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2019北电考研真题分享

原标题:2019北电考研真题分享

2019北电考研真题分享

导演系真题

2010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导师:田壮壮、王红卫、周新霞

专业一:导演创作及理论

一、 根据影片的三个细节写出影片名和导演。(20分)

1、抢劫电话亭的男青年 被淹的厨房和卫生间 只到四楼的电梯

2、比利时 侏儒 谋杀神父

3、消除记忆的公司 躺在冰面上的男女 没有五官的面孔

4、五百人中只幸存一人 麻将牌 穿男鞋的女人

5、圆周不圆,时间不逝 不说话的神父 摄影师和他的情人

6、大提琴手 乡下的游泳池 长满房间的植物

7、纪录片 电影名和特吕弗有关 美国总统

8、哈姆雷特演出 母亲嫁给了神父 躲在桌子下听钟声敲响

9、失忆的师姐 爱上女编剧的警察 听到铃声就打拳

10、日食 我的爷爷奶奶 十八里红

二、 根据影片名和导演写出三个影片细节。(20分)

1、出租车司机

2、摔跤手

3、一夜肚大

4、朗读者

5、白日美人

6、飞屋历险记

7、第九区

8、浪潮

9、僵尸肖恩

10、狗镇

三、 根据以下名词,写出一部代表性的影片并联系性地进行说明。(15分)

1、黑色电影

2、自然光效

3、长镜头

四、 论述题。(45分)

1、从《刺陵》、《风云2》、《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中选择两部影片分析(视听、技术方面的)共同点。

2、进入21世纪,出现了《黑客帝国》,近期《阿凡达》热映。谈谈对幻想类题材电影的看法。

3、如果从鲁迅的小说选一部改编成剧本并拍成电影,你选择哪一部?为什么?

五、琼瑶剧本写作(50分)

下面给出一段对白,请根据对白内容答题

对白:

1、天上的星星好美哦!

2、你真的要走了吗?

3、恩

4、你哪里来的钱?

5、我有吉他,边走边唱,走到哪里都不怕

6、你也带我走吧

7、你学习那么好,还要考大学呢

8、你会记得我吗?

9、等我功成名就以后,我会回来接你的

……沉默…………

10、你会忘记我的

(1)根据上述对白写出人物服装造型

(2)写出当时的场景和氛围

(3)在每句对白下边,写出相应的动作

专业二:电影剧本命题写作

一、(75分)

试卷上给出一个场景平面图(带环境的两个房间的俯视图如下)。右边的房间里有一桌一椅,下方有一扇门;左边房间里有2个固定的拍摄机位,下方有一扇窗。室外环境右边有一棵树,树的右下方有一条移动轨道;轨道上有一个机位,要求在剧本中有一个镜头必须移摄。室外环境左边有一个池塘。

根据这副图,在里面添加1-3个人物;1-3件家具或道具(小道具不限);1-6个拍摄机位(3个拍摄机位已经标注出来,能发挥的只有3个机位),构思一个有叙事、情感变化的情节。

写故事梗概(100字以内);人物简介;家具或道具的图例和说明;分镜头剧本(要求在20个镜头内完成这段情节);把分镜头剧本的机位图画出来(试卷上已给出场景平面图,共4张。只需在上面添加机位和人物、道具的图例)。

二、(75分)

给出一篇陈尚义和张兰英的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大意为:两位拾荒老人经济状况十分拮据,但收养了很多弃婴,为了这些孩子几乎耗尽心血。十几年中,孩子们有的长大了,有的死去,现在老人年纪大了,身边还有8名孩子。政府想把孩子送到福利院,但两位老人不愿意。

根据这则新闻报道,构思故事片或纪录片。写1500字以内的故事梗概或拍摄提纲。

艺术概论简答论述题专题

【A 组:时事热点命题】知识点与热点结合考查

(注:该论述专题仅给出答题思路和提纲方向,考生需根据提纲方向进行补充说明,尤其是

答题要有相关实例佐证,有血有肉才丰满)

1、 试论艺术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命题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文化软实力, 西方文化全球化文化扩张,艺术全球化, 好莱

坞类型商业大片全球热,电视综艺节目西式模式模仿热,版权进购热等问题)

