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2024法硕考研,瑞达法硕全新的强大师资…来自蔡雅奇刑法-微博(2024法硕考研答案)

??一、前言

二、关于政治

三、关于英语一

四、关于专业课

五、关于背书

六、推荐一些不错的博主

七、关于法考与法硕

八、关于法考复习的一些粗浅建议

九、关于一些文科考试小技巧

十、关于心态

十一、最后


一、前言
去年参加了两场考试,一个2020年法考,还有一个2021年考研(二战),最终很幸运地通过了法考并考上了北大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拟录取名单刚出时答应了几位同学写一下自己的备考经历,但一方面由于前段时间一直忙于政审和调档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比较拖延(其实是最近一直沉迷游戏),导致这篇帖子完工得晚了些。不过也还好,算是在暑期到来之际写出来了,希望对看到这篇帖子、正在或即将备考这两场考试的你能有些 助。

当然,经验贴不是普遍适用的。就像马峰老师在法理学法律推理方法那一部分讲到的,每当考试出分后,都会有很多同学在微博、知乎等平台分享经验贴,但是这种经验贴往往都是一种“由果推因”的设证推理,作者是基于现在已经成功上岸的结果来告诉你他之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方法。可是这些方法就一定全都有必要吗?即使对他有必要,就一定适合现在正在备考的你吗?要知道每个人的基础、复习环境、目标院校等诸多方面都是有很大差异的。总之,当你看到这个博主在帖子里提到的一些学习方法,你首先应该想一想,这种方法对我来说是否适用。以这篇帖子为例,很可能其中一些学习方法只适合我自己,甚至我的一些学习方法也是在走歪路,各位看官在阅读时还请注意甄别,同时结合其他同学的帖子提到的可取之处,在学习、复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最终打造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考试复习方法。

自己毕业于一所普通211人文社科类专业,之前有修过法学二学位。第一年报的也是北大,从当年大概4、5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暑期正式进入备考状态,最后初试出分383分(政治71分,英语73分,法基116分,法综123分),那年北大的复试线是386分,无缘复试。一战失败后,决定2020年法考与2021年法硕两考。

从去年的备考时间来看,虽然说是两考,但我两者的复习时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重合。自20年的大概4、5月份开始,一直到11月底法考主观题结束,这段时间是全身心复习法考的,考研相关内容完全没碰(说实话,在刚决定两考时,我幻想的是一天从早到晚,什么时间段复习法考,什么时间段复习英语,什么时间段复习法硕专业课,哥们儿全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满满当当,又是perfect的一天!但现实很骨感,我还是高估了自己,法考学着学着我就发现不对劲了,这法考好多、好难,而且和法硕重合的部分也不像之前我以为的那么多,再加上我也不是个很有规划的人,制定的每日学习计划基本就没完成过,所以当时就怂了,复习到中途想着实在不行就保个法考吧)。另外,去年有个特殊情况,就是疫情导致法考延期了一个多月,考完主观题过了20多天就去考研了,所以二战的复习还是非常仓促的,那么法硕二战的备考经历可能就没有太多的普适性了。因此,在下边分享时,应试部分主要以一战经历作为基础来介绍,二战呢则会从中分享一些心态方面的建议。


二、关于政治
一战二战政治分数

跟的老师: 、陆寓丰( )、

我的用书/app:《核心考案》( )、《冲刺背诵手册》( )、《肖八》《肖四》( )、《1000题》( )、各位老师考前的模拟卷( 、 、 、米鹏……)、冲刺班讲义( )、《形势与政策》( )、喜马拉雅(主要用来听 早上背诵小册子的带背)

政治在考试时是按客观题(33道选择 单选*16 多选*17)+主观题(5题)来考察的,一共考察5个部分,分别是马原(其中马原又包括马哲、政经、科社)、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时政。

我的一战政治是从8月份开始的,政治何时开始复习可以根据自身的政治、历史(主要指近代史。前段时间的《觉醒年代》,我觉得就是一个了解近代史的很不错的途径)的学科基础来决定,早一点或者正常的话7、8月份开始,晚的话9、10月份开始。不建议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政治上,因为一方面从政治这门学科在研究生考试中的定位来看,我觉得是一门靠短期时间的学习、识记加上一些常识、正确的政治立场以及一些做题技巧就可以快速提分的科目,另一方面,到最后出分时,政治的分差相较于专业课、外语的分差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大。所以,我觉得政治的复习备考就很类似于nba解说常说的“得分如砍瓜切菜”,对于大部分较为简单、只需稍加识记的知识点(这是政治得分收益率最高的部分)迅速掌握拿下,极少数较为晦涩的知识点也不必去钻牛角尖。有舍有得,也是高效复习备考的一种策略。

基于上述对政治这门科目的认知,我的政治复习主要做了四个环节,分别是“听课”“做题”“重要知识点的识记”“背书”。

第一个环节是“听课”。听课,我用的是 的《核心考案》搭配的他强化班的视频,其中马原部分的马哲和政经比较难,听了两遍。我觉得最初的听课主要是给自己搭建起一个知识的框架,至少让你在遇到题目以及选项时能知道这个题的知识点考察的是啥,大致在知识体系的哪个位置。有的知识点听了一遍过后可能觉得自己理解得还没有那么透彻,也不用急着死扣,也许到后面做题就遇到这个知识点了,再看一看解析,就恍然大悟:奥!原来老师上课说的是这个意思啊。

