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寄宿考研天花板!“上岸青年”考研备考秘籍!
一战上外工管,初试309分,政治62分,英语56分,数三95分,专业课96分。
二战上外工管,初试419分,政治79分,英语82分,数三138分,专业课120分,复试472.25分,最终成绩891.25分上岸。
重要tips:
1.如果有ipad,学会合理利用,比如对英语答案,对数学答案都可以直接用ipad,因为很快速。我觉得翻纸质书都有点浪费时间,而且眼睛在两三本书之间切换,很晕。
2.行动起来。不要想着一直看各种经验贴,找到完美方法再开始。只有实践过程中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然后根据经验贴再调整。我二战时候会隔断时间去看看上外上岸学长学姐的经验贴。
3.早睡早起,不熬夜。这个道理就像大部分人都会做肖四肖八。大众实践过的方法依然适用大部分人,不要轻易独辟蹊径。睡眠质量不好的,可以买一些耳塞眼罩,我认为睡眠对学习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4.学习的关键是重复。重复错题,重复知识点,重复总结,每个科目都是这样,每一遍都会有新收获。
5. 坚持不下去或者想要偷懒的时候,闭上眼想一想现在已经考完了,你没考上会是怎样的。当然如果感觉状态特别不好也是需要休息,只是不能无节制的休息。
6. 考研过程中,大家或许会买很多资料,资料的质量参差不齐,希望大家结合自身情况,多多思考,学会舍得和放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资料。
7.一旦开始备考,请不要中断,尤其是数学。
经验分享:
一、政治:
总分79分,选择题47分,大题32分。一战选择题37分,大题25分。
一战踩过的雷:肖四肖八只是刷了一遍选择题,没有背大题,当时跟了一个三线老师背模板。
二战从7月底开始:
7月底—9月中:每天看一点考研强化课程马原和史纲视频,并完成1000题对应部分。在每天脑袋最不清醒的时候或者不想学习的时候进行。(不建议看其他部分视频,很费时间)
9月中—10月初:九月中考研会出背诵手册,每天看一点背诵手册的内容,主要是毛中特和思修部分,然后完成对应1000题。
10月初—11月:考研选择题技巧班,强烈推荐。不太需要打印资料然后慢慢记笔记,建议在网上找总结过的笔记,因为看视频已经花了很长时间。(不建议看大题,比较费时间,除非其他三个科目此时已经学的特别好。)
11月—12月初:运用考研讲的技巧,用小程序做各种模拟卷的选择题,然后二刷错误的题目。肖八选择题一刷33-42分,二刷46-50分。跟着空卡把肖八马原大题背了一遍。(空卡出的马原几分钟的课程建议反复观看,时间短内容全,有利于选择题正确率,也有利于大题背诵。考研在喜马拉雅有带背音频,可以用来磨耳朵)
12月初—考前:拿到肖四后跟着空卡带背,每天都要背一点,尤其前两套要背熟,考前肖爷爷会划掉一些题目,剩余最好都背会。经过之前各种刷模拟题,肖四一刷选择题40-45分。
二、英语:
总分82分,客观题约56分,主观题约26分。
(约是因为对答案时候记不准确完形填空的答案了,客观题全部错在完型上面)
一战总分56分(因为两篇阅读都超过30分钟还没做完,心态崩了,完型新题型全选了一个选项),个人认为英语是四个科目中题量最大的,所以阅读不要只看正确率,同样要把控时间,不然考场上容易失控。
我的答题顺序:小作文-大作文-四篇阅读-新题型-完形填空-翻译
6月下旬—7月:看了宋晨语法课(这里推一下这个老师的语法课,虽然我看的是盗版视频,但这个老师是我一战时候了解到的,一战时候报了正版课但当时已经快要考试了,相见恨晚,这个老师对考研英语的认识很深刻并且我也特别赞同,就是词词皆学问,句句皆文章,任何阅读技巧必须建立在看懂文章的基础上,这里不是说技巧不重要,技巧也特别重要,只是基础的部分要花费的时间更多。