二者是紧密相连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同时全球化也是本土化的共性,本土化是全球化的

个性“ 本土化” 的意思近似于乡土化、区域化、民族化, 但略有不同, 是与全球化相对应的

概念。指共同地域的人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语言, 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共同文化的共同心

理素质稳定的共同体,是一种民族的特色化。“ 全球化”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它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是一个政治和经济的体系,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一 、艺术的本土化是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本土化依托于全球化

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是必须以牺牲艺术的本土化发展为代价,相反,只有艺术的本土化的

充分发展,全球化才是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过程,才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因此本土化是

全球化的具体体现,本土化依托于全球化。歌德说,“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越是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就越是会具有世界意义,越是会成为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为世界人民所钟爱。

二、艺术的全球化是本土化的共性,全球化存在于本土化之中

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艺术文化的多样性使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基于自身的观念、

民族、宗教、阶级、传统等多方面的因素,它在推动艺术文化共同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不同艺

术文化间的碰撞。随着人类交往的发展,人们发现不同民族或地域的文化存在着共同点,艺术的

共性和普遍性主要表现为艺术的世界性。全球艺术文化体现的是艺术的世界性,艺术的世界性

所要求的是全球艺术文化的同一性倾向,东方艺术同西方艺术一样,都是艺术,有着共同的特征,

这就是它的共性,也就是普遍性。

三、艺术的全球化和本土化是紧密相连的, 是相互促进的

中国当代艺术的进步, 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步伐的, 在引进接纳了西方现代文化的诸多哲

学、艺术、思想之后, 逐渐形成了一种从容不迫的艺术文化姿态, 亦愈来愈融入国际潮流的轨

道之中, 并开始有了自己响亮的声音,所以艺术的全球化和本土化是紧密相连的,也是相互促进

的,离开了本土化,就没有全球化。总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坚持“ 全球口味,中国气派、异域元素”我们既要坚持艺术全球化的普遍性和共性,又要保留艺术本土化的特殊性和个性,二者是紧密相连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缺一不可。没有艺术的特殊性、特色性,就没有国家的民族的特殊性和特色性,就不会在全球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更不会很好地发展。

2、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命题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文化软实力, 中国艺术“走出去”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派艺术

3、探讨)

4、民族艺术(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

5、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

6、术审美情趣。

7、) 世界艺术(艺术的世界性) 为世界共同欣赏的民族艺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表

8、现人类共通的 真善美的艺术,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的艺术。

9、黑格尔说: “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正因为如此希腊神

10、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莫奈的《日出印象》和张大千的山水人物画,都

11、是为世界人民所共赏的名作

12、一、 艺术民族性的多元存在

13、由于不同民族有着其自身不同的风俗习惯, 有不同的经济基础, 处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 (包

14、括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心里状态等),并且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在他们彼此之间

15、形成了很多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性形成了世界民族艺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局面。

16、这种多元化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民族艺术种类的多样性。每一种艺术是不可能

17、独立存在的,它必须和多种艺术门类并存,并且相互交流,形成符合这个民族的习性。其二是

18、各类民族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艺术的风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民族、地域而异,民族风格之

19、下,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地域风格、时代风格、个人风格等等这也是同类民族艺术交流的基本前

20、提。

21、二、多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22、就艺术的发展而言,它没有绝对的、纯客观的,而只有艺术的、弹性的、迂回曲折的。民族艺

23、术更是如此,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不同的风格。对于不同的民族艺术来说,

24、与你是新的,与我确是旧的,与你是古代的,与我却是现代的。各民族之间不是相互绝缘的,

25、各民族的艺术或多或少地受到其他民族的艺术的影响。一个民族的艺术要向前发展,还要借鉴

26、其他民族艺术中好的东西。

各民族艺术之间的相互交流的结果就是现如今我们的世界存在的缤纷的艺术种类。现我们

立足于东方看世界,艺术的交流过程主要体现了三种形式:

第一,东西方的艺术交流。第二,中外民族间的艺术交流。第三,中华民族内部的艺术交流。

因此我们仅仅从古老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发展的现状以及她的历史可以很肯定的得出民族

