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姐姐考研二战的时候,有的人特别不…来自火鸡面姐cc果冻…(考研真题一般刷到几年前)
??序
?
糖炒栗子是跟了我们两年的学员,两年均报考的北大,今年二战后调剂到了云南大学。
?
相信在选择报考北大的时候,糖炒栗子肯定也纠结过,尤其是在复习不顺,加班如常的日子里,肯定也怀疑过,焦虑过。
?
择校这个东西就是让人头疼,报高了怕自己够不到,最后成了“炮灰”;也有一些人,选择了比较保险的学校,考上后又觉得自己“报亏了”。
?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自己的选择——接受由此带来的一切结果。
?
但不论如何,相信很多本科出身没有那么理想的人,也会有一个“北大梦”(或者是“名校梦”),尤其是看到很多成功案例后。
?
如果你有梦想,我个人的想法就是,如果你能承受最坏的结果(时间上、经济上、身心上都算),也可以付诸相应的努力,那不妨就拼一把。即便失败了,事后也知道自己尽力了,而不是在多年之后,后悔自己当年不敢尝试。
?
当然,再次强调,我说的是“如果你能承受最坏的结果,也可以付诸相应的努力”,并不是让大家无脑择校。
?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靠理想去抉择一些东西,因为想得越多,纠结也就越多。我们会靠感觉,靠渴望,靠最原始的欲望——那种不甘于现状的感性。
?
糖炒栗子虽然没有上岸第一志愿,但这两年也是成功的。
?
他为了自己的目标,付诸了相当多的努力,比如说整理了100多篇翻译素材,对很多学习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反刍,同时还和小伙伴进行了魔鬼训练(比如在将近2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几乎没有休息,每天都在连麦练习口语。令人高兴的是,和他一起连麦的两位小伙伴也顺利上岸了,而且都是第一志愿)。
?
在调剂复试之前,糖炒栗子和我相约进行了一次模拟面试,并询问了我一些翻译研究方面的问题。我能感到他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是对读研有渴望的人。比如说,即便是调剂,他也会去调查相关老师的研究方向,之后设想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
我做翻硕培训已经6年了,加上我自己考翻硕、读翻硕,前前后后都加起来已经快10年了。我见过太多的考生,虽然没有上岸第一志愿,但其实最后的结果,都算理想。
?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没办法顺利跑到既定的终点,但只要我们能坚持前进,即便磕磕绊绊,其实最终也能走到理想的终点,哪怕它和既定的终点不完全一样。
?
希望糖炒栗子继续加油!
?
唯斯
?
?
个人情况
?
大家好,我是糖炒栗子,本科毕业于一所双非院校,工作过一段时间,然后考的研。两次报考北大笔译,但没能进入复试,最终调剂云南大学笔译上岸。我北大并未上线,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能有所 助。
?
?
初试
政治:74
翻译硕士日语:72
日语翻译基础:100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23
?
?
一、政治(得分74)
?
资料/课程:
( )黄皮书系列资料+强化班
( )1000题+肖八+肖四+终极面授课
?
①选择题(得分44)
?
的课主要有《基础班》?《强化班》?《刷题班》?《冲刺班》?《押题班》,按时间顺序配有不同的资料。我主要学了《强化班》。
?
一战的时候我也是以强化班为主,但当时笔记记得太散,做题时一会儿翻资料一会看笔记,分散了精力,效果不好。
?
二战时,我吸取一战的教训,决定好好做笔记。2021年7月份,我开始听强化班。 的强化班讲得很细,是前期刷选择题和后期背主观题的基础。
?
《核心考案》比较厚,有很多文字是解释说明,考试并不会考,我的笔记主要记的是强化班的内容。为了方便以后查询,我在每个知识点旁边备注了《核心考案》的页码。
?
从7月1日到9月7日,我边听课边做笔记,每天花费1个多小时,刷完了强化班,最后整理出约240页a4纸,算下来平均每天做4页。
?
