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2016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中国共产党_论战…

原标题:2016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6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10分*8,共80分)

1.《盐铁论》

西汉桓宽所著关于盐铁会议的记录。十卷,六十篇。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集朝廷大臣与郡国所举贤良文学举行会议,辩论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国家财经政策问题,称为“盐铁会议”。至宣帝时,庐江太守丞桓宽将这次会议的记录整理编次,撰成此书。书中广泛涉及当时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等领域的问题,记载了贤良文学和桑弘羊的不同治国学说,以及各自的施政主张,为研究西汉史的重要资料。

2.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3.头下军州

辽代地方行政制度之一。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除此之外,还有头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外戚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建立的地方行政单位。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官吏则由头下主自行委派。头下军州的赋税除酒税和一半田租交纳辽政府外,其余全归头下主。

4.化纤革命

是指中国共产党在1974年前后实施的大量进口化纤设备的重要决策,它导致1976年到1979年的中国人有一个“穿衣服”的革命,这个革命导致中国人身上的衣服由棉花为主转变为以化纤为主,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可以腾出来种出更多的粮食,这些粮食养了更多的猪导致了中国人能够吃上更多的猪肉。腾出来的土地还种出了更多的蔬菜,使中国人吃菜不再紧张。这个“化纤革命”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第一次,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场革命的重要意义尚少有指出。

5.京师同文馆

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简称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欣等奏准在北京设立的机构,附属于总理衙门。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招生对象开始限于十四岁以下八旗子弟,以后兼收年岁较长的满汉科举出身人员。是清代在北京开办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人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1901年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6.科玄之争

1923年至1924年由张君劢、丁文江之间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的辩论而引发的一场论战。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一场影响深远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又称”“人生观论战。张君劢主张科学于人生观无能为力;丁文江、胡适坚持科学的方法可以解决人生观的问题。梁启超、范寿康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的全部,理智的部分可以由科学解决,情感的部分非科学所能解决;陈独秀主张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这场论战的实质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问题。这场论战虽然已经过去80年了,然而论战涉及的问题直到今天也不能说已经彻底澄清了。论战所提出的问题,今天仍然是哲学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7.《实业计划》

孙中山关于中国实业建设的专著。1920年《实业计划》完稿。(国际共同开发中国实业计划书),是为“物质建设”。1921年由林云陔、马君武等人译出中文本,孙中山在广州发表中文自序,《实业计划》中提出六项计划,分港口建设、铁路、道路建设、采矿业、治河道等八个范畴。而对于此计划书,孙中山在其自序中提到,希望借助外国资本与技术,与中国政府签约一同开发中国。

8.三反五反运动

共和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政治运动。在朝鲜战局稳定、土改和镇反取得重大胜利之后,首先于1951年冬在国家机关、国营经济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三反” 运动进入高潮后,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部署在各大中城市的工商业者中开展 “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胜利结束。该运动巩固了共和国的政权基础,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简答题(25分*3,共75分)

1.简述汉初的诸侯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一)背景。(1)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2)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史称同姓王。同时,刘邦在地方上继续实行郡县制。于是,西汉初年,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并行的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

(二)措施。(1)文帝即位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日益膨胀。中央为加强集权,开始削弱诸侯王势力。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封国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就是要将王国分割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文帝起初很重视贾谊的建议,但有些犹豫不决;后来形势更加严重了,才把齐国分为六个小王国,立齐王肥的六个儿子为王;又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立淮南王长的三个儿子为王。(2)景帝时,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的时机,削减诸侯王的封区。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卬的六个县。这引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为了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削减了王国官吏,改称王国的丞相为相。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3)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分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西汉王朝不用黜陟的办法而使王国的辖地缩小。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又采取“酎金夺爵”的措施,削夺列侯的爵位。《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2.简述宋代区域经济的表现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主要表现:

