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央美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微展厅·研究生建筑学院作品欣赏_晋东南(央美作品展2021)

序言

我们此刻的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生态失序的剧变。既发生在环境领域,其强度与能量史无前例,也发生在社会领域,其后果与影响很久以后才能全面看清。面对这种实际上早已开始显露的情境,中央美院建筑学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一种重新整合两者关系的“新生态”实验。

刘家豪

《砖壁村戏台空间设计》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吕品晶 温宗勇

【作品介绍】

砖壁村戏台空间设计是基于本人论文《晋东南传统村落中戏台空间发展研究》而来的,砖壁村位于晋东南武乡县,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在众多晋东南传统村落中选择砖壁村为目标村落,是因为它符合设计者文献研究中的晋东南当下传统村落的普遍发展模型。首先,其乡村旅游的背景相对成熟,它作为武乡县唯一一个传统村落,政府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其次,作为传统村落,它极大地保留了村落原貌且在村民生活上,还保持有原先的生活习惯与氛围。所以我对砖壁村戏台空间进行设计时,主要考虑到了戏台的选址、戏台与村落的关系、戏台与周边空间的关系、建筑本身的问题以及与村民和游客的关系等几方面因素,使其符合并适用于当下社会模式。

蒯新珏

《静宜盛市——香山买卖街环境提升设计》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学

指导教师:李琳

【作品介绍】

街巷胡同,作为北京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既是古都文化的见证,也是城市传统风貌特色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在过去较为强调效率和经济性的建设思想下,构成城市独特魅力的大量街巷胡同逐渐消失在了现代化的高速建设中。

近年来,北京城市存量空间的优化成为城市发展需要面对的新课题,城市空间环境的品质提升将更依托于既有街巷空间的改造。因此,本研究结合当前街巷空间问题,围绕城市精细化治理展开,并通过香山买卖街环境提升项目的设计实践经验尝试归纳出现阶段街巷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的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旨在为未来相关工作提供恰当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张祎

《赛博的海平面上升》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崔鹏飞

【作品介绍】

当媒介技术潜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时,其就像海平面上升一样,逐渐吞没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开始在媒介的海洋里沉沦。

“媒介即讯息”,“媒介即隐喻”,媒介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塑造着人类的意识形态, 本设计以此为出发点,将海作为一种比喻,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每个以屏幕为中心的生存单元构筑了一个巨大的体量,这个体量在不断的变幻着,而这本身也是这个世界中生活着人的绝对信仰,即一个变幻莫测的巨大景观。保障和监测这一切完美运行的是潜藏在内部的控制中心,维持着海洋世界的秩序及生活。

张智乾

《沂南北寨汉墓博物馆群规划设计》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学

指导教师:虞大鹏

【作品介绍】

近年来,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乡村振兴离不开本土文化,只有弘扬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每一个村落蕴含的独特人文价值,才是振兴乡村的有效方式。北寨村位于沂南县城近郊、临山傍水,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较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遗存,具有实现空间合理更新重构的良好基础条件,具备通过文化资源振兴本村的诸多可能和巨大发展潜力,值得被关注与重视。

吴文婷

《异乡人的城事——深圳白石洲里的“拆迁旧改项目”艺术行动计划》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指导教师:丁圆

【作品介绍】

在当下不再采用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当代艺术创作也与城市空间发生着密切的联系,用艺术活动或行为事件号召调动广泛的社会参与,对空间更新具有不同程度的触发效应。设计以艺术事件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触发效应为依据,对深圳城市发展的特殊产物——城中村的更新策略进行批判思考。

设计场地深圳白石洲拆迁旧改项目已于去年正式启动,这座被誉为“旧改航母”的深圳最大的城中村即将被拆除,意味着借居于此的11万外来租户,将寻找新的城市落脚点。基于此,设计以异乡人的城事为切入点,以艺术行为号召与临时活动集体营造为手段,通过调动住户的行动参与,思考城中村更新的现状问题,进而探索艺术事件触发城市更新的实践形式。

