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考研407分至今“无学可上”的人】

【考研407分至今“无学可上”的人】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实习生 吴晓帆 曾文鹏

4月16日,研招网调剂系统开启第10天,部分调剂的考生已经复试结束,甚至收到录取通知,而考生罗瑞的进度仍然停留在“调剂申请已被招生单位查看”的阶段。

罗瑞调剂系统的界面

考研成绩407分的罗瑞意识到,或许今年没学可上了。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457万,比上年增加80万,创下历史新高,而院校计划招生人数约110万左右,如此算来,上岸率仅为24%。

水涨船高,今年考研国家线,除少数专业外,分数线普遍大幅提高,部分院校的热门专业复试线甚至达到400多分。罗瑞第一志愿报考的“双非”一本广州大学的学科教育(英语)专业(以下简称“学科英语”)复试线今年就涨至418分,407分的她初试已被甩到近200名。

初试竞争的惨烈蔓延至调剂。

生源基数变大,加之高分云集,不少院校开始对调剂要求提档升级:兰州大学在官网明确表示,优先接收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的优秀毕业生及科研潜力突出的毕业生;“报考学硕调剂的考生须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被纳入了中北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的要求中;甚至连民办三本西京学院的审计专硕也表示,欢迎210分以上调剂生(今年,审计专硕的A区国家线为184分)……

此外,更多的院校加入到了不招收跨考生的行列中来,罗瑞正是因为跨考的原因在学科英语专业的调剂中屡屡碰壁。

初试的高分,并没有帮助罗瑞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她或将从“千军万马”的考研独木桥上跌落……

高光时刻

上大学后,罗瑞发现自己的梦想变了,“我喜欢学校的工作氛围,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喜欢和学生相处。”

为了实现人民教师的梦想,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她决定跨考学科英语专业的研究生。

报考“双非”一本广州大学,也是罗瑞深思熟虑许久的决定,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姑娘,地域因素是她首先考虑的,而自己普通二本的背景又令她有些许不自信,“像‘双一流’的高校竞争力肯定很大,优秀的学生也特别多,我希望上一所自己能够很有底的,广州大学比我之前的学校好,也是一本,认可度都挺好的。”

那个时候她还没曾想到,这所学校今年的复试分数线高到她够不着底。

回忆起备考经历,罗瑞说自己从没有如此坚定过,她几乎没偷过懒。“我很早就做了考研计划表,从六月到十二月底,期间每天从早学到晚,感觉像上紧了发条的陀螺。有时候图书馆停电了,很多人会给自己放假放松,我是决不允许自己偷懒的。”

她每天唯一的放松时间就是洗完澡躺床上看15分钟的手机,“跟男朋友交流的时间都没有,因为我拿这15分钟和他交流,还不如自己看点东西,放松一下心情。”

初试考完后,罗瑞异常放松,她给自己估分395—405分之间,这是一个令她满意的成绩,2021年广州大学学科英语专业复试分数线是385分。

2月21日下午17时,广东的考研成绩正式出分。

早早就坐在房间等待的罗瑞准时登录了研招网,她形容自己当时“屏气凝神,紧张到不敢看屏幕”。

407分!看到分数的那一刻,罗瑞非常兴奋,即便她最理想的分数是410分,但眼前的数字已经让她感觉自己处于高光时刻了,“根据往年的情况来判断,我是一定能进复试的。”但此时的她并没有把成绩告诉家人,“希望最后给他们一个大惊喜。”

罗瑞的初试成绩

然而,短短几小时后,罗瑞的喜悦就被击碎,陷入无尽的焦虑中。

焦虑循环

考研成绩出分后,预估复试排名已经成为考生们的常规。

罗瑞也把自己的成绩录入到考研群里发的民间估分小程序中,“当时刚输入进去还好,排名挺靠前的,但到了晚上已经排到110多名,太夸张了,我已经惊住了,我不敢相信。”

但焦虑已经开始生根。

她很难入眠,不停地去问学姐排名是不是真的,能不能相信,并且每天都关注群里大家的聊天,410、420、430分……逐渐地,罗瑞觉得情况不太乐观,开始觉得排名有一定的可靠性。

几天后,她拨通了广州大学招生办电话,老师回复她的排名已经到了接近200名,而广州大学学科英语专业今年招生人数在60人左右,这意味着,她连复试都没资格进入。

“去年排名来说,407至少能排到前30名,但今年已经到200名,近10倍啊,这太夸张了。”之后的一段时间,罗瑞陷入了自我怀疑中,她始终没办法接受现实,“我就是没办法接受,觉得这个世界怎么是这样的,为什么是这样,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根本找不到一个原因,你说我不够努力吗?”

在罗瑞看来,自己就是去调剂,也没有任何优势,广州大学只录取60个人,意味着前面分数高的140多人都要参加调剂,“具体调剂名额有多少,哪些学校能调,自己能不能调上,我当时脑子是乱的,自己也完全处于失控状态。”

而这种状态,也被罗瑞视为调剂失败的原因之一。

“被挑拣的人”

罗瑞形容,调剂见证了自己变成“被挑拣的人”的整个过程。

调剂起初,罗瑞一直认为自己的成绩放眼全国的考生来说,还是有优势的,她首先考虑地域,不想离开广东,甚至连最近的广西都不想去,“我觉得广西经济水平没有广东发达,”后来了解竞争情况后,罗瑞终于认清现实,她的分数在调剂热门地广西也没什么竞争力。