做笔记的同时,我也买了 的《1000题》和 的《优题库?习题版》,做完笔记后就刷题。我认为用刷题的方式复习笔记,效果更好。
?
9月份,比《核心考案》更薄更小的《背诵笔记》出来后,我就不看《核心考案》了,而是以《背诵笔记》为准。
?
《1000题》和《优题库》两本资料,我刷了2~3遍,第1遍我看着笔记来选,第2遍开始我不看笔记。我发现前后两次的错题大多是一样的,于是就将错题浓缩成一两句话,摘抄到错题本上。
?
《1000题》和《优题库》吃透后,接下来就是刷《6套卷》和肖八、肖四。考前几天,我听了肖老师的《终极面授课》,他在里面预测了主观题,附带也讲了一些选择题。这时候的内容特别重要,把老师讲的记住,考场上碰到原题就不会错了。
?
注意点:
a、追求刷题速度,做一遍简单对下答案了事,没有理解考点?(做选择题,重点在于将知识点吃透)
b、只听课,不做题?(只听课不刷题,记住的东西也会很快遗忘)
?
②主观题(得分30)
?
我在主观题部分得分不高,实在谈不上有多少经验,这里简单说一下我的备考经历。
?
主观题考试很灵活。我听肖老师的终极面授课,他说哲学部分不好把握,就没有预测这一部分。上了考场,第一道题就碰到了“必然和偶然”,我暗暗叫苦,因为从强化班开始我就一直把它当作选择题的知识点,出题老师怎么能玩偷袭呢?万幸当时脑子里还残存了一点印象,就硬着头皮编了几句。
?
9月份《背诵笔记》出来后,就可以开始关注主观题了。进入考前冲刺阶段, 老师会出《考前预测必背20题》,这是专门针对主观题的,同时他会在公众号里带背。
?
我这部分的分数不高,首先是因为我对于政治大题不(bǐ)够(jiào)敏(chí)感(dùn),背诵的进度赶不上遗忘的速度。其次是因为考前在纸上练习得太少,只做了一次。最后是在必背20题背得不熟的情况下改背肖四,结果肖四背得不够,必背20题也忘记了。贪多嚼不烂,建议大家还是重点关注一位老师。
?
?
二、翻译硕士日语(得分72)
?
资料:
蓝宝书n5~n1
n1近十年真题
专八近十年真题
【慣用句】小学生向け一覧(708条)
日本语句型辞典
?
课程:
“日本語古典文法入門”视频(b站)
?
翻译硕士日语只有50道选择题,每道2分。虽然题量不大,时间充裕,但考得很细,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积累。
?
我主要练习的是近十年n1和专八的真题,合计三十几套,大概两三天一套的节奏,练习了两轮。
?
①词汇考察个人基本功,会出偏冷门的词。平时碰到重难点词汇,最好有意识地积累,等上了考场再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就太晚了。
?
首先是单词读音,比如「遺憾千万」这个词,让选择「千万」的读音,我就在「せんまん」「せんばん」之间犹豫了很久,很想选「せんばん」,又不太敢选,最后选「せんまん」丢了2分。
?
其次是单词意思。在练习真题时碰到不熟悉或者选错的单词,我会摘抄到notability中分类保存,我的文档里有自动词、他动词、自他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名词、外来语、副词、拟声拟态词等。
?
②语法方面,我主要看的是蓝宝书,外加练习n1和专八的真题。因为北大往年出过专八的古文真题,所以我把历年的古文真题都摘出来,特意记了一下。同时还刷了“日本語古典文法入門”的系列视频,记了大约100页a4纸的笔记,但2022年似乎没考这个。
?
③阅读方面,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两年带有哲学意味的议论性文章。2021年是从陶器讲到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2022年是先举了一个例子,再谈到经济学上人和自然的关系。2021年那篇还好,2022年的这篇就有好几个选项我觉得特别容易混淆。
?