李寰昊

《土地村乡村活动中心设计》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学

指导教师:虞大鹏

【作品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安靖镇土地村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城郊型服装电商淘宝村,外来人口作为建设主体推动了土地村服装电商产业的发展。伴随产业发展,空间建设密度不断增加,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也迅速转变,多重因素促使乡村开始了城镇化进程。通过对土地村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的演进过程及其互动机制的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关系,优秀的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能够良性互动,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村在服装电商产业的推动下走入了城镇化的进程中,但是也随之出现了产业缺乏核心创新竞争力、空间无序建设、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土地村村民作为乡村空间的所有者通过出租将空间使用权出让给了外来电商从业者,而电商从业者作为空间的使用主体缺乏对乡村的共同情感认知,过去的乡村社会结构不再,阻碍了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从传统乡村向电商产业为支柱的淘宝村转变的新语境下,乡村公共空间作为承载乡村精神与乡村公共活动的物质载体也需要新的定义。通过乡村公共空间的重建,形成“新村民”共同的情感认知,促进各企业间的协作,增进知识技术的传播以凝聚新乡村是本次的设计目标。

鞠聪

《乡村闲置学校与乡村文化的畅想》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吕品晶 朱小地

【作品介绍】

我国的乡村教育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学校布局调整,伴随着撤点并校等政策的出台,大量乡村学校被撤并,产生了大量的闲置校园校舍。这导致了用地闲置、学校资产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在此同时,闲置学校的产生和乡村教育的模式的变化也导致乡村文化出现了断层,乡村文化的延续成为重要问题。所以,被撤并学校的闲置土地和校舍的处置等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基地位于山东省威海市黄岚村镇与农田交接处,用地面积12000 平米。东侧北侧为农田,西侧为村落,南侧为水塘。基地内现有废弃中小学三层教学楼两栋,附属用房4 栋,烟囱一座。

设计以再生乡村文化,唤醒乡村记忆为主题,畅想乡村闲置学校的改造如何成为乡

村文化的载体。在闲置学校的改造设计中,将村落发展中不同的新功能分类置入到闲置学校内,将村民需求中比较重要的功能(卫生室、餐厅、商店、展览馆、文化纪念等)依据合理的建筑分区进行布置,同时对村民自主更新难度与改造成本进行考虑。与此同时,根据周边民居布局提取出20m*20m模数,建立以此模数为基础的方形模块。模块的直角边呼应村落边界,每个模块的弧形边塑造系统内部丰富的环境。模块系统以二十四节气文化为主题,根据每个节气的特点及论文研究结论定义其功能。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传统文化遗产,更是一种永续的文化与精神资源,成为填补乡村中小学闲置后乡村文化空缺的一种方式,为闲置学校再利用与乡村文化的结合提供一种新的想法。

胡宇晨

《农民拆迁安置社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指导教师:丁圆

【作品介绍】

伴随着持续四十多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占据了大量城市周边的农地,随之带来了失地农民的拆迁安置问题。整村整建制的村庄农民进入安置小区,他们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平面化村庄格局和庭院式生活环境被集合住宅小区所取代,虽然村集体组织和村民关系依旧存在,但是空间环境带来的邻里交往方式的改变,也催生了村民对过去记忆怀念。因此,针对当下整建制农民拆迁安置的社会问题,如何从公共景观环境构筑角度融入村民记忆,并引导、鼓励村民融入新的环境,构建新的家园,是整个设计的关心焦点。中心活动区域、楼宇边际、空间路径、以及传统活动方式带来的空间影响,探索新的居住景观形态。