8月—10月:用了四五天时间看了一下考研的阅读技巧课(主要为考研拿2010年和2011年为例子说明阅读的几种出题方式),然后开始精读2011-2018年真题,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都做(翻译不需要精读,我只看需要翻译的句子),刚开始一篇文章需要将近2个小时,精读时候我会先掐时间写一遍,然后对答案并且利用前期语法课的内容分析每个句子成分(定从?状从?介词结构?不定式?等等),不会的单词查阅标注,对答案就用黄皮书pdf,不需要仔细读黄皮书的全部答案分析,太太太太费时间,主要还是弄懂答案每个选项句子和单词的意思。这个时候其实还是在扎实基本功,一段期间后会觉得考研文章句子语法就那几种类型。
精读完以后,开始二刷阅读,二刷建议重新买一套真题,像考试一样做题。这一遍在于利用技巧,提高做题准确率和速度,每天一两篇,然后用《真题的逻辑》这本书对答案,这本书好在解析没有特别长,简短的语言说明了每个选项错在哪里,刚开始我会标注每个题目是什么类型,后来就是我感觉没有明显的划分,但能够快速的排除错误选项,几乎所有选项都在文章有出处,有一种掌握阅读密码的感觉,二刷到2014年左右就停止了。(不建议一直看考研真题解析视频,一方面会减少自己思考过程造成理解假象,另一方面实在费时间)
11月:用2019、2020、2021的题目的全真模拟,2019和2020的题目做起来相对轻松,也有可能是一战已经做过了吧,但2021的题目我相当于第一次做,就想知道自己比一战能提高多少。2021年的题目做的时候我特别紧张,真的像考试一样,最后做完还差两分钟到3h,客观题55分。我今年在考场也是做完整套卷子只剩1分钟。
12月—考试前:差缺补漏,这个时候我发现自己对新题型还有点怵,然后就用两天,又做了一遍2011-2021的新题型,发现新题型也是有些做题规律的。我最后14天是隔几天刷两两篇阅读保持手感,然后复习一下石磊鹏的作文讲义。
作文:
从10月开始,看了石雷鹏的作文课(当然不全看完了,主要看前几节),我觉得特别好的是这个作文课是大小作文可以通用的句型,并且不是死模板,减轻背诵压力。我买了很多作文答题纸,然后自己挑了一些作文练习。这里再次显示出基础语法的重要性,因为这样就不用死记硬背,很容易理解作文里的句型,自然而然的还能够在石雷鹏老师的基础上创造句子,以不变应万变。
完型:
没有单独练习,真题也就写了一遍,2017-2021的正确率都特别高,只错2-3个,这个我认为还是前期语法的功劳,完型本质就是考基本功的。2022的的完型有点难,最后只留了15分钟,不会的选项没有过于纠结,因为我知道后面还有翻译,只要翻译能写完就可以拿到一些分数。
翻译:
这个我也没有单独复习,因为前期语法课上老师会带着翻译一些句子,我认为翻译拿高分也会花费很多时间,拿个5分性价比就很高。在考场上,我把翻译放到了最后一部分,因为翻译不需要进行逻辑思考(受紧张情绪的影响最小),看到句子就可以下笔,大概用了15分钟写完5个句子。
单词:
我的习惯不太好,没有保持每天都背单词,断断续续的用墨墨背单词,到考试时候5000多单词还没过完一遍,但是我没有过分担心,因为在精读的时候,我为文章每个生词都花过时间。如果学有余力,还是要每天背下单词。背单词时候需要留意词性。
三、数学:
总分138分,客观题应该是满分,对答案时候最紧张数学了。大题第一道和最后一道概率论是完全正确的;第二道经济学答案没算出来;第三道只写了一半;第四道级数那道题过程满满,答案有点问题;线代第二问证明有些不严谨。可以看出大题给分还是很宽松的。
一战完全不敢对数学答案,也知道没戏,选填估计错了4-5个。一战我只有打基础了,没有买也没有做任何一本习题册,只认真做了历年真题。
先说一下一战踩过的雷,一本红色的复习全书(大家应该都知道),逻辑不清晰,难成体系。但是红色的历年真题分析还是很不错的。
一战在8月份做了一件特别正确的事情(应该在暑假之前完成的),就是在听完一些老师的基础课后,我自己整理了两本笔记,纯知识点,一本高数一本线代,我是对照李正元复习全书pdf结合听过的基础课讲义整理的,李正元主是看知识点部分,题目只是捎带看了一下(看例题是为了反过来验证知识点,理解知识点),特别难的题目可以不用
在意。这本笔记在后面做题的时候(包括二战期间)会经常用到,遇到不会的题目就去翻笔记,看一下对应的知识点,也可以继续对笔记补充。最后的效果是可以“概览全图”,很熟悉高数(线代或概率论)有几章,每一章有哪些知识点,哪些章节会出大题,大题的常见类型,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
基础部分不好好整或者开始的太晚,会影响强化做题阶段的心态,也会影响刷题量和刷题速度,会有挫败感,会感觉很慌。当然大家也不要过于纠结停留在基础阶段、纠结于某一个知识点(比如证明题),暑假就要进入强化做题阶段了。
