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笔记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概念题
精确新闻学[清华大学2014年研]
答:精确新闻学又称精确新闻体、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特点是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这一新闻报道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后传遍世界各国新闻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报道理论和方法报道新闻信息。
棱镜门事件[清华大学2014年研]
答:棱镜门事件是指发生在2013年的美国情报局泄密事件。2013年6月,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诸多秘密被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一直在进行数据挖掘工作
,从音频、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监控的类型有10类: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一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
拟态环境[广州大学2023年研;同济大学2022年研;安徽师大2015年研;清华大学2014年研;中传2014年研;中山大学2010年研;暨南大学2010年研;人大2009年研;北邮2007年研]
答:拟态环境,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二级传播理论[清华大学2014年研]
答:二级传播理论是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20世纪40年代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理论假说。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和影响不是直接流向一般的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意见领袖指的是那些对大众媒介保持较多接触,在特定领域能够对他人发挥个人影响的人。两级传播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强调大众传播的效果受到人际传播的制约。
社会学家罗杰斯在考察农村革新事物的普及过程时,把大众传播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是“一级”的,即媒介信息可以直接抵达一般受众;而影响的传播则是“N级”的,其间经过大大小小的意见领袖的中介。这样一来,两级传播假说便发展成“N级传播”假说。
尼尔·波兹曼[清华大学2014年研]
答:尼尔·波兹曼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波兹曼认为电视传媒的娱乐本性使得非娱乐性的信息不得不在“声像”上包装自己,最终导致这些信息在内涵上缩水。另外由于电视传媒仅仅是单向沟通,无法与观众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它也就没办法实行教育的职责。波兹曼深化了传媒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传媒适合传播不同的信息。他的著作《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都是其对西方媒介体制转型深深的忧虑和反思的产物,这在当时西方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观点的自由市场[清华大学2014年研]
答:“观点的自由市场”是西方自由主义新闻学中的一个理论。最早是由英国政论家、文学家约翰·弥尔顿提出的,后经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斐逊以及英国政治家约翰·米尔发展改进。弥尔顿认为真理是通过各种意见、观点之间自由辩论和竞争获得的,而非权力赐予的。必须允许各种思想、言论、价值观在社会上自由地流行,如同一个自由市场一样,才能让人们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真理。“观点的自由市场”以及与之相关的“观点的自我修正”理论后来称为自由主义新闻学的理论根基,也是西方新闻自由的理论根基。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了来自美国社会责任理论的修正,但至今仍对西方新闻界产生着强大而持久的影响。
蒙太奇[清华大学2014年研]
答:蒙太奇是指根据影视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逻辑以及观众的收视心理,将前期拍摄下来的许多镜头按照既定的构思组接起来。英文名称Montage,来自法文Monter(组接),最初是建筑学术语,意为组合、构成、装配。早期电影严格来说没有蒙太奇,一般认为是美国导演大卫·沃克·格里菲斯是第一个自觉使用蒙太奇的人。蒙太奇既作为一种画面组接剪辑技巧存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影视美学的思维观念,贯穿于创作活动从构思选材到拍摄制作的整个环节。
英尼斯[中传2014年研]
答:英尼斯是最有影响的媒介决定论者之一,多伦多学派的鼻祖,麦克卢汉的老师。20世纪40年代他从加拿大经济史逐渐转向了对人类文明史的研究,在传播与媒介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包括《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他提出的主要理论是媒介偏向论,他认为,没有一样传播媒介是不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偏向的,而这种或偏向时间或偏向空间的特性,影响了社会的知识状况、权力结构和政治形态。
他认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包括语言、石头、黏土、羊皮纸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比较耐久,能够克服时间的障碍但是不适合流通和传播。这种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有利于传统和宗教的稳定性。然而这种媒介的时间性使得它无法及于远方,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均衡。
偏向空间的媒介包括文字、纸张以及更早期的纸莎草等。这些东西作为媒介的共同特点是,虽然经不起时间的销蚀,但是非常轻便易携,可以克服空间的障碍。这种媒介有助于帝国的扩张、知识的扩散以及世俗政权的建立。它能够帮助中央政权控制更大的疆界,但是却有可能削弱中央的权威。
数字鸿沟[北大2022年研;华中师大2022年研;中传2014年研]
答:“数字鸿沟”是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的结果是两者之间的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导致数字鸿沟的原因有:①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②传播技能上的差异;③已有知识储存量上的差异;④社交范围的差异;⑤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⑥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潜网[中传2014年研]