第二个环节是“做题”。做题包括前期做题和后期做题。前期做题,我先把 的《1000题》刷了两遍,然后把含有重要的知识点和自己做错的、生疏的题目用荧光笔划出来,以后复习时反复看荧光笔标记的就可了。政治一道选择题四个选项,不仅要知道正确选项对应的知识点,其他三个干扰选项分别对应啥知识点也要翻书/答案搞清楚,最好是动动笔头标在旁边。当然了, 这1000题的出题风格和真正考试时的题目风格还是很不一样的,1000题主要是用题目的方式带着同学们把书上的知识点都扫一遍,为了保证1000题的全面性,有的题出的会比较偏,大家遇到也不必太慌。考试题目的风格往往都是披着当年时政的外衣来进行考察的,所以到了后期做题(大概是考前1个月),就可以把各位老师的模拟卷(肖八、肖四、徐八、腿四、米六、米三……)搜刮来猛刷猛刷,不用太担心做题时的正确率,因为这些模拟卷的选择题结合了很多考前一两个月刚刚更新的时政内容,并且带有一些老师的押题性质,大家只要牢牢记住这些知识点即可(当然,如果是一些很基础的知识点你都毫无印象,那要引起注意了,最好针对这块内容自己再把教材仔细翻看一遍)。我在二战复习政治时由于时间太紧张了,除了翻看背诵版小册子、过了一遍一战时候用的《1000题》荧光笔标记部分,最重要的就属刷这些老师的模拟卷了,这也是我认为考前提升政治选择题分数的最大捷径。此外,到了后期,我记得有很多微信小程序会把所有老师的模拟卷整合后在线就可以做,而且还会有考研博主专门总结模拟卷题目涉及的知识点,那个应该是最精华、最浓缩的版本了,可以考前反复翻看。

第三个环节是“重要知识点的识记”。在听完课,刷完前期的1000题后,其实就不必抱着厚厚的《核心考案》看了,可以换成老师们出版的背诵专用小册子来记忆重要知识点。我在一战时,之前提到的几位老师的小册子我都有买过,经过比较下来,我最推荐的还是 的《冲刺背诵手册》。理由如下:① 的小册子的归纳总结做得非常棒,它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册是按照五门课的顺序来罗列出重要知识点,当中有每个章节简化版的思维导图,也穿插着 的考点/易错点提示,下册是主观题的答题模板加上专题式的总结(比如政治中的会议、人物、著作、第一次、最……)。②在每年大概11月份, 会开始在喜马拉雅app上进行《冲刺背诵手册》下半册的晨读带背,在评论区还有课代表的文字总结,每个晨读带背时间都不长,大多在十几分钟,也很适合往返食堂、宿舍、图书馆、自习教室的路上洗耳朵。③综合比较下来,我觉得 的小册子在做工方面是最精美的,从观感上来看,排版舒适,重点突出。除此之外,等到当年大大小小的时政事件都已经发生/举办得差不多了,这时买一本 的《形势与政策》的小册子,要把上面的选择题刷了,重点背了。

第四个环节是“背书”。这里的“背书”其实主要指的是主观题第34到38那五道大题。这就不得不提考研学生几乎人手一本的《肖四》。一战那年,就我和我周围一起参加考研的同学的感觉来说,《肖四》好像压得不怎么准。(当然,也有政治考得不错的同学说肖四只是提供了回答主观题的语料、素材,真正在考场上需要你结合题目提问角度、结合材料去灵活运用。)不过就我个人而言,对于北京地区的政治主观题,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达到平均水准即可,既然大部分人都背的《肖四》,那么要中大家一起中,要miss大家一起miss,最后分差也不会太大。那么幸运的是,二战时,《肖四》可谓“杀疯了”,我二战政治的《肖四》是考前五天才开始背的,直到考前那天晚上我还在通宵背,最后仅仅是背熟了前两套,第三套能大部分写出来点,第四套半生不熟,结果考场上一看题目,好家伙,我直呼 yyds!这题目押得,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完全一致,甚至连小问的设问都押中了,而且大多数题目就在我背的前两套中,强者 竟恐怖如斯。所以总的来说,这么多年来,《肖四》的命中率还是非常稳定的,也无愧 老师在考研政治界难以撼动的地位。当然,我也建议如果是想要冲击名校的同学,稳妥起见(你总不能指望着肖老师年年都“乱杀”吧),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除了《肖四》,还可以在 的小黄书或者 冲刺班讲义的主观题部分选择性地进行背诵(我二战也听了一遍 的冲刺班课程, 的冲刺课上会在讲义中再划出几个她认为最重要的必背题),这样可以起到一个互补的作用。哦对了,到最后背肖四,如果你面对大段文字觉得无从下手,自己又梳理不出来思路,想不出来背诵技巧,你可以去b站看看几个up主,我记得我当时看的是“空卡空卡空空卡”的带背。


三、关于英语一
一战二战英语一分数

跟的老师:我考研英语作文听了 老师的考研作文班(因为作文要自己整理语句、模板,实在没那个时间了,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我也看了下,要背的太多了,我就弃了),其他部分没有跟老师。

用书/app:《张剑考研英语历年真题》(就那个黄皮卷,如果想二刷真题的同学可以再去淘宝或者拼多多整一份没有解析的英语套卷来做,虽然纸张比较烂,但价格比较便宜)、墨墨背单词app、微信上一些有英语外刊的精读社、公众号。

英语一战考了73,这个分数我是很不满意的,因为这一年的英语其实还是偏简单的,只是我发挥得实在不够理想。我觉得这和我备考英语的态度有着一定关系,考前近15年的真题我只马虎地刷了一遍,在做真题时也是磨磨蹭蹭,一会看看虎扑(这里插一嘴,虎扑这个app完全没有中学时期那么有趣,真的是越来越垃圾了,内容极其低俗没质量、四处骂战、广告繁多、app遇到点事就爱崩溃……),一会去趟厕所,一会去接点水,缺少考试时的那种紧张感,在做完后也没想着去归纳总结,最后的成绩只能说是遭到了英语之神的报复!

二战英语考了74,虽然只比去年高了一分,但考虑到这年试题难度相较于去年有上升,再加上二战这一年英语碰都没碰,能考到这样的成绩我也还能接受。

在我看来,英语其实是最注重长久学习、平时积累的一门科目了,短期内很难实现质的提升。而且我觉得英语这门科目是最不适合用“裸考”两个字来形容的,你看到的是很多人说自己英语是“裸考”或者“半裸考”,但你没有看到的是很多英语考了高分的同学,他们的背单词也许从大一就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他们平时有事没事还会去精读外刊,他们的娱乐是看美剧、听nba原声解说、玩英文原版游戏,有的甚至是出国党,已经考完了雅思/托福,因计划有变才选择考研……日积月累之下,看似都不是在刻意地为考研复习去做准备,最后却都在无意之中大大提升了自己的英语水平(更何况,考法硕的很多同学,本科出身有的就是学英语的,还有学小语种的,相对来说就会更有优势)。每当出分后,会有很多英语没考好的同学在感慨道“明明自己考研这大半年花了好多时间在英语上,平时单词也背了,阅读听了a老师,完型听了b老师,作文听了c老师,该做的都做了,可最后到了考场上,面对着这一份英语试题,看着阅读吧,单词好像大都认识,连在一起又不知道说的啥意思了,看了一遍不懂又看一遍,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随后大脑发懵,越做心里越没底(进而影响到第二天的专业课考试),出分后一看旁边的xxx同学,平时也没见他怎么花功夫刷题呀,怎么就考得还不错呢?”别人真的是没花功夫吗?别人那是功夫在平时。所以,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如果才大一、二刚有考研的念头,就一定要注意英语从平时抓起,不要只满足于平常学期里那几堂大学英语课不挂科就万事大吉了。(英语学习并不仅仅对考研有用,对于求职、出国等方面,学好英语,大有裨益。)

