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试题,历史学考研网
2001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试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马陵之战
战国时期齐魏之间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战国初年,魏国首先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至魏惠王时,魏国国力进一步加强。公元前342年,魏国以韩国未参加其主持召开的逢 泽之会为借口,发兵攻韩,并接连取得胜利。韩向齐国求救,齐派田盼、田忌、田婴为 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攻魏救韩,魏惠王派庞涓及太子申迎战。起初双方势均力敌,相 持一年多。公元前341年,孙膑利用庞涓轻视齐军的弱点,以逐日减灶的方法制造齐军 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魏军追击。当魏军追到马陵之时,被齐军包围,魏军全军覆没, 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魏国遇到前所未有的惨败,齐国逐渐取代魏国成为霸主。
2.上计
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年终向中央汇报的制度。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持右券,臣下持
左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右丞相协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
3.尚书台
尚书台为东汉光武帝刘秀设立的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主管长官为尚书令,下设尚书仆射一人,尚书六人分管六曹事务。全国政务通归尚书台管理,最后总揽于皇帝。东汉尚书台权力极重,诏令、政令的 出台,朝臣的选举,都由尚书台主管;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参与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的权力, 实际上是皇帝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三公和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尚书台位卑权重,既便于皇帝控制,又削弱了三公的权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4.齐民要术
北魏贾思勰所撰。是当时最为著名的一部农书,是今天研究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参考资料。贾思勰是北魏时期的农学家,曾任高阳郡(今山东高阳)太守。他平时关心农业生产,具有丰富的农业知识。他从文献中搜集了许我古代和当时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知识,又记问老农,撰成《齐民要术》一书。全书分为十卷,共九十二篇,分别论述各种农作物、疏菜、果树、竹木的栽培和育种,家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加工及副业等。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很有价值的农业科学著作。
5.俗讲与变文
唐代在佛教的直接影响下出现的通俗文学形式。唐代佛教传入后,僧徒传播佛经教 义时,因听讲者不同,有僧讲与俗讲之别。僧讲主要针对僧侣,俗讲主要针对普通百姓, 往往采取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俗讲的塑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不外佛教的无常、无我、 苦空、业惑、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修持戒定慧,以求涅槃解脱等教义。但讲述的过程 中运用叙事、描绘、抒情等手法,配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把深奥的教义转化为生活展示, 往往突破宗教藩篱,映照出现实世界。
变文,即转变的底本,它是供艺人说唱用的,它是佛教传播的另一种有效形式。变 文根据说唱的需要,说表与唱诵结合,叙事与代言并用,融文学、音乐、表演为一体。 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演述故事,是它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对唐以后的通俗 文学影响很大。俗讲与变文将深奥的教义,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推动佛教的 传播中作用较大。
6.差遣制度
北宋官称和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宋初委派朝官担任地方长官职务,称为“差遣”。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官”指寄禄官,“差遣”则指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差遣名称中常带有判、知、提举、提点、监等字,如知县、参知政事、提点刑狱公事等,官阶按年资升迁,即使不担任差遣,也可依阶领取俸禄,而差遣则根据朝廷的需要和官员的才能,进行调动和升降。
7.猛安谋克
金朝在女真族内部实行的军事和行政合一的制度。随着金政权的建立,猛安谋克又演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金太祖时,统一规定三百户为一谋克,谋克即百夫长;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即千夫长。猛安、谋克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首领。金熙宗统一全国行政区划时,仍保留猛安谋克作为女真地方的地区政权组织形式,使之成为军事、经济、行政三位一体的封建化基层组织。
8.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254 —1324),世界著名的旅行家。他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中国,游历了 17年。马可波罗深受忽必烈信任,曾做 过扬州的官吏,并代表中国出使过一些国家。回国后将自己在中国的游历经历写成《马 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 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 图”。马克波罗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中的杰出人物,对促进当时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起到了积 极作用。
