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考研复试主题演讲之「MOMO文化」_momo_网络_昵称
原标题:新传考研复试主题演讲之「momo文化」
@秃头研究所monsters(公众号)
如何看待momo文化?
@tutousuo??
?? hors学长的答案
老师们好,“momo”现象是近年兴起的一个新网络迷因,它最早源于通过外部账号如微信等登入豆瓣和小红书时所设定的默认昵称,而最初的momo群体也来自这些使用默认昵称的社交媒体用户群体,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反算
法推荐、反信息泄露和强匿名化社交”的网络亚文化现象。
首先,“momo”现象本质上是“反算法推荐”的,使用“momo”这一默认昵称作为自己的用户名,也是当前年轻人的一种“算法驯化”的实践。年轻人群体之所以选择用“momo”作为昵称和更换相关头像是为了防止自己在小红书和豆瓣这样的弱社会关系的社交媒体上的账号被算法通过身份标签识别后推送熟人从而导致“社会性死亡”。因而,很多不愿意在社交媒体上披露自己过多信息的用户则会主动将自己的账号内容设为“momo”,造成了算法标签的平面化,从而规避当前以身份标签为基础的算法推荐模式。
与此同时,“momo”现象的出现也是适应当前极端的网络舆论环境的一种无奈之举。“momo”们同质化的身份标签信息反而增强了个人的信息保护,也使得“momo”们的网络发言相对来说会更具有“情感”和有更大胆的“观点”。也能避免网络暴力的威胁。情感这一点体现在了“momo”为在自己喜欢内容的评论区更为直接大方地表达自己的好恶,而“大胆的观点”则是存在于他们对相关社会事件的评判下,其中,“momo”这一层外衣就成为他们的信息保护伞。
同样的,“momo”现象的出现也带来了更强信任的匿名化社交模式。在“momo”社群中,虽然大家都身披一样的昵称和同类型的头像,但是发展出的虚拟社群关系却相比其他社区更为紧密,也具有更高的信任度。在豆瓣“momo小组”中组员的发言也非常友善,“momo”们也更容易向同类们披露心声,因为彼此之间无直接联系也不用担心身份泄露,反而带来了虚拟社群内部更强的信任度。
但是“momo”现象及其所代表的网络亚文化并非全是好处,也有部分人顶着“momo”的昵称在破坏网络空间的秩序,如何保护好当前“momo”文化的生态,又防止有心之人利用“momo”文化的匿名性特点破坏网络生态,我想是当前学界和平台方需要共同的努力,而我未来也很有兴趣从事相关的“网络民族志”研究。
谢谢老师们的提问,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