罗瑞开始将视线移出华南,锁定东北。“我开始还会担心自己适应不了北方的气候,太冷了,但是后来又觉得东北的学校可以,如果人家能要,还是可以接受的,有学上就行。”罗瑞查询了一本吉林农业大学,但发现竞争激烈,高分云集。

即使有407分的高分加持,但是本科二本、一志愿“双非”大学、又是跨考生的罗瑞在东北地区的选择也遇阻之后,她开始妥协,“原本希望读研的地方能经济条件好,但后来发现,太难了,我甚至觉得新疆、西藏的学校要我,我也想去,再不适应,再偏远我都能接受。”

调剂系统开放后,她仔细留意了各院校对跨考学生限制的要求,并且注意到,今年学科英语专业未表明不接收跨考生的似乎只有大理大学和宁夏师范学院。大理大学个位数的调剂名额和就读二本宁夏师范学院的不甘心劝退了罗瑞。

之后,在别人的建议下,她尝试曲线救国,跨专业调剂,“我之前有报考小学教育专业的学姐跨专业调剂到了牡丹江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

“我如果只考了360、370多分,可能就真的不考虑调剂了,但是我考了407分,还算是比较高的分,我想说学科英语没办法调,那就换个思路,我还是抱有希望的。”罗瑞坦言。

于是,她把目光也瞄准到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为了解各院校是否接受跨专业调剂的考生,罗瑞拨打了上百通电话。4月6日,在调剂系统开通之时,她郑重其事地写下了:温州大学、闽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对于自己的跨专业调剂,罗瑞认为还是有优势的,尤其是温州大学,“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调剂考生相比,他们的分数普遍没有学科英语的分数这么高;跟学科英语的调剂考生相比,他们不一定知道温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接收跨调生。我将自己各方面的条件与温州大学往年的录取条件做了对比,四六级也通过了、也有一些奖项,这些都让我觉得自己具备一定优势,温大成了我成功几率最大的志愿,我甚至认为这是我唯一的希望。”

4月7日下午,罗瑞在群聊中得知已有考生收到了温大调剂的复试通知,而自己没有收到任何回应,她说自己当时有点崩溃,“我还特地去学习了心理学,而且温大复试的内容我都有认真准备,去背、去复习,结果发现比我低分的同学进了复试,而我407分进不了。”

之后的闽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也并未给予罗瑞回应。

后来,她索性放下了自己想读一本的“小心愿”,不去斟酌各个院校的要求了,只要看到调剂系统上有名额的院校,都会打电话咨询,认真去填,以至于到后来电话打到麻木,调剂系统也记不清填了哪些志愿。

407的高分总能让罗瑞的志愿被招生单位查看,不过,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同,从初试到调剂,她始终没有见到复试通知的模样。

“这就是现实,哪怕是自己看来排名比较后的、很偏远的、一志愿分数很低的学校,调剂都要求都很高,你都要‘舔着脸’去问,但人家还看不上你”罗瑞直言,自己如果不是跨考生,或者第一志愿报‘双一流’院校,亦或者本科学校好点,也许结果会有所不同。

“放弃了,不会有什么变化了,我面对现实。” 罗瑞说。

心怀期待

回想起整个调剂过程,除了“无语”,罗瑞想不出其他词来总结。

如果说一志愿没能进复试对她来说是跌入低谷,那么调剂阶段,就是“地狱修行”。

罗瑞回忆,每天无休止的焦虑一直缠绕着她,今年调剂系统的推迟开放,让这种焦虑持续得更久了一些。“这不是你能控制的,学校以什么条件去收人、能不能调剂上都掺杂了太多无法控制的因素。但你每天还是要硬着头皮,强逼着自己在一个你觉得没有任何希望的地方付出努力,逼自己复习复试内容,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可能能接到调剂通知,如果收到通知却没有复习会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罗瑞和朋友的聊天记录

和罗瑞同样跨专业报考广州大学学科英语专业的刘然也经历了类似的崩溃,402的高分却在调剂中没有任何自信,“4月6日下午,我最先拨通绍兴文理学院的电话,对方说,学科英语专业调剂分数需要达到414分以上,我当时就觉得完了,只要能上岸,去哪都行。”

按照“保稳冲”的原则她填了三所学校,重庆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西藏大学,不出意料地没有收到回应。在二轮“调剂”中,她随便填了喀什大学,可是复试自己的表现也让刘然彻底绝望。

不同的是,在她也准备放弃的时候,4月15日晚11点半,刘然收到了喀什大学的待录取通知,这份通知让她激动不已,即便这所学校和她的第一志愿院广州大学,一个地北一个天南。

罗瑞对刘然的反转结局很羡慕,即便这所学校她之前从未听过,她表示如果自己知道这所边疆学校接收跨考生调剂,也一定会报名,“反正是个好专业,又是研究生学历,能‘一战’上就走了,谁也不会想那么多。”

事实上,罗瑞在自知调剂失败后,试图开始寻找工作,因为考研,错过了秋招的她在招聘软件上海投了很多简历,但几乎没有企业回复她。罗瑞发现,即便自己想去就业,可能也没办法找到理想的工作。

“以前我觉得,事在人为,只要我努力了,就一定能做到。但是现在,我慢慢想通了,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的,会有其他外在因素去影响整个局势的发展,我得接受这个现实。”如今,罗瑞已经投入到“二战”的复习当中了,家人也表示支持。

这一次,她决定将目标定位为“双一流”院校,“我觉得自己是有实力去竞争的”。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乐浴峰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