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2022考研政治马原部分复习笔记(依据徐涛)

马原

  1.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3. 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4. 内容: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学说

  5. 目标: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6. 立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二全面发展的学说

  7. 作用:指引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8. 马克思主义的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9.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无产阶级、人民

  10.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

  1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主义)

  12. 正义者联盟(前身)——《共产党宣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主义同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1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基础:

  14. 社会根源(经济社会基础):资本主义在欧洲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15. 阶级基础(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在反抗资本主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

  16. 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大思潮

  17. “马思列”经典著作(关键词对著作)P4+P3

  18. 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19. 科学性:独有特征

  20. 革命性:彻底的批判精神(区别于全盘否定)、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21. 实践性:独有特征

  22. 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以阶级性为深刻的基础,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23. 发展开放性:不断发展、不断吸收优秀思想文化来丰富自己

  24.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25.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26.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27.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28. 马克思主义哲学

  1.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贡献:

  2.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把人类历史当做物质)

  3.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

  4. 辩证唯物论

  5. 物质观

  6.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

  7. 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

  8. 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运动

  9. 运动的存在方式:时空

  10. 运动的衡量尺度:静止

  11. 人的存在方式:实践

  12. 物质的范畴

  13. 物质是由具体事物的总和抽象而来

  14. 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叫做物质

  15.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

  16. 物质和运动

  17. 运动的概念=变化

  18.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19.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

  20. 两种错误观点:

  21. 脱离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

  22. 脱离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23. 运动和静止

  24.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5.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未变化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妆容

  26.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对立统一

  27. 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28. 运动和静止的区别:

  29. 运动的绝对性:物质的变动性和无条件性

  30. 运动的相对性:物质的稳定性和有条件性

  31. 运动和静止的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2. 两种错误观点:

  33. 夸大静止——形而上学

  34. 夸大运动——诡辩论

  35. 运动和时空

  36. 时空的概念:时间、空间

  37. 运动和时空的关系:不可分割

  38. 时空的特点:

  39.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0. 有限性:具体事物所在的时空

  41. 无限性:所有事物所在的时空

  42. 绝对性:绝对存在

  43. 相对性:速度极限——时空变化

  44. 意识观

  45.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46.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47.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

  48. 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49.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50. 为什么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即社会生活实践性的体现):

  51.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生产劳动)

  52.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53. 实践构成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54.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55. 联系:都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56. 区别:自然规律——盲目的、自发的、无意识地起作用;

  57. 社会规律——自觉地,有意识的起作用,主客观相互制约。

  58. 意识的起源

  59. 意识的概念:

  60. 意识是自然界(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61. 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62. 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最重要)

  63. 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个阶段:刺激感应性——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64. 意识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劳动(实践)——决定性、语言——重要影响因素

  65. 几句错误的话:

  66. 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错,依据物质

  67.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错,意识不是物质

  68. 意识是某种特殊的物质——错

  69. 意识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模仿——错,意识有主观能动性不仅仅是模仿

  70. 意识的本质

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主观形式的统一

  1. 意识的作用(简答题)

意识的作用:能动作用

  1.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6.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 正确认识和把我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2.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3. 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4.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

  5. 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6. 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7.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8.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9. 原理的内容

  10. 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否定二元论)

  11.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物质(1 2否定唯心主义)

  12.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否定形而上学)

  13.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体现

  14. 意识统一于物质

  15. 人类社会(包括人类历史)也统一于物质

  16.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体现

  17.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18. 人类获取生产资料的活动(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19.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0.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简答)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的联系与区别

  1. 唯物辩证法

普遍联系: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树立整体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开放的观点,从动态中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看做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事物的过去,又要把握事物的现在,还要善于预测事物的未来

  1. 两大总特征: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2. 联系

  3. 联系的概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4. 联系的特点:

  5. 客观性——不以人的物质为转移

  6. 普遍性(详解)

  7. 多样性——各种联系

  8. 条件性(详解)

  9. 联系的普遍性含义

  10. 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11.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在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12.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和环境,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13. 联系的条件性含义

  14.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15.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16.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17. 发展

(绝对的、无条件的)运动=变化>发展(不是绝对无条件的,是永恒的)

  1. 发展的内涵: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2. 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向上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 新事物与旧事物:

  4. 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5.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的东西

  6. 与时间无关

  7.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8. 新事物具有新结构,适应新环境

  9. 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改良,吸收了旧事物的优点,增添了新事物

  10. 新事物符合群众利益,受群众拥护

  11. 事物发展的过程性:

  12.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13. 一切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14.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15. 五对范畴:联系和发展环节上的逻辑(对立统一)