二、论述题
1.评析曹操统一北方
(一)曹操统一北方的背景: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及董卓之乱后,军阀互相攻伐,曹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统一北 方的。曹操先后大败袁术、吕布、刘表、张绣、刘备等各路军阀,并于建安五年(200 年)官渡之战中将北方最强的军阀势力袁绍消灭殆尽。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远 征乌桓,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为孙权、刘备 联军所败,南下受阻。此后,曹操的势力基本稳定在北方。
(二)曹操对北方的经营:
经过东汉末年的长期战乱,黄河流域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流民众多。 对此曹操采取了以下措施:
(1)招徕流民,恢复生产。将流民和荒芜土地重新结合起来,安定自耕农生产;对地 方官的考核也以户口、垦田的数量为主要标准;颁布相对较轻的田租户调令,严禁地方 官额外征税;不准豪强兼并土地和向百姓转嫁负担;曹魏政权还注意兴修水利,如合肥 一带的芍陂、关中的成国渠等都是有名的水利工程。曹魏集团劝课农桑、恢复生产的措 施效果明显,北方经济得到基本恢复。
(2)大规模推行屯田。曹魏的屯田制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军屯和民屯,但实际上都采 取了军事化的管理形式。民屯出现于建安元年(196年),最初是在许昌附近,第二年陆 续推广到其他地区,大多分布在洛阳一带及黄河中游土地肥沃或有战略意义的地区。民 屯将招募或强制迁移的流民以五十人为一屯,作为屯田的基本单位,采用军事组织的方 式进行管理,并设立管理官员——司马,司马之上逐级>屯田都尉、典农中郎将或典农 校尉,中央则是大司马总领。政府对民屯征收五成至六命的田租,用以补充军需。
军屯则是主要面向士兵及其家属,正式建立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左右。军屯 主要分布在军队及其家属聚集的地区,特别是在与吴蜀对抗的地区,由于驻扎的军队众 多,因此军屯的规模也最大。军屯的基本单位是营,每营60人,逐级设有度支都尉、度 支中郎将或度支校尉等官职。军屯的剥削率大致与民屯相同,也为收成的五成至六成。
屯田采用军事编制形式,剥削率也比较高,但从整体看来,屯田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一方面,屯田特别是民屯将大批流民和荒芜土地重新结合起来,使战争环境下的社 会生产得以继续进行;另一方面,政府从屯田之中获得了极大的益处,可以取得大量军 需,保证军队的作战需要,使军队供应有了相对稳定可靠的基础。这一点是曹魏集团能 在军阀混战中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3)改革人才选拔制度,唯才是举。东汉末,以经术、门第为主要内容的察举制度已 流于形式,无法满足人才的需求。曹操果断提出“唯才是举”、“任天下之智力”的选拔人才的方法,不分身份贵贱、品德如何,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才都可以得到重用,如于禁、 乐进、张辽、徐晃等都被吸收进入曹魏集团。
另曹操也未完全摒弃旧制度中的合理部分,特别在赤壁之战后,用人政策也开始向 德才并举转化,这一转化符合当时巩固统治的需要。后来由于矫枉过正,违背了前期 “唯才是举”的精神,开后来九品中正制的先河。
(三)曹操统一北方的意义:
(1)曹操统一北方,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军阀割据、互相攻伐的混乱局面,是历 史的进步。自董卓之乱后,北方就陷入了各路军阀的争夺混战中,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动 荡、百姓流散。曹操统一北方后,重新确立了稳定的统治秩序,也为其后西晋统一全国 奠定了基础。
(2)曹魏集团为巩固统治,还采取了一系列招抚流民、恢复生产的政策,这对北方生 产的恢复、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曹操还将屯田广泛推广,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3)曹操在任用人才方面“唯才是举”,使得部分地位低下的有才能的人得以进入统治 阶层,这对世族垄断政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2.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变革——以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为中心。
(一)明代的一条鞭法。明中叶以后的社会经济情况有所变化,一是土地兼并在猛烈地发展,一是商品经济在迅速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赋役制度不能不改变,一条鞭法因此应运而生。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把一条鞭法作为全国通行的制度,大力推广。主要内容是:(1) 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二)清代的摊丁入亩。清朝建立后沿用明代的一条鞭法。长期的战乱,再加上官吏和地主相互勾结,营私舞弊,将贵族、官吏和地主负担的赋税徭役转嫁到贫困劳动者身上,政府面临“丁额无定,丁银难收”的尴尬境地。康熙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危机、减轻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实行新的赋税制度,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行,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全国除奉天省外基本上都实行了摊丁入亩。这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从此人丁税彻底被废除。摊丁入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明清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
?