答:潜网理论是控制研究的重要理论,是指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的词来概括就是潜网。如刚踏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无所顾忌、敢作敢为,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将自己逐渐融入那张潜网。这张潜网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潜网一方面可以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授意向顺利贯彻下去,另一方面还防止不懂规矩的新来者对媒介组织既定行规的干扰。布里德认为潜网存在的原因是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维护秩序和增强凝聚力,尤其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暗存在媒介中的这种控制网络是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
内容分析法[广西大学2023年研;中传2014年研;复旦大学2013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清华大学2007年研]
答: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之一,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最早使用这一方法对宣传内容进行了研究。内容分析法是指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内容分析具有三个特点:①客观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②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③普遍性。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的是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性”信息。内容分析的基本过程是“确定课题→选定对象→实施调查→整理分析→提出结论”。
媒介社会化[北大2013年研]
答:媒介社会化是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出现一些新的媒介形态,这些媒介形式与传统的工具化倾向较重的大众传统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没有明显的工具化和统一把关的集中表达,是分散的、代表社会的网络型新媒介,此类形式的媒介将以往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为多对多的“对话”方式。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模糊了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它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
凝视(gaze)[北大2013年研]
答:“凝视”是指电影、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运用传播技术创造性地沟通交互的传播技术手段。它首先使用于1970年代的电影理论中,而现在它已为很多媒体理论家广泛所使用,最新的例子是经由互联网进行的视频会议和视频交流。在大众媒介文本中,观看者能够观察文本中被描述的人物,却不会被他们看到,一种穿过文本框架的真正交互的凝视显然不存在,这就赋予所有大众媒介文本和现实主义形体艺术一种窥淫癖的面向。在照片、电影和电视文本或者人物画中,有如下主要的凝视形式:①观众的凝视,即观看者对于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凝视。②叙境内部的凝视,即在文本世界内部,一个被描述的人物对于另一个人物的凝视。③对观看者的直接陈述,即文本中被描述的人物的目光朝向画框之外,似乎是在看着观众,而且带有相应的手势和体态语。④摄影机的观看,即摄影机本身似乎也在看着被描述的人。
参与式观察[北大2013年研]
答:参与式观察,是指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其优点是可为获得社会现实的真实图像提供很好的方法。参与观察时,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以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这也是记者喜欢采取暗访手段的原因。其缺点是它所得到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参与式观察的程序是不明确的,观察无系统,它的资料时难以用数量表示,它的研究结果也无法重复。
网络虚拟社区[复旦大学2013年研]
答:网络虚拟社区是指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最早的关于虚拟社区的定义由瑞格尔德做出,他指出,网络虚拟社区之间的个体存在着相互传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和特点。
阿多诺[中传2013年研]
答:阿多诺(T.W.Adorno)是德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文化工业千篇一律的产品容纳了包装后的意识形态,造成文艺作品的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也带来文化消费的物化。阿多诺于1938年到普林斯顿大学广播研究室担任音乐部门的负责人,对阿多诺来说,“把实验对象的反应看作是社会科学知识之最终源泉的研究方法是极为肤浅的”,数据只不过是证明社会理论的正确性的附属现象而已。在普林斯顿大学广播研究室期间,阿多诺依然坚持自己的批判态度和辩证的分析方法,因此引起商业广播资本的不满。1939年秋,洛克菲勒财团停止了对该音乐研究项目的资助,阿多诺也因此离开了这个研究室。阿多诺的主要著作有:《启蒙的辩证法》(1947,与M.霍克海默合著)、《权威主义人格》(1950)、《否定的辩证法》(1966)、《美学理论》(1970)等。
框架理论[中传2013年研]
答:框架理论是社会学家E.戈夫曼在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一书中提出的,“框架是指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即框架(frame)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势预存在我们的大脑中,它来自过去实际生活的经验,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framing)对新事物的认识。我们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framing)对新事物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媒介框架”(media frame)和“新闻框架”(news frame)两个学术概念。框架概念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后得到广泛的应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使用频率最高和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互文性[中传2013年研]
