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2014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年代距今5000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局。

2.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中心。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故称稷下。建立于田齐桓公(公元前374-前356年在位)之时,经过威王,至宣王时最盛。稷下学宫招揽文学游说之士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成为各学派荟萃的中心。淳于髡、田骈、慎到、宋妍、尹文、环渊、鲁仲连和荀况等著名人物曾期会于此。稷下学宫的设置,对当时学术的繁荣起了很大作用。

3.九品官人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具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者,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两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府兵制

西魏、北周至隋唐的兵制。西魏宇文泰创建,起源于鲜卑的部落兵制。有六柱国,下设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每府为一军,共二十四军。隋初军府改称骠骑府,以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统领。大业三年(607年)改称鹰扬府。以鹰扬郎将、鹰击郎将统领。各府分隶十二卫,府兵称“卫士”。唐贞观十年(636年)改为折冲府,设折冲都尉和左右果毅尉。天下十道共设六百三十四府,分属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军府大部分在京师附近。卫士平日务农,农闲军训,服役时自备兵器衣粮,轮流宿卫京师或戍边。战时临时命将统领,事毕解甲归农。天宝年间,府兵制被募兵制代替。

5.永康学派

南宋以陈亮为代表的学派。因陈亮为永康人,故名。为浙东学派之一。主要人物有陈亮门人喻偘(kan)、喻南强、钱廓、凌坚和吴深等。此派主张“事功之学”,力主恢复失地,以抗金事业为己任,耻为无用之学。反对空谈心性命理,提倡“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说。在哲学伦理思想上与朱熹理学派和陆九渊心学派相对立。

6.理藩院

官署名,清代管理蒙、回、藏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初为“蒙古衙门”,设承政、参政等官。崇德三年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隶属礼部。顺治十八年改为与六部同等。理藩院的设置最初是为了处理蒙古事务,随着清朝对西北、西南各地区统治的进一步加强,理藩院管理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到蒙古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具体管辖范围为内外蒙古、青海蒙古、新疆之额鲁特部、回部与西藏喇嘛所属各处。理藩院还掌管一部分属国及其他外国交往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另成立了总理衙门,这部分事务始改归总理衙门管理。理藩院的设置,标志清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地区隶属关系的加强,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已深入到边区。光绪三十八年理藩院改为理藩部。

7.厘金

清政府为筹集镇压太平军所需军饷而征收的特殊商业税。1853年,帮办江北大营军务大臣雷以諴在扬州仙女庙等地开征此税,最初是征收过境的粮食,后来范围日益扩大,成为一种常税。厘金分为两种,一是对行商抽征货物通过税,称活厘,一是对坐贾征收交易税,称板厘;税率皆为值百抽一。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此税。厘金制度是一种沉重的经济勒索,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8.谭嗣同

近代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1897年曾协办开矿、筑路等新政,次年办《湘报》,宣传变法。百日维新中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积极推行新法。戊戌政变时不肯出走,与林旭等六人同时遇害。其伦理思想依托中国思想史上关于“仁”的学说,宣传现代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民权说。主要著作是《仁学》,有《谭嗣同全集》。

9.中美关系白皮书

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的对国共内战及中国问题立场的政治文件。正文共八章,叙述从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到1949年的中美关系和美国对华政策。书中表示,国民党在国共内战的失败,是国民党本身的领导问题,与美国无关,美国在战后对中国情势已尽力而为,最后的失败应由国民党负起全责。白皮书发表后,美国停止对国民党军事援助。这份白皮书被认为是国共内战中杜鲁门政府为自己对华政策失败的开脱。

10.过渡时期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简答题

1. 西晋的主要社会问题

(一)藩王拥兵擅权。司马炎代魏之后,封同姓王二十七国。所封户数几占全国户口的半数。这些宗室贵族位高权大。尤其是诸王,如出镇一方,则拥有重大兵权,又得自置官吏,实是一方的土皇帝。如人在朝中,则居卿相之位,权倾内外,专断独行。这样的情况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制,是西晋政局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到了西晋,已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中正官一职多为士族门阀出身的官僚所把持,这一制度变成为他们培植门阀们私家势力的重要工具。这样,九品中正制已不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加速了士族制度的形成,也是西晋的政治迅速走向黑暗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统治集团的奢侈腐朽。西晋的统治集团奢侈腐朽之风是空前的。晋武帝公开卖官,所得之前都入私囊。他有妾近万人,后宫之挥霍无法计算。 贵族官僚竞相搜刮,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加剧了阶级矛盾。