  16. 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1. 概念:

  2.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做原因

  3.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4. 关系:对立统一

  5.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在一定条件下),又是不确定的

  6. 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作用于原因

  7. 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8.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因必有果 对、有其因必有其果 错)

  9. 方法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0. 必然和偶然(机遇)

  11. 概念:万事万物既是必然又是偶然

  12.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13. 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14. 关系:对立统一

  15. 区别:

  16. 产生和形成原因不同——必然(内部)、偶然(外部)

  17. 表现形式不同——必然(稳定)、偶然(不稳定)

  18. 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决定性作用)、偶然(影响因素)

  19. 联系:

  20. 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表现出来

  21. 偶然的背后隐藏着必然,受必然支配,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22. 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23. 方法论:我们既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24. 客观的必然性既不能摆脱或绕开,也不能废除或排除

  25. 可能和现实

  26. 概念:

  27. 可能: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28. 现实: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29. 关系:对立统一

  30. 可能基于现实

  31. 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会转化为现实

  32. 方法论: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33. 在现实中是否有依据——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依据是否充分——现实可能性与抽象的潜在的可能性

  34. 现象和本质

  35. 概念

  36. 现象: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

  37. 本质:事物内部联系和根本属性,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38. 关系:对立统一

  39.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

  40. 现象多变易逝,本质相对稳定

  41. 现象生动、丰富,本质比较深刻、单纯

  42.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方面表示着本质(真象是正确的现象,错觉是错误的感觉 错 真象是客观事实无正确之说;真象往往隐藏在事物内部,假象往往外露外部 错 真象是一种现象外露于外部 区别于真相)

  43. 方法论:

  44. 正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45. 又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46. 内容和形式

  47. 概念:

  48. 内容: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综合,是事物存在的基础(生产力)

  49. 形式:内容各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生产关系)

  50. 关系:对立统一

  51.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

  52.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合适积极、不合适消极)

  53. 方法论:

  54. 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

  55. 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1. 三大规律(重点)

  2. 对立统一规律:联系的内容、发展的原因动力(简答题)

  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4.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5. 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之间

  6.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矛盾分析法,他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7.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8.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9.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的性质和趋势

  10. 对立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11. 两者之间的关系:

  12. 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接、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13. 区别:在事物矛盾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14. (同一性和斗争性不是时而存在同一性时而存在斗争性的关系,而是每时每刻都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的关系)

  15. 方法论意义:“看问题一分为二”、“求同存异”、“批判的继承”、“事物之间会相互转化”

  16.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7. 同一性的作用:

  18.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调节——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19.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20. 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想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1. 斗争性的作用

  22. 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着双方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此消彼长,造成事物的量变

  23.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或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24. 方法论意义

  25. 事物的发展不仅“相辅相成”,而且“相反相成”

  26. 学会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逆向思考

  27. 和谐并不意味这矛盾的绝对同一

  28.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9.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0. 矛盾的特殊性

  31.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32.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3.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4.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

  35. 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36. 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7. 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38.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39. 矛盾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40. 主要矛盾指在矛盾体系中占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取决定作用

  41. 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

  42. 矛盾自身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43. 矛盾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44. 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抓关键,看主流

  45. 矛盾分析法(方法论总结)

  46. 从食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反向思考,逆向思维

  47.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祸福相依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

  48. 中庸、和谐不走极端的思考方法和态度

  49.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50. 求同存异;差异中谋求共识

  51. 两点论和重点论;抓关键,看主流

  52. 量变质变规律:发展的过程和状态

  53. 几点概念

  54. 质: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55.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56. 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量变要变成质变所需要的积累范围)

  57. 度的两端:关节点或临界点

  58.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指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59.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60.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对立统一

  6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6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63.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64. 方法论意义

  65. 理论上的方法论:夸大质变——激变论;夸大量变——庸俗进化论

  66. 实践中的方法论:

  67. 适度原则

  68. 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69.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70. 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方向和归宿

  71. 辩证否定观

  72.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73. 肯定因素: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74. 否定因素: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75.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外在力量对事物进行否定——形而上学)

  76.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77.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78.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积极因素(肯定一切,否定一切——形而上学)

  79. 否定之否定规律

  80.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像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更高阶级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发展呈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种子——花果——种子)

  81. 方法论

  82. 理论上的方法论:只看到回归,没看到发展——循环论;只看到发展,没看到回归——直线论

  83. 实践中的方法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84. 认识论

  85. 认识的来源和本质

  86. 实践

  87. 实践的本质:实践是感性的(意识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对象性(有客体,客观对象)的物质活动(客观性)

