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457万,是学历内卷导致就业难,还是就业难才去考研
??看完一组数据,我们可能会瞠目结舌: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是201万;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是238万;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是290万;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是341万;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是377万;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是457万!
那么问题来了:考研报名人数逐年飙升,到底是学历内卷导致就业困难,还是那些本科生因为就业困难才选择去参加考研呢?这个问题类似于“世界上先有了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难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这是因为学历才导致就业困难。
在三十多年前,拥有中专文凭的毕业生就可以享受包分配工作的待遇,当时能考上中专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家长总会宴请群友热烈庆祝,村子里也可能会放映电影为其他孩子树立正面典型。因为在那个时候,小学毕业生都相当不错,初中毕业生相当于村子里的秀才,考上中专或者高中学校,那简直就是村子里“文曲星”一般的存在。
当年的中专生能够包分配工作,那是因为物以稀为贵的原因,当时高学历的人极其稀少,中等学历的毕业生在很多用人单位负责任眼中都算是“香饽饽”。但是在“研究生遍地走,本科生多如dog”的当下,学历内卷空前剧烈,连去某一
些薪金高一些的中小学去任教,如果没有清北硕博学历,貌似都不好意思过去竞聘。学历卷得越厉害,就业难度自然就越高。
还有人说,这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才去考研的。
同样是本科生,985、211大学的本科生在毕业后要找工作还稍微轻松一些,那些名牌大学优秀毕业生在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可能被部分用
人单位抢着要。我身边不少老师的孩子,在他们还没毕业的时候,就被一些知名企业“招安”。但是普通二本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有没有这样的优势呢?很明显,他们并没有任何优势。
不少用人单位看到二本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的简历,一脸嫌弃。对于那些双非院校毕业的普通大学生,通过考研来改变就业方面的劣势,有可能是他们拥有良好就业道路的最便捷的方式。所以,当你发现那些双非院校的本科生为考研耗尽“洪荒之力”,有时候并非是因为他们对科研充满浓厚的兴趣,而是因为就业难度增大而导致他们不得不去报考硕士研究生,不得不为考研殚精竭虑、努力备考。
以前的高考是“千军万过独木桥”,现在的考研、考公也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和后续取得研究生学历和学位的“性价比”有关,也和当前的就业压力息息相关。在学历内卷和就业内卷的“天平”上,到底是谁的分量更重?欢迎留言交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