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考研寄宿 考研专业不难选,院校选择才最需要深思熟虑
??很多小伙伴在考研路上,最纠结的就是报哪个专业,是本专业,还是跨考换个好就业的专业?其实,院校的选择,才是决定你的硕士学位证含金量多少的关键,今天,咱们就来听听考研考研教育的任燕翔老师会给出怎样的建议呢?
今天的是半天的课程,是讲专业院校选择。有一段时间我已经不讲专业院校了,因为这个过程最后被讲成了招生课,来来来,听专业院校选择来报个名吧,或者这个过程被讲成了段子,我也讲不过这些人。他影响我政治老师这样的一个定位。掉价吗?就变成了一个讲手,但去年,有一个学生报名,而且考上了,给我发录取通知书,对我还是有触动的,这学生考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错的学校,是985,在西安。
如果你考的是农林经济管理也就算了,但如果你考的是它里面的企业管理,或者里面的统计,这个选择是有很大问题的,就相当于你跑到华中农业大学学计算机,跑到北京林业大学学金融。
专业院校的选择你稍微冷静一下,它不是一碗鸡汤,他有严丝合缝的逻辑性在里面。我这一次课讲完以后都不用再给你们讲专业院校了。再加上我的选择思路你就能自己把专业院校敲定下来。我们今天能不能定下来具体的学校,定下来具体的学校你知道自己够得着还是够不着。你介绍的学生过来问我,老师我想考华科,你觉得怎么样。我怎么知道怎么样?你的复习的底子怎么样我不知道。所以这种期待在这次课堂上一次性把学校敲定了,然后朝着目标就这样去进发的学生现在就可以退场了。他根本就不是专业院校选择的基本路数。
专业性的选择起码有三次选择。今天我们能讲到终极选择。看到最后你能不能够得着这所学校,他要评估的,今年年底要做一次评估。如果你的英语单词还是abandoned的状态, 那最高等的学校,你就得降档,华科这样的学校基本上就离你而去了,我这样说能听懂吧,如果是到明年的这个时候还是abandoned的状态,那不是降档的问题了,就别考研了,别浪费那个报名费,别在那瞎折腾,因为你永远是那个分母,就是考研录取率的分母,何必要做这个分母呢?
我们在初期选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信息的收集和筛选。专业院校之所以被搅乱是因为信息太多了,路数太多了,想法太多了。学生被信息包围根本不知道哪些是有效信息。真正可靠的信息源应该是谁发布的?给你四个选择:网上的数据库,任燕翔老师说的话,我这本书上的信息,还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信息?数据库能不能选?不能选。网上这些数据库他是个人做出来的,有些是机构做出来的明白了吧?给你举个最简单例子,考录比是各个机构拿过来招生的一个重要利器,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学校现在是不公布考录比,他为什么不公告考录比呢?公布了考录比,学生一看这个学校的考录比特别高,1比21,1比30他来年会出现很多学生不报的情况,分数波动会特别大。
因为你要知道考研的学生基数要比高考的学生基数少多了,高考即便是出现了一年大一年小。看他的报名基数大,但它的分数波动有没有那么大,有没有可能今年大家觉得北大难考都不考了,北大分数一出,降分了,比武大还低,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考研这种事情发生过很多次,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的时候公布了考录比,他那个涉外会计,当时招生的考录比达到1比20,第二年的分数就降下来了,,为什么呢,大家觉得太难考了,还不如去考复旦,与其考上海财经我还不如考复旦,所以导致复旦的分数又上去了,上财的分数要下来了,所以一般的学校在零七年、’零八年以后就已经不再公布考录比,
但是网上随处都能找到所有学校精确到这一年的考录比,你说他那个考录比是怎么来的编出来的吗?把以前的考录比给你拿过来,加吧加吧减吧减吧,再根据这个学校的名气和热度,凑一凑出来的不就是考录比吗?这种东西不能相信,我这样说能听懂了吧。就你没法验证的,学校也没公布,教育部门也没有公布,他完全是自己搞出来的,你不要去相信!
那任燕翔说的话呢?有些人想摇头又不敢摇头,任燕翔说的话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吧?如果我讲的信息和最后实际上你查出来的权威信息不一致,你信我还是信那个发布机构的?院校的?叫“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这意思吧,那有这种可能性的,我不可能故意地给你传播错误的信息,我是个老师,这是我的下限,我的道德上限远低于常人。看我的道德下限比常人略高一点点,我是一个正常的人,我在人间。看有没有可能我以为是对的,而其实我这个消息出来的有问题,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有,包括讲政治。你又不能保证说每一句话讲都是对的,我以前的硕士生导师就跟我讲过,如果你故意截取信息向学生来传播信息,你不配做一个老师,但是如果你讲的时候你自己认为是对的,实际上是错了,这是个技术性的问题。所以任何一个权威,它包装得再厉害,如果他发布的信息和教育部考试中心不一致或者和这个院校发布的信息不一致,你信谁?信院校教育部试中心而不是信所谓的名师,我这样说能听懂了吧,要实事求是!