如果有即将参加今年的考试但还对自己英语很没信心的同学,听了我刚讲的,也不用灰心,我刚讲的主要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于英语的重视,让大家功夫下在平时。在这里我提供一个一战时跟我一起备考的同学的真实案例,这位同学是我隔壁宿舍的,他大学期间的英语考试也挂过好几次,六级是到考研前一个礼拜的那次才将将通过的。最为致命的是,他的考研备考是过了暑假到9月份才开始的(因为暑假过来,他看到我们几个也不打游戏了,天天就复习考研,他也急起来了),而且也是跨专业考研,备考之前对于所跨专业的专业课完全没涉猎。但是,他是我周围几个人里备考态度最认真的一个,花了很多时间在英语上,每次我和舍友还在宿舍睡觉时,他已经比我们先起床在宿舍楼下读了1个多小时英语,最后以近420分的高分(上海地区英语一81分还是79分,记不太清楚了)考上华东师大的应用心理学学硕。听了这个,对于英语惴惴不安的你是否有了一丝信心呢?所以,害怕改变不了任何事,行动才是消除焦虑的最好办法。

扯远了,言归正传。我的英语基础不算好也不算差,大一时候四级考了567,六级考过好几次,有550、533、572,虽然这个成绩比不上四六级裸考就能600+的大神们,但是我略加分析后发现,我四六级分数考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我的听力分数基本是在150-190分这个区间反复横跳(六级听力我是真听不懂,每次都只能听到什么涂什么,听力分数高低都看运气),而我的阅读其实也是能考到220+一个还算不错分数的,恰巧考研还不考听力,对于我来说算是一个利好,所以对于英语,我没有下太大功夫,一战的不理想算是有些轻敌吧。不过,我也总结了一些英语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大家可以参考下:

1、大家都知道单词很重要,一开始你的背单词可能还是简单地将中英文对应起来的过程,但随着你背完几轮,已经能看到英文立马反应出单词的中文含义,这时的你就应该多去注意一些单词的词根、词缀,在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可以试着通过词根、词缀,不说猜出这个词具体是什么意思,至少这个单词所蕴含的感情色彩(一般是形容词、动词能比较明显体现作者的情感倾向、文章立场)可以大致地揣摩出来,就是你心里要有个数“哦,作者用这个词,大致表明了他对文中提到的xxx持有的是↑还是↓的态度”。其次,不要孤立地背单词,对于音近、形近、意近(反)的单词,平时有意识地去归类整理,以后每遇到这一类词其中一个,你的脑海中就应该逼着自己去联想跟它相近的词有哪些,一开始由于不熟悉肯定比较痛苦,但后来重复的遍数多了会好很多。(举个例子,遇到一个单词induce,就在脑海里联想出educe、reduce、seduce、produce、deduce……,接下来你又可以通过induce联想到induct,通过deduce又可以再联想出deduct。再比如,遇到intimate这个单词,在脑海里联想出intimidate、imitate这两个音近、形近的单词时,你能否快速地说出这三个单词都是什么意思呢?类似的当然还有很多,如spontaneous、instantaneous、simultaneous/crowd、crow、clow、crown、crew、crawl/finite、infinite、definite、indefinite/promise、premise/diary、dairy/commend、command、commence/complement、compliment……)这样的工作当然不是一开始就能很熟练地在脑海中进行的,都是要经过“刻意”地整理、记忆(这里我用的是“刻意”一词,因为我想起了钟秀勇老师的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成功都是来自于刻意的训练,不只是训练,还得是刻意”,hhh是不是很有逼格),但好处是当你对这些单词的辨析掌握到一定程度后,你对于如何去猜测一个不认识单词的意思的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升,因为在整理、辨析、记忆这些相近(反)单词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词缀、词根所包含的意思来进行的,最后拿到一篇英文阅读理解时,即使有没遇到过的单词,你也可以尝试着去猜出它的含义、感情色彩,这样考试时候的信心也会大大得到提升。说到这里,就很推荐好多同学背单词也在用的“墨墨背单词”app,这个app除了单纯地通过斯宾浩斯曲线带着你一个个单词记忆的功能之外,我觉得最有用的是它单词的助记部分,每个单词下面的助记部分其实有很多别人已经整理好的、和这个单词相关的音近、形近、意近词堆,或者是一些比较巧妙的记忆办法,又或者是跟你解释这个单词的词根词缀(如果你觉得默认显示的那个助记不合你胃口,你可以点开右边的三横线的小标记,里面会有更多相关助记),平时背单词你有意去记录,这就省去了你自己搜索、整理的时间,大大提高备考效率。另外,如果有研友和你一同备考的话,在去食堂、宿舍的路上,你们可以互相抽问,会让记忆更加的深刻(我一战和两个同学一起备考期间,经常就是互相比谁抛出来的单词能把对方问倒,超有意思)。除了上面提到的音近、形近、意近(反)的这样一堆一堆的单词,你要去刻意整理、记忆,我觉得还有三类你也要注意:一类是真题中反复出现的单词(这个重要程度不多说),还有一类是熟词僻义(这个可以用黄皮套卷中的一本单词册子来学习,好像叫《大纲词汇背诵宝典》),第三类是一些固定词组搭配。

