觉得学习并不枯燥,而是件很有意思的事,解方程很有意思,背课文很有意思,做题也很有意思。
这就是天赋吧。
初中的时候,庄晓莹发现了更有意思的事,物理实验很有意思。题目跟着各种定律,翻来覆去变着花样的考你掌握了没。化学很有意思,真像藏在种种的表象里。历史变得没意思了,政治也没意思了。庄晓莹偏科了。
老师忧心忡忡地和她谈话,她的数学、物理、化学成绩是极好的,就是历史拖了后腿,如果历史成绩能好点,她的总成绩能 着学校在区里占个分数名额呢。
面对老师的忧心庄晓莹也想着办法,变着法的让自己对历史“重燃热情”。直到高中分科,她的这种“苦恼”才画上句号。分科之后她没有了总成绩拖累,出类拔萃的成绩让父母看着欢喜。
“你们家囡囡是个天才呀”,邻居们打趣着。父母没什么文化,女儿成绩年年第一,可不是天才么。
其实,庄晓莹知道,她不是天才,只是真的把学习当作乐趣,父母因为没有文化反而知足常乐,没给过她学习的压力,这让她自由的钻研起学习的乐子来。
班主任也评价她:庄晓莹不死学,而是会掌握各种方法,有创造力,将来是搞科研的料。
高考时,庄晓莹依然用她高出重点本科分数线一截的成绩证明着她“天才”的传说。
填报志愿时,一家人出现矛盾。爸爸坚持让她选医学专业,治病救人那是无上的荣誉呀。
庄晓莹有自己的打算:她要报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去鼓捣那些高高的楼房,优美的高架桥,建设这个城市。
最终当然庄晓莹获胜了。
2001年9月,她顺利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报到。这个专业里女生本来就不多,刚开始有几个男同学打趣她:趁早换专业吧,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不是死读书就能学出来的。
庄晓莹也不理睬他们的风言风语,大一就提前把大二的专业课学了,看着平时轻轻松松的不怎么学习,期末绩点一排名,年级第一。
原来不看好她的同学哑口无言,认怂道:庞天才,在下佩服。庄晓莹也笑笑不说话,成绩是一方面,学习的内容她是真的感兴趣。
大四的时候,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是热门专业,就业门路自然是火热的。看着同学们去了一个个好单位真的去建造了城市,庄晓莹为他们感到高兴。
至她的未来,辅导员早早地跟她谈过话,由于优异的成绩,她被系里保送本校的研究生。
确定保送后,庄晓莹安心地做着她的毕业论文《有限元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小小的一篇论文开启了庄晓莹的学术研究生涯,论文也获得同济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奖。
研究生期间,庄晓莹的研究方向是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因为她出色的研究能力,在研二的时候就有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的权威期刊上。导师也夸赞她小小年纪就是学术上的天才。
因为出色的科研能力,研究生期间庄晓莹就获得了 同济大学美国lord奖学金。
2007年9月,庄晓莹完成同济大学研究生阶段学习,获得硕士学位,同时拿到了英国海外研究生奖学金(orsas)全奖,准备去英国杜伦大学攻读博士。
异国求学大放异彩
博士阶段的异国求学对有些人来说是痛苦和枯燥的,对庄晓莹来说却是刺激和成就满满的。
2007年至2010年期间,为表彰庄晓莹取得的突出科研成果,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连续三年为庄晓莹颁发陶乐茜研究生奖学金(dhpa)全奖。
这样的经济保障让庄晓莹更加无忧地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在外国生活期间,她也不是只知道实验室的研究学者,而是经常跟着导师到各国游学访问。
欧洲的科研氛围比较宽松,顶级名校间经常相互交流分享学术成果。在他们看来,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女孩是不可多得的学术人才。各个高校早早的就向庄晓莹伸出了橄榄枝,吸引她到本校继续完成科研。
庄晓莹也非常喜欢杜伦大学的学术氛围,这里是欧洲学术的核心,周围都是最顶尖的人才,他们的设备、投入都是实验性质的、最先进的。
这里的一切让她得心应手,一般人博士学位都要读个4-5年,甚至6、7年也毕不了业。庄晓莹三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经过谨慎的考虑,庄晓莹决定去挪威进行博士后研究。听说她还在国外深造,国内的同学打趣地问她:是不是以后准备定居欧洲了?