做阅读,前后文理解很重要。对于错题,不要只对一下答案就了事,要分析自己是理解出了问题还是审题错误,总之不要反复掉坑。
?
注意点:
a、平时不注重积累字词语法惯用语,临近考试抱佛脚?(这部分很难在临考前一两个月突击见效。因为数量太多,你不知道老师出什么,而且到了这段时间,压力会很大,自己不一定记得住。如果基础较差的话,还是要早做准备)
b、笔记虽然做了,但没有复习到位?(我觉得,笔记怎么记不是重点,只要自己看得懂就好,坚持复习笔记才是关键。我之前就在记笔记上花了太多时间,而复习笔记的时间反而被压缩了,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
?
三、日语翻译基础(得分100)
?
①热词部分
?
资料:
词“汇”互译(瑞译课程)
週間時事用語(人民网日语版)
キーワード(cri)
这部分我主要以瑞译的词“会”互译为主(注:今年词“会”互译会以免费版的形式分享给大家。唯斯),每关打卡后将词汇导入quizlet中,通过quizlet来复习。但quizlet有时候会出bug,app打不开。我也尝试过自己录音,听录音来记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背。
北大在日译中部分 外来语。我英语不好,外来语准备不充分,丢了不少分。
?
②翻译部分
?
课程:
2020翻译训练营+精修班+双料冲刺班+2021翻译训练营+2022考研冲刺班
?
资料:
《翻译必携》+二笔教材+二笔真题+人民网日语版+人民中国+物书堂辞典app+《日本语句型辞典》
?
一战阶段
?
2020年,当时我还在工作,萌生了考翻译硕士的想法。在了解了历年真题后,我决定报考北京大学,参加了瑞译2020年的翻译训练营。
?
当时我的日语状态是:工作中虽然使用日语,但仅限于一些常见表达,加上平时加班较多,下班后只想躺平,日语处于一个半荒废的状态。
?
虽然之前过了三笔,但当我看到训练营的文章,还是觉得特别难。一开始我没有梯子,国内网页查不到就只能用必应搜索,最终捣鼓出一篇自己觉得还不错的文章。提交后,老师1234分条列出多个语法和用词错误,我备受打击。
?
打击归打击,翻译练习还是得继续。每次练习的第二天,我会结合参考译文再学习。再加上每周听一次直播课,渐渐地我对如何做翻译有了一点感觉,至今还记得大左老师说的“翻译是两个抽象画面之间的对应”。
?
不过,苦于自己薄弱的语法和有限的词汇,每次翻译起来还是十分痛苦。下班后练翻译让我的业余生活充实起来,但经常弄到很晚还没翻好,赶不上当天提交。看着自己的水平,北京大学似乎遥不可及。在训练营结束之后,我犹豫了一段时间,最终决定辞职考研。
?
我报了精修班,有了翻译训练营的打下的一些基础,再加上脱产后有了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译文有了一些进步。改造人老师标出了我许多错误,但整体评价还行。不过,在连续看了我多篇译文后,老师直率地指出,我重复犯了很多低级错误,基础需要加强。
?
听到这话我很慌,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目标是否定得过高。但我又是一个比较“轴”的人,我固执地觉得自己还有希望,买了n1~n5的红蓝宝书一共8本,开始啃。蓝宝书还好,自己可以重拾语法。但红宝书我老是背了忘,忘了背,花费了大量时间,效果却不好,后来因为时间关系不了了之。
?
除了瑞译的译文,我还练习了二笔教材和网上的一些文章,翻完后找大学老师 我修改。
?
进入10月下旬,机缘巧合下,我看到唯斯老师之前接受采访的一篇文章(原谅我记不得文章名了),里面讲的是翻译的心得。这篇文章犹如醍醐灌顶一般,使我对翻译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些。(在本号主界面回复【笔译训练法】即可获得下载链接。但要注意,我写的这篇文章并不针对政治、法律性的体裁)
?