(1)农业:①户口和耕地面积的增加;②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发展。

(2)手工业:坑矿、茶盐、造船、造纸、制糖、纺织、制瓷等都比唐代进步的多,宋的手工业除了产地扩大,产量增加以外,技术提高也是非常明显,而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解放了大量受俘于土地的农民,使他们投入于商业、手工业中。

(3)商业:①唐代的城市多趋于行政中心,而宋代市镇则趋于工商业化。宋代的这一类的”新型”都市迅速发展,规模扩大,如开封和杭州都达到一百万人口。

②从事工商业的人口逐步增多,投入资本大幅度扩充,因此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工商业所比重已经超过了农业。

③城市突破了市坊的界限。北宋的都城汴梁城还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和街市呈现出了全面繁荣局面。

④宋代的商业繁荣还表现在农村,出现了草市。在农村市场上,小贩、货郎走街串巷,活跃了农村市场,丰富了农民的生活。

⑤货币领域里,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⑥“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对外贸易非常发达。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古古代史上跨越几个朝代、持续数百年的重要历史现象。其基本过程是:秦汉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唐代安史之乱后到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连年,南方经济得到稳定发展;两宋时期,南方最终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秦汉时期,北方为全国经济重心所在,南方则十分落后。西晋末年,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推动了南方的开发,尤其是长江下游三吴地区的经济开发。但是,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即使是长江下游地区,也仅是局部开发成功,经济基础依然相当薄弱。而同一时期的北方地区,尽管经受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但经济基础较好,很快从几次衰退中恢复,维持着总体上高于南方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实力。

安史之乱是影响南北经济地位消长的一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大事件。安史之乱以后,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比较安定,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南迁,使南方不仅增加了劳动人手,还获得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所以唐朝后期,南方的经济发展迅速,逐渐超过了北方。

到了两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全面实现。南宋能够在临安建都,说明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已经确立。南方经济重心的确立,取决于由北方迁徙而来的掌握比较先进生产技术的劳动者的大量增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南方自然条件的相对优越性。经济的发展带来文化的进步。

3.简述1927年-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对外政策上尝试以日本为外交重心,谋求与日本建立一种稳定的工作关系。1928年济南惨案的发生打破了国民政府对日本 的幻想,南京变单边外交为多边外交,意图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

(二)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将申诉政策确立为对日的主要政策, 而且在事变的处理过程中逐步强化,直到1933年日本退出国联。在申诉政策实施过 程中,由于英美等大国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裁,日军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

(三)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侵华的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广田三原则”的提出与交涉,进一步暴露了日本全面控制中国的图谋。在这种形势下,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抗日的外交政策初步形成。

三、论述题(35分*2,共70分)

1.试论明清江南市镇与白银资本的关系

江南市镇在明清时期是充满活力的工商业中心,一度引领时代潮流,带动社会变革。江南市镇在明清时期开始了“早期工业化”时代,尤其是丝织业、棉织业所达到了水平,是领先于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的。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支付白银;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的贸易都是顺差,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清江南市镇与白银资本的关系如下。

(1)明清时期江南市镇丝绸业的繁荣

①江南丝绸业市镇及其四乡,从明中叶以来,逐渐把养蚕繅丝以及丝织业作为主业,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棉布业市镇也很发达。棉花种植及对棉花的深加工——纺纱织布,为农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③中国江南的丝绸业的工艺水平比较高,领先于欧洲。16世纪下半期由菲律宾输入美洲的中国丝绸,由于价廉物美,十分畅销,而使西班牙丝绸业在竞争中落败,在美洲市场上几乎绝迹。

(2)白银资本的大量流入

①明清江南市镇的丝织业与全球化贸易

a。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优质生丝、丝绸、棉布,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海外,远销至美洲。

b。五口通商以后,湖丝不再辗转至广州出口,而是就近在上海出口,刺激了出口数量的猛增。

从上可以看出,江南丝绸业市镇、棉布市镇在全球化贸易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②明清时期全球贸易导致白银流入中国

a。中国的这种全球化贸易,使大量生丝、丝绸、棉布流向各国,由于海外各国始终处在结构性贸易逆差之中,导致白银货币源源不断流入中国。

b。据弗兰克研究,在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丝绸业、棉布业的繁荣使得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世界上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2.根据最新学术研究动态,论述清季民初中国社会结构及社会阶层的新变化