艺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的,在交流中彼此融合,使艺术

越加的丰富多彩

三、关于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联系: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区别: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的表现人的一

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真善美”真实的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

成为世界共赏的艺术

三、关于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联系: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区别: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的表现人的一

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真善美”真实的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

成为世界共赏的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不能等同,也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互相联系有互

相区别的两个方面。

3 、 中国艺术如何实现走出去

(命题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文化软实力, 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强国,中国制造—-中

国创造,文化软着陆,艺术“国中梦”汉语热–文化热–艺术热等)

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影视为例)

一、内容狭隘 译制障碍 发行不畅

其一是影片表达内容狭隘,不会讲故事。“中国其实不乏经典故事,但我们要么没有讲,要么

讲得不够精彩,使电影缺乏文化穿透力。

我国的译制工作仍处于“散兵游勇”、“拉郎配”的状态,缺乏专门的译制机构和标准,质量

无人把关, 导致一些赴国外参展或营销影片的翻译“驴唇不对马嘴”, 大大影响对外传播效

果。其三是版权发行不畅。不少国内影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制作的国产影片若想在海

外放映,需要相对固定、权威的发行单位,但我国目前在这方面仍为空白,尚未与国外发行方

无缝对接,只能靠影视企业自行联系,大大降低了电影输出的数量与进度。

处在全球化的国际语境中,中国艺术“走出去”战略:

一、 行业 自省、自律,自强:推出高品质,高质量 有文化内涵,有国际视野“中国元素,世

界表达” 的艺术作品在创作源头就培养起“全球意识 “走出去”须遵循“中国主题、世界元素”

的原则。需要渠道,同时也需要精品做支撑,而放大过眼中的精品电影“既需要技术型综合人才,

也需要培养电影大师”。

二、 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鼓励与支持,设置“走出去”工程,其中包括设立专门机构、专门

人员负责,建立奖励制度等。

三、对外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用国际制作的团队、国际的经验,特别

是全球发行的合作的机制。

四、“ 应当从市场、战略和战术三方面来实现

方面可以利用国外的艺术院线、电视台以及音像,通过不同的形式推广中国电影;另一方面,

国内媒体如电视台,也应该通过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推广中国电影“走出去”,在国外的电视

媒体播放中国电影,“最终将中国电影打入海外主流市场” 在技术层面,中国电影可以达到

这样的水平,怎么样培养主创人员、怎么去培养技术人员、怎么去获取资金、怎么去获得一个

全球的市场份额,“走出去”是必要的, 但“走出去”必须要警惕一种倾向: 靠展示中国人

的落后来吸引外国人。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而是要向国外展示我们文化的精华。

4.弊 经典翻拍的利与弊 以及解决措施

(命题背景:影视剧翻拍成风,于正版《神雕侠侣》 《笑傲江湖》翻拍的全民热议 吐槽成风,《还珠格格》《爱在春天》 《红楼梦》 、 《西游记》 、 《水浒》 电影经典影片 3D 版等经典剧目再次翻拍将翻拍话题推上风口浪尖)

一、翻拍的优势

1、借原剧名气造声势

2、可重复利用资源,一本万利

3、影视公司电视台便于包装新人

4、观众受众心理,跟随潮流与时俱进

二、翻拍的劣势

1、先入为主的观念,原版经典的角色已经在观众心中形成艺术审美定势,翻拍剧难以被观众

接受,

2、翻拍剧盛行,凸显影视界急功近利,商业性过强

3、原创不足,创新精神匮乏,扭曲戏说历史事件、人物

三、解决措施

1、立足于优秀的选材

2、技术性与艺术性融合

3、坚持原创视角,端正创作态度

4、追求影视创作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5 、艺术与时代的关系

(命题背景:现实题材,怀旧题材影视剧目热,电影《小时代》 、 《中国合伙人》 、 《致我

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电视剧《宝贝》 《老有所依》 《我们结婚吧》 《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关

照现实题材的影视剧目成为收视的宝马,再一次将视角关照现实,艺术对现实的关照与回归 艺术对时代的照应)一定时代的艺术发展,必然和一定时代的政治 经济 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有关联艺术家与时代关系、艺术作品与时代的关系、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与时代的关系时代引领艺术,艺术超越时代