第三个,这本书里面同样的。如果他和院校发布的信息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信息不一致,你还是要信后两项,真正信息源可靠的就两个来源。包括我今天来给你讲也是基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信息。我这样说能听懂了吧?而不是自编一套系统把那些可靠的信息全部排除在外。
还有一个,信息源大家特别想去掌握那就是师兄师姐给你提供的信息,师兄师姐给你提供的信息可靠不可靠,能不能作为我们判别数据判别?我觉得,师兄、师姐说的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但是它不能作为唯一的一个依据。
你比如说以往我碰到一个学生他就告诉我, 说中南大学特别黑长沙那个学校啊,说中南大学特别黑,这个学校如何如何,每年都有这样的学生复试完了在网上发帖子,这个学校可以,那个学校可以,千万别考。那有学生一听有初试过了,复试他把我黑掉这个麻烦了。但是这个学期我就揪住他了,他在我的微博上老是在那刷这个学校可以,那个学校可以,我说你到底考哪个学校。我考了西北大学,他考的西北大学,他在上面说中南大学黑,我说你为什么要说中南大学黑呢,说我一个兄弟考的中南大学被刷掉了,问你兄弟考多少分,他我不知道反正被刷掉了。
我说你今天必须要跟我说出来,你兄弟考多少分、排名多少、考的哪个专业、要不然我就举报你造谣, 最后他的兄弟考了中南大学考了第27名,招24个人,他为什么能进复试因为最后的复试比例是1比1.5,招20个人,最后让多的人进到面试里面来,30人进到面试里面了,他排27名进面试了,没有进,刷他正常不正常?刷他才是一个公正的表现不是吗。把你录进去了反而说明这里面有可能操作的空间,我说你凭什么说人家中南大学是黑的学校, 你就说是不负责任的,你没有证据。
如果你是第一名、第二名被刷的,那我们确实应该引起警觉:他到底为什么被刷?就算是第一名、第二名被刷的,也不一定是这个学校有学历歧视,你们老是动不动就告诉我学历歧视学历歧视,你把招生想得太黑了。
这个学生太二,他一上来就表达出来对复试的不屑。甚至挑衅复试组老师你说不刷他刷谁。我们以前有个学生,跑进来就说,近代条约史研究一片空白。结果当时给他复试的老师就是这种研究中国近代条约史的。你这不等着被刷吗?你过来告诉我说这个东西研究一片空白,目中无人,我怎么待你呢。有各种各样的情况,还有学生分数考得特别高,问他看过什么书。《明朝那些事》,那怎么待你的历史学,如果你只看过这些书,它有各种各样具体的原因。如果他说这个学校比较黑,你不要报那,你可能还要深入了解一下,他到底为什么被刷。对吧?你问问他你为什么被刷?那你把经验告诉我,我好避免这个问题吗?
再有一个就是自己去查这个院校的复试差额比例。像有的学校保送生的比例特别高,说明这个学校排外不排外。他喜欢本校的学生喜欢保送生,所以我希望各位第一步在信息的甄别上要下些功夫,不能拿到篮里都是菜,要不然被各种信息包围,而且很多信息是鱼龙混杂,利用这种信息来作为自己判别学校的标准,判别学校难度的标准,判别这个学校对自己是不是对口的标准,判别出来的结果,肯定是你原来的这个数据就是错的。是不是?
你比如说教育部过一段时间就会组织一次一级学科的评估。学生很关注这个排名多少,是吧?排名第一、排名第二、排名第三,在网上搜还有的。还有双一流啊,现在动不动就这个学校是双一流吗,那个学校是双一流吗?