两千多年来,在自然经济状态下,传统中国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同质性和社会分化程度很低的国家。但近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城市中的率先兴起,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经济机构和基本社会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到了清季民初,中国遭受了来自东西方力量的强力冲击,在签订丧权辱国条约之时,亦启动了一些自救的改革举措。这些措施使中国当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尽管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最终形成,但城市的经济社会地位已经日渐凸显。由此,该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乡村和城市两个方面:

(一)在乡村社会,科举制度的废除使以工、农、士、商四大社会群体为基本要素 的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在自身演变出现危机时,恰遇西潮的冲击而解体,拉开了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序幕。科举制度的废除,使旧有的私塾教育退出历史舞台,新式教育兴起,使其培养的学生无法返回乡村,致使城乡逐渐分离。过去的传统是做官的读书人一旦告老必定返回其乡,成为乡绅,反哺桑梓;但新学制下的学生与城市的关系极为密切,与乡村较为疏远,毕业后亦在城市求职定居。可见,传统的社会循环流动在很大程度上逐渐缓慢,最后中止。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于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影响重大。

(二)城市社会结构的演变首先表现在旧的封闭结构下各个阶层的不断解体和新的开放结构下各个阶层的遂渐形成。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城市的封闭现象被逐渐打破。(1)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彼此隔绝状态被打破。旧的手工业普遍衰落和破产,代之而起的是从旧的统治阶层、知识阶层、工商阶层中分化出来的经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新式企业主。(2)城市内部各等级、各阶层之间的流动也在以一种新的方式逐步加快。近代城市社会结构的演变又体现在旧的等级职业结构逐渐为新的功能职业结构所取代。传统的特权等级、平民等级以及贱民等级转变为各种新式职业衍生出来的群体。

2016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10分*8,共80分)

1.《盐铁论》

西汉桓宽所著关于盐铁会议的记录。十卷,六十篇。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集朝廷大臣与郡国所举贤良文学举行会议,辩论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国家财经政策问题,称为“盐铁会议”。至宣帝时,庐江太守丞桓宽将这次会议的记录整理编次,撰成此书。书中广泛涉及当时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等领域的问题,记载了贤良文学和桑弘羊的不同治国学说,以及各自的施政主张,为研究西汉史的重要资料。

2.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3.头下军州

辽代地方行政制度之一。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除此之外,还有头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外戚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建立的地方行政单位。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官吏则由头下主自行委派。头下军州的赋税除酒税和一半田租交纳辽政府外,其余全归头下主。

4.化纤革命

是指中国共产党在1974年前后实施的大量进口化纤设备的重要决策,它导致1976年到1979年的中国人有一个“穿衣服”的革命,这个革命导致中国人身上的衣服由棉花为主转变为以化纤为主,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可以腾出来种出更多的粮食,这些粮食养了更多的猪导致了中国人能够吃上更多的猪肉。腾出来的土地还种出了更多的蔬菜,使中国人吃菜不再紧张。这个“化纤革命”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第一次,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场革命的重要意义尚少有指出。

5.京师同文馆

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简称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欣等奏准在北京设立的机构,附属于总理衙门。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招生对象开始限于十四岁以下八旗子弟,以后兼收年岁较长的满汉科举出身人员。是清代在北京开办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人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1901年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6.科玄之争

1923年至1924年由张君劢、丁文江之间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的辩论而引发的一场论战。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一场影响深远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又称”“人生观论战。张君劢主张科学于人生观无能为力;丁文江、胡适坚持科学的方法可以解决人生观的问题。梁启超、范寿康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的全部,理智的部分可以由科学解决,情感的部分非科学所能解决;陈独秀主张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这场论战的实质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问题。这场论战虽然已经过去80年了,然而论战涉及的问题直到今天也不能说已经彻底澄清了。论战所提出的问题,今天仍然是哲学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7.《实业计划》