一、艺术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之中,而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特点,审美理想是这个时

代的审美理想

二、艺术虽由时代引领,优秀的艺术家必先于时代

三、我们不屈于时代,也不能完全凌驾于时代,只能在时代中不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力求先于时代

6 、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

(命题背景:国家宏观上 对主流价值观 主旋律的艺术作品的大力扶持,政策号召,以致 2013 年-2014 年国内影视剧 抗战题材剧泛滥,其它题材剧目稀少,剧院影视题材单一,观众可选择性弱,过分强调主旋律大题材 导致题材单一 小题材 小故事同样能反映大道理 ,弘扬主旋律。艺术创作需要多样化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

伟大作品体现时代和人民的 “ 主旋律”

一、弘扬主旋律

“主旋律”是指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真善美 的艺术作品所体现的。真正的主旋律是体现某一时代,某一历史进程中人民集体生存意愿,体现时代发展动向的。 它是客观存在而不是主观臆造的,是一定会在这个时代的创作总体中不可违逆地被凸现,被强调,被观照,被摹写出来的。

主旋律的特征: 1.主流意识形态认可2.国家政策倡导3.主导文化价值观体现4.情态表现积极向上

5.表现历史与现实的健康的电影创作

弘扬主旋律, 就是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生产要深深扎根于民族文

化的深厚沃土,从深厚的文化

积淀和当代中国人民的创造中吸收丰富的养份,同时又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积极借鉴和

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精华, 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艺术作品,增强文化艺术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弘扬主旋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更多健康文明、积极向上、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去赢得群众、占领市场,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提倡多样化: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文化产品的极大丰富,是一个社

会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需求的丰富多样性,要求文化艺术产品创作

要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倡多样化就是要充分发挥作家艺术家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文艺形式、风格、流派的充分发展,实现文化艺术作品题材、体裁、主题的极大丰富。

三、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辩证统一,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主旋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弘扬主旋律,要确保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性需求。提倡多样化,要在坚持正确导向前提下促进文化的创新、繁荣与发展。主旋律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主旋律作品不仅内容、题材是丰富的,其样式和表现形式、手段也应是多样化的倡导主旋律作品的内容、题材、风格和形式的多样化,鼓励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深入实践,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努力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不是失去方向的“自由化”。 多样化不仅仅是指艺术作品数量的充足和艺术类型、 品种、风格、内容、形式的多样性,更是指主旋律嘹亮高亢,艺术精品充裕丰富。提倡多样化是坚持确保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原则下的多样化,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观引导前提下的多样化。 文化艺术工作者及一切精神产品生产者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用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作品引领大众文化导向,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两者相辅相成,都统一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具体实践中。

历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理论考研真题精选

1993 年北京电影学院 艺术理论 文艺理论 电影理论考研真题

一、填空

1、形象思维是 毛泽东 同志在致 郑季翘 同志的一封信中提出。

(别林斯基《智慧的痛苦》)

2、对我国五六十年代文艺理论发生深刻影响的三个俄国文艺理论家是: 别林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 、杜勃罗留伯夫 。

二、名词解释

1、能指:

符号学用语, 构成三要素之一。瑞典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作为能指的语言和所谓所指的概念的结合。

能指是符号的表示成分,组成了符号的表达方面,被理解成符号的物质方面;所指,符号的被表示成分,组成符号的内容方面,被理解为符号的意义方面。

《电影艺术辞典》P86——电影符号学术语, 瑞典索绪尔的符号学核心概念是区分语言符号的两个方面。 一个是物质方面,即构成语言表达方面可被感知(视觉、听觉)的能指;另一个是观念方面,即符号中以能指为中介所表达的构成语言内容方面的所指。法国罗兰.巴特尔从内容和形式上对能指和所指进行区分:能指是表达形式和表达实体;所指是内容形式和内容实体。

如在自然语言中,一个单词就是一组声音的组合,他就是“能指”,而单词索代表的事物就是“所指”。(“树”这个字就是能指,树的概念是所指)。再如诗人在安排诗的结构时,既要考虑声音(能指),又要考虑含义(所指)。在电影中,能指包括声音的能指、画面的能指,麦茨电影符号学还专门研究剪辑的能指形式(如直接切换是“零能指”,渐显渐隐是“全能指”等)。

