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全班保研、全宿舍发SCI,为什么别人的大学不一样

??最近几年,各种教育媒体上频频发布大学“学霸宿舍”“学霸班级”的新闻。比如前几天湖南大学机械专业的一个班级,全班32个人全部获得推免资格。此外,班里同学还获得了6项专利成果,获得的奖学金总额超过45万。

除了保研外,集体发表高水平论文也是高校宣传的重点。比如前几天报道的南航的一个宿舍,宿舍4人本科期间都发表了SCI,其中两个已获保研资格。

总的来说,这类新闻都是充满正能量的,毕竟这些成绩都是靠同学们自己努力得来的。像上面南航这个宿舍,被称为找不到人的宿舍,因为宿舍4人每天都在外面学习到很晚。不仅要跟上本科的课程,还要在实验室里做出成绩,不多花点时间是肯定做不到的。

为此,很多朋友肯定会羡慕,为什么他们有这么好的舍友,有这么好的同学,能够给他们创造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想偷懒都不好意思,而自己周围总有几个堕落的舍友,上进的只是少数。

另外,为什么他们都能进实验室呢,很多还配上导师,像研究生一样培养。回头看看自己,也没有什么机会进实验室,更别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了。

遇到好的同学好的舍友,当然有运气成分,但实际上,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学培养体系的改革。你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可能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从一开始你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了。

大概从20年前起,高等教育领域一直都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模式,比如浙大的竺可桢学院。而自“双一流”建设工程启动以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直接成为了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一项核心任务,相应的改革马上就全面铺开了。

怎么理解这个“拔尖创新人才”呢,很明显,它并不是指所有的大学生,并不是要所有大学生都培养成拔尖创新人才,它本质上是一种精英教育、掐尖教育。

那这种培养模式是怎么样的呢?十几年前,大学还比较注重公平,学生进入大学后平均分班,然后根据大学前两年的成绩再采取特别的培养,比如进研究团队,提前推免等。

但最近几年,大学变得更直接了,从高考招生开始就分了三六九等。比如清华的“姚班”“智班”,从一进校就是不一样的培养模式,然后一路淘汰。而其他每一所一流高校,都有这样的班,比如本研一体班、实验班等等,比如湖南大学此次全体保研的班级就是一个实验班。理论上说,在这个班里只要不掉队,就能获得保研资格。

这些班级第一生源质量好,第二培养模式更好,第三对大学的预期值也更高,所以很难不出“学霸班”“学霸宿舍”。真经所在的高校也是如此,在每年评选的优良学风班中,类似的班级要占到8成以上,别的班级根本没法玩。

所以,未来若干年,拔尖人才培养将越来越重要,

我们在填报志愿时,不仅要考虑学校、专业、城市,还要考虑所报专业的培养模式。很多时候,高分选择低一档高校的拔尖人才培养班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它绝对能让你的大学生活更充实。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