2、还想说的一点是英语在考场上的心态。英语这门科目不像政治和专业课,政治和专业课的话,你可能这道大题背得不全面,怀着从阅卷老师那里骗点分数的心理大概写上个几点,换到下面一道大题,哟,你背得还挺熟,写得还不错,立马就重振雄风了。英语不一样,一篇阅读做着感觉心里没底,这种心里没底的状态是会持续影响到后面做题的,很可能就会导致一蹶不振、全盘崩溃。二战在考英语时,我做着做着就发现今年这个题目难度明显要比去年高一些,一开始自己选的答案也都不确定,越做越慌,于是我就在考场上先停下笔,快速地做了一小组眼保健操里的轮刮眼眶(相当于让大脑重启,忘掉之前做过题目的不确定感),并给自己心理暗示,跟自己说要集中注意力专注每一篇文章,每一道题目,今年题目难,别人心里也会慌。所以,考场如战场,大家也是要懂得随机应变,随时调节自己的做题状态。

3、跳出英语应试的圈子,去多多了解英美国家的时事新闻、风土人情、政治体制、最新科技、历史文化(这一点我觉得可能爱看英美剧、爱看nba、欧洲足球的同学会有同感。拿看足球举个例子,你想,如果你喜欢上了一支球队,外国的球队和其所在的城市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球队的身上往往会带有所在城市的风格、烙印,你就会多多少少地了解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然后球队飞来飞去地踢联赛、踢杯赛,你就会了解到对手城市(国家)的地理、人文等方面知识,潜移默化之中,你就是在不断了解英美文化)……其实在做考研英语历年真题时,就会发现,有时候对于一篇文章读不懂,并不是读不懂文章本身,而是你对于文章所讨论话题的背景知识的不熟悉。比如真题里出现过的“美国开国元勋对奴隶制的复杂态度”(2008)、“最高法院对亚利桑那州移民法的裁定”(2013)“欧洲王室是否行将就木”(2015)“gdp不能衡量民生福祉(讲到了英国脱欧)”(2017)、“美国最高法院推翻前弗吉尼亚州长贪腐定罪判决”(2017)、“usps需要的不只是权宜之计”(2018)、“美最高法院裁定各州可向电商征收销售税”(2019)……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所论述主题的背景知识了解得比较充分,做题时会更得心应手。那么去哪里进行了解呢?我觉得首先,外刊精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考研英语的文章本身就都是选自外刊(例如什么《经济学人》《卫报》《美国大西洋月刊》……),市面上现在的外刊精读有免费的(比如有的公众号天天都会推送几篇,我关注的有learnandrecord、ft每日英语、考研英语同源外刊……),也有收费的(那种持续一段时间、带你读十几二十篇外刊原文的精读班,这里就不打广告了。当然,从内容详实度来说,收费的普遍会比免费的要高些),松弟萌可以视自己的钱包量力而行。其次,就是可以去看一些b站上的英文纪录片,可以主看有关历史、人文、政治方面的,作为学习之余的放松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4、如果从题型来看的话,阅读是考研英语的重头,上面已经讲过,这里不赘述。完型、新题型、翻译这三个题型我没有下大力气去准备,是因为我在听了两三节唐静老师的翻译、 老师的新题型课后,我发现自己如果要花些时间去准备这些题目,从收益和成本来看不是很值(很可能从原来满分10分一道题我能得6分,花很多时间听了老师讲课,学了所谓的做题技巧,最后得个7、8分),经过权衡后,我还是决定把这时间花在更能拿分的专业课上(当然,这一点因人而异)。关于作文,英语一包括一篇10分的小作文,一篇20分的大作文,如果想要得高分,那还是推荐从平时就开始积累(我印象里我关注过两个作文有关的,一个是公众号“英语写作菌”,里面有挺多语料的;还有一个是公众号“陈曲老师”, 英语的一位老师),但如果你最后时间真的来不及了,或者像我一样是条懒狗,只希冀一个不拉胯的分数,那可以听下 老师的一个作文班(这个班讲的东西其实就是将一篇作文的每段都用老师上课提供的一些语句拼凑起来,语句有高级的、有基础的,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老师还会讲些单词替换,过渡衔接……之所以 老师课上说自己教授的不是作文模板,其实是因为最终拼凑成一个什么样的作文模板的权利是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的)。


四、关于专业课
一战二战法基分数

一战二战法综分数

用书/app:《考试分析》、《背诵宝典》(一般在新大纲发布后才出,最开始这本书是在一个叫 敏行的机构,是车润海、戴寰宇、赵逸凡三个老师一起出的,后来车去了众合,好像众合又出了本这玩意,今年是什么个情况,大家自己留意一下)、跟的老师的讲义/辅导书、《华成法硕分章节真题》、《华成法硕历年真题》、《法条分析案例分析专项训练》(于越、杨烁老师合出的那本)

?

专业课的话,我准备分为两个部分来讲下。一部分是科目向(即按照五个科目划分来讲下我听课跟了哪些老师、这些老师的特点、每个科目的特点以及一些复习建议),另一部分是时间向(即按照复习阶段,来讲下各个阶段我干的事)。

科目向

刑法跟的老师:于越、车润海

从人气来看,法硕界刑法老师人气最高的应该就是这两位了。几年前的法硕界,文运一家独大时,可能于越老师还是法硕无可争议的刑法一哥,而随着众合作为较为知名的法考机构,开始向法硕界进军,喊出“开启法硕免费学习时代”的口号(感觉这口号就是针对文运喊的,因为在法考界一般都是采用免费的课+收费的书的模式,而文运在之前一直都是收费课+收费书的模式,在感觉自己法硕界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后,开始寻求转型,所以今年大家在b站上也可以看到文运官号上传的免费课程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机构之间的竞争对广大考生还是会带来些好处的。又扯远了hh),车润海老师去年也转会众合,我亲眼看着车老师的微博粉丝数直线上升。我感觉现在这两位老师在受学生欢迎程度上基本上已经是五五开了。

当然,选老师也不能只看人气,这两位老师的课程质量我觉得都是相当不错的。我总结一下这两位老师课的特点。于越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对于知识点和案例的讲解十分干练到位,经常听着听着课就让我想起2012年欧洲杯决赛上哈维那脚精准的手术刀直塞,不拖泥带水,用非常简明的语言就把知识点讲清楚了,同时也不乏小小的幽默。不过比起于越老师,车润海老师的课则有着更为强大的逻辑体系,尤其是他的背诵宝典的带背,不论是刑法总则还是分则,车老师总是会先 你梳理出一个很清晰的逻辑体系,并告诉你这个逻辑体系是怎么来的,再带着你进行背诵,有时候一道题中看似几个没有关系的几个点,经过车老师这么一梳理,你就能记得明明白白。