一战的最后两个月,我一边跟双料冲刺班,一边复习之前的译文。复习主要是采取视译的方式,即看着中文翻日语,看着日语翻中文。大左老师说最好是把参考译文背下来,我背了十余篇译文,脑子里积累了一些表达,翻译起来也比以前流畅了一些。
?
?
二战阶段
?
备战二笔
?
为了备考二笔,我买来纸质版的《新日汉词典(修订版)》(辽宁人民出版社)、小学馆《中日辞典》(第三版)和《日本语句型辞典》。平时练习翻译时我在a4纸上写,遇到不会的地方就翻词典查,词典上查不到的才上网查,以此锻炼我的查词速度。
?
第一遍翻完后,我再敲键盘输入,这时我会边输入边修改。第二遍改完后,我会再朗读几遍,读到不通顺的地方就修改,看见不明白的地方就查证,总之一定要让自己的译文做到“有理有据”,而不是想当然地造出一些奇怪的表达。
?
2021翻译训练营4月5号开课,每周3篇翻译。我和小伙伴澄白搭档,把自己的译文发给对方,连麦交流讨论,修改不恰当的表达,最后再提交。和小伙伴连麦能让我主动“输出”想法,用自己的话说出哪里翻得好,为什么好,拓展了我的思路。等第二天瑞译出了参考译文,自己再对照着学习。
?
除了训练营外,我还买了二笔真题教材,将历年的真题练了一遍并保持复习,最后通过了二笔。
?
复习译文
?
6月下旬考完catti后,我notability里面积累了130多篇文章,其中包含2020和2021的训练营的文章、2020年的双料冲刺班的文章、以及二笔教材、二笔真题和一小部分人民网和人民中国的文章。这些文章被我分成说明、文学、叙述、议论、政经五大类。在下半年的冲刺班开课前,我主要用这些文章练习笔译和视译 。后来我觉得应该接触一些新内容,就看了《翻译必携》的基础篇,练习了实战篇(1)。
?
瑞译冲刺班
?
10月11日考研冲刺班开课后,我就跟着冲刺班练习。我下载了物书堂app,买了里面的《明镜国语辞典》《新明解国语辞典》和《小学馆中日日中词典》,每本都有丰富的例句,做翻译时可以在里面搜到很多表达。查日日词典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看懂日语解释后自己会有一个理解,翻译时可以根据这个理解灵活地处理译文,而不是被日中词典里的中文意思捆住手脚。通常我只有在查日日词典弄不懂的情况下才会去查日中词典。
?
这期间我还学习了七一讲话和一部分人民网的文章,剩下的时间就是复习之前的译文。
?
这段时间我犯了一个错误,我不再像之前那样手写翻译了,这样看起来似乎是走了捷径,节省了时间。但考研是笔试,长期不练习手写翻译,考试时很容易不适应。
?
上考场
?
日语翻译基础是在第二天上午考的。早上出门时,雪就下个不停。
?
开考后,中译日的热词还好,可以解释性地翻译。但日译中我就做得很不好,一些词要么记不太清,要么直接看懵了。
?
到了翻译部分,第1篇是关于网络巨头的议论性文章,长度大约是第2篇的两倍,表达有点绕,难度其实不算很大,但我下笔不够果断,浪费了时间。北大的翻译题量很大,30个热词+5篇文章,只有3个小时作答,没有反复考虑的时间。
?
我做完第1篇的前半段,翻页时抬头看了下时间,发现已经快1个小时了,一瞬间直冒冷汗。后半段我再翻10~15分钟的话,剩下的4篇文章就只有1小时40多分钟,平均每篇文章只有25分钟的作答时间,其中还有我最不擅长的两篇文学翻译!更不要说前面还有热词没填完。
?
但事已至此,我只能硬着头皮翻下去。
?
第2篇日译中是文学翻译。通读一遍后,我似懂非懂,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尽最大努力调动想象力,将译文翻相对靠谱一点。这篇大概花了30多分钟。接下来还有3篇中译日文章,只剩下1个多小时了。
?