  1. 实践的特征:实践是人类(独有的)能动的(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 直接现实性——把脑中的物变成现实中的物

  3. 自觉能动性(主体能动性)——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

  4. 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的时间内涵不同

  5. 实践的基本结构

  6. 主体

  7. 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主体都是人,但不是所有人都是主体)

  8. 主体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

  9. 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理论、经验)和非知识性因素(情感、意志)

  10. 主体类型: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人类主体

  11. 客体

  12. 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体都是物,但不是所有物都是客体)

  13. 中介

  14. 中介分为两个子系统:物质性工具系统、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15.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价值关系(实践是为了满足自己),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16. 主体客体化——人想要筷子和纸砍树并加工变成纸、筷子等(客体发生变化)

  17. 客体主体化——人借助汽车跑的快(主体发生变化)

  18. 实践的形式

  19. 三种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劳动)、社会政治实践(交流)、科学文化实践(探索)

  20. 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1.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实践形式,虚拟实践。——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绝对独立性、本质上还是三种类型只是中介不同)

  22.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简答题)

认识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实践起决定性作用,而其他的例如生理因素、间接经验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既不能拔高这些影响也不能贬低这些影响)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 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具有模仿性但不是模仿),而且有实践所要求的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特征

  2. 认识的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不可分割

  3. “能动反映论的优点”:

  4.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5. 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认识过程,全面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6. 认识的过程(两次飞跃)和规律

  7. 从实践到认识(简答题)——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辩证统一

  2.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5. 过度强调感性认识——经验论;过度强调理性认识——唯理论

  6. 实现飞跃的基本条件

  7.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8. 必须通过理性的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9. 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1. 认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

  2. 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起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

  3. 感性因素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4. 认识的两大规律(反复性和无限性)——简答题

  5. 认识的反复性

  6. 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7. 原因:

  8. 从客观上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9. 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10. 认识的无限性: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11. 方法论:实践超前于认识——冒进主义(左);实践落后于认识——保守主义(右)

  12. 认识的结果和检验标准

  13. 真理及其特征(简答题)

  14. 错误的真理观

  15. 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错)

  16. 真理一定有用(错)

  17. 真理的特征

  18.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9. 客观性(包含一元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内容是外部物质世界;检验标准是实践,实践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是多个

  20. 绝对性——真理是绝对正确的;人类是绝对有能力去获得真理的

  21. 相对性——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发展规律的认识总是有限的(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即我所认识的事物会变,认识事物的我可能会变,现在的真理可能就错了)

  22. 真理的绝对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

  23. 相互依存

  24. 相互包含

  25.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

  26. 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27.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现在的真理是过去的相对真理经过多次推翻得到的)

  28.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

  29.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的发展过程

  30.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人终将有能力认知世界)和非至上性(暂时没有能力认识)或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

  31. 方法论

  32. 过度强调真理的绝对性——教条主义

  33. 过度强调相对性——诡辩论(怀疑主义)

  34. 真理与谬误—— 对立统一(简答题)

  35. 相互区别: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36. 相互联系: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他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暴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37.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1. 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

  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3. “真理的本性”——主客观相符合

  4.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5.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6. 实践是唯一标准,没有其他标准

  7. 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是正确的

  8. 时间可以检验一切真理,就算现在不能,未来也一定能

  9.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10. 当前的实践还无法检验所有的真理

  11. 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12. 已经被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接受检验

  13.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4. 价值的概念:有用

  15. 价值的基本特征:

  16.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7. 主体性——主体不同,价值不同

  18. 多维性——有很多的角度,角度不同,价值不同

  19. 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不同

  20. 价值评价的特点:

  21.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2.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23. 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24. 价值评价的标准——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与人类整体要求和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25.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26. 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27. 家后置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事有事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28. 成功的实践必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29.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必须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有价值的必是真理 错)

  30.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

  1. 唯物史观

  1. 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4.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5.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6.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相对独立)

  7.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8.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9.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双向的,先进的积极作用、落后的消极作用)

  10. 第一对社会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1. 第二对社会矛盾——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双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4.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5. 社会形态

  6. 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决定性)+上层建筑=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7. 社会形态的特点:

  8. 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二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髓和血肉

  9.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有他特定的背景),不是抽象的

  10. 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11. 社会形态更替的特点

  12.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3. 从纵向看(时间轴),有统一的各种阶段,但是不同国家处于不同阶段

  14. 从横向看(在同一阶段),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15.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规律)和历史选择性(能动)——历史选择的原因

  16. 取决于民族利益

  17. 取决于交往

  18. 取决于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19.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决定性、统一性)总趋势是前进的、(选择性和多样性)具体的道路是曲折的