刑法科目特点、复习建议:

法硕刑法的难度不大,而且本身就比较成体系,不管哪位老师的课,只要认真听了,我觉得在理解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1、刑法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考试分析的分则部分我没用,因为排版实在离了个大谱了,分则部分可以用你跟的老师的辅导用书/讲义(两位老师的辅导书/讲义在分则部分其实都差不多的,基本都是罪名、法条、概念、四要件、罪与非罪、犯罪形态、共犯问题、主观责任、关于此罪的罪数问题、本罪的一些特殊之处,再配合上一些例子……)。

2、关于刑法的背诵,总则我是全背的分析(以车的《背诵宝典》做辅助,先是边听《背诵宝典》配套课程,边把《背诵宝典》中的点都标记在分析上,最后还是回归分析来背。另,车老师在总则讲完后会有一个十几分钟还是几十分钟的关于总结的逻辑总结,我觉得这部分是精华,如果可以的话,多听几遍听完后,尝试着自己能否复述出来。)。分则的话,我是分这么几个层次来背的:①先跟着车润海老师的《背诵宝典》的带背课,梳理了一下由大的章到各个罪的逻辑,先把大的体系给背熟练了(即车润海老师课上说的“大类拆小类,小类找个罪”);②把分则每个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背熟;③考试真题如果要考分则,一般还是考犯罪构成要件或者构成要件中的客观方面(比如去年简答就考的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但是为了防止考试考得比较偏,我还额外背了这些内容:相近罪的界限(这个其实背诵宝典也有)、一些不属于构成要件那块但我觉得又有可能出简答/法条分析的地方(比如对于走私罪中“走私”的理解、抢劫罪的8种法定刑升格条件、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

3、如果做了之前的真题,再做近年来的真题,你会发现法硕刑法(其实不止是刑法)的考察,风格已经不怎么一样了。多年前的真题的大部分题目可能就是分析挖掉个空,用一种笨笨的方式来考察你背书背得如何。虽然这几年法硕还是一个背书为主的考试,但大家很明显地能感觉到现在如果还在死背书,缺少对于法条背后原理的理解,是很难再拿到高分了,因为现在法硕的题目朝着案例化的方向进发(比起法考的案例还是要简单些),甚至在去年的选择题中已经隐隐约约涉及到了对于争议观点的考察(就像法考的柏浪涛老师强调的,不要仅停留在知识层,要朝着原理层进发,只有你掌握了原理,面对千变万化的题目才能迎刃而解)。另外,我觉得刑法和民法听一下老师的真题课还是有必要的,因为老师对于真题中这一知识点往往会拓展到其他知识点,你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下老师的解题思路,他找了哪些关键词来破题,同时老师拓展知识点其实又是给你复习了一遍。

4、还有一个我自己比较头疼的地方就是考试会考法条分析题(民法、刑法放在这一起说了),我是从这三个方面下手准备的:①我上面说到的,背分则过程中自己觉得有可能出法条分析的地方;②用书里面提到的那本《法条分析案例分析专项训练》(这里面刑法法条分析好像只有几十道题,每天背个一两道,一个多月也就背完了。民法法条分析会多些,印象中好像有100道左右);③考前去微博上找于越老师、车润海老师、杨烁老师……的法条分析的带背/押题(尽可能每门课找2个老师的押题吧,这样比较全面。我觉得考前能把这些老师在法条分析上的押题都背完,那这个题其实准备得也差不多了。而且你在背法条分析的押题时会发现很多的押题和《法条分析案例分析专项训练》这本书中的法条分析是重合的,还有很多题是老师上课着重唠叨过的,所以任务也不会太重的)

民法跟的老师:杨烁(主)、周洪江、岳业鹏、戴寰宇、崔红玉

我法硕民法的复习一战二战都主跟的杨烁,杨烁老师是广东人,讲课带点广普味,虽然有的同学说听有口音的老师上课感觉不是很习惯,但我觉得倒还好,我反而觉得老师讲课带点口音会让我的记忆更加深刻,在这一点上各位就见仁见智了。这里要提醒的一点是,杨烁老师他的前期班次一般分为基础班和强化班,他的这两个班次和大部分老师有不同,其他老师两个班次所讲授的内容基本都是相同的,比如讲法理学、宪法学的马峰老师,他的基础班、强化班、国庆班、甚至之后的冲刺班,用的讲义几乎一模一样,上课的话术也几乎一模一样,我们考研群里就喜欢开玩笑说马峰老师就靠着一份讲义“行走江湖、骗吃骗喝”(只是开玩笑,我还是非常喜欢马峰老师的,法考和法硕,他的课的视频、音频,我听了有不下10+遍,至于有人问你为什么听课听这么多遍啊,后面会讲到。同时,这也是由法理学、宪法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本来就是偏记忆类的科目,就很适合在你理解的基础上,听马峰老师念经这种“repeat、repeat and repeat”的模式)。那我们回到刚刚在说的杨烁老师的两个班次,杨烁老师是这样讲课的,在基础班的第一章,他会先讲掉一部分的知识点,剩下那部分的知识点会留在强化班的第一章再讲。这种讲课模式我觉得有好有坏(民法这样庞大而精深的学科,其中涉及到的很多制度都是需要前后贯通着、成一个体系来理解的,有时候你学了总则中比较抽象的制度,往往需要结合着分则中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如果第一遍就一股脑儿地给你全讲了,你会觉得很难、很烦;但分开讲的坏处就在于,你又会感到,怎么这章的内容老师没给我讲透呢,如果你是第一轮学一章做一章题的那种,就会感到很难受。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几轮课,把需要前后贯通的知识点反复听、反复碾压,甚至民法的课听1-2轮课我觉得都还不够)。

如果有同学更喜欢完全按照考试分析的体系来讲课,那么你也可以去听听其他几位老师,我在备考的过程中同样也听过其他几位老师的部分的课,比如周洪江老师(我二战复习民法本来还想听一遍周老师的课的,但最后时间来不及只听了前面几章,不过据法硕群内一个民法跟周老师并且基础课考得130+高分的同学说,周洪江老师的课程体系跟考试分析是十分契合的,讲得也非常不错)。