孙中山关于中国实业建设的专著。1920年《实业计划》完稿。(国际共同开发中国实业计划书),是为“物质建设”。1921年由林云陔、马君武等人译出中文本,孙中山在广州发表中文自序,《实业计划》中提出六项计划,分港口建设、铁路、道路建设、采矿业、治河道等八个范畴。而对于此计划书,孙中山在其自序中提到,希望借助外国资本与技术,与中国政府签约一同开发中国。

8.三反五反运动

共和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政治运动。在朝鲜战局稳定、土改和镇反取得重大胜利之后,首先于1951年冬在国家机关、国营经济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三反” 运动进入高潮后,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部署在各大中城市的工商业者中开展 “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胜利结束。该运动巩固了共和国的政权基础,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简答题(25分*3,共75分)

1.简述汉初的诸侯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一)背景。(1)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2)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史称同姓王。同时,刘邦在地方上继续实行郡县制。于是,西汉初年,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并行的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

(二)措施。(1)文帝即位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日益膨胀。中央为加强集权,开始削弱诸侯王势力。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封国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就是要将王国分割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文帝起初很重视贾谊的建议,但有些犹豫不决;后来形势更加严重了,才把齐国分为六个小王国,立齐王肥的六个儿子为王;又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立淮南王长的三个儿子为王。(2)景帝时,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的时机,削减诸侯王的封区。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卬的六个县。这引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为了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削减了王国官吏,改称王国的丞相为相。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3)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分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西汉王朝不用黜陟的办法而使王国的辖地缩小。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又采取“酎金夺爵”的措施,削夺列侯的爵位。《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2.简述宋代区域经济的表现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主要表现:

(1)农业:①户口和耕地面积的增加;②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发展。

(2)手工业:坑矿、茶盐、造船、造纸、制糖、纺织、制瓷等都比唐代进步的多,宋的手工业除了产地扩大,产量增加以外,技术提高也是非常明显,而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解放了大量受俘于土地的农民,使他们投入于商业、手工业中。

(3)商业:①唐代的城市多趋于行政中心,而宋代市镇则趋于工商业化。宋代的这一类的”新型”都市迅速发展,规模扩大,如开封和杭州都达到一百万人口。

②从事工商业的人口逐步增多,投入资本大幅度扩充,因此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工商业所比重已经超过了农业。

③城市突破了市坊的界限。北宋的都城汴梁城还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和街市呈现出了全面繁荣局面。

④宋代的商业繁荣还表现在农村,出现了草市。在农村市场上,小贩、货郎走街串巷,活跃了农村市场,丰富了农民的生活。

⑤货币领域里,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⑥“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对外贸易非常发达。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古古代史上跨越几个朝代、持续数百年的重要历史现象。其基本过程是:秦汉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唐代安史之乱后到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连年,南方经济得到稳定发展;两宋时期,南方最终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秦汉时期,北方为全国经济重心所在,南方则十分落后。西晋末年,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推动了南方的开发,尤其是长江下游三吴地区的经济开发。但是,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即使是长江下游地区,也仅是局部开发成功,经济基础依然相当薄弱。而同一时期的北方地区,尽管经受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但经济基础较好,很快从几次衰退中恢复,维持着总体上高于南方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实力。

安史之乱是影响南北经济地位消长的一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大事件。安史之乱以后,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比较安定,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南迁,使南方不仅增加了劳动人手,还获得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所以唐朝后期,南方的经济发展迅速,逐渐超过了北方。

到了两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全面实现。南宋能够在临安建都,说明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已经确立。南方经济重心的确立,取决于由北方迁徙而来的掌握比较先进生产技术的劳动者的大量增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南方自然条件的相对优越性。经济的发展带来文化的进步。

