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考研看过来!去年清华考过的“乌卡时代”,你真的还有90%没弄懂
相信同学们对于新媒体时代、后真相时代、融媒体时代这类背景词汇并不陌生,但对于乌卡时代你了解吗?
碰到乌卡时代你会答吗?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论述题化用呢?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怎么用好“乌卡时代”。
阅读指南??
▼ 什么是乌卡时代 ▼ 新乌卡时代
▼ 乌卡时代与国际传播
▼ 乌卡时代与新闻
◆ 新闻业 ◆ 新闻教育
▼ 乌卡时代与公益
01.
什么是乌卡时代
图源:artnet.com
1、源起
乌卡,即“VUCA”源于军事用语。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军方,针对在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多边世界特征,尤其是面对恐怖组织的行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和不确定,提出了VUCA这个术语。宝洁公司首席运营官罗伯特·麦克唐纳(Robert McDonald)借用这个军事术语来描述这一新的商业环境:“这是一个 VUCA 的世界。”
乌卡时代(VUCA),作为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的缩写,从军事到商业,就这么传播开了。在2020年疫情发生之后,复杂、不确定频频发生,当今乌卡时代成为一种新常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可以确定的”,“唯有变化,是不变的事实”。
2、特点
▲ 第一,易变性(Volatility)
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驱动下,市场上的一些既定的商业秩序、业务逻辑、用户行为等商业环境变得不稳定,时刻都可能发生变化。
▲ 第二,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影响企业管理决策带来不确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企业内部的因素,例如:组织机构、人员、产品、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等,以及外部环境因素,例如:竞争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除此之外,中美两国的贸易冲突,全球的疫情等“黑天鹅”事件,更是让企业商业环境变得更加“不确定”。
▲ 第三,复杂性(Complexity)
从企业数字化的角度,复杂性又可分为业务复杂性和技术复杂性。业务复杂性是指业务环境的各种因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和干扰的,每件事情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另外一些事情, 在易变性、不确定性的影响下,业务变得更加复杂 。另外,还有技术复杂性
,如今的数字化系统不仅需要考虑功能方面易用性、适用性,还需要考虑性能方面的稳定性、可靠性、扩展性等。
▲ 第四,模糊性(Ambiguity)
数字化时代——万物互联、数据互通、生态融合,还有现在特别热的一个词叫“元宇宙”……,在各种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事物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价值边界的模糊性,例如,手机不再只是用来打电话的,而是用来拍照、听音乐、看视频。
3、发展逻辑
在乌卡时代, 互联网在拉平人们之间的信息差的同时,人们的数字化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加上受“疫情”、“贸易战”等“黑天鹅”的影响,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模糊、多变和不确定。薛定谔曾说道:“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图源:mubi.com.jpg
熵(Entropy),是由一个叫克劳修斯的德国物理学家于1865年首次提出的,用以度量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
?? 关于“熵”,可以从多个视角去理解:
▲ 从物理学的视角讲,世界是一个由能量组成的系统,而熵是系统中的“无效能量”,无效的能量越多,系统就越混乱。
▲ 从信息学的视角讲,信息是为了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而熵是描述一个事物的不确定性程度的一个参数,同一个信息对于不同的人,熵是不一样的。举个栗子:我们说“妖是妖他妈生的”,一些人认为这是毫无疑问的,那这句话对他们来讲熵是0。而另外一些人可能认为“不对,妖也有可能是人生的”(所以才会有人妖吗?),对他们来说,这句话的熵是1bit,在他们看来有50%的概率“妖是人生的”。
▲ 从哲学的视角讲,万物是平衡的,能量是守恒的,这与中国的“阴阳”“五行”“八卦”很相似。而在没有外力的干预下,平衡就会被打破,最终走向退化和衰亡。其实这和人的生老病死是一样的,人生病了就得去看,如果不去看病,病情就会加重、直到死亡。
可见,无论在哪个领域“熵”都一直存在,并且一直在增加,这就是“熵增定律”,当“熵”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进入“乌卡时代”。而人活着就是“熵”减的过程,饿了就去吃饭,困了就去睡觉,病了就去治疗,屋子脏了就去打扫干净……,让其从一个“混乱”状态转化为另一相对“稳定”的状态。
思考预测:
1、请你谈谈对“乌卡时代”的理解?