三、问答

1、谈对审美感受的差异性、共同性的理解

欣赏主体与欣赏客体,必须有某种适应性,并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才能产生欣赏,因此同一欣赏对象,由于欣赏者的主观条件存在差别,就必然形成欣赏的差异性。

差异性:阶级的差异;民族的差异;时代的差异;个人的差异;

共同性:人们对同一审美对象都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得出相同或相近的审美评价; 由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

⑴ 不同阶级之间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存在某些利益的一致性;

⑵ 民族的共同的生活条件,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长期影响而形成共同的心理素质;

⑶ 审美观念的历史继承性;

⑷ 人生经验的普遍适应性。

2、任何理解第三世界批评也是后殖民主义批评。

后殖民理论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主要是考察,昔日欧洲帝国殖民地的文化以及这些地区和世界其他各地的关系。也就是说,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文化的话语权利的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新问题。其方法多样,大多采用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揭露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文化霸权的实质,探讨后殖民时期东西方之间由对抗到对话的新型关系。

后殖民主义受戈兰西“文化领导权”、“文化霸权”理论的影响很大。福柯的话语理论则成为后殖民主义思潮中的核心话题。

1994 年北京电影学院 艺术理论 文艺理论 电影理论考研真题

一、填空

1、《林泉高至》的作者是 郭熙 [北宋];

《艺概》的作者是 刘熙载 [清]

2、《艺术与视知觉》阿因海姆 / 爱因汉姆

“美学意味的形式……”由 克莱夫?贝尔 指出;

3、结构主义是在 文学符号学 思想和 叙事学 交汇点上兴起的;

4、 现代叙事学的重要特征就是把 叙事 和 抒情 相区别。

二、名词解释

1、间离效果

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受俄国形式主义理论“陌生化”的影响,所创造的一种叙述体戏剧表演体系。

依照此方法,剧作家以异乎寻常的方式,表现一种生活现象或一个人物典型,以便让观众用新的眼光来观察、深入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

导演和演员则借助这种方法有意识的在观众和演员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 使演员既是他角色的表演者,又是他的评判者,使观众成为旁观者,用探讨的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表演的事件。

2、圆形人物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寓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即通过独特鲜明的、能唤起美感的、个性形式的描写,揭示社会生活中某些带有普遍意义的本质规律。

三、问答

1、试述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艺术形象——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生活图景。

艺术形象的特征:

⑴ ~ 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⑵ ~ 是假设与真实的统一;

⑶ ~ 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⑷ ~ 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二者关系:

⑴ 现实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

⑵ 艺术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能动的反映:

A、表现在艺术创作不脱离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艺术是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

B、 艺术可以对现实提供的生活材料进行创造性的选择、提炼、加工、改造,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此更有普遍性。

1988 年北京电影学院 艺术理论 文艺理论 电影理论考研真题

艺术概论历年真题

1988 年北京电影学院 艺术理论 文艺理论 电影理论考研真题

一、填空

1、 中国古典戏曲四大悲剧是:《桃花扇》、《窦娥冤》、《牡丹亭》、《西厢记》;

2、 中国古代绘画的审美标准:在人物画方面是 形神兼备 ,在山水画方面是 气韵生动 ;

3、 艺术的社会作用在于以下三个方面:艺术的 认识作用 ;艺术的 教育作用 ;艺术的审

美作用;

4、 黑格尔认为美是 理念 的感性显现

二、名词解释

1、艺术形式

~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与形态,是语言的材料与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在文学创作中,

形式创造应遵循的规律与原则是:

⑴ 从内容出发选择与创造形式;

⑵ 发挥形式与艺术表现的能动作用;

⑶ 重视形式自身的独立审美价值。

2、审美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始终与艺术形态相交织、相渗透或相互融合、冲突。

三、问答

1、建国后,我国传统文艺学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它在理解艺术和生活关系上的基本观点是什

么?

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⑴ 文艺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⑵ 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⑶ 文艺是一种艺术生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