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 引 论

一、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学(四川大学2006研)

答: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学科。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2稀缺(中央财经大学2000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研)

答: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但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由于稀缺性的客观存在,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3经济人(中央财经大学2005研;中南大学2005研;江西财经大学2014研;南京财经大学2015研)

答:经济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假设经济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①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②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③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④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流动。

二、论述题

1简述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中南大学2016研)

答:微观经济学既分析实证问题,也分析规范问题。实证问题涉及到解释和预测,规范问题研究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两者都是经济学重要的分析方法。

(1)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

是如何解决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旨在理解经济过程实际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涉及对结果好坏和是否公平的评价,其中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实证分析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

(2)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两者的区别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规范分析在研究经济事物的同时树立一个判别标准,以便能对分析结果做出好与坏的判断。而实证分析则只对经济运行过程本身做出描述,并不做出好与坏的判断。

②二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规范分析要说明经济事物是否符合既定的价值标准。实证分析则要解决经济“是什么”的问题,要研究经济变量的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对未来做出预测。

③规范分析没有客观性,其结论受到价值标准的影响;实证分析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其结论可以接受事实的验证。

两者的联系在于:规范分析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而实证分析则以规范分析为指导。实证分析的结果往往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最终目标,而规范分析的结论往往又是实证分析的出发点。

2试概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说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

答:(1)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市场经济中的单个消费者和生产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消费决策和生产决策,来说明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进而说明稀缺性的资源如何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目的是为了论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即价格机制。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为:经济行为个体是进行自由的、分散化决策的理性经济人,即消费者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供求规律;②消费者行为理论;③生产者行为理论或厂商理论;④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或分配理论;⑤一般均衡理论;⑥福利经济学;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对单个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而这三个层次都与价格因素有关:

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问题。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的消费者和所有的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

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这种决定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可以通过图1-1予以描述。

图1-1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从图1-1可以看出产品市场均衡与生产要素市场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市场均衡的核心。而这个市场均衡与否的杠杆就是价格,通过价格可以使一个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而一个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是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决定的,这就必然涉及到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问题。

(2)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决定经济社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

①“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是如何选择既定的资源来生产哪些产品,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②“如何生产”取决于厂商的行为。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理性的厂商将选择要素的最优组合。

③“为谁生产”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指使用要素所有者的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而收入又成为作为消费者的要素所有者获得消费品的基础。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什么是经济学 ★★

1经济学的定义

关于经济学,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2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为了有效率地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和需求,任何社会或国家都必须解决四个基本经济问题,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 四个基本经济问题

上述四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解决这四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

考点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见表1-2) ★★★★

表1-2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例题:

经济学家讨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这一问题属于(  )所要研究的问题。

A.实证经济学

B.规范经济学

C.宏观经济学

D.微观经济学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规范分析是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提出某些标准并把这些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方法。它回答“应该是什么”,或研究“应该如何解决经济问题”。

拓展:经济研究中常犯的两类错误

(1)合成谬误。合成谬误是这样一种陈述,对局部正确的就推论来说对整体也正确,或者对整体正确的就推论来说对局部也正确。一般而言,局部正确的事情不等于整体也正确。很多经济状况产生合成谬误,其原因在于局部之间相互影响才能产生整体的结果,而这个整体的结果与局部却不同。

(2)事后谬误。事后谬误是指“在此之后,因此,由于这一点”。事后谬误是由于第一个事件发生在第二个事件之前,所以第一个事件引起第二个事件的推理失误。

考点三:理性人假定和经济原理 ★★★

在研究经济问题时,西方经济学家假定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理性人,即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或目标最优化。更一般地,理性人的基本特征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他们试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在理性人假定的前提下,可得出一些重要的经济原理,如图1-1所示。

图1-1 经济学十大原理

考点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被称为“小经济学”。它以对经济个体的行为分析为基础,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对经济资源的配置作用,以及相关的改善途径。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价格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一般均衡理论等。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又被称为“大经济学”。如果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森林中的树木,那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就是森林整体。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见表1-3)

表1-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本文由才翎学习网提供,喜欢的小可爱可以百度才翎学习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