2001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试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马陵之战
战国时期齐魏之间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战国初年,魏国首先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至魏惠王时,魏国国力进一步加强。公元前342年,魏国以韩国未参加其主持召开的逢 泽之会为借口,发兵攻韩,并接连取得胜利。韩向齐国求救,齐派田盼、田忌、田婴为 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攻魏救韩,魏惠王派庞涓及太子申迎战。起初双方势均力敌,相 持一年多。公元前341年,孙膑利用庞涓轻视齐军的弱点,以逐日减灶的方法制造齐军 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魏军追击。当魏军追到马陵之时,被齐军包围,魏军全军覆没, 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魏国遇到前所未有的惨败,齐国逐渐取代魏国成为霸主。
2.上计
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年终向中央汇报的制度。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持右券,臣下持左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右丞相协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
3.尚书台
尚书台为东汉光武帝刘秀设立的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主管长官为尚书令,下设尚书仆射一人,尚书六人分管六曹事务。全国政务通归尚书台管理,最后总揽于皇帝。东汉尚书台权力极重,诏令、政令的 出台,朝臣的选举,都由尚书台主管;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参与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的权力, 实际上是皇帝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三公和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尚书台位卑权重,既便于皇帝控制,又削弱了三公的权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4.齐民要术
北魏贾思勰所撰。是当时最为著名的一部农书,是今天研究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参考资料。贾思勰是北魏时期的农学家,曾任高阳郡(今山东高阳)太守。他平时关心农业生产,具有丰富的农业知识。他从文献中搜集了许我古代和当时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知识,又记问老农,撰成《齐民要术》一书。全书分为十卷,共九十二篇,分别论述各种农作物、疏菜、果树、竹木的栽培和育种,家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加工及副业等。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很有价值的农业科学著作。
5.俗讲与变文
唐代在佛教的直接影响下出现的通俗文学形式。唐代佛教传入后,僧徒传播佛经教 义时,因听讲者不同,有僧讲与俗讲之别。僧讲主要针对僧侣,俗讲主要针对普通百姓, 往往采取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俗讲的塑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不外佛教的无常、无我、 苦空、业惑、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修持戒定慧,以求涅槃解脱等教义。但讲述的过程 中运用叙事、描绘、抒情等手法,配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把深奥的教义转化为生活展示, 往往突破宗教藩篱,映照出现实世界。
变文,即转变的底本,它是供艺人说唱用的,它是佛教传播的另一种有效形式。变 文根据说唱的需要,说表与唱诵结合,叙事与代言并用,融文学、音乐、表演为一体。 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演述故事,是它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对唐以后的通俗 文学影响很大。俗讲与变文将深奥的教义,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推动佛教的 传播中作用较大。
6.差遣制度
北宋官称和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宋初委派朝官担任地方长官职务,称为“差遣”。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官”指寄禄官,“差遣”则指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差遣名称中常带有判、知、提举、提点、监等字,如知县、参知政事、提点刑狱公事等,官阶按年资升迁,即使不担任差遣,也可依阶领取俸禄,而差遣则根据朝廷的需要和官员的才能,进行调动和升降。
7.猛安谋克
金朝在女真族内部实行的军事和行政合一的制度。随着金政权的建立,猛安谋克又演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金太祖时,统一规定三百户为一谋克,谋克即百夫长;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即千夫长。猛安、谋克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首领。金熙宗统一全国行政区划时,仍保留猛安谋克作为女真地方的地区政权组织形式,使之成为军事、经济、行政三位一体的封建化基层组织。
8.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254 —1324),世界著名的旅行家。他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中国,游历了 17年。马可波罗深受忽必烈信任,曾做 过扬州的官吏,并代表中国出使过一些国家。回国后将自己在中国的游历经历写成《马 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 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 图”。马克波罗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中的杰出人物,对促进当时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起到了积 极作用。