  20.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五大动力)

  21.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中的根本动力

  22.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最根本的)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重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3. 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动力的原因:

  24.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市人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5.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26.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7.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重要动力)

  28. 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9.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30.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从而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拔高、不可低估)

  31.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2. 唯物史观考查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33. 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34. 立足于整个社会历史过程

  35.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

  36. 从人和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查

  37. 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38. 现实的人——处在现实、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现实的而非抽象的)

  39. 人的本质

  40. 从人和动物区别的层次上看,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41. 从人和人相区别的层次上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2.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43. 人民群众

  44. 从质上说,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45. 从量上说,是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46. 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知识分子

  47.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因

  48.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49.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50.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1. 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又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52.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根本制约因素)、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53.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54.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5. 个人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英雄)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一起创造历史

  5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简答)

  1. 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之前的)

  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途径:

  3.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4. 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5. 基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6.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7.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8. 价值是什么——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力

  9.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10.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1. 社会分工的存在

  1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3. 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14.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交换价值不是)

  1. 补: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2.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

  4. 对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不卖得到了使用价值,失去了价值;反之,得到价值,失去了使用价值)

  5. 统一:作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了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再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6.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7. 具体的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的劳动

  8. 抽象的劳动: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9.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10.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都是同时具有的)

  11.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12. 具体劳动多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13. 价值如何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4.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5.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2.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3.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4.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5.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6. 自然条件

  7.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各种复杂劳动通过分解为普通劳动来进行量的比较)

  8. 价值如何表现——交换

  9.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2个石斧,初级的)、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一只羊=一两黄金=2个石斧,终极的)

  10. 货币的概念: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1. 货币的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2. 价值尺度: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13. 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可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14. 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5. 流通手段: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一个包子、一两黄金)

  16.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支付宝里也是现实的货币)

  17. 可以不足值(劣币驱逐良币)——衍生出纸币(不能作为价值尺度)

  18. 支付手段: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好多包子、季度末结清债务)

  19. 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20. 世界货币: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

  21.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22. 货币产生后整个商品世界的变化:分为两极

  23. 一极是各种各样具体的商品,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24. 另一极是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25. 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外在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26. 价值有何规律——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

  27.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8.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9.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30.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的波动(价格:价值(决定性)、供求、货币(重要影响因素))

  31. 价值规律的作用

  32. 积极作用:

  33.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34. 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5.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36. 消极作用:

  37. 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38. 导致收入的两极分化

  39. 阻碍技术的进步(垄断)

  40.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私有制)和社会劳动(社会分工)的矛盾——是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4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可客观必然性。

  4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43.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44.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

  45.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46. 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47.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48. 发达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及其以后的)

  1. 自由竞争阶段(最重要)

  2. 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

  1. 劳动力的概念: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2.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3.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4.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

  5. 劳动力也像别的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6.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生产剩余价值

  7. 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8.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9. 剩余价值的生产

  10.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两个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劳动成果或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11.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12.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剩余劳动(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3.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14. 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15.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16. 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日时长不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产生的剩余价值

  17. 超额剩余价值:企业由于提高生产效率而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地域社会价值产生的差额(超额是原因(企业)——相对是结果(社会))

  18. 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不存在绝对的无人;转移剥削——转移到生产机器的工人身上)

  19. 资本的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20. 资本的积累

  21. 简单再生产:获得剩余价值后全部用于消费,生产就在原有规模基础上重复进行

  22. 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将获得的剩余价值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再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

  23. 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24. 资本积累(导致财富两极分化、失业)的源泉:剩余价值

  25. 资本积累规模大小取决于:

  26.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27.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28.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29. 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30. 资本有机构成

  31. 相对过剩人口: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是由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的

  32.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33. 资本的循环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周转、社会再生产

  1. 马克思对资本家全部垫付资本的三次划分

  2. 是否增殖(带来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3. 资本循环中执行不同职能——货币资本职能、生产资本职能、商品资本职能

  4. 资本周转方式——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5. 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途径。这种强制性的恢复平衡,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6.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7. 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8.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9. 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

  10. 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

  11.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2. 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

  13. 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

  14. 指出来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15.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贡献: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16. 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两大贡献:创立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

  17.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个人占有资源)生产社会化(需要大家一起生产、消费、使用)之间的矛盾(由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础矛盾发展而来)

  18. 经济危机

  1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20.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物物交换就不会)

  21.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

  22.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23.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4.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呈周期性,分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25.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26.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27. 对内职能: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28. 对外职能: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29.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30. 民主与法制: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人权原则

