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从考研到上岸的碎碎念(考研上岸之后怎么挣钱)

上一篇日记《新晋粤b车主感悟分享》写于去年六月,那时是我备考的起点。一整年过去了,我收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简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去年二月,我在海南岛(戴着口罩)度假,由于环境、个人的双重压抑,我在美丽的蓝色海岸崩溃大哭。此前我已工作两年半,从本科毕业起不曾间断,跳槽都无缝衔接。
抱歉我要赘叙一些决定考研前的工作经历。
———–决定以前————
戴口罩前的最后一夏,我来到深圳开始人生首份工作。没想过在这座城多停留,因为入职前就约好,短暂的培训后我将赴阿根廷常驻(我的专业是西班牙语)。后来的事可想而知,一些热爱挑战的同行毅然奔向美洲大陆,家兔一样的我选择要回护照、转岗市场部。一开始在甲方公司,做线下活动、当花瓶,光鲜又有趣;慢慢地由于口罩原因,线下工作全部转为线上,工作量骤减,无聊似退休养老,于是我索性跳槽到互联网公司做线上市场。这家公司很年轻活泼,也是在这里,我剪掉黑长直,染了一头粉色的短发。不久,友好的氛围随着组长的离职急转直下。去年三月,随着同组的伙伴陆陆续续离开,我也选择辞职。
我好爱啊再次感谢tony老师耶耶~我没有打算单纯为了加薪再跳槽,做无意义的重复,等五年后到了三十岁被裁员、嫁人。离职前的工作是出海网文平台,简单说就是向世界各国的底层妇女贩卖精神鸦片。一些拉美的妇女私信我说她们经历过家暴,可是她们却对性暴力小说沉迷不已,我猜想这些粗糙的浪漫情节可以 这些可怜的女人美化、浪漫化她们经受的痛苦和不堪的人生,让她们更容易活下去。可我还是觉得对不起她们(行业龙头用户量不容小觑),她们需要的是教育和一个更好的国家。
伴随着动荡不安的全球形势,我人生第一次讨厌这个世界。我不明白我的生命为什么要这么消耗、制造垃圾?这个世界又是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好抑郁,我渴望做一些什么,做真正热爱的事,或真正有意义是事。我并非一个理想主义者,真的,我不是对改变世界抱有什么必然的希望,我渴望的是了解世界,时间不被浪费。
我的人生信条一号是:我要在活着的时候,尽可能了解前人留下的瑰宝,体验一切美好,而不图留下什么。
我的人生信条二号是:我(每个人)每一秒钟都有可能死掉,(不信你可以查一查车祸率,)所以及时行乐对我而言并不是单纯的口号。
左思右想,只有继续求学一条路。我太无知了!本科学语言,从牙牙学语到刚刚能够满足日常交流,完全谈不上什么研究,只是一个工具,算不上专业。我没有专业,我羡慕那些一谈到自己专业领域就闪闪发光的人(看傅高义先生谈东亚也是闪闪发光,看刘浩存赵小棠跳舞也是闪闪发光)。我需要知识/专业。
———–决定考研————-
海外申研也考虑过,貌似难度要低一点。可我没有过精密的攒钱计划,离职时只有十万存款。几乎没有选择,国内考研是最经济划算的。我决定用手里这点钱,度过一年备考时间(我打算留在深圳远离家人备考)和三年上学时间(现在才知道一年还有一万多奖学金)。
然后最重点就是选专业。一开始抓瞎我还想过考市场营销,想着毕业后之后可以打“有脑子的”工,在好友们的提醒下,我快速摆脱了这个荒谬的念头。接下来就是考虑我真正感兴趣的主题。从小到大我都沉迷于感性的文学艺术,男朋友形容初见的我是“活在泡泡里的公主”,我又是语言专业,所以很顺撇地想到研究文学好了,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又被我自己否定了。到那个时间点,口罩已经戴了两年半了,还没有摘下的迹象,同时发生的还有伊朗、俄乌、西欧的种种动荡,这期间我依旧不停地阅读文学,不停地观影,可我的痛苦已经不能被它们缓解了,越是从文学电影获取短暂的快乐,越是让我觉得自我麻痹。