第1篇中译日讲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奉献的科学家,相较于文学,这篇要容易一些。我加快翻译速度,为最后两篇留出时间。
?
第2篇中译日节选自《林家铺子》,描述的是民国时期战争阴影下一座小镇萧条的景象。我记着老师说的“得意忘形”,将小说描绘的场景用我能掌握的表达解释性地翻译出来,花了约30分钟。
?
最后1篇中译日是关于中国亚文化的议论性文章,我刚翻了一点,就听到老师提醒离考试结束只有最后15分钟了。为了加快速度,本就潦草的字进一步扭曲变形,最后的两三行字我几乎辨认不出来了。
?
翻译写完后只剩下一两分钟,我赶紧翻到热词部分,想编两个词补上去,但草草写了两个,试卷就被收走了。
?
?
四、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得分123)
?
①百科词条
?
资料:
百科全“熟”
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杂志)
?
课程:
2022考研冲刺班
?
百科词条一共有25个,每个2分,共50分。北大的考察范围包括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人物及其作品和相关事件、国际机构、政治经济概念、地理名词等等。由于平时我喜欢看“国家人文历史”的公众号和杂志,提前了解了一些文史知识,减轻了我的记忆负担。
?
我报了瑞译的百科全“熟”,里面一共有875个词条。词条全部导入笔记之后,我把它们分成了中国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日本古代、日本近代、日本现代、古代世界、近代世界、现代世界、国际名词、自然地理11个部分,然后每个词条又按其所处的历史阶段做了排序,做好之后打印出来。做这部分工作虽然比较费时间,但通过时间线将各个词条串了起来,有助于后期记忆。
?
在时间线的基础上,我将各个词条间重合的标签也利用起来,搭配着记忆。百科全“熟”没出现的,但又与历年真题有关的词,我会结合检索到的背景知识,自己补充在a4纸上。比如要解释《源氏物语》,就要提到紫式部、平安时代,平安时代再结合紫式部的女性标签,又能联想到平安时代的另外两大才女,即清少纳言、和泉式部,而她们都是贵族,这三个“共性”标签再结合她们的“个性”标签(作品名称、作品风格),考试时再碰到这7个词条(三个人物、各自的作品、平安时代三大才女),就能保证有话可说了。
?
10月份冲刺班上线后,每周会有一次词条测试,跟着这个测试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测试时我习惯用四字格来写,可以节省时间(其实是懒)。
?
在前期熟悉了词条后,考前2个多月,我拿着打印的文件和做的笔记,以每天10~20个的速度,将所有词条过了一遍。家里人念词条,我用自己的话将它解释出来,没说出来的标红,下次再抽,隔一段时间后再抽查之前的内容。这种方式和自己单独背不同,我需要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名词解释出来。要想讲明白,自己就得充分理解,理解后的记忆会更加牢固。
?
瑞译在打卡时备注了各类词条的作答技巧,结合这一点,在回答时,我会从“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背景)”“怎么样(评价)”以及记叙文六要素的角度来组织答案,按一定的顺序说出来。碰到实在难记的一些词条,我会再检索一下,补充一些自己容易记住的内容。
?
通过上面的方法练习下来,上考场后,我的答题速度得到了保证,为后面写应用文和大作文争取到了更多时间。
?
②应用文
?
资料:
《应用文写作(第五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课程:
2022考研冲刺班
?
10月份冲刺班上线后,每周会有一次应用文写作,老师会出不同类型的题目。我是在a4纸上模拟着考试的感觉来写的,格式参照《应用文写作》,内容结合生活常识来填充(编),时间控制在30分钟,字数保证400字左右。第二天瑞译会发范文,我再对照着自己的文章总结反思。一般情况下,北大的应用文中规中矩,应用文的格式也都大同小异,主要还是考前要坚持手写,保持手感。
?
写应用文时,我的思路是总分总结构。单说一点会显得太长,字数也不够,而分成几点来说,既显得有条理,又能保证字数。
?