答:“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即在一个文本之内引用、融入、指涉其他文本。互文性的提出扩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深化了人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诞生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文本理论,已经大大突破了理论研究和可操作性批评术语的范围,它以其对文学传统的包容性、对文学研究视野的可拓展性,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写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本理论,互文性理论注重将外在的影响和力量文本化,一切语境无论是政治的、历史的,或社会的、心理的都变成了互文本,这样文本性代替了文学,互文性取代了传统,自主、自足的文学观念也随之被打破。互文性理论将解构主义的、新历史主义的,乃至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的合理因素都纳入了其体系之内,从而也使自身在阐释上具有了多向度的可能。
涵化理论[中传2013年研;上海大学2013年研]
答:“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是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的一种理论,又称培养分析、涵化分析。美国传播学者G.格伯纳等人,在对电视内容及其影响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的过程。格伯纳等人认为,大众传播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真人秀[中传2013年研]
答:真人秀(reality television),又称真人实境秀、真实电视,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着丰富的奖品,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真人秀强调实时现场直播,没有剧本,不是角色扮演,是一种声称百分百反映真实的电视节目。真人秀节目迎合了普通人求知欲、猎奇心、八卦、偷窥他人隐私的心理。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清华大学2012年研]
答: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其意义不仅在提升普通公众积极利用媒介的能力,还在于提升受众对媒介讯息的选择、批判、使用能力,使之成为建构健康媒介生态必不可少的一环。媒介素养不仅被视为公众制衡媒介不良表现的力量,而且作为公民权利和责任的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旨在强化公众的传播权,以及公众对大众传媒在民主机制中发挥正面作用所担负的责任。
“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西北政法2023年研;厦门大学2022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华南理工2013年研;清华大学2012、2008年研;北大2007年研]
答:“第三人效果”理论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W.P.戴维森于1983年提出。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the third person)的反应行为实现的。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弥尔顿(John Milton)[清华大学2012年研]
答: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是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其出版自由思想从18世纪起受到重视,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1644年发表的《论出版自由》,是世界上第一本提倡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传统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后,发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指出君主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有权废黜甚至处死滥用职权的暴君。
社会认同模式[北大2012年研]
答: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会认同模式(social identification model)指出,社会群体(social group)的定义应该是拥有共同的社会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认为他们自己是同属于一个社会类型的成员。按照这种概念,群体的成员彼此之间不需要有直接的关系,这个群体也不必有一个结构。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主要是一种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人们在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时产生的。这个问题可以根据个人所属的或所确认的群体的立场来回答,因此,一个人从其赞赏和确认归属的群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感。社会认同模式以某些显著的方式改变我们对群体的看法:①它认为,群体成员重要的一种分类是根据认知的反应(“我是谁?”)而不是情感的反应(“我是否喜欢这些人?”)。②它认为,这种人对社会类别的自我定位不是一种微弱的联系,而是他们自己心中认为重要的一种群体成员的感觉。③它认为,这种对社会类别的认同过程可能产生重要后果。
符号互动论[北大2012年研]
答:“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alism)是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的,其开创者是米德。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而发生,人类之所以认识自我,形成群体,构成社会,都是通过符号交流意义而进行的。符号互动论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之上,即个体基于对象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对对象采取行动,而这些意义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同时这些意义也通过个体的理解过程得到修正。由于行为具有符号意义,因此行为是社会科学的基本单位,行为是社会的,因为它由另一个个体来解释。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强调人际传播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罗杰斯指出:“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即后来被称为符号交互论的观点。”
篇幅有限,更多内容请百度曹小值题库网曹小值真题笔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