2、为什么会出现“乌卡时代”,简述其发展。
02.
新乌卡时代
图源:谈数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王超指出:“数字时代是从科技语境里面去表述现在所处的环境,而’乌卡时代’或者’新乌卡时代’,还有后面的’剧变时代’,更多是从社会系统角度来表述我们所处的时代。”
他认为,最初VUCA实际讲的是复杂性、多变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其实复杂性才是这个环境系统里面核心的底层概念,而易变性和不确定性都是因为复杂性带来的。模糊性是另外一个层面人们对环境认知的一种表述。所以在这里面VUCA的概念本身是比较模糊和混淆的概念,但是VUCA对当时的环境场景,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包括后面的恐怖活动,以及全球化、数字化、价值的多元化等等带来的情形是比较好的描述。整体来讲,它对所处环境的描述其实在概念上是有一些混淆和不一致的地方。
对所处环境的复杂性描述有另外一个概念体系,叫Cynefin框架,基本上把环境分成四个象限,左边象限是一个简单环境,右边象限是一个复杂环境。
图源:维普百科
以前所有的研究都把环境和问题混淆在一起,包括VUCA的表述也是这样的,其实模糊性的描述本身实际上是一种人们对问题认知的描述,而前面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问题所处环境的表述,在这里面区分开来,环境实际上区分为简单环境和复杂环境。
简单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常态性、可决定性,更多是原来讲的线性关系,或者说确定性的关系。而复杂环境的特征是易变性和不确定性,主要是考虑到各个子系统之间频繁地波动,系统的非次序化,产生易变,还有一个不确定性,非线性、不连续的关系,所以它的因果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个关系,乃至于很多时候可能没有办法找到它的因果关系。
▲ 拓展:Cynefin框架是一个概念性框架用于辅助决策,由戴夫·斯诺登在IBM全球服务部工作时于1999年创建,包括——明显–“最佳实践领域”(代表已知的知识)、繁杂complicated–“专家领域”(由已知的未知组成)、复杂Complex–“新兴领域”(代表了未知的未知)、混乱–“快速响应的领域”(因果关系是不清晰的)和失序(在中间的黑色区域)。最有效率的领导者知道解决问题并不是“一刀切”的过程。他们知道自己的行动取决于上下文情况,并且通过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来做出更好的决策。
思考预测:
1、从系统论角度如何理解“新乌卡时代”?
2、结合案例谈谈乌卡时代下的中国传媒产业的生态重构与组织创新。
03.
乌卡时代与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背景论述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未见之大疫情”相互交织,将世界推到了一个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节点。德国社会学家贝克(Ulrich Beck)所预言的“全球风险社会”的图景展现无遗,世界进入了“乌卡”(VUCA即流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时代。
国际形势问题
疫情期间,“中国之良治”与“西方之乱局”形成了鲜明对比,后疫情时代“全球北方”与“全球南方”国家和地区对华舆论和态度的“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华负面看法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对华评价稳步提升。《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不禁感叹,为何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却演变为西方的“滑铁卢”。在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面前,我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有理说不出”“说出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话语短板和缺乏重大议题的跨部门联动机制的顶层设计盲点被进一步放大。
图源:9gag.com.