一战时的应用文是号召学生为评选十佳教师投票。下笔时我虚构了一个教师节的背景,营造出感念师恩的氛围,然后编了一套投票流程,最后补充几句注意事项。
?
二战时的应用文正好是冲刺班里出过的感谢信。题目是以实习学生的身份给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写感谢信。我为了凑字数,将感谢部门从办公室的正副主任到机械部的某某部长、某某师傅、再到后勤部的某某部长和某某职员都感谢了一遍。先列出他们为我们做的事,再说自己有哪些收获。整个过程尽量使用书面语,感情要真挚。
?
③大作文
?
资料:
公众号“主播说联播”
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
?
课程:
2022考研瑞译冲刺班
?
相较于应用文的中规中矩,大作文就比较难对付,谁也不知道会碰到什么题目。只能平时多关注一点时事热点,做好储备以防万一。我买了高考作文素材,但只翻了几页。
?
一战期间,我厚着脸皮找嘉嘉老师改了一篇作文,老师 我改掉很多口语,使我意识到在书面表达上还需要多下功夫。唯斯老师写的一篇“亲亲相隐or大义灭亲”的解析,给了我很大启发。
?
二战时,我跟着冲刺班,每周写一篇大作文,用时55到75分钟。虽然1个多小时自己写不出像样的文章,但需要这样的模拟练习保持手感。第二天,嘉嘉老师会发参考译文,并在旁边备注思路点拨,让我学到了很多技巧。
?
2021年的大作文是介绍日本或英国的首相选举制度,碰巧之前我看日本的一个博主介绍过,也浏览过一些菅义伟的报道,了解了一点选举流程。为了让说明更加全面(实际是想凑字数),我先从日本战前的选举制度讲起,提到了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和他创立的立宪政友会,然后才重点介绍战后的选举。战后这部分,围绕首相选举,我分析了议会、政党、政党派阀、党首之间的关系,有些地方记得不太清楚就模糊处理掉。
?
2022年的大作文是让把疫情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一篇记叙文。这次我有点翻车,我分了三个部分来表现“疫情无情人有情”,但每个部分都是夹叙夹议,没有兼顾到记叙文的六要素。等出了考场才反应过来,已经太晚了。
?
注意点:
a、注意审题。不管是应用文还是大作文,看清楚题目要求,不要遗漏信息。
b、注意分配时间。我的建议:平均每个词条2~4分钟,全部写完最多不能超过1个半小时,应用文约30分钟,大作文至少1小时。
?
?
复试准备与调剂
一、复试准备
?
学校规定不能透露面试相关的信息,接下来我主要分享的是自己的准备经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 助。
?
①视听译
?
在初试结束后不久,我报了瑞译的“2022视译听译训练营”,1月10号开课,每周有一次直播课,外加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
?
训练营开班后,我看到直播课上许多优秀同学的表现,切身感受到了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差距,这也催促着我要加紧练习。后来我找到小伙伴澄白,从1月中旬到4月初,每次练习1小时的视译或听译,前后一共练习了50多次。我考完本来躺平了一段时间,通过练习,状态得以慢慢恢复。
?
直播课上要面对几百位同学做翻译,这既考验心态,也是对以往训练成果的一种检验。每当我翻得磕磕绊绊,甚至直接出现“车祸现场”时,老师们都会很有耐心地指出我的不足,并给予鼓励。
?
②自由问答
?
春节过后,离初试出分的时间越来越近,我决定早做准备,找训练营的小伙伴一起练习自由问答。
?
很幸运,我找到了新一和澄海,由此开启了我们的“魔鬼训练”。从2月17号第一天连麦练习,到4月9号我复试的当天上午,我们一共练习了51次,中间只休息了1天。
?
关于新一和澄海的帖子,请参考:
?
从青海走到北京—外交学院日语口译考研心路历程|2022翻硕(mti)考研经验?
柯南狂粉上岸南开大学日语口译-详细学习经验|2022翻硕(mti)考研经验?