2. 北宋初年集权措施

(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 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2)实行地方行政制度。北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 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主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长官为 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主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简称“帅臣”)、提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熙宁初置,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又通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对地方上的控制。

(3)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官、职、差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 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4)改革科举制度。北宋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调兵遣将,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防止了武官将领权力过大。

(6)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相结合、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 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规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是诸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的地方兵,其任务是在本地防守。蕃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禁军选择身强力壮和武艺高强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化。

(7)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加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的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分集中,造成地方上财政拮据,物质基础薄弱。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 近代中国租界的性质及影响

(一)性质。列强根据和清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以居住和经商为名。在中国一些通商口岸和城市永久或长期占用的地段。 其领土主权属于中国,只是外国领事或公使和中国地方议定租地或租界章程后,缴纳一定租金,享有永租或以30年为限的租地权。 在界内,由于领事裁判权规定的不断扩大,因此设立警察、法院、市政管理和税收机关、以致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二)影响。它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但也促进了中国城市的成长及近代化;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但同时又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扩散基地;它既是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加紧经济掠夺的基地,又有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它既是罪恶的渊获、藏污纳垢之地,又是进步活动中心;它在中国战乱之时宣布中立,比平时更像一个地道的独立王国,但同时也给中国人躲避战火提供了避难所;它既是列强对华进行思想渗透、加强精神奴役的据点,又是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中转站.尽管列强在华广置租界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呆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它们毕竞是最大的获益者.

4. 20世纪20—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 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

(一)乡村建设的主要流派。(1)晏阳初主持的定县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1926年,晏阳初选择河北定县开展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主持实验的机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出版了《平民千字课本》等进行识字扫盲运动;积极推广合作组织,传授农业科技;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制度。

(1)梁漱溟主持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1931年6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正式 成立,并选定邹平为乡村建设的试验区,进行乡村建设实验。邹平乡村建设的基本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它们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教育机关和乡民的自治团体。为了克服分散农民的弱小问题,组织了农村合作社。

(2)黄炎培主持的徐公桥乡村改进建设。黄炎培于1928年4月成立了徐公桥乡村改进会,主持乡村改进事业。乡村改进会公布了《改进农村生活事业大纲十条》,对徐公桥进行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活动,进行普及教育;推广优良品种及新农具;提倡公共卫生,修桥筑路,禁绝烟赌等。

(二)意义。(1)乡村建设运动的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内容,对于解决农民尤其是自耕农的生产生活困难、推动社会进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2) —些实验区在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对于今天相关的农村工作有其借鉴意义。(3)当时有成百上千的知识分子拋弃城市的优厚待遇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深入民间,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走上了与农村相结合的道路。

四.论述题

1.论述明朝后期社会新动向

(一)农业雇工的出现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农村的雇佣劳动现象逐渐普遍,从而引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明代中后期,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中以江南丝织业和棉纺织业最为明显。

(三)以银为货币。随着工商业的发达,银代替了钱、钞,成为市场上流通的主要货币。明政府的田赋、徭役、工商业税、海关税乃至俸禄、国库开支,大都以银折价,以银计算。

2.试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众运动研究新动态,论述中共早期和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工农运动基本情况,评析中共领导民众运动的组织形式。

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是1861年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不平等条约设立的。 在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坚决斗争下,英国被迫于2月19、20日与武汉国民政府签订《中英关于收回汉口英租界之协定》《中英关于收回九江英租界之协定》, 英国正式承认汉口、九江英租界交还中国。

1926年10月和1927年2-3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战争,先后举行三次武装起义。 前两次起义因准备不足、客观条件不成熟而失败。3月21日,在陈独秀、罗亦农、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成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

关于研究动态,参见朱英著《商民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叶青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运动及其特征的历史考察》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年代距今5000到4000年,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局。