对我国国际传播实践的提升建议:
▲ 一是应注重吸纳和协同官方、精英和基层等不同话语场域内的多元传播主体。统筹协调彼此间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话语优势,联通“意见市场”与“情感市场”, 构建多元传播主体协同的有机网络。
▲ 二是应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拓宽主题视野。在宏观层面,基于“平台世界主义”理念,关注“西方路灯光影以外的世界”,为世界提供“公共品”和“共同善”;在中观层面,注重利用城市外交联结另辟蹊径讲好中国故事;在微观层面,将“碳中和”、“生物多样性”等体现抽象价值的话语进行具象化的视觉呈现。
▲ 三是应依据不同目标受众群体定制视觉叙事与话语策略,从认知和情感两方面激发和夯实跨文化共情效应。在认知层面,与青年亚文化保持互动,将抽象说教式的政治叙事转换成为具象故事化的视觉话语表达。在情感层面,可尝试将宏大叙事风格聚焦于微观的个人情感化的叙事元素,以个体感性经验激发受众情感共鸣。
▲ 四是应融汇前沿科技成果,构建跨媒介叙事,创新视觉呈现形式。一方面要充分结合不同媒介的优势,通过跨媒介叙事推动传播效果最大化。另一方面,注重对不同视觉传播样态的创新性应用,持续创新建党百年等重大主题视觉国际传播的的视觉呈现形式。
▲ 五是应明确传播目标,战略性配置传播资源。从社会身份理论来看,我国国际传播的核心目标即全球身份认同的构建,可划分为流动、竞争与创造三个维度。在战略传播思维下,应结合以上三层目标统筹配置传播资源,选择传播形式,定位目标受众,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机传播格局。
▲ 六是应重视“倾听”,实现结合受众反馈持续优化的视觉传播全链条再造。数字化时代数据获取便利性的提升,为战略传播对国际传播全过程的强调控制带来新机遇。未来我国国际传播实践应重视对“输入”端的关注,利用大数据技术监测受众反馈,特别重视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思考预测:
1、论述在“乌卡时代”如何进行我国的国际传播实践,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2、乌卡时代下,论述分析影响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因素。
04.
乌卡时代与新闻
‖ 一、新闻业
“乌卡时代”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
从全球传播的视角来看,疫情期间,既往桎梏于“揭露问题”的新闻报道模式过分关注疫情、环境气候变化、文明冲突、阶层固化、种族歧视等全球或本土“抗解问题”(wicked problem)的灾难性后果,却并未倡导公众讨论解决方案。新闻媒体的报道涉及气候恶化带来的生存危机、疫病冲击下追责“甩锅”的阴谋论、“占领国会山”和“黑命贵”运动的暴力场景、国家间的意识形态“新冷战”等等,经由社交平台的煽情和病毒式传播而广泛扩散,营造出虚拟的“在场感”和“代入感”,在认知和情感上加剧了各国民众的“乌卡”情结,“信息疫情”愈演愈烈,并转化为线上语言和线下行为暴力的常态化。
“信息疫情”让全球公众陷入焦虑与无力,驱使他们或躲入算法“量身定制”的“过滤气泡”中虚度光阴,或在“谬讯”与“误讯”的信息漩涡中随波逐流,最终导致了“新闻倦怠”的蔓延。公众刻意回避新闻媒体和公共讨论,各类“抗解问题”层出不穷,民主商议陷于停摆的境地,媒体的公信力随之大幅下降。
为什么我们需要“解困型新闻”
在乌卡时代,来自全球南方国家的声音仍显微弱,南北之间信息逆差持续存在。在应对全球性危机时,这种信息逆差在旧有的“揭丑曝光”叙事模式的推波助澜下持续扩张,不仅使得饱受危机伤害的全球南方公众陷入认知困境,也使得绝大部分的“南方媒体”在全球传播场域中处于被动“失语”的地位,许多对共度危机极有价值的在地经验和解决方案未能获得国际社会的重视。