这里提一句:不要认为基础过了之后埋头刷题就可以了,还是有必要看一些视频,当然也要保证一定的题量。
二战开始我相当于直接进入强化。
6月-7月中,买了考研的高等数学讲义,对应有考研的视频课,然后完成相应的660题目。强推考研的课程,经典的错误,标准的零分。会讲做题目时容易出错的部分,而且还有一些做题方法,要按照相应的方法去做题,不要盲目的刷题,刷题时候要想一下这是对应哪个知识点。并且做题不是说自己做对了就可以,你要看做一道题花了多长时间,如果时间过长,可能就是做题方法不是最优的,要优化做题方法。
在这期间还看了余炳森的概率强化课程,这个课无功无过,并且书有点厚。
7月中-8月,看了考研线性代数强化课,二刷了660高数错题。还是非常推荐考研线代这本书,书上的题目都要搞懂。
8月-9月,完成880题目,高数只写了基础部分和强化部分的选填(大题好难,写不下去也不要过分担忧),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是都写了,用A4纸,每道题目的做题过程都写得很清楚。
9月-10月,开始刷历年真题,从2005年刷到了2014年,这里分享一下我一战时候的做法,用A4纸记录错题,一边是题目,一边是错题分析(错题不仅是错题,还包括思考过久,方法不佳的题目,题目涉及了哪些忘记的知识点)。
10月听了考研17堂课,相当于一次复习巩固,也对考试题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讲义上一些综合性题目会标注出来自己再写一遍。听课之
余,接着做了几年真题。
11月初一刷真题告终,开始做模拟卷,本来是打算多刷一些模拟卷,但是由于身体状况不佳,直到考研前,模拟卷只刷了李林6+4。同时,也二刷复习总结一刷真题中的错误(发现知识点缺陷和计算过程常见错误),真正不会的还是在一刷中就出现的题目,不必整张卷子二刷(如果真题做起来特别费劲,还是要二刷的),我留了2019—2021年真题作为全真模拟。
12月,总结了常考公式和我经常忘记的知识点。同时二刷模拟卷中的关键性错题。
最后,我想说,对于数学,我是纯纯的努力型选手。从初中开始,数学就是我最拉分的科目,也是我考研最担心的科目,在数学上我花费了很多很多时间。
同时,大家也不能轻视其他科目,因为政治英语看起来60多70多差别不大,但合在一起就是20多分,360和380在复试时候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四、专业课:
二战总分120分,简答题有一道创新举例子我居然忘写了,最后一题写了不到半页(当时觉得差不多了,没有求生欲继续编一点,提前5分钟就开始封信封了),其他的题目我都尽力答完了。
一战96分,空了最后一道题,罗宾斯只背会了红皮书的重点,很多东西都被我省了,觉得不背也没事。
二战从6月中旬开始专业课:
6月中—7月底:每天约两个小时,看罗宾斯13版教材,把红皮书当作材料,剪剪贴贴整了一本笔记,笔记对一些难以背诵的知识点编了口诀,(书上会有一些红皮书省去的话,能够更好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以及整本书的逻辑,直接带着不理解背红皮书真的很痛苦,并且复试我也是继续用这个笔记)
8月份:每天学习时间只有8个小时,经过考虑,我放置了专业课,没有复习。
9月份—10月份:每天2小时,第一遍背笔记,有点痛苦,因为我背的很全面,很多对我相当于全新内容,一战省去的内容二战不敢省了。
10月份—10月中下旬:每天2小时,第二遍背笔记,一天背一章,回顾一章。
10月底—11月中下旬:每天2小时。我觉得哇啦哇啦背书太累了,背的时候有点生硬,会有一点不过脑子。于是,我就参考笔记内容,将每一章知识浓缩为一章A4纸,相当于代替背诵过程了,因为这个过程我是全神贯注在思考,记忆效果很好,要是出声背书背 20分钟就想休息。
11月中下旬—12月初:每天4小时,一天过两三张A4纸,相当于第四遍。同时对着真题思考,每个题目我会答哪些知识点,挑了几道重点或具有发散性的简答题写了一下。
12月初—考试:每天2小时,继续过A4纸,又过了两遍。12月16号,我拿2020年的题目来了一遍全真模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