那我问问大家是不是所有的专业。或者说我本身我这个学校是211,我要考的学校一定是985,是这样吗?如果中国农业大学你是学会计,你学不学?看全国著名的大学农业农学类当中,最厉害的学校,但是你去这个学校学会计行不行?那如果我换一个,我换中南财经政法的。如果论学校的档次他肯定不如中国农业大学,他不是985。但如果我是会计专业,我考这个学校就业有没有保障?肯定有,保障这个学校在整个华中地区乃至在全国,都是由专业认可度最有的学校,你得看他的名气,而有的专业要看他的名气,有的专业我看的不是他的名气,我要看他的专业性,我这样说能听懂了吧?我要看他的专业性就是我想要的。
第二条就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要去收集。即便是权威部门发布的,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收集的标准,收集的标准是什么,来看一下就是跟专业院校选择了两大主题相关的,我们才收集跟专业院校无关的,我们就不熟悉专业校选择。
两大主题: 一个是选择什么样的专业院校,毕业之后能找到心仪的工作,一个是以现有的实力和提高的潜力能够考上什么样的专业和学校,是不是就这两个问题?但我们有的学生选这两个问题的首选到,他第一个问我的是:老师哪个学校好考一些,哪个学校好考一些他未必能保障你就业。211有很多学校都特别好考,你去不去,比如说石河子大学你去不去,还有延边大学你去不去,211宁夏大学,你去不去。非要你去还是不去,老师我不去,那不就行了吗,但是如果你是考朝鲜语、韩语的延边大学可以去的,这是中国朝鲜语和韩语最棒的学校。因为本身就是朝鲜族自治州,语言环境很好,你得看自己是什么专业啊,你不能老是跟我说,老师哪个学校好考,好考的学校多了。中科院有很多的科研院所都招不满。你比如说古脊椎动物研究所。
所以我们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考研究生是为了啥。你们看,你们今天热闹的不得了数百学生欢聚一堂。等到今年12月份的时候,里面有三分之一学生就不出现了。他凑个热闹大家考我也考一下吧。你别搞了一年,搞了一年半没考上在那安慰自己不要紧,我比以前对自己的人生管理要好多了。但是我没考上那有啥用。你能从对方的反应看到你的表现,它是一面镜子呀。但是你说考研搞了一年半没考上。你可以中间有堕落的时候,中间有放松的时候都可以,但是我要你最后一个结果,要不然你对不起这一年半的辛苦的付出,无论你怎么堕落,这一年半你肯定比不考研学生要辛苦多了。听懂了吧,你看你们学校师兄师姐,你别去招惹她,这段时间是她精神不大稳定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你别去招惹她。你复习得怎么样师兄?,恨不得想要打死你,你别搭理她,也不会搭理你。
考研究生其实是为了改变原来的生活预期,却为了改变原来的一个生活方向,你对原来的生活预期不满意,所以你得保障你选的这个专业、你选的这个学校能保障你就业,咱别整天什么年轻人要有梦想啊,年轻人要奋斗啊,别搞那些虚的。
比如说我们以前有个学生,他是学法学的,她考的是大连理工的法学专业。这个选择就跟刚刚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管理学是一样。你们当中也有学生,告诉我要考华中科技大学的法学,你趁早给我打消这个念头,不要这么干,你可以考中南财经政法,你还可以考西南政法,你不要去考什么华中科技大学,如果你真的有实力 你考武汉大学,我是支持的,能听懂我的意思吧?你不能在他乱打你的保障,这个学校、这个专业能保障你的就业能搭配起来的话,让大家觉得有知名度、有认可度就这么回事儿啊,还有呢,以现有的实力和提高的潜力,如何能考上这个专业和学校。大家都知道清华好,大家都知道北大好,那你们都报吗,恕我直言,你们当中绝大部分学生如果直接,也就是能跟自己的孩子说你爸以前考过北大,你爸已经考过清华。他是个炮灰,保送的比例太高,现在这些学校的保送比例太高,他更多的是通过保送来选拔而不是通过考试来选拔。这样说能听懂了吧?招生人数太少,所以专业院校的信息源可靠的,只有俩一个是教育主管部门,一个是招生单位。
不同的学校专业课的难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你不能只看它的录取分数线,你得结合他的专业课真题,然后再来做评估,还有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招生人数。招生人数是越多越好考,还越少越好考?这学生专业减招四人原来报师范幼儿园招13人,现在招九人他告诉我,老师我告诉你个好消息。我的专业,减招了从14人减招到9人,我说有毛病吧,曹老师你别骂我呀,说我那个群里面的大家都觉得太难了。14加13一下减招成9人,好多人都退出了不考了。他有一个群都是考这个学校的,一看13人变成9人,大家都在那讨论,哎呀太难考了,我不考了,我也不考。我说你也信,他是迷惑你的。他肯定心里也在想大家都不考了,就我去考。这个回路是我没法理解的,就是人数越多越好。
人数过少是不能报的,一个学校招生人数如果在4人及4人以下,报不报?千万别把他有减招的风险,你现在看到的仅仅是今年的招生人数,明年的招生人数是会调整的,这样说能听懂了吧。今天就有一些学生一片。建造了招生人数,如果多的话他捡着一些关系不大,包括这13个减招到9个的,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但如果他招4个减招成2个,你痛不痛。听到了招生人数可以体现它的难度。考试的分数也能体现它的难度。专业课考试的科目也能体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