我要了解这个世界,不止美好的,还有真实的一切。
整理思路后,我打算选一个和政治相关的专业。国际关系侧重博弈,不符合我的初衷,而且没有基础的我在考试中不占优势。惊喜之中,我发现了相对新兴的国别研究专业,不仅我的外语占优势,而且是我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必要学科。在对西语国与英语国逐个排查后,我确定了美国研究,因为它是冷战后的唯一超级大国,是国际政治的主角,更是“摸着石头过河”时最重要的一块石头,它牵扯的复杂多边关系可以让我快速把握这个世界的主线。
确定好专业是差不多四月份,几乎同时我确定了北外,一是因为北外是外语人的白月光,二是因为北外的美国研究考察科目只有英语和西语,我应该有很大优势。于是五月前我联系到一位直系学姐咨询经验。接下来就是上一篇日记提到的:提车,度假,回家探亲。六月,我回到深圳,正式开始紧锣密鼓地备考。
——–初试备考期———
其实也没有很紧锣密鼓。四个科目,一科政治,一科(作为二外的)西语,两科英语。虽然我西语学的不精,但作为西专生,应对二外水平的考试还是有把握的,所以这科我裸考拿了97/100分。两科英语主要靠原始积累,只有在答题技巧上有提升空间,这个也很容易掌握,依照学姐的经验,保持每天刷题即可,结果是120+和1

30+/150分。最让我头疼的是政治(考研政治和我想学习的国际政治属实区别比较大),高中是理科生,我对政治考试几乎是一片空白,我从六月就开始刷包子老师的网课,一直到十二月才陆陆续续艰难地刷完,最后成绩好险只多出国家线一分…最后伴着39oc高烧,取得总分407/500分,排名居中进入复试。
初试备考最难的反而是心态。反复的濒临崩溃。既因为这个不断恶化的乱七八糟的世界,又因为自己未知的前途。虽然跟所有朋友声称考不上打不了继续当社畜,不过损失一年工资;可事实是我真的不知道,如果考不上我要干什么,我不想被永远困在土拨鼠打工的那一天!在这期间我还看了《三体》三本,我只喜欢罗辑,只有他爱着具体的人。十月初的某一天,我突然发现我人生首次失眠了,因为我突然意识到考试只剩下不到三个月了。临近十二月考试,又下达了“摘口罩令”,一方面我担心自己身体坚持不到考场(果然考试当天咳嗽声此起彼伏,几乎没有阴性考场,但大家还是都挺住了!),另一方面,我的忧国忧民之心又开始泛滥,折磨自己。自我保护机制已经让我忘记了那段心理到底怎么挺过来的。我只记得男朋友全程的陪伴,以及,我白天一个人在家待不下去,日复一日地到楼下星巴克白嫖。
去星巴克白嫖的既不是空调,也不是网络,而是人烟。如果说在家备考这一年有什么最大的收获,那就是:绝对不要当家庭主妇。备考期间我的社交圈骤缩至几乎只有男朋友一个人。之前的朋友也有线上联系、偶尔约饭,但和之前每天上班的社交量还是没有可比性的。一方面,这一年我几乎不化妆,不买新衣服;粉色的头发长了也褪色了,我干脆把不是新长的黑色的部分都剪掉了。一些豆瓣认识的可爱女生约我面基,我都觉得自己现在太邋遢了,等考完试再见吧。(事实是现在考完试,我也很难迅速恢复“都市丽人”的精致。)另一方面,我的所有喜怒哀乐几乎全盘倾倒给男朋友一个人,他自己工作压力之余还要耐着性子对我,而我,就像一只没有接触过其他同类的家猫,完全不能掌握打闹与攻击的力度区别,而且极度精神敏感,经常伤己伤彼。这真的太可怕了!以至于录取后我再和姐妹朋友们聚会时,竟有一种重获新生的喜悦!(我是极其珍惜朋友的人,我的高中闺蜜们,大学好友们,工作时同组的组员们,都在这个过程给了我无限的动力。)
另外一个不要当家庭主妇的体会是,隐性家务劳动真的存在,且很让人疲惫。备考初期,我的时间灵活了下来,男朋友还要上班加班,于是我主动包揽了准备晚饭的工作。我本来就喜欢做饭,男朋友又会夸,所以一开始几天还很开心。渐渐地我发现我的学习时间不够了。看起来做饭只需要一个小时,边看剧听书边当作放松了,可实际上,思考今天吃什么,怎么买菜划算,提前多久备菜,买来一份菜的量要怎么分配成不相邻的几顿…这些都是隐性工作,但几乎占据了我断断续续的整天的时间,把我的时间分成细碎的一小块一小块。厨房有没有空调,当我跟男朋友抱怨厨房太热了,他很自然地提议:那就不做了,我们吃外卖嘛!可我又会不开心,觉得我之前做饭的“付出”好像不比订外卖价值高。(其实非但不高,还要男朋友被迫天天刷碗。)结果真的就是我不做饭了,我们有时订外卖,有时去城中村吃,有时去吃火锅披萨,两个人反而都很开心。