二、论述题
1.评析曹操统一北方
(一)曹操统一北方的背景: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及董卓之乱后,军阀互相攻伐,曹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统一北 方的。曹操先后大败袁术、吕布、刘表、张绣、刘备等各路军阀,并于建安五年(200 年)官渡之战中将北方最强的军阀势力袁绍消灭殆尽。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远 征乌桓,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为孙权、刘备 联军所败,南下受阻。此后,曹操的势力基本稳定在北方。
(二)曹操对北方的经营:
经过东汉末年的长期战乱,黄河流域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流民众多。 对此曹操采取了以下措施:
(1)招徕流民,恢复生产。将流民和荒芜土地重新结合起来,安定自耕农生产;对地 方官的考核也以户口、垦田的数量为主要标准;颁布相对较轻的田租户调令,严禁地方 官额外征税;不准豪强兼并土地和向百姓转嫁负担;曹魏政权还注意兴修水利,如合肥 一带的芍陂、关中的成国渠等都是有名的水利工程。曹魏集团劝课农桑、恢复生产的措 施效果明显,北方经济得到基本恢复。
(2)大规模推行屯田。曹魏的屯田制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军屯和民屯,但实际上都采 取了军事化的管理形式。民屯出现于建安元年(196年),最初是在许昌附近,第二年陆 续推广到其他地区,大多分布在洛阳一带及黄河中游土地肥沃或有战略意义的地区。民 屯将招募或强制迁移的流民以五十人为一屯,作为屯田的基本单位,采用军事组织的方 式进行管理,并设立管理官员——司马,司马之上逐级>屯田都尉、典农中郎将或典农 校尉,中央则是大司马总领。政府对民屯征收五成至六命的田租,用以补充军需。
军屯则是主要面向士兵及其家属,正式建立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左右。军屯 主要分布在军队及其家属聚集的地区,特别是在与吴蜀对抗的地区,由于驻扎的军队众 多,因此军屯的规模也最大。军屯的基本单位是营,每营60人,逐级设有度支都尉、度 支中郎将或度支校尉等官职。军屯的剥削率大致与民屯相同,也为收成的五成至六成。
屯田采用军事编制形式,剥削率也比较高,但从整体看来,屯田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一方面,屯田特别是民屯将大批流民和荒芜土地重新结合起来,使战争环境下的社 会生产得以继续进行;另一方面,政府从屯田之中获得了极大的益处,可以取得大量军 需,保证军队的作战需要,使军队供应有了相对稳定可靠的基础。这一点是曹魏集团能 在军阀混战中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3)改革人才选拔制度,唯才是举。东汉末,以经术、门第为主要内容的察举制度已 流于形式,无法满足人才的需求。曹操果断提出“唯才是举”、“任天下之智力”的选拔人才的方法,不分身份贵贱、品德如何,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才都可以得到重用,如于禁、 乐进、张辽、徐晃等都被吸收进入曹魏集团。
另曹操也未完全摒弃旧制度中的合理部分,特别在赤壁之战后,用人政策也开始向 德才并举转化,这一转化符合当时巩固统治的需要。后来由于矫枉过正,违背了前期 “唯才是举”的精神,开后来九品中正制的先河。
(三)曹操统一北方的意义:
(1)曹操统一北方,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军阀割据、互相攻伐的混乱局面,是历 史的进步。自董卓之乱后,北方就陷入了各路军阀的争夺混战中,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动 荡、百姓流散。曹操统一北方后,重新确立了稳定的统治秩序,也为其后西晋统一全国 奠定了基础。
(2)曹魏集团为巩固统治,还采取了一系列招抚流民、恢复生产的政策,这对北方生 产的恢复、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曹操还将屯田广泛推广,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3)曹操在任用人才方面“唯才是举”,使得部分地位低下的有才能的人得以进入统治 阶层,这对世族垄断政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2.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变革——以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为中心。
(一)明代的一条鞭法。明中叶以后的社会经济情况有所变化,一是土地兼并在猛烈地发展,一是商品经济在迅速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赋役制度不能不改变,一条鞭法因此应运而生。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把一条鞭法作为全国通行的制度,大力推广。主要内容是:(1) 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二)清代的摊丁入亩。清朝建立后沿用明代的一条鞭法。长期的战乱,再加上官吏和地主相互勾结,营私舞弊,将贵族、官吏和地主负担的赋税徭役转嫁到贫困劳动者身上,政府面临“丁额无定,丁银难收”的尴尬境地。康熙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危机、减轻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实行新的赋税制度,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行,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全国除奉天省外基本上都实行了摊丁入亩。这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从此人丁税彻底被废除。摊丁入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明清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