庄晓莹也打趣地说:把学问做透了才好意思回国,才对得起家乡的培养。人都说“衣锦还乡”,这个我可能做不到,“学富五车回乡”才是我的目标。
被誉为科研新星的庄晓莹并没有被国外的优越条件吸引,她一心想的是怎么获得更多的知识来回国施展。
2015年,庄晓莹已经适应了挪威特殊的气候,她在冬天的时候看见过极光,看见过世界上最大的圣诞树。因为要做不同土层的分析,她经常在冰天雪地里穿越森林寻找实验样本。
科研的生活清冷而又热烈,这正好符合了庄晓莹这个上海农村女孩的性格。对工作执着,对自己的吃穿生活马虎也是她的一大特点。
这年年底,庄晓莹收到一个让她十分振奋的消息:德国洪堡基金会要把索非亚-科瓦雷夫斯亚奖颁发给她!
庄晓莹将是全球第七位获得这笔奖金的华人,这笔奖金的总额是16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246万。这相当于一个普通人数年的年收入呀。
庄晓莹拿到这笔奖金后冷静地归纳了用途:她将在汉诺威大学连续介质力学研究所,与计算力学领域国际顶尖学者合作研发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德国的治学风气又和挪威不同,这里的研究人员更加治学严谨。庄晓莹也马上喜欢上这里的工作氛围。
很快,她在建筑方法和建筑材料上的科研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德国汉诺威大学的研究完成后,欧洲各大顶级实验室都再次向她抛出橄榄枝,她在德国的合作伙伴也深情地挽留她。
德国高校准备为她提供优越的职位,充足的科研经费,让庄晓莹继续专研材料科学。
不过,此时在国外已经留学8年的庄晓莹此时有了不同的打算。
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在庄晓莹在海外深造的期间,她同济大学的师长也关心着她的成长。庄晓莹也牵挂着国内的科研发展。每次回国探亲,庄晓莹都会回到母校,看看老师,汇报下工作。
“我一定会回来的”每次分别,庄晓莹都会这么说。
这些年,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学成后,大部分人都选择留在当地。毕竟,待遇更高一些,人生活得更舒适一些。
不过,近些年,人才回流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祖国日新月异,我要把我的知识用在祖国的建设上”庄
晓莹从出国之日起就一直有着这个念头,所以当她完成德国汉诺威大学的研究就马上和同济大学取得了联系,准备回国发展。
同济大学听到这个消息也十分兴奋:这可是德国留不住的天才呀!
如今,庄晓莹已经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的一名教授了。
原本土木工程专业是男生多,女生少,很多人对女生从事这个行业也有偏见。就像当时庄晓莹要报考这个专业时也受到了父母的阻拦。
庄晓莹的出现成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招生的“金子招牌”。这个年轻的女教授不仅相貌好、学问好而且还科研好,谁说女生不能学土木工程?
年轻的大一新生进来都想见见庄晓莹,特别是有几个从她高出考过来的孩子,从高中就在听说庄晓莹的传奇。所以庄晓莹的课堂上总是满满的人。
有些大三的专业课,大一的学生就跟着旁听。庄晓莹无奈劝他们回去,学生还天真的说:听说庄教授是天才,想试着早点听听天才的课,让我的成绩也进步些。说完,教室里哄堂大笑。
庄晓莹微笑的无奈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人是天才,如果有的话也是他更愿意寻找别人找不到的方法。踏踏实实的学习,就是最好的天才。
因为有着亲身经历,庄晓莹能够更加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成为男同学、女同学都信赖的朋友。
课程教学中,她发挥她的优势,用各种新奇的方法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个学期下来,几名后进的学生成绩果然有进步,人们说“天才名不虚传”!
除了在教学上表现出众,庄晓莹的科研工作也没有放松。时机成熟时,她还积极带动她在欧洲留学时认识的专家入驻我国同济大学教研团队。
庄晓莹时刻没有忘了内心中要把祖国建设的更美好的愿望。
教师大会上,她深情发言:当一个农村小女孩第一次来到上海,看到高楼大厦有多么震撼;当她在异国求学每次回国都看到祖国有新的发展有多激动。
祖国的日新月异给了她更多科研的动力,她的才华和见识离不开祖国的培养,她要把这份责任传达给更多莘莘学子。
庄晓莹用是自己的实力打破了人们对性别、对学科的偏见。用自己的努力书写着“天才”的传奇。人们惊讶于她轻易放过了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她笑着说:优越的条件从来不是我追求的,不忘初心才最宝贵。
庄晓莹的回国发展还吸引国外同行来中国发展也侧面证明了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
如今的庄晓莹更加成熟稳重,在自己热爱的领域热爱的学校不断耕耘,培养一批批优秀的学子,散发自己独有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网:庄晓莹博士获德国莱布尼茨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技网.2018-04-20
2、《庄晓莹:土木工程“不土”也“不木”》中国知网.2016-04-20
3、 《中国科学家庄晓莹获2015年洪堡基金会“索菲亚奖” 》中国知网.2016-01-1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