———复试备考期———-
考完初试是去年圣诞节。本来我在希尔顿订了房间,想约男朋友一起游泳(“玩水”,我俩都是一直不会一直想学)。妈妈也来陪我了,还想带她去潮汕玩呢。结果高烧迟迟不退,拖着滚烫的身子,第二天就直径飞回家了。接着就是养病,等成绩,过年,复试,再等成绩(由于北外太能拖时间了,我还考虑过调剂= =)。
虽然初试不算有十足的把握,但我没有想那么多。要不然现在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所以等身体一康复,我就马上一门心思准备复试,不去思考初试结果如何。复试要看完两本厚厚的美国研究教材(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满打满算两个多月的时间。这次我真的感到难度和压力了,我几乎每天从睁眼学到闭眼,使出了初试备考时三倍的努力。期间我随家人去苏州小住,住宿的书柜、路过的书店等等,总是不时看到不同的美国总统传记。我拍下来给朋友们看:老天爷点我呢!复试备考的压力不同于初试,尤其在初试成绩出来以后,我400多分不算低,可我知道复试占总分的50%,折合后初试几乎拉不开几分。这时已经顾不上想什么个人前途、家国情怀,唯一的念头就是,我不能白考这么高分!
初试公布成绩那一天是小年。这之前几天,每天睡前我都会读一会儿刘以鬯的《酒徒》,伴着梁翘柏的专辑《被遗忘的一把手术刀》(这两个真的很搭!)。这让我的感性神经似乎又复苏了一点。就在那几天,有两则新闻几乎同时触动了我:一则是那位粉头发的女研究生患抑郁症自杀了,她爱画画,笑起来甜甜的,这让我想到我自己身上的元素:预备研究生、曾经一头粉发、以画画记录生活;她死了。我为这个素未谋面的女孩感到悲哀。二则,是我曾经确实很喜欢过的人宣布婚讯,令我复杂的是,一方面这个人如今已经在我心里面目全非、漏洞百出,一方面,很早我就发现他的这位新婚妻子和我有很多客观事实上的共鸣:共同的偶像,雷同的各方面审美取向等等,并非是那种deja vú谁念念不忘谁的老套剧情,而是这个面目全非的残骸在“另一个我”心中又粉饰成一道完整的光,(曾经和这位女生莫名其妙微博互相关注,我甚至看到她描述的、由他推荐的、构成他们共同回忆的电影们,都是我回忆中某些瞬间里隆重登场过的)(而据我所知,我认识的另一位他的前任也具备大量相同的元素,这男的真是同一套拳法换着地方打!)这很难不令我作呕,让我想到洪晃女士一针见血的发言。某种程度上,我也为这个素未谋面的女孩感到悲哀(但我知道她本人并不悲哀)。
我要活成什么样子呢?不打算逃离这个世界。不打算把别人制造的幻影,作为自己生命完整的要素。独立完整地活下去该做些什么?当时的我和现在的我都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是我有强烈的感觉,我已经比“1.0版本”的我更接近答案了。
我的1.0要从16岁第一次听到 lana del rey 的歌算起:“sweet 16 and we had arrived.”(16岁以前只能算孵化、内测版。)那个时候的《ride》是我的圣经,人生观是纯粹的享乐,纯粹的个人体验,我是《黑客帝国》蓝色药丸坚定的捍卫者。我需要极致的情感起伏与极致的感官刺激。在南欧古城的某个秋天傍晚,我想上述那位男士曾助我实现了这种标准化的体验:人迹罕稀的异国小镇,紫色的暮光和闪烁的车灯,晚餐的烛光是席勒画里常用的暧昧的橘色,杜拉斯迷恋过的身穿黑风衣、叼着香烟的满洲男人,旅馆的木质旧窗和《只爱陌生人》的开场如出一辙…而某种程度上,助我摆脱这类致幻剂的,是林奕含。我很爱她,她也很爱菲兹杰拉德,可是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可笑”。我替她不值,无关任何儿童色情主题,单纯是关于一个被自己造的梦套住的文学少女,她太需要一个现实中是媒介去爱自己了!而那个蠢笨不堪的男人,被捧成了神圣的萨满。其实不过是赝品的赝品。