戴寰宇老师,是车润海老师和赵逸凡老师口中的学霸一枚,长得很帅,讲起课来和他的脸一样可谓是字正腔圆。我知识产权法、婚姻法那部分听过戴老师的,不过现在好像知产在法硕中占比少了很多,自己看情况而定。另外,我在看到其他同学写经验贴好多都提到了其带背课是类似于车润海老师的那种拆解逻辑型的,对于民法背诵感觉到吃力的同学不妨去听下。

岳业鹏老师,我在一战考前听过岳业鹏老师的主观题班次,老师的这个主观题班以不同题型来划分进行讲解,会非常细致地来教你民法主观题如何去答,甚至他还会很你说一道题要怎么答才能答出来亮点,让你的答案在平均水平中脱颖而出,这个课我听了之后也是受益匪浅。

最后,对于民法,我比较推荐多跟几个老师的课,因为法硕民法一方面各个老师间的观点冲突不多,另一方面,也许a老师对这个知识点讲得比较通透、举的例子也很合你的胃口,你很轻松就记住了,但a老师对于另一个知识点可能讲得就不如b老师能够刺激你的神经元。

民法科目特点及复习建议:

民法在法硕考试中复习的特点是量大、琐碎。记得在二战考前听了崔红玉老师的考前冲刺课,老师在课上每个题型都会押一定数量的题出来,但同时崔老师也强调了民法的简答题能出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她都不保证可以押到题。而且恰逢《民法典》出世,各类司法解释也蠢蠢欲动,所以民法未来几年考试分析更新的频率应该不会低。

我自我感觉我的民法学得也不是很到位,到考前了,《考试分析》中的民法部分是我背的最不熟练的部分,尤其是后面几个章节(因为每次背书都是从头开始背,导致前面一部分章节背得倒是挺熟练,到了后面的章节就不太行了)。所以我民法更多的是反思,如果是现在让我再来备考,我会这样学民法:①先听完自己喜欢的老师的几轮课,扫清知识盲点,辅之以做真题;②在背诵开始前,先听一下戴寰宇老师《背诵宝典》的带背课,找到民法背诵逻辑,然后再开始背诵,背诵的话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来回背;③到冲刺阶段,在理解和背诵工作都做完的情况下,听一下岳业鹏老师的主观题班,进行主观题的针对性训练,顺便在岳老师讲主观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回顾下自己的背诵状况。

法理学跟的老师:马峰、杨帆

马峰老师是我非常喜欢的老师,法硕和法考的理论法都跟了他。一战那年第一遍听马老师课时,我竟然觉得这个老师好严厉、好凶,尤其是第一次听到马老师rap出他的圣经“一次侥幸、一个知识点、一道真题、一年的时光、一辈子的遗憾……你背不下来的东西总有人能背下来,你搞不定的知识点总有人能搞得定,你考不上的学校有人能考得上,你喜欢的专业会招满,法律人的队伍终究会壮大,只不过少了你一个人,或许这也是一种行业之幸……”,听完后我直冒冷汗,但是多听了几次他的课后,我发现,好家伙,这老师一点也不严厉,甚至是个搞笑派的,他微博画风亦是如此。上文也提到了,马峰老师的基础班、强化班以及后面的班次实质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除非考试分析有改动,可能需要听下讲改动点的课,一般会在新大纲出来后的国庆班),所以大家也不必每个班都追着去听。马峰老师讲法理学和宪法不一样,宪法的话,马老师课上给出的口诀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法理学课上还是以理解为主(“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的知识点听着听着就背下来了”)。

杨帆老师也是非常棒的老师(瑞达有两个老师叫杨帆,一男一女,女杨帆老师是讲三国法的,这位男杨帆老师是讲理论法的),杨帆老师的课堂是我认为这么多的法硕老师中比较有“哲学味道”“学院风”的了,老师不局限于考试所考的内容,经常会引经据典,进行延伸拓展,这对于同学们法综的论述题打开思路、增添一些答题亮点是很有 助的。另外,杨帆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法理教师杨帆”中的“通俗法理学”板块以及喜马拉雅app上有一个“帆哥法理早餐”栏目也推荐给大家,在你进入复试后,有的学校会注重法理学、法社会学方面的考察,这两个板块对大家平时了解法理学、之后准备复试会很有用。

宪法学跟的老师:马峰、杜洪波

宪法的话除了马峰老师,我还跟了杜洪波老师。杜洪波老师,法考、法硕界讲理论法很有名气的一位老师了,同时也是资深老司机,有时候我都好奇他怎么能在讲知识点过程中开车开得如此自然,再搭配上杜老师讲课时候半低头那个小眼神,这老师是真的搞笑。杜老师车速快,课讲得真不赖,还有黄暴小口诀可供食用。此外,我在后期冲刺阶段也用到了杜洪波老师的资料,这个在下文的后期复习会讲到。

?

法制史跟的老师:赵逸凡、龚成思

这两位老师的法制史讲得都不错。我一战刚开始复习法制史跟的是龚成思老师,龚老师讲起课来全面、细致,也不乏背景知识的引入。考试分析上的法制史是断代史,但考试有时就会考专题史(比如让你回答一个法律制度的历代变化),所以等到法制史复习完了1-2轮,就可以去听下龚老师有一个专题史的课,龚老师会把总结好的专题都做成讲义,这也免去了同学们自己整理的时间。法制史这样一横一纵地听一遍下来,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赵逸凡老师,真的是一位宝藏老师,外号安扣,据说是因为刚出来讲课有人觉得他长得老成起的外号。天津人、天津人,天生都是乐津津的人啊,我对天津人是非常有好感的,他们都自带乐观、搞笑、耍嘴皮子的细胞,安扣也不例外,上他的课就感觉是在听评书一样,他会在课上讲许许多多有趣的、和知识点相关的历史小故事,这让法制史的学习变得不再枯燥,还会在课上讲到很多做法制史题目的小技巧,听了这些小技巧,你会发现,原来有的法制史的题目并不一定都是要死背分析才能做出来的(不过大部分题目还是得靠背的)。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感觉他完全没有老师的架子,不管是我看的视频课中的他,还是微博上的他,就像大了几岁的一位学长一样会掏心窝地和同学们聊天扯淡开玩笑。此外,还有一点,安扣讲法综三门的课,虽然我只听了他法制史的课,但安扣在喜马拉雅上有个音频叫“风火轮”,这个风火轮呢内容包括了法综的三门课,是安扣在中后期讲完一遍课的基础上,快速地带同学回忆这门课当中会出选择题的考点。通过这样洗耳朵的方式,一遍一遍听,有很多点会记得很牢固,在考场上做选择题的时候就感觉安扣在你耳朵边告诉你答案一样。