叶子

《团山村“建筑针灸”计划》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吕品晶 邵伟平

【作品介绍】

建水县团山村是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wmf)评选的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也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推进,研究、保护、展示以“八大厅”为代表的团山村民居建筑成为了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研究建水县团山村“八大厅”合院的原型、合院的组合方式、合院的选址与朝向,总结了建水县团山村“八大厅”的建筑意匠。同时,呈现了团山村张氏家族风俗习惯的差异与融合,以及“八大厅”居住形态的差异与融合。“八大厅”民居从平顶走向坡顶,不仅是建筑物屋顶形态的演变,还是张氏族人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演变。“八大厅”民居从串联走向并联,不仅是建筑物连接方式的不同,还是张氏族人居住需求和生产需求的不同。“八大厅”民居从向心走向离散,不仅是建筑物选址地点的改变,还是张氏族人家庭观念和宗族意识的改变。通过对团山村“八大厅”的建筑意匠进行解读剖析,进一步明晰了建筑空间与人的关系,即:人塑造了空间,而空间又反过来塑造了人。团山村和张氏家族未来即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机遇。不论未来将会身处怎样的境遇,都应该回到最初的原点,回到张氏宗祠,遵循精神与物质的共同传承,遵循匾额上的教诲——“绳其祖武”。团山村传统村落风貌较为完整,遂采用“建筑针灸”的方式介入团山村的建设,通过小而精的新建或改造,精准植入新的形态和功能,以点带面的化解团山村现有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激发团山村的新活力。到这里,论文和毕设暂时告一段落。回望研究生三年,收获良多,感谢导师吕品晶教授的指导,感谢四工兄弟姐妹的 助,感谢美院老师们传道授业解惑!

赵阳

《传统村落与艺术共生——川西林盘更新设计》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指导教师:丁圆 李存东

【作品介绍】

当下传统村落的逐渐消亡成为当代艺术关注的焦点和创作来源,艺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公共性以及艺术创作旺盛的生命力也成为传统村落更新的新生力量。探寻以“艺术介入”作为方法手段保护中国传统村落,试图建立艺术与传统村落的共生策略,实现传统村落的复兴和其历史文脉的进一步传承。

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特有的村落居住环境形态,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当地村落文化的最好载体。“农一林一水—宅”有机融合的生产和生活模式,本身具有着非常良好的生态价值。设计基于研究论文《共生观念下艺术介入传统村落更新策略研究》的相关成果,通过艺术介入的手段对四川园田村林盘的的整体形态以及局部进行保护和更新。

张玮琪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永定门公园更新设计》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学

指导教师:苏勇

【作品介绍】

本方案设计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指导思想,对永定门公园进行更新设计。通过将水体引入公园中来形成良好的生态空间,将公园分为中轴线游客体验路线及公园两侧居民休闲路径两种功能区增加功能多样性,将南北两侧被车行道切断的空间重新织补并打造不同的空间景观,设置历史展示墙群、历史感雕塑等方式增强文化性,分别对应了“城市双修”理论框架中的生态修复、功能修补、空间织补、文化唤醒等几个方面。通过这些手法将永定门这个大型绿地公园打造为综合性的多层次的全市性公园。

段文凯

《城市记忆的叙事体验容器——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改造2.0》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程启明

【作品介绍】

客观历史是大量点链接起来的线性的叙事结构,当下我们所讨论的历史是一种对于过去的不存在的事物的有问题的不完整的重构,其实质是一种建立在一定客观之上的主观判断。记忆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其中的一种,唤醒记忆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也是历史映像再现的过程。是一种片段或者说以自由基存在的历史片段的个人主观重构,是一个复杂的抽象空间网络结构。

设计从历史与记忆的感受模型及绘画表达入手,试图寻求建筑中自我的存在、历史与记忆的内在关系(抽离与粘连),在方案中建立基于记忆场概念下的历史、记忆、文化、功能、时间、自我等诸多因素与抽象模型及绘画的内在逻辑映射关系,体现筒仓建筑作为文化建筑的独特性与生命性。