全球性危机持续蔓延的今天,解困型新闻便成为弥合南北信息逆差,提升“南方媒体”在全球传播场域中的能见度和参与度的关键性“元素”。相比隐含对抗与分立逻辑的“冲突型新闻”或“揭丑曝光”式叙事的话语模式,解困型新闻的题中之义在于“连接”“包容”与“协作”,其优势在于能够涵括多元利益攸关方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与分析,可以在疫情期间架设跨国媒体合作网络,促成全球不同地区的抗疫举措互学互鉴、以解全球疫情之困的关键性“基础设施”。鉴于解困型新闻在全球传播的“横轴”与“纵轴”上的重要连接作用,可以预期国际信息舆论场对于解困型新闻的需求将会持续提升。后疫情时代解困型新闻为全球新闻传播提供资源支持,指引前进方向,扮演着“后勤型媒介”的角色。
如何提升解困型新闻在全球传播中的作用
▲ 1、应当在“元素”维度进一步扩大对于全球南方地区的关注范围,实现更广义的受众赋权;
▲ 2、在“基础设施”维度保持疫情期间的“包容”“连接”的视角,在多元复合议题范围内促进东西方解困方案的互联互通,架构媒体合作网络以超越意识形态偏见,扭转“逆全球化”的趋势;
▲ 3、在“后勤”维度,则应进一步明确解困型新闻的实操路径,同时对于当前多模态媒介环境下生发的“视听解困型新闻”等新样式给予更多关注。
思考预测:
1、请你谈谈“乌卡时代”对新闻业的重构。
2、结合理论与案例,谈谈乌卡时代下新闻报道的挑战。
图源:saatchiart.com.jpg
‖ 二、新闻教育
新闻学科面对的挑战:
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时代语境,“乌卡”(VUCA)时代指的是当代世界所具有的不稳定性(volatile)、不确定性(uncertain)、复杂性(complex)、模糊性(ambiguous)等属性特征,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和治理难题。与此同时,作为技术语境的信息技术及其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剧烈变革,又仿佛将“媒介”拉到了聚光灯下,甚至认为以互联网媒体为核心的当代媒介体系正在成为一种社会元过程,影响改变了社会其他领域的基本逻辑,以致进入了媒介化社会。在上述现实挑战与理论机遇并存的情境下,新闻学科以及新闻教育该何去何从,这确实值得作为一个核心问题引发思考。
对新闻教育发展的建议:
在“乌卡”时代的社会语境以及信息社会的技术语境下,就新闻学的学科转型、新闻教育理念转型、新闻教学方法转型上,应当从“业界中心的新闻教育”(industry-centered journalism education)转型成为“社区导向的新闻教育”(community-oriented journalism education),进而走向社区导向的新闻通识教育,采纳大数据和移动环境下的真实学习这一方法,对当代的新闻教育体系进行再造。
思考预测:
1、“乌卡时代”下新闻教育面临的创新与挑战。
2、结合当今语境与实践,谈谈你对如今新闻教育的未来方向的思考。
05.
乌卡时代与公益
乌卡时代创新性论述:
乌卡时代的概念并不新鲜,已经变成一种确定性了,所谓的不确定性是当下主要的确定性。如果要超越突破现在对人们的主要束缚,比如信息茧房、算法,就要用未来的思维方式,和这些新的力量建立新的连接,才可能用新的连接创造新的动能,用新的动能来创造新的生态。
公益事业的走向建议:
80年代开始西方所谓的新公益,核心是对传统工业化时代早期公益的不满,不满之处主要来自于发现过去公益的企业家精神不够、专业度不够、跨界不够,这三个不够带来效率和规模上的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特别要注重的是另外一个路径,不仅仅是围绕西方的三个部门理论发展新公益,而是要从另外一个思想之源,从可持续商业、从利益相关者经济、从股东经济向利益相关者经济转化过程中吸取思想之源,要考虑所有利益相关方,来做突破。做这样的突破的核心是让所有利益相关方得利,就是帕累托改进,在边际分析下面的共益。价值共创的核心是回到共益的方法,不仅是用BIA的方法来促进共益企业的发生,而且是用自组织、青色组织、合弄制这样的方法来促进共益价值观的超级个体之间的合作,这样才能促进很好的公益创新。
思考预测:
1、简述“乌卡时代”下对新闻事业的理解?
2、结合材料对当今公益事业的发展做一篇评论。
图源:theimmaculatearchive.tumblr.co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