2.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中心。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故称稷下。建立于田齐桓公(公元前374-前356年在位)之时,经过威王,至宣王时最盛。稷下学宫招揽文学游说之士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成为各学派荟萃的中心。淳于髡、田骈、慎到、宋妍、尹文、环渊、鲁仲连和荀况等著名人物曾期会于此。稷下学宫的设置,对当时学术的繁荣起了很大作用。

3.九品官人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具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者,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两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府兵制

西魏、北周至隋唐的兵制。西魏宇文泰创建,起源于鲜卑的部落兵制。有六柱国,下设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每府为一军,共二十四军。隋初军府改称骠骑府,以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统领。大业三年(607年)改称鹰扬府。以鹰扬郎将、鹰击郎将统领。各府分隶十二卫,府兵称“卫士”。唐贞观十年(636年)改为折冲府,设折冲都尉和左右果毅尉。天下十道共设六百三十四府,分属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军府大部分在京师附近。卫士平日务农,农闲军训,服役时自备兵器衣粮,轮流宿卫京师或戍边。战时临时命将统领,事毕解甲归农。天宝年间,府兵制被募兵制代替。

5.永康学派

南宋以陈亮为代表的学派。因陈亮为永康人,故名。为浙东学派之一。主要人物有陈亮门人喻偘(kan)、喻南强、钱廓、凌坚和吴深等。此派主张“事功之学”,力主恢复失地,以抗金事业为己任,耻为无用之学。反对空谈心性命理,提倡“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说。在哲学伦理思想上与朱熹理学派和陆九渊心学派相对立。

6.理藩院

官署名,清代管理蒙、回、藏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初为“蒙古衙门”,设承政、参政等官。崇德三年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隶属礼部。顺治十八年改为与六部同等。理藩院的设置最初是为了处理蒙古事务,随着清朝对西北、西南各地区统治的进一步加强,理藩院管理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到蒙古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具体管辖范围为内外蒙古、青海蒙古、新疆之额鲁特部、回部与西藏喇嘛所属各处。理藩院还掌管一部分属国及其他外国交往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另成立了总理衙门,这部分事务始改归总理衙门管理。理藩院的设置,标志清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地区隶属关系的加强,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已深入到边区。光绪三十八年理藩院改为理藩部。

7.厘金

清政府为筹集镇压太平军所需军饷而征收的特殊商业税。1853年,帮办江北大营军务大臣雷以諴在扬州仙女庙等地开征此税,最初是征收过境的粮食,后来范围日益扩大,成为一种常税。厘金分为两种,一是对行商抽征货物通过税,称活厘,一是对坐贾征收交易税,称板厘;税率皆为值百抽一。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此税。厘金制度是一种沉重的经济勒索,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8.谭嗣同

近代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1897年曾协办开矿、筑路等新政,次年办《湘报》,宣传变法。百日维新中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积极推行新法。戊戌政变时不肯出走,与林旭等六人同时遇害。其伦理思想依托中国思想史上关于“仁”的学说,宣传现代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民权说。主要著作是《仁学》,有《谭嗣同全集》。

9.中美关系白皮书

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的对国共内战及中国问题立场的政治文件。正文共八章,叙述从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到1949年的中美关系和美国对华政策。书中表示,国民党在国共内战的失败,是国民党本身的领导问题,与美国无关,美国在战后对中国情势已尽力而为,最后的失败应由国民党负起全责。白皮书发表后,美国停止对国民党军事援助。这份白皮书被认为是国共内战中杜鲁门政府为自己对华政策失败的开脱。

10.过渡时期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简答题

1. 西晋的主要社会问题

(一)藩王拥兵擅权。司马炎代魏之后,封同姓王二十七国。所封户数几占全国户口的半数。这些宗室贵族位高权大。尤其是诸王,如出镇一方,则拥有重大兵权,又得自置官吏,实是一方的土皇帝。如人在朝中,则居卿相之位,权倾内外,专断独行。这样的情况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制,是西晋政局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到了西晋,已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中正官一职多为士族门阀出身的官僚所把持,这一制度变成为他们培植门阀们私家势力的重要工具。这样,九品中正制已不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加速了士族制度的形成,也是西晋的政治迅速走向黑暗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统治集团的奢侈腐朽。西晋的统治集团奢侈腐朽之风是空前的。晋武帝公开卖官,所得之前都入私囊。他有妾近万人,后宫之挥霍无法计算。 贵族官僚竞相搜刮,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加剧了阶级矛盾。

