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为什么那么难考
首先,报考人数逐年激增,2022年考研人数已经高达462万,录取人数的增长相对于报名人数来说显得相当微不足道!在种种情况下,仍然每年有大量的同学前赴后继的加入考研大军,助力“内卷”!到目前为止,考研的实际录取率已经惨淡5:1,五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能考到上研究生,二战,三战,四战的人比比皆是。曾经我在一个自习室中,有见过30岁的宝妈,中学的教师,仍在节假日中备考硕士研究生。自19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以来,全球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高校就业环境极为残酷。在和一些普通高校同学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确实有部分高校,为了交一份“漂亮的试卷”,疏于对校招企业质量的一个审核,导致高校就业环境鱼龙混杂,而毕业生社会阅历尚浅,没有充分的辨识度,屡屡遭受坑害,而加入考研大军。并且随着教育双减政策的实施,又造成了一大批的教育从业人员的下岗,相当一部分人,也加入了考研考公的大军。然而人数却只是一个表象,根据数据统计,在考研中能够通过国家线的人数,也仅占据了考研人数的3成,7成考试者连国家线都无法通过。
在吐槽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自身进行一个反思。对于不同群体,我们分开来谈,高校的同学,很多盲目的跟风考研,在大学相对自由的前提下,“自由了2.5年时间”,到大三下学期,这部分同学在想去真正的找到高三的那种氛围,其实是相当困难的,再加上一些错误的方法,我一个亲戚的孩子,比我年轻几岁,跟我说,他们学校(某211高校),浑水考研的人相当多。在图书馆搓抖音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还有动不动谈个恋爱分个手的。这三类同学,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意志力薄弱,经不住诱惑,但这并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缺点,说实在话,我本人是是懒虫。说到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够看一下研究生的定义——(按照学位类型的不同,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及专业型研究生两种。学术型研究生一般是指拥有学术型学位的人员,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处于同一层次,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不难看出,选拔的是具备研究能力的同学,那么其中必备的条件就是-独处能力,抗寂寞能力。应该都明白,哪怕是“混子”研究生,也是要完成一个“水”课题的。这部分同学如果备考期间,同学叫打篮球,叫吃饭都禁不住诱惑,又怎么能抵抗研究生期间独自一人在实验室或者办公室,实验或者阅读文献呢!我的大学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定义是这样的,具备在复杂情况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质人才。而不是男生女生,在图书馆遇到个小哥哥,小姐姐,往往一段时间后就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笑一下,懂得都懂)。本帖先不谈复习规划,看到这儿,有的同学要说了,他们学校大三,大四生产实习,课程多什么的!没错,你们说的没错,确实有这样的情况,那么大家回想一下,研究生考试的科目中,英语这门课,前面2.5年,你有没有认真的去通过四六级考试,要考数学的同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这几门课也是学过的吧,虽然学的不深入,基本概念也都了解过,至于专业课,除了跨考同学,基本也都是本科阶段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往往安排在大三上学期。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抱怨呢?跨考和冲击名校的同学,只能说,既然选择,就要承受。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既然本科的前一半浪过去了,那么备考这一年,就要吃苦头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社会考生,社会考生真的想对学生,压力大很多很多,并且信息也是脱节的,我见过一位年过3旬的考生,连最基本的资料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这里我对仍然奋斗在考研中的社会考生说一声,你们辛苦了。社会考生,有一些已经成家立业,有一些还在单位里打拼,时间上想对没有那么空余,只有下班和双休日的时间可以拿
出来学习,那么这里我还是要对社会考生们说一句,网络上的快递小哥-宝妈考上清华北大,那种实在是令本人也匪夷所思,不知道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非常令人倾佩。社会考生其实是相当没有优势的,不论是从学科基础,还是从时间,还是年龄上,都不具备优势。仅代表个人看法,社会考生如果考研的话,请合理选择院校。
最后我们说一下这个学习资源方面,可能在校同学会比较懂,资源是特别特别多的,某盘资源(斜眼笑),非常全面,也给大家节省的很多钱,但是这不是关键,如果能把这些资源中的一部分运用好,就会取得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绝大部分考研讲师,自己都是有相当的沉淀和积累的(部分网红老师除外),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一大堆的网络课程,这对我们取得好成绩并没有什么帮助的。
以上是结合本人这些年来,对研究生考试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对读者有一定的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