法综的特点及复习建议:

法综三门课我给它们的定位都是“笨笨的背诵科目”,因为我感觉他们在知识性上的难度还是比较低的,比较重要的还是背诵(关于背诵,下面会讲到。其实我觉得背诵不仅仅是靠记忆力的,想象力在背诵中也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时候一个巧妙的记忆办法,可以大大减少记忆压力)。

法综的真题做得很熟练后,倒是可以拿法考的理论法中法理学、宪法学的题目练下手,毕竟现在法综的部分题目也是有些偏的。法制史的偏题的话呢,除了全面扫荡分析的办法来应对,更重要的是你要想想从你现在已有的法制史知识储备中(比如结合那个时代的法律思想),能不能推出来答案。遇到那种出题老师实在出得太犄角旮旯的,抠字眼题目、抠数字题目,那也不必慌,这种题不会太多的,大部分人也都是猜着做的。

时间向

前期(7、8月之前)

一般大家考研的复习在暑假之前就陆陆续续开始了,前期的话专业课我主要就是做了以下这些事情:听课(过了一至两遍基础/强化课;如果听了一个老师还有不理解的知识点就找其他老师再去听;比较难的知识点反复听,听到大概能自己复述出来);做了华成法硕的分章节真题(不过我感觉这个分章节真题做起来不好的一点就是,你在做这一章节之前,你就已经知道这个章节都会考你什么内容了,这样你就对答案会有一个预设,所以最后这本分章节真题我也只是草草做了一遍)。

中期(9、10、11月)

在前期课都听完1-2轮、题大概做完了一遍分章节真题后,时间也差不多来到了中期。中期的话,背诵应该是这个阶段的重头戏了(关于背书见本文第五部分,这里不详述)。

除了上面说到的做了一遍分章节的真题,我还做了华成法硕的历年真题的客观题部分。法学和非法学两本都做了,这份真题是按年份编的,感觉这个就要比分章节真题做起来更有感觉,因为每一套卷子的题目都是随机的,很可能就直击到你没学好的板块。

关于错题,遇到做错的题目,我在历年真题书上把答案解析中的关键词红笔抄在题目旁边,题目用荧光笔划出来。不过我觉得整理不整理不重要,这只是形式,最重要的记住没,以后遇到类似题目能不能想到之前有遇到过(我一开始也想着做错题总结,一开始我是笨笨地手抄错题,抄了几天,发现太累了,就改用word总结,但后来因为我的电脑是游戏本,背来背去太重了,而且在自习教室噼里啪啦打字会很打扰别人,所以也放弃了。)。

不过,正在我写这篇文章摸鱼之际,看到车老师发了一个微博,今年在“竹马app”上也可以做法硕真题了(之前法考也用它刷过真题),有拍照搜题、视频讲解、错题导出打印等功能(不得不再次感叹现在技术真先进,像众合这种法考机构进入法硕市场后确实带来了很多新的元素)。所以,纸质版的真题和app版真题大家现在都可以自由选了。

还有关于模拟题,有的同学很快就把真题都做完了几遍,想要做模拟题(在我印象中,我看的那些学长学姐写的经验贴里有提到人大的一个厚厚的绿皮书,不过他们大多都不怎么推荐这本,原因好像是这上面的题目和答案都比较过时了,而且太厚了,背包里、翻看起来都很累,所以我最后也没用这本)。而且我记得听赵逸凡老师说现在法硕市场上的模拟题的质量属实是层次不齐,所以我觉得模拟题也没啥必要特地去买。一方面,你去跟那些老师的微博,基本都会有每日一题,能坚持跟下来就不错了。还有一方面,专业课的重头戏还是主观题,客观题拉分拉不开多少,还是应该好好背考试分析。

后期(11、12月)

到了后期,有的同学就会开始慌了,因为很多机构、老师在考前会出一些他们觉得可能会出主观题的题目提纲,比如文运的考前xxx题,以及各位老师到最后都会有冲刺班的押题,面对着眼花缭乱的押题,就不知道该背啥了。对于这个,我的建议是把这些题目都收集起来,在考试分析上一道一道题找到,然后标记一下,最后还是要回归考试分析来背。这样对于报考目标院校竞争比较激烈的同学才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大后期(基本就是考前一两周了)还会有很多老师出的冲刺课,我说下我听过的一些冲刺课和用的资料(对我来说,最后阶段的资料仍然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对这些资料,我还是把他们一个个在分析上找到标出来)。首先是刑法,我听了车润海老师的一个冲刺班,具体内容应该是几十道选择(好像是车老师自己一道道肝出来的,难度会比真题高),然后还有车老师的一部分押题(包括了简答、法条分析以及法本在基础课中会遇到的论述),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车老师在课上会教你主观题应该怎么答,这个得认真听。其次是民法,民法刚在上文推荐老师那里说过了,最后用的是岳业鹏老师的主观题班。法理学和宪法学要着重说一下,一战时,好像马峰老师那时候在文运出的模拟题就一份,而且我印象中他只讲了客观题,主观题只是大概说了下大题思路。于是,我在考前苦苦寻求有没有老师有关于这两门课的模拟、拔高,后来就找到了杜洪波老师的冲刺班,跟了之后感觉非常棒,这个冲刺班前半部分是选择题(部分选自法考),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听了老杜的讲解后,发现原来还有不少点自己没有注意到,后半部分是主观题(其实主要是老杜自己的押题),以及主观题的答题方法(尤其是论述题,以至于后来法考主观题我也找来了老杜的冲刺班来听)。所以对于法理学、宪法学两门课的主观题不知道如何找思路、下笔的同学大可去听下老杜的这个班。