3.简述1927年-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对外政策上尝试以日本为外交重心,谋求与日本建立一种稳定的工作关系。1928年济南惨案的发生打破了国民政府对日本 的幻想,南京变单边外交为多边外交,意图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

(二)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将申诉政策确立为对日的主要政策, 而且在事变的处理过程中逐步强化,直到1933年日本退出国联。在申诉政策实施过 程中,由于英美等大国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裁,日军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

(三)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侵华的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广田三原则”的提出与交涉,进一步暴露了日本全面控制中国的图谋。在这种形势下,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抗日的外交政策初步形成。

三、论述题(35分*2,共70分)

1.试论明清江南市镇与白银资本的关系

江南市镇在明清时期是充满活力的工商业中心,一度引领时代潮流,带动社会变革。江南市镇在明清时期开始了“早期工业化”时代,尤其是丝织业、棉织业所达到

了水平,是领先于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的。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支付白银;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的贸易都是顺差,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清江南市镇与白银资本的关系如下。

(1)明清时期江南市镇丝绸业的繁荣

①江南丝绸业市镇及其四乡,从明中叶以来,逐渐把养蚕繅丝以及丝织业作为主业,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棉布业市镇也很发达。棉花种植及对棉花的深加工——纺纱织布,为农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③中国江南的丝绸业的工艺水平比较高,领先于欧洲。16世纪下半期由菲律宾输入美洲的中国丝绸,由于价廉物美,十分畅销,而使西班牙丝绸业在竞争中落败,在美洲市场上几乎绝迹。

(2)白银资本的大量流入

①明清江南市镇的丝织业与全球化贸易

a。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优质生丝、丝绸、棉布,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海外,远销至美洲。

b。五口通商以后,湖丝不再辗转至广州出口,而是就近在上海出口,刺激了出口数量的猛增。

从上可以看出,江南丝绸业市镇、棉布市镇在全球化贸易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②明清时期全球贸易导致白银流入中国

a。中国的这种全球化贸易,使大量生丝、丝绸、棉布流向各国,由于海外各国始终处在结构性贸易逆差之中,导致白银货币源源不断流入中国。

b。据弗兰克研究,在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丝绸业、棉布业的繁荣使得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世界上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2.根据最新学术研究动态,论述清季民初中国社会结构及社会阶层的新变化

两千多年来,在自然经济状态下,传统中国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同质性和社会分化程度很低的国家。但近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城市中的率先兴起,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经济机构和基本社会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到了清季民初,中国遭受了来自东西方力量的强力冲击,在签订丧权辱国条约之时,亦启动了一些自救的改革举措。这些措施使中国当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尽管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最终形成,但城市的经济社会地位已经日渐凸显。由此,该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乡村和城市两个方面:

(一)在乡村社会,科举制度的废除使以工、农、士、商四大社会群体为基本要素 的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在自身演变出现危机时,恰遇西潮的冲击而解体,拉开了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序幕。科举制度的废除,使旧有的私塾教育退出历史舞台,新式教育兴起,使其培养的学生无法返回乡村,致使城乡逐渐分离。过去的传统是做官的读书人一旦告老必定返回其乡,成为乡绅,反哺桑梓;但新学制下的学生与城市的关系极为密切,与乡村较为疏远,毕业后亦在城市求职定居。可见,传统的社会循环流动在很大程度上逐渐缓慢,最后中止。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于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影响重大。

(二)城市社会结构的演变首先表现在旧的封闭结构下各个阶层的不断解体和新的开放结构下各个阶层的遂渐形成。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城市的封闭现象被逐渐打破。(1)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彼此隔绝状态被打破。旧的手工业普遍衰落和破产,代之而起的是从旧的统治阶层、知识阶层、工商阶层中分化出来的经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新式企业主。(2)城市内部各等级、各阶层之间的流动也在以一种新的方式逐步加快。近代城市社会结构的演变又体现在旧的等级职业结构逐渐为新的功能职业结构所取代。传统的特权等级、平民等级以及贱民等级转变为各种新式职业衍生出来的群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