每天下午1点,我们准时上线腾讯会议,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和自由问答。每次都是一方临时问,另一方即时答,第三方观察回答效果。问答结束后,我们会将刚才的问题和自己的建议分享到群里。因为我们都是随机提问,所以每次我都要把问题整理一下,免得下次再被问到还是磕磕巴巴。整理问题时,如果记不清说了啥,还可以把录制文件翻出来再看一看。
?
连麦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开视频练习,然后我就发现自己有小动作和眼神游离的情况,又花了一段时间去纠正。
?
在这期间,我看到唯斯老师发过两篇如何准备复试面试的文章,强调答案要“以一敌多”。
?
受此启发,在我积累的问题逐渐增多后,我将问题分成了自我认知、日语相关、工作内容、人生规划、翻译相关、时事政治6大类,在每一类中再细分,做成思维导图,并将多个相似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准备答案,最后准备了大约150个答案。当然,这些答案并非完全孤立,它们之间大多也是有联系的。我也并不是都将所有答案都完整地写下来,有些答案只是几个关键词,只要自己被问到时能反应过来,流畅地回答就可以了。?
找小伙伴一起练习非常重要,你既能受到激励,还能学习小伙伴的优点。在练习自由问答时,她们就 我纠正了许多平时我没注意到的发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问答思路,还分享给我一些做听译的技巧,等等。她俩在上岸后,还耐心地给我做全套模拟练习(自我介绍+自由问答+视听译),让我得以保持最好的状态去迎接面试。
?
③模拟面试
?
虽然我和小伙伴每天都在练习,但参加c套餐(3月19日)的模拟面试,我还是十分紧张。我想,让自己提前感受并适应这种紧张,正是模拟面试的作用所在吧。
?
在澄海的介绍下,3月29日,林さん特意找了一些朋友为我们做了一次模拟面试。面试前我超级紧张,幸好过程还算顺利。
?
4月6日晚上,我收到云大9号进行复试的通知。第二天一早,我找唯斯老师想预约d套餐。虽然他挺忙的,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我,安排我在10点面试。在面试的最后,唯斯老师还为我解答了一个研究方向的问题,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
?
二、调剂
?
2月21日下午出分的时候,我正在和小伙伴练习,当时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并没有马上去查分。练习结束后,我打开了北大研招网,经历了几秒钟的心跳加速,看到屏幕上弹出了“369/14”(北大笔译一般前10名进复试),霎时间如同冷水浇头,愣在那里。
?
369不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分数,但我也想清楚了,自己得去争取调剂机会上岸。之后的一个多月,除了准备复试内容,就是日常刷学校官网、公众号和微博,收集调剂信息。
?
临近调剂系统开放,很多学校都会公布联系电话和邮箱,需要调剂的同学要利用好这段时间,直接跟学校联系,询问对方的调剂面试标准,还可以将自己获得过的荣誉和证书发给学校,争取面试机会。
?
当然,每个学校标准不同,比如有的学校会参考证书、出身学校、一志愿学校等因素综合考虑;而有的学校就会很直接地告诉你,他们只看初试分数。等这些前期工作做好,就要准备正式调剂了。
?
调剂就像是给初试失败的人短暂地开了一扇小窗。一开始的时间最为宝贵,绝大部分学校都会选择在这段时间内放出调剂,但同一时间大家的选择机会只有三次,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分数合理填报,既要冲,也要稳,避免全军覆没。
?
?
写在最后
?
一战失败,二战调剂,一路走来,虽然不是很顺利,但我也有幸得到了许多人的 助和支持,正是得益于此,我才能最终上岸。在此,我要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家人们,感谢我的大学老师,感谢瑞译学苑的各位老师,感谢澄白、澄海、新一三位可爱的小伙伴,感谢林さん,还有在这过程中认识的各位朋友。
?
最后,借用总理前些日子视察云大的讲话,愿大家都能站在坚实的土地上,创造出高上云端的成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