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口腔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复习经验分享
5. 12月:我是10号收到的肖四,有做高分的也有低分的,不要焦虑,考前暴露出缺点是更好的情况。考前一周有考前瘦身,把要背的题精简到了极致,有一些题的万能得分,要反复背的很熟
英语:拉长战线打好基础
1. 大四每天跟一节恋练有词,保持英语语感
2. 单词:强烈建议红宝书,同时做真题时整理出生词本,每天早上刷15分钟,重点重复生词、易混词
3. 长难句、阅读、新题型:得阅读者得天下,我的优势也是在阅读上,我看的是王老师,按照方法去做题。独立思考错题、错误选项的原因,后再与张剑黄皮书的解析结合,同时整理出自己的生词本
4. 写作:跟石老师的七步法练习,要动手写,不要偷懒,慢慢的自己分分钟写一篇。北京地区的主观题存在压分,所以更加不能忽视。千万不要到最后一个月再开始,那个时候专业课、政治会占据多半精力,而且也会影响心态。
5. 完形填空、翻译:翻译我听了唐老师,按每周一套的节奏进行,用好张剑的解析,抓得分点
6. 公共课虽然不能拉开差距,但是也不能拖后腿,否则会影响全盘的心态
专业课:
参考资料:三版教材(口外,修复,正畸,组病,儿牙,预防,牙解)+其他的二版教材,理想高于现实,师兄师姐资料,往年期末题,北医执医题库,华西、武大题库和真题,《新祥旭辅导班专业课讲义》
一轮:7~9月,认真看书,画个框架,同时在书上标出考过的真题、期末题、理高,不好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金英杰执医,做练习册、选择题巩固知识点。看的顺序按内容来分,方便整个知识块的学习,比如口外+影像+组病,牙体+儿牙,修复+材料。每天晚上拿出一个小时时间,回忆白天看的,并背诵考过的及平行的知识点。
二轮:10~11月,基本是背书。顺序按重要程度(分值)来,口外、口修,牙体、牙周病、正畸、组病、儿牙,黏膜,预防,材料,影像,牙解,解剖。同一章节的各题型一起背,第二天早上拿着题目册子回忆前一天记的内容。我背书必须站着背,坐着容易走神;而且一般是默背,不然容易变成机械的重复、不过脑子。焦虑实在背不下去的时候可以换公共课看看/睡觉/运动/和家人朋友聊聊天。
三轮:11~12月:这个时候感觉什么都记不住,白天背的知识走路、吃饭、刷牙时随时都可以回忆,遇到瓶颈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反复理解/查阅资料/请教师兄师姐老师/想绕口令),想办法理解透背会,而不是放弃。
四轮:12月~考前,把历年真题都过一遍,先回忆,想不起来的再重翻再背。其他的知识点尽量都要看过一遍。
三、 复试经验
因为疫情原因,自2020~2022均采取线上复试的形式,初、复试成绩各占50%。正式复试前,有两次设备测试模拟,考前一周时的是口院的测试,考前两天时的是科室的测试,跟老师确定好后机位的位置后,就不要再移动了。
1. 有文章有有科研有大创有奖项当然有优势,但是没有的同学也不用担心,第一大部分同学都是没有的,第二复试的关键还是要展示自己的优点。
2. 案头工作尽量提前准备,主要是个人陈述,自我介绍,PPT,复试常见问答这些,一方面内容上会经历多次反复的打磨、删改调整,另外要卡时间、注意流畅度,通过多次模拟、录音,改掉一些小动作
3. 复试现场:尽量选择光线好的面试地点;表达时声音洪亮,尽量微笑;老师提问后,留几秒的思考时间,注意逻辑清晰、礼貌用语。
4. 个人陈述:老师会针对这份材料,对你进行提问,一方面写的时候不要给自己挖坑,如为了美化而撒谎,另外就是自我提问,
对可能问到的点,提前做好准备
5. 英语:建议从年后开始,保持每日听力,难度中等,推荐一些APP:China Daily,CGTN,TED精选;专业英语看边专院长的《口腔专业英语》,积累专业词汇,要求是看到能认出即可
6. 学习了解学术前沿,建议多次、认真学习: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的CJDR口腔医学科研训练营,找几篇领域大佬的/感兴趣的/热点的/多次引用的经典文献反复读一读
四、 建议
任何方法都只是方法,都需要通过个人实践调整、扎实去做,才能发挥它的价值。年轻的时候集中精力做好自己,最难也最有效。希望在明年的学校里,可以看见你们。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