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300多分没学上 21计算机考研、跨考相关建议(择校篇)

??参加过一次考研、或者参加过两次及以上的同学(尤其是2018年以来),都清楚地感受到了一个共同的趋势:计算机考研是越来越难了、计算机考研人数越来越多了、计算机考研调剂都不好找了等等。讲道理,老实说,厚脸皮且惭愧地说,本人也参加过三次,都是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第一年不愿意调剂去其他院校,而那年还是有机会有比较多的调剂选择的;第二年又差了一点点,可是调剂就直接爆炸了,就连偏远地区也人满为患,所以有了第三次(摊手)。

在即将到来的21考研,形势肯定会更加严峻,一是由于今年落榜人数较多,二是受疫情影响今年就业相对困难,选择考研度过经济困顿时期的考生会增多,这就增加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如果一志愿不稳上,本科院校不算比较好的(起码双一流院校或者专业比较厉害的比如重庆邮电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加上初试分数不是很高的话,调剂也就没什么合适的选择了,甚至可能连本校都回不去。我个人觉得,有的同学并非没有努力,只是中国的考试大多以成败定调,你考上了、调剂成功了,你就是努力的勤奋的踏实的。我是能体会到很多无奈考生这种内心的悲凉感的。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些个人看法和建议。

首先,正如上篇文章里所说的那样,确定好自己的实力和想要追寻的目标。有坚定的信念确实能支撑我们走的更远、脚步更稳。这时,要让自己对目标院校有个大致了解。相信很多人考研首先看城市,然后在那个想去的城市里选学校,这样选很好,大多数都是这么选的,也是最常见的出发点。如果是江浙沪这种发达地区,考研热度也会更大一些,竞争也更激烈。一般的考研向上流动趋势是:普通本科院校–>双一流、985、211院校;211院校–>211、985院校以及985–>985院校。当然,也有985院校考211院校的,比如国内“两电一邮”里边的西安邮电和北京邮电,都不是985,但有很多985院校考生考研去这两个院校。这种流动趋势一般来讲“逐层”向上会更稳妥一些,对于普通本科考生,成绩中游没参加过竞赛没拿过奖学金等的建议考双一流或211。普通院校里成绩好、好到因为保研失败而选择考研的,大可选择211强劲院校或985院校,努力踏实地复习备考,以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

然后,城市选好了,该选学校了。这时涉及到一个问题,初试科目、初试专业课改卷是否压分、以及复试是否有隐歧视(比如歧视我们的本科院校)。这里简单

说说:1、初试科目选自己拿手的科目不太多的。这样的学校更适合普通院校学生去考(为什么?自己普通院校的,想想学校里期末等考试的水份是不是“放海”了?)。专业课初试科目少复习公共课的时间就更多,特别是数学,每年在数学上跌倒的不计其数,有的专业课和总分很高,结果数学没过学校院线,这就很可惜了,只得调剂。同时,专业课少更有利于减轻复习压力,初试更有机会取得高分,就算一志愿被刷,也能有个漂亮分数去调剂(不过还是尽量稳一点,真的不好调剂)。综合来说就是选自己拿手的科目、或是复习科目少的。2、初试专业课改卷是否压分以及复试歧视这两点可以去贴吧、知乎等问答论坛平台去搜集。核心观点就是,选择一个平台比现在高、考试能比较稳的学校,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名校情结请弱化一些!你要的是成功上岸!

最后,对于实在想读研、又想去双一流和211院校、但又怕竞争激烈、考试难度大的考生,可以考虑一些医科大学、医药(中医药)大学、师范类、农林类院校等。比如东北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实力其实不错但就是有点远,南京农业大学好歹也是211,且区位优势明显(不过20考研好像已经有比较多考生了)。这里只举下例子,类似的院校可以自行搜索。当然,还有一种,那就是交叉学科!可以在查找招生目录时,仔细看看后边的备注或者报考要求,有的专业会欢迎计算机、电子、地理信息的考生报考,那么这种相对来讲,竞争难度一般小很多,初试科目可能也不会去直接考计算机考研的传统四大项(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网络)。这种交叉学科就很适合相关专业的跨考。不过,本专业的也可作为一种选择不是吗?最后的最后,对于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考生,可以选择科研院所,目前了解到了一些科研院所比如江苏自动化研究所第一年由如中科大代培基础课程,发放的补助也要比高校里的多,中科院下的几个计算所、研究院等也可作为考虑哈。不过,只要能考上你的目标院校,研究生期间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补贴以及导师发放补助(有的会发

有的没有)还是很可观的,足够学费和生活了。

大家对择校还有什么看法呢?你的目标院校是哪个呢?欢迎留言交流哈。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