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研究生导师,怎么选才不会错(中国研究生导师信息库)
22考研的各位准研究生,多数还没选择导师(一般开学后的1-2个月有双选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选择导师,三年乃至未来更久的时间,导师至关重要!(23的同学也要提前了解,设立目标哦)为了更好地了解,咱们请四位学长学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下,不同老师的特点!一起来看看吧:
家长型科研、工作、生活全包
王军现在是省城某重点高校体育学院的一名教师,研究生期间,他学的是产业经济学,经过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之后,他顺利地留校任教。
研究生期间,导师对他的照顾体现在各个方面,几乎就跟家长一样,
更让王军感激的,就是师母还给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如今,两人已经结婚,并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当然,王军在学术上也非常争气。多篇cssci论文先后发表,成绩也一直稳定在专业第一名,并顺利拿到了象征最高荣誉的,这一系列的成就,也让导师格外自豪。于是,在导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王军也起到了顶梁柱的作用。
转眼到了毕业的季节,在导师的 助下,王军顺利地留校任教。
老板型安排学生四处接活
这是齐天第一次见导师的时候,对方给他撂下的一句话,这让他非常震惊。
齐天学的是工程类专业,导师手下的项目特别多,既有科研项目,更多的是一些商业项目。于是,从当年的教师节开始,齐天和几个男生一起,几乎每周都会替导师出差一次,
第一个学期,齐天还觉得挺新鲜,能够定期出差,还有导师每个月给的几百块钱劳务费,
不过,时间久了,齐天越来越厌恶出差。
研究生三年时间,齐天以某项目组专家的身份,去过了大大小小13个城市,毕业论文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东拼西凑后,也顺利地通过了答辩
。
如今,齐天和导师的关系很微妙,
学究型天天泡实验室做科研
赵健学的是信号专业,导师手里有很多科研项目,每天从早到晚,导师要求他们在实验室里查资料、做实验。
赵健说,读研之后,他本以为会轻松很多,每天,导师早早到实验室,安排当天的实验项目,让学生们独立完成部分子课题。
于是,从研一至今,赵健几乎每天早晨都是7点半起床,吃完饭后8点钟准时来到实验室,打扫一遍卫生,给导师泡好茶,然后打开电脑和投影仪,坐在座位上等着导师布置当天的任务。
赵健笑着说,同一个实验室的,大部分男生都没有女朋友,
不过,导师的严格要求也给赵健他们几个带来了不少好处。实验室中有四个人已经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
让赵健有些困惑的,就是他未来的就业去向。
放羊型除了开题答辩,基本见不到人
于晶是省城一所高校研一的学生,她的导师是一名副教授,每年只带一个研究生。
对于邮件,导师回复得还算及时,不过,于晶提出的一些问题,导师并不是很感兴趣,
这种
问题来了,哪种更适合你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