方案基地位于上海市黄浦江中下游南岸的民生码头,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带的末端。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一期的改造设计由大舍建筑在“改造性再利用”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项目被作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改造2.0某种程度上是一期改造的延续。基于皮埃尔·诺拉的“记忆场”理论,对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中蕴涵的记忆场所进行再设计,使之成为承载上海城市文化的艺术空间载体;功能性、艺术性与文化性的“体验容器”。

黄聪

《模件与空间—模块化高层建筑设计》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周宇舫

【作品介绍】

装配式高层建筑的形式“建构”特征是,在建筑工业化的条件下,装配式高层建筑基于标准化的设计特点,以装配式模块化的建造方法,将建筑预制构件与建筑的结构系统按照一定建造逻辑与建筑空间的组合方式进行连接与组合,创造建筑的结构形态,并从建筑的结构形态中,以数字建造的方式呈现出一种模块化的组织关系与美学特征。

工业时代建筑师对未来技术的主张,以及在实践中展现出对机械式乌托邦的巨构的追求,启发了诸如模块化以及装配式建筑的理念,而这些乌托邦设计对于今天的模块化建造仍然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高技派的热潮褪去后人们开始重新反思技术对于建筑的适宜性,并将目光聚焦在建筑与环境、气候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上,当前数字建构技术、构件定制化条件和网络定制共享,共同建构了装配式模块化高层建筑的发展新趋势。

在此作品中通过设计一种具有不同组合方式的单一模块化构件作为高层建筑形式建构的基础,基于一种模件程序化组织的设计思路来建立特有的建构逻辑,将空间与结构的形式包含在这种始于单一构件组合的建构逻辑当中,基础构件的特征成为影响建筑形式建构的重要因素。这种构件模块建造的普遍性意义在于,在以具有批量化制造特征的单一模件作为建筑基础构件的前提下,通过构件形式与构件组合方式的研究可以使模块化建筑形式建构产生更多的结果。

刘雅铎

《北京市朝阳文化馆设计》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王小红

【作品介绍】

北京市朝阳文化馆位于北京cbd,以促进市民公共文化生活为前提,公共性与开放性的设计理念以空间与结构整合的方式来展开。

结构作为建筑无法回避的一部分,可以积极地参与进空间的塑造。硕士论文通过研究瑞士当代建筑师克雷兹与康策特在空间与结构整合方面的实践,并回顾建筑史中空间与结构交织的发展,探讨以结构塑造空间为策略,实现建筑的真实性,赋予建筑精神品质的方式。

在论文研究的基础上,本设计尝试应用研究所得的设计方法,使位于cbd区域的朝阳文化馆具有最大程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从而满足当下人们日趋增加的文化活动需要。

林雪莹

《遇见街巷·预见城市 —— 延寿街街巷环境空间景观设计》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学

指导教师:侯晓蕾

【作品介绍】

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不仅作为交通廊道具备运载传输功能,或是单纯观赏参观而出现,更是作为城市日常生活的发生场所,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邻里交往的载体,成为城市特质的展示窗口,成为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外部延伸,承载着城市居民购物、休闲、交往、学习、工作等多种用途功能。

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空间自发更新提供了一种关注城市、观察生活、定义空间的新视角,对于更全面理解城市生活、补充和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不足等大有裨益。通过空间自发更新的现实表象来探讨城市日常生活中人作为空间主体的重要性,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生活载体需满足使用者日常生活需求的使命性,来推动城市空间规划管理的弹性发展,促进城市生活及环境质量的有效提高。

通过对延寿街场地进行分析,选择在空间建构与事件植入方面展开设计。保留场地整体的线性结构,从道路基面空间、过渡性空间、围护界域空间、设备设施空间以及景观节点五个方面入手,对呈现碎片化的空间现状进行梳理整合,以微更新方式介入街巷空间,通过对场地较小影响的手段将街巷沿线空间加以串联,软硬相间、错落有致,拆违与保护相结合,将生活的仪式感、空间叙事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