  31. 政权组织形式:分权制衡

  32. 选举制度

  33. 政党制度

  34.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

  35.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36.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37.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38. 政党恶斗,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39. 垄断阶段

  40.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41.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42. 垄断:

  43.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44.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45.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 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46. 垄断产生的原因:

  47. 获得高额利润

  48. 避免恶意竞争,两败俱伤

  49. 形成对竞争的限制

  50. 垄断的形式: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 的,即通过联合实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51. 垄断和竞争

  52.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原因:

  53.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54.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55. 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56. 与自由竞争阶段相比,竞争的新特点:

  57. 在竞争的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 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58. 在竞争手段上,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

  59. 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在国内市场上进行,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60.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61. 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等。

  62. 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63. 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持股)

  64.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

  65. 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来左右和影响国家的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66.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67. 垄断利润: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 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68. 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69. 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70. 通过控制市场占有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71.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72.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73. 垄断利润——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74. 垄断价格的计算: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 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75. 垄断价格的两种形式:垄断高价(压榨消费者)和垄断低价(压榨供应商)

  1. 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2. 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国家、国际)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4. 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根本原因)

  6.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7.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8. 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9. 垄断资本主义的五种形式:

  10.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11.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12.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 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13. 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 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

  14. 五是微观规制,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 公众的合法权益。

  15. 微观规制的三种类型:一是反托拉斯法;其二是公共事业规制;其三 是社会经济规制

  16.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

  1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18. 但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9. 金融垄断资本

  20. 金融垄断资本形成的条件: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

  21. 金融垄断资本带来的变化:

  22.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 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23. 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24. 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25. 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26. 金融垄断的评价:

  27.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8. 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陷入萧条,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29.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30. 扩展的原因:

  31.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32. 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

  33.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34.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35. 扩展的基本形式: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

  36. 从输出资本来源分:私人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出

  37. 导致的后果

  38. 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有利

  39. 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双刃剑

  40. 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的, 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

  41. 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

  42.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4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44. 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45.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46.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47.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8.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49. 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50. 经济全球化

  51.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52. 国际分工进一步强化(垂直分工——汽车、粮食、水平分工——汽车的零件)

  53. 贸易全球化(商品、劳务)

  54. 金融全球化

  55. 企业经营全球化(跨国分公司)

  56.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57.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58. 跨国公司的发展

  59.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60.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61.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6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63.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64.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 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65.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66.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67. 五个方面的变化:

  68.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法人资本所有制)

  69.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70.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71. 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

  72. 高级职业经理 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73.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74.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强化市场机制、弱化政府干预)

  75. 经济危机呈现新形式:

  76. 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

  77. 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78. 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

  79. 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80. 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81. 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82. 政治制度的变化

  83.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84. 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 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85.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86. 变化的原因:

  87.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 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88.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89.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90.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91. 变化的实质

  92.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93.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94. 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

  95. 2008年金融危机

  96. 在这场危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民生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各种问题

  97. 经济发展“失调”

  98. 政治体制”失灵”

  99.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100. 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01.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必将灭亡

  102. 科学社会主义(无简答)

  103. 社会主义社会

  104.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从16世纪初期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算起,社会主义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其间经历 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两次飞跃)、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苏东剧变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蓬勃兴起的过程。

  1. 空想社会主义

  2.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3.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4.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矛盾)

  5. 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工人)

  6. 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无产阶级革命)

  1. 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 发表《共产党宣言》

  2. 创立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 创立的标志: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 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4. 第一国际巴黎公社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 重要原则:

  1. 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2. 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3. 十月革命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意义):

  1. 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 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3. 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4. 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5. 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

  6. 列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7.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

  8. 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与这种发展战略相适应,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9. 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1. 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

  2. 社会主义在中国会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3. 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4. 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5. 9个原则

  6.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7.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反对不顾实际情况照搬照抄自己的理论,反对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 原则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他们为无产阶级政党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提供了科学方法。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既 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

  9.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10. 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11. 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2. 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13.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14.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长期性

  15.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6. 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17. 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18. 共产主义社会

  19. 展望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20. 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1.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2.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23.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24.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25.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6.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7.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28.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9.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0.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1. 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进程

  32.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3. 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34. 从时间上看,二者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

  35. 从层次上看,二者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36. 从范围上看,二者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37. 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8. 积累

  39.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

  40.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41. 使用价值可以用量来衡量——生产效率高,单位时间产出的生产价值就高

  42. 抽象劳动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43.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44.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商品交换

  45. 资本家购买的不是工人的劳动,而是工人的劳动力——劳动力:劳动的能力,是人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 使用劳动力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