如今我不能确定我已经完全开启2.0时代,也许还在内测期,因为我还在努力地学习,我还依旧很无知。我是被迫服下红色药丸的。这并不快乐,可我回不去了。所以我做的一起努力都是试图重构一套新的快乐,清醒的快乐。刘瑜老师和刘擎老师的书都给我这个“晚慧生”带来启蒙的作用。其他伟大学者我不一一列举了,因为他们的著作我还不敢说看懂了,我还不配提及他们对我的影响。
2.0版本的问题是,虽然修复了恋爱脑bug,但是有点矫枉过正。从16岁恋爱至今,我几乎没有空窗期,对两性关系精神与肉体的探索,一直是我过去生命里一条不间断的线索;如今这令我感到疲惫(竟有两位男性友人已经跟我表达过这类相似疲惫了!)。这也不难理解:过去我对异性的爱,都带有某些“自我圆满”的自导自演成分,本质大概还是爱自己的;如今我对自己的爱,转移到向外部世界的探索中,“恋人”在我生活里扮演的角色确实很难似从前风光了。这样一来,亲密关系带给我的束缚,更多是让我感到不自由(自从我对“家庭主妇”彻底下头后,对婚姻生活就没什么期待了。接下来要开启的异地恋,我和男朋友都猜想也许是个好的转机)。
我还没有完全适应如何制造“独立”活着的快乐。最近给我最大灵感的是胡因梦的自传。她是独立的美丽又聪明的女子,很多元素也和我对生活碎片有重叠。她描述她与宠物猫们的关系,让我意识到她的快乐很大程度建立在完全的“自我”上,看似近乎“残忍”和“无道德”,实际上她和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因此快乐的(除了李敖,他活该)。
回到主线,我去北京参加复试,笔试一气呵成,面试我自己很不满意,好在复试成绩第三、总成绩第二,四月上旬得到结果,顺利上岸。
———-研0———–
四月到今天七月份,2023年已经过半。
这三个月里,我主要花时间准备西语dele考试,结果预感不是很理想。不过我认真地思考了语言对于我的意义:它更多的是工具属性,这一属性最容易被科技替代。所以以后我也不会花太多时间在某一语种上死磕了,语言传递的信息是我更关心的。
我短暂地思考过硕士毕业后的就业发展和年龄焦虑(两个闺蜜,一个马哲博士生一个工科博士生,反馈都不乐观),过程没什么营养,结论还是享受当下。
往返了几趟香港,和鸭鸭们告别(它们摇摇摆摆给我一种无限的禅意),很快乐。
现在一边恶补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的知识(高中文科和大学专业的缺失,都让我急迫地想输入),一边终于开始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探索新的东西,也许是我的死穴:运动)。具体的下一步打算还没有,因为当前的时间已经排满了,很充实。
和男朋友刚刚在海边分别,他要回广东了,我们约定未来经常在武汉见面(我在地图上量出来的京粤中点)。他陪我回沈阳待了一周,我发现其实我对沈阳是很不熟悉的,毕竟从上初中、刚开始有个人思考开始,我就被关在封闭寄宿制的私立中学,六年(这段经历胡因梦也一样)。此外,沈阳虽然还算一线城市,但是和深圳比,小角色们的权力幻觉又按捺不住到处放肆了!这是令我最气愤最无力的。
北京一直是我喜欢的城市。小时候看它有光环,有一股正气,大气。暑假会去北漂的小姨家玩,她和她的朋友们心里也是爱着京城的。后来是王朔,共鸣来自我的童年赶上了“大院儿”的尾巴。接着是蓝宇,是胡军。北京的朋友很多,我很兴奋很期待~ 最近上岸后,在家闲来无事,重新找出《蓝宇》和郝蕾演的那部不能提名字的电影看,至此我对北京的校园生活又有了新的预想。
想不到还有什么了,本次年度记录到此结束!呱唧呱唧~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