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非全日制咨询方向考研经验分享_网易订阅(2019年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
工作三年后,三跨一战上岸
2014年,双非院校本科毕业之后,我参加了工作。工作三年的过程中,我逐渐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选择考取北大应用心理学。关于考研,每个人的动机不同,收获也不同。我聊聊我的心得和我走的弯路,如果对你有哪怕一丝启迪,那也值了。
一、确定目标
迅速决定,目标专一,毫无怀疑
2017年11月13日,我决定要考心理学研究生。在北师大和北大之间,我选择了北大,于是开始上网搜集信息。考虑到我心理学是零基础,而且离考试只有一年的时间,我觉得报名辅导机构更适合我。
当时看了知乎和贴吧的相关信息,给几家考研机构打电话咨询之后,我基本弄清了考试范围、流程以及招生的相关信息。
进行比较之后,我选择了 。第一, 的老师跟我讲得最为清楚详细;第二, 老师提供的成功案例和“上岸人数”很有说服力。衡量我的“学力”和“财力”之后,我选择了“拔高集
训营”,包含心理学专业辅导、每周一次辅导、为期28天的集训以及复试助力。收到讲义和教材后我便马上开始了学习。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开始之后不停止,停止之后不悔恨”。关于考研的决定,我做的都有一些“鲁莽”,可这种“鲁莽”反而让我没有太多顾虑。复习过程中也了解到:有的人在10月份报名前,都没有定下自己到底要报哪所学校;有的人选择了学校之后经常焦虑,觉得考研难度大,上岸机会小……这样往往白白浪费了时间。
所以,认真衡量自己的能力–既包括学习能力,也包括经济能力,还有自己目前的实力(对专业课、政治、英语、数学的掌握程度),不高估,也别低估。
如果学习能力、自制力差,那就多去自习室,别在寝室窝着;如果财力一般,就别选择一些学费过于昂贵的来为难自己,因为一旦凑不上学费就必须要去打工,别在开学之前让自己太焦躁;如果公共课差一点儿,那就要尽早开始公共课的学习,别到最后不过线,那太可惜。
确定学校和专业之后就只有一个信念:舍我其谁。如果这个专业只招收一个人,那就是你。有多少人报考,最终录取多少人,都跟你没有关系。
二、从门外汉到入门
我准备得算是比较早,基本从2017年的12月份,就开始看教材、视频和讲义。但说实话,一直到2018年的5月末,将近半年的时间,我都在胡乱摸索。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知半解,说不出来道道儿。 最早的北大集训营安排在6月份,我既想去又有点打怵–因为我水平实在是差,如果去了跟不上进度,那岂不是很尴尬。
在这个时候,我妈妈“推”了我一把,让我参加6月的集训。这是我整个考研过程中,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集训开始前, 提供了一次模拟测验,仿照北大真题的形式出了一套考题。在集训之后,还会答另一套模拟题进行后测。两次测验的分数,会让你看出集训的效果。
我当时太水了。前测的题我乍一看大概有印象,但是下笔的时候真的不知道写什么,所以只答了46分。这种“啥都不会”的尴尬和羞愧反而鼓舞了我。在集训过程中,我很认真。
集训班管理严格,自习室从早上6点开到晚上10点半。班主任认真负责,早上6点半就会喊我们起床了。授课老师非常专业,他们既有考研的经验,又有学习的方法,还有心理学相关资讯,我受益很多。一起集训的同学有很好的氛围,大家交流彼此的书单和学习上的经验。经过28天的学习,我的“成果”在后测中得到了体现:后测成绩237分。虽然题目难度可能会不同,但这接近200分的提高,对我来说像飞跃一样,给我了很大的信心。
这段时间的集中高强度的学习,也让我对专业课知识掌握程度上升了一个台阶。再看题库里的一些题目,我可能虽然不能说得非常清楚,但起码知道这道题在哪本书中哪个位置,大概是什么内容。对重点知识也有了掌握。
考研过程中,不一定能保证每天都集中高强度的学习。我觉得,备考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节点”。把握住这些“节点”,真正地投入学习,收获会很大。
三、困惑、尝试和最大的收获
集训回来之后,我斗志昂扬,信心满满。开始整理笔记,进行背诵。但我遭遇了备考过程中的“滑铁卢”,一度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
当时我学习管理心理学,想整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笔记。管理心理学内容琐碎,每本教材上的内容都不是非常全面,所以我同时参考5本教材,每天打字将近一万字,既有思维导图,又有详细内容。整理完之后,感觉自己做了一项大工程,自己感动了自己。整理的时候,感觉自己都挺会的,于是整理好之后便马上开始学习其他科目了。
过了一个月,我再想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就像我没学过一样。所有的概念和理论我都不能很准确地表述出来,跟刚集训之后几乎没什么区别。我向来对自己的记忆力有很大信心,但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状态还怎么去考试?这时已经将近9月份了。我本以为自己已经背完一轮了,但可怕的是,啥都没真正记住,还是只能记个大概。
但好在我没有太慌。上网找一些其他考验人、学习者的记忆方法。我了解了一款辅助记忆的软件,叫“anki”,它的原理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会把你背记的知识点,在你快忘记时再次呈现给你,亲测好用。
在了解anki的过程中,我偶然在知乎发现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把我的困惑解决得明明白白:我为什么没记住,为什么进展慢,为什么学习成果不像自己想象得那么好。这篇文章叫做《你记住的才能变成你》。文章的核心是:你理解的然后牢牢记住的,才是你的,才能成为你的一部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自己找来看。
那篇文章我当时读了两遍,考研后期,时常会看。直到现在,我依然会偶尔翻看那篇长文,常读常新。这篇文章触动我,让我正视自己的实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去学习。当我明白了,自己记住的、真正掌握的内容其实并不多之后,我反而静下心来。再也不纠结于整理漂亮完善的笔记,再也不画精美的导图,而是配合anki,结合文章中的学习理念,理解记忆每一个知识点,复习每一个知识点,老老实实默写。
这是我考研路上最大的财富。
我懂得了,学习不一定非要看到结果,而是求真求实的过程。认清自己,踏踏实实,想要的结果自然不会离你太远。
四、稳住心态
都说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你不能像备战高考时,和很多人一起进行模拟考试,了解自己的水平和位置;考研路上关卡重重,初试、国家线、院线、复试、调剂,不一定就倒在了哪道关卡上。
备考期间,听到过其他小伙伴心态崩了的消息;在复习到最后关头,自己也曾觉得吃力。但有一点我很明确:心态崩掉不该是考研落败的借口。我们只能让自己的基础更加夯实,知识掌握更加扎实,才不会在备战后期因为心态问题太吃亏。
考研是让人成长的过程。考研之前,我坚信单打独斗就可以;但这一年多以来,我明白所谓“上岸”,所谓“成功”,离不开别人的 助。来自别人的鼓励和支持,有时会成为有力的定心丸。
“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祝你圆梦202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