2. 北宋初年集权措施

(一)加强中央

集权的举措。

(1)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 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2)实行地方行政制度。北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 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主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长官为 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主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简称“帅臣”)、提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熙宁初置,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又通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对地方上的控制。

(3)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官、职、差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

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 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4)改革科举制度。北宋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调兵遣将,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防止了武官将领权力过大。

(6)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相结合、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 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规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是诸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的地方兵,其任务是在本地防守。蕃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禁军选择身强力壮和武艺高强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化。

(7)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加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的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分集中,造成地方上财政拮据,物质基础薄弱。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 近代中国租界的性质及影响

(一)性质。列强根据和清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以居住和经商为名。在中国一些通商口岸和城市永久或长期占用的地段。 其领土主权属于中国,只是外国领事或公使和中国地方议定租地或租界章程后,缴纳一定租金,享有永租或以30年为限的租地权。 在界内,由于领事裁判权规定的不断扩大,因此设立警察、法院、市政管理和税收机关、以致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二)影响。它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但也促进了中国城市的成长及近代化;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但同时又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扩散基地;它既是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加紧经济掠夺的基地,又有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它既是罪恶的渊获、藏污纳垢之地,又是进步活动中心;它在中国战乱之时宣布中立,比平时更像一个地道的独立王国,但同时也给中国人躲避战火提供了避难所;它既是列强对华进行思想渗透、加强精神奴役的据点,又是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中转站.尽管列强在华广置租界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呆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它们毕竞是最大的获益者.

4. 20世纪20—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 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

(一)乡村建设的主要流派。(1)晏阳初主持的定县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1926年,晏阳初选择河北定县开展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主持实验的机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出版了《平民千字课本》等进行识字扫盲运动;积极推广合作组织,传授农业科技;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制度。

(1)梁漱溟主持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1931年6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正式 成立,并选定邹平为乡村建设的试验区,进行乡村建设实验。邹平乡村建设的基本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它们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教育机关和乡民的自治团体。为了克服分散农民的弱小问题,组织了农村合作社。

(2)黄炎培主持的徐公桥乡村改进建设。黄炎培于1928年4月成立了徐公桥乡村改进会,主持乡村改进事业。乡村改进会公布了《改进农村生活事业大纲十条》,对徐公桥进行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活动,进行普及教育;推广优良品种及新农具;提倡公共卫生,修桥筑路,禁绝烟赌等。

(二)意义。(1)乡村建设运动的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内容,对于解决农民尤其是自耕农的生产生活困难、推动社会进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2) —些实验区在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对于今天相关的农村工作有其借鉴意义。(3)当时有成百上千的知识分子拋弃城市的优厚待遇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深入民间,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走上了与农村相结合的道路。

四.论述题

1.论述明朝后期社会新动向

(一)农业雇工的出现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农村的雇佣劳动现象逐渐普遍,从而引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明代中后期,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中以江南丝织业和棉纺织业最为明显。

(三)以银为货币。随着工商业的发达,银代替了钱、钞,成为市场上流通的主要货币。明政府的田赋、徭役、工商业税、海关税乃至俸禄、国库开支,大都以银折价,以银计算。

2.试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众运动研究新动态,论述中共早期和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工农运动基本情况,评析中共领导民众运动的组织形式。

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是1861年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不平等条约设立的。 在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坚决斗争下,英国被迫于2月19、20日与武汉国民政府签订《中英关于收回汉口英租界之协定》《中英关于收回九江英租界之协定》, 英国正式承认汉口、九江英租界交还中国。

1926年10月和1927年2-3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战争,先后举行三次武装起义。 前两次起义因准备不足、客观条件不成熟而失败。3月21日,在陈独秀、罗亦农、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成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

关于研究动态,参见朱英著《商民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叶青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运动及其特征的历史考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