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气象 高山仰止——专访黑龙江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张家骅
??张家骅,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曾获普希金奖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励,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遇:一次迟来的邂逅
或许是机缘,亦或是巧合,1941年出生的张家骅与1941年建校的黑龙江大学在1978年悄然邂逅,他成为了文革后恢复招生的第一批研究生。而这一次邂逅的背后,竟是十二年的辛勤付出与苦苦等待。196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的张家骅被分配到长春市的一所农村中学教书。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中学是不能开设外语课程的,张家骅的俄语梦想与他的俄语书籍只能一起尘封起来。“当时我的家在长春市,到学校上课要骑两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为了不影响工作,只能在周末的时候回一次家。但最让我困惑的是前途的渺茫,大学所学习的俄语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
就在张家骅徘徊于人生低谷的时候,命运迎来了转机,全国高校开始逐渐恢复招生。1978年,全国有3所高校共招收俄语研究生10名,其中黑龙江大学招生6人,另外两所学校各招生2人。“当时同事告诉我研究生开始招生了,我说:‘我的年纪早都过了啊,我都是快四十的人了’,幸好同事告诉我年龄限制放宽了”,张家骅略显兴奋地说。“既然已经报考,那就必须拼命地准备,这样我才能重新走回俄语的道路上来。
就这样,张家骅来到了黑龙江大学,但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这一来,就是一辈子。回想起读研究生的情景,张家骅坦言,“当时学习和生活很艰难,自己的年龄比同学大了十多岁,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小的才只有3岁,每个月56元
的工资,自己食宿要用掉30元,剩下的填补给家里”。但艰苦的生活并没有影响张家骅的学业,张家骅骄傲地说:“咱们学校的俄语学科好,有最好的导师,吕和新、华劭等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他们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身上的师德师风值得我一生去学习”。张家骅没有辜负老师们的期望,毕业后张家骅拒绝了东北师范大学的邀请,决定留在黑龙江大学工作,当年招收的六名研究生也只有他一人留在了黑大。
深造:又一段人生苦旅
留校工作后的张家骅被分配到了理论课教研室工作,教研室主任金晔安排他讲授“俄语语音学”课程,并给他半年的备课准备时间。张家骅用了半年的时间编写了一本全俄文的俄语语音学教程和练习,当金晔主任问及他课程准备情况的时候,这本讲义让金晔主任大吃一惊,更被张家骅备课的认真刻苦精神所感动。而这本讲义也为张家骅课程的讲授和学生的俄语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凭借着工作的努力和研究的刻苦,张家骅为自己争取到了俄语提升的又一次黄金机会,而这一次机会为他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通过了在北京进行的“留苏”考试后,张家骅再次成为了首批派往前苏联的访问学者,到普希金俄语学院进行为期两年的交流。张家骅回忆说:“我清楚地知道,我到普希金俄语学院不是去上课的,主要是搞研究,上了半年课后,我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天天跑列宁图书馆”。“列宁图书馆是前苏联最大的图书馆,由于距离我的住处比较远,早饭后就去图书馆,中午在图书馆餐厅里对付一口,晚上在附近商店买一瓶酸奶和一个面包当做晚餐,其他大部分能用的时间就是研究一个问题——俄语的动词体”。
在苏联的交流期间,张家骅把图书馆里所有能用到的资料都逐页复印,把所有能购买的书籍都逐本买到,所搜集的资料装了满满几大箱。害怕资料丢失,张家骅委托在使馆工作的老师将资料通过安全的途径带回国,又从北京辗转运回哈尔滨,为的就是将“俄语动词体”的研究进行到底。功夫不负有心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加上张家骅日以继夜、孜孜不倦的努力,张家骅在苏联著名俄语教学期刊《国外俄语》上发表了一篇《使用俄语动词体的一个困难问题》,成为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中国首批在苏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的学者,而这篇文章的例句和观点现如今仍然有学者在引用。
传承:只为这一番事业
黑龙江大学根于延安、源于抗大,其前身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黑大俄语教学的成就是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张家骅说:“黑大俄语人身上有着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精神,在事业的发展中传承延安精神是我们最大的特色”。就像自己的老师培养自己一样,张家骅把黑大俄语学科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光荣传统传承了下来。张家骅老师的学生、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黄东晶教授介绍说:“张老师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治学的严谨,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严格精细、一丝不苟。但严厉的同时,张老师对学生却又十分关怀,工作、生活、职业发展,个人成长的方方面面他都会关注。记得有一次,张老师的学生顺利通过毕业答辩后却当场失声痛哭,因为她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师的精心指导,没能达到张老师的期望水平,我想这可能是很多张老师学生的真切感受”。
诲人不倦,是张家骅始终如一的状态,甚至有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迫切。他的学生靳铭吉回忆说:“张家骅老师在给我修改论文的时候,就算是标点符号错误他也会严厉指出,他的严格要求会让学生们在学术上做得更加精致”。“读书时我常与张家骅老师讨论问题争辩得面红耳赤,别人看到还以为我们在吵架。当时对张老师的严格有些不理解,甚至是抵触,现在我也当妈妈了,更加地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我可能是最让老师操心的学生,但是自己跟张老师学到了一股不服输的劲。”说到这里,靳铭吉有些哽咽。
凭借着工作的踏实、勤奋,张家骅逐渐走上了学院行政领导岗位,先后担任俄语系的副主任、主任。在此期间,他主张重新恢复黑大俄语学科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并重的优良传统,为后来俄语学科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看到有一些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张家骅立即组织最优秀的编写团队,在旧教材的基础上,编写了一套新版的俄语教材——《现代俄语概论》,而后又再次改编为《新时代俄语通论》(上下册),为俄语教学实践课、理论课打造了一套最权威的用书。在张家骅看来,传承与创新是黑大俄语事业发展的基石,更是管理者所应具备的“大智慧”。
坚守:担当便义无反顾
60岁,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是一个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即使继续工作,也总该清闲些。但于张家骅老师来说,这却是他又一段风雨兼程的开始。2000年,张家骅着手创办“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后更名为“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并顺利入选第二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从基地的申报到基地的发展和建设,花甲之年的张家骅忙前跑后,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驰骋在俄语研究的广阔田野之中。
张家骅老师的学生、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洪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张家骅老师是我的老师,他为黑龙江大学俄语基地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无论是基地建设还是个人的学术研究,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李洪儒老师回忆说:“张家骅住在家属区29号楼,我家住在20号楼,每当我晚上工作疲劳不想继续工作的时候,我便下楼走走,走到张老师楼下,看见张老师家二楼书房的台灯总是亮着,我就想张老师在年龄和学术地位各个方面都远高于我,我有什么理由不勤奋工作呢?然后就清醒一下头脑回去继续工作”。
攀登:一生从未曾停歇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张家骅正是凭借着这种豪情,创造了学术研究的三个巅峰。李洪儒评价说:“张老师的第一个学术巅峰就是关于俄语体学的研究,代表成果是《现代俄语体学》(修订版)。虽然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但还是没有人能达到张老师的高度”。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张家骅曾经在俄罗斯的著名学术期刊《语言学问题》上发表文章,批评俄罗斯科学院编撰的《俄语词典》(1-4卷)和《俄语语法》(上下卷)中动名词释义的系统失误,并提出了修正方案,这是该刊自1952年创刊以来发表的首篇中国学者以俄语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一个非俄语母语人指出俄语词典的失误,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张家骅的第二个学术研究巅峰是将莫斯科语义学派的国外语言学引入中国。惠秀梅老师介绍说,莫斯科语义学派理论的研究及其本土化集中体现在张家骅的《俄罗斯当代语义学》和《俄罗斯语义学——理论与研究》(2011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两本书中。前者是对俄罗斯当代语义学理论(包括莫斯科语义学派理论)的研究,而后者则实现了使莫斯科语义学派理论的本土化,书中最典型代表就是利用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观点解决汉语语义方面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张老师的“引进俄罗斯先进的语言学理论来分析、解决汉语问题”的思想。俄罗斯语言学领军学者巴度切娃曾评价说:推动动名词体貌范畴研究摆脱停滞状态的研究,在语义方面,迄今研究内容最为充分的是张家骅的论文。
张家骅的第三个学术研究巅峰是以他为首席专家的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俄罗斯《语言学大百科词典》翻译工程。该项目的研究标志着张家骅开始从俄语语言学研究领域跨入了普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研究范围有所扩大,研究层次有所提升。该项目现仍在进行,这个汇聚了全国二十多所学校、几十位研究精英联合参与的项目,再次将张家骅推上了一个无人企及的新高度。也正是基于他对俄语教学和研究的卓越贡献,2006年张家骅获得了由世界俄语教师联合会颁发的普希金奖章。
2011年,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的张家骅不幸被检查出肾癌,成功手术后,本应该静养休息的他,心中却在惦记着另一件大事。当时正值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论证阶段,他让负责填表的薛文奎老师把申报书带到了北京医院,在病床上进行反复地修改,医生和家人担心他的身体不让他看,张家骅就偷偷地溜出病房在走廊里看。项目论证答辩的时候,张家骅更是不顾家人朋友的劝阻,坚持要亲自参加,有了张家骅的坐镇指挥,项目答辩获得了圆满成功。
对于学生,张家骅更是要扶上马、送一程。惠秀梅老师介绍说,张家骅老师曾讲授的博士课程《语义学专题研究》,得知退休后由她接这门课程后,张家骅老师把自己当年讲课讲义、材料全都交给了她,并且多次指导惠老师如何把这门课程讲好、讲透,直至向听课的学生了解到讲课的效果符合他的标准后才放心。张家骅的责任感不会因为退休而消减,对工作,他一往情深,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他的研究事业中。
时光见证,张家骅对学术的赤诚不夹杂一丝虚假,年轮见证,张家骅对事业的忠贞不混淆半点蹉跎。年近八十的他,仍然在学术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他的学生靳铭吉评价他是一个“居有常、业无变”的老先生。每天早晨五点起床,迎着晨光开始工作;简单的早饭后,继续伏案研究;中午午饭后睡午觉,下楼活动一下继续工作;晚上九点收工睡觉,规律的生活使张家骅保持了思维的敏锐力和不竭的创造力。在张家骅的弟子们看来,老先生没有什么其他的兴趣爱好,如果说有,那就是爱学习和爱写文章。但有一次张老师给大家清唱了一首俄罗斯的歌曲,浑厚的歌声带给了大家深深地感动,因为他们读懂了张家骅对俄语事业的无尽深情。
(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