五、关于背书

1、理解为基础,附一个我自己背书的癖好。我记得在政治马原选择题里有个题干是这么说的“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背书亦是如此。现在时间来到7月份,可能你一看微博、考研群,怎么已经有人开始问如何背诵了,然后你就开始慌了,其实不要急,背书永远不是遍数、速度为王,只要在考前背完、背得熟练、清晰即可。我一战五门专业课第一轮学完都到9月份了,但我的第一轮其实也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轮,因为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来回滚动复习(有点类似于斯宾浩斯曲线那感觉,不过我没尝试过这种背书方法)。我背书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我在备考过程中看好多同学说已经xx月了,课听了几遍就别再听了,应该拿起分析开始背了,但我并没有把听课和背书二者割裂开来,我其实在听了头两遍课的时候脑子里还是比较混乱的,所以我就喜欢开着音频(百度网盘、喜马拉雅)倍速、反复听,走在路上听、睡觉前听、吃完饭散步听、晚上在教学楼下手里拿着本分析,耳机里放着音频,放到熟悉的知识点就想想这在分析的哪个位置,放到不熟悉的地方就再看下分析,听着听着你就会发现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有的章节、有的知识点你自己大概可以模仿着老师的语气把它给复述出来(这也就是我上面在写我选老师时为什么反而比较偏好有口音的老师),包括之后法考我也是这么干的。而且这样的方式有时候让我在听音频过程中对于很多知识点会有新的理解,类似于“开悟”的感觉(当然,这种反复听课的方法适不适合你,这个得自己考虑下)。

2、背书最重要的是要成体系、有逻辑地去背诵。我喜欢把整本《考试分析》按照章、节、知识点的小标题,由大到小先一层层细分,所以整本《考试分析》我背诵最多的部分一定是章目录和节目录,只有对这些做到倒背如流,才能对整个大的体系把握得住。这对于论述题的准备也是很有 助的,有时拿到一道论述题,你可能不知道该回答些什么,但如果你对整个科目体系了如指掌的话,考场上在脑海里从前到后就像检索一样迅速过一遍,一定能找到可回答的素材,就不会再无话可说。

3、利用书上位置记忆零碎知识点。在章目录和节目录都背得秃噜熟之后,面对这么多零碎知识点又该怎么去记忆呢?我一般都是会用这个知识点在分析上所处的位置来辅助自己记忆(所以我背诵的资料不太多,就主要围绕考试分析背诵的,除了刑法分则和宪法有的章节分析的排版太过杂乱,我是用的其他资料)举个例子,我有时走在路上,就会先强迫自己在心里先把法理学的13章目录的标题都默背一遍(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法的特征与本质、第三章法的起源与演进……),背了一遍后我心里随机抽个数,比如“4”,那么第四章是“法的作用与法的价值”,它大概是从右边一页中间点的位置开始的(我用的是2020版的考试分析,所以二战时,除了民法,其他的几科我也都没换),这其中呢又有两个小节,分别是法的作用和法的价值。接下来呢,法的作用里讲到了概念、分类、规范作用、社会作用、局限性。同时,脑海里就像翻书一样浮现出概念、分类这两个部分是在书的右下部分,翻过来左边一页就是五个规范作用(指、评、预、教、强),随后是社会作用,最后是位于书的右下角的法的作用的局限性。再翻一页过来,就到了法的价值……就按照这种思路,在脑海里一页页地背过来,到了最后确实是可以做到整本分析合上,从头背到尾的。

4、尝试着讲给自己听。

我喜欢讲给自己听知识点,因为有时候一个知识点听完老师讲的后你只是感觉自己懂了,尝试着讲给自己听,又会磕磕巴巴(比如,我在听杨烁老师讲到代理一章中“复代理”,是以那个拜托老村长买茶叶的故事展开的,那我在听完课后,背这个点时,也会自己把知识点结合着这个故事讲给自己听,甚至吃饭时候讲给同学听也可以)。当你能够做到把一个知识点像老师一样讲下来,那其实无形中也就背下来这道题目了。

5、强迫自己去对比着背易混淆的知识点/串联前后知识点。

比如2020年法制史的那道题,就有很多同学把《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搞混了,白白丢掉了分数。人都是有惰性的,都不乐意去触碰那些会让自己记忆产生负担的部分,这时候就要逼着自己去把这些知识点分辨清楚。

此外,背书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这里介绍一些我背书时所用到的技巧。

1、口诀。像一些要点多又没有太好的逻辑将它们贯穿起来的题目就很适合用口诀去背,这里我更推荐自己编口诀,自己编的口诀记得更深刻。比如我编过的自己觉得最妙的一个口诀是在民法里侵权责任编那部分的一道题“无过错责任有哪些?”,口诀是“高产母猪被人用鸡奸污”(有点黄暴了),高(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产(产品质量致人损害)、母猪(联想到动物,饲养动物致人损害)、人用(用人者的雇员致人损害)、鸡(机动车致非机动车or行人损害)、奸(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污(环境污染致损)。如果你觉得编不来口诀,有个博主叫“我从来没去过nyc”他的口诀也都编的很不错的,可以拿来用。又如果你想用老师的口诀,可以去找找杜洪波老师、赵逸凡老师的口诀,这两个老师都是口诀产出大户(所以,你自己的口诀+nyc的口诀+老师的口诀,我觉得是可以解决掉一大部分的题目了)。如果用口诀记忆的话,有几个地方要注意。一个是你在背的时候一定要把口诀和知识点对应上了,不要对应歪了,还有一个是平时每一次背口诀不要把那简化的口诀背一遍就觉得自己这道题完全掌握了,口诀里每个字对应的是这道题里的哪一点,一定不要怕麻烦,要自己再背一遍。平时的偷懒,考场上你可能看到这道题就光记住个口诀了,一脸懵逼,然后就“一个知识点、一道题、一年时光……行业之幸”。

2、有的知识点自己单独总结一遍来记忆,效果会更佳。对于一些比较难的、大部头的知识点,例如立法法、选举法,分析上的可能没有、排版较为混乱或者是和老师上课讲的顺序也不太一致,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有必要自己总结一遍,这样比起光听一遍老师的课,讲义上写几个字、划下重点要有印象得多。我一般会拿张a4纸,把这个比较大的、难啃的知识点单独记录在这张纸上。举个例子,马老师讲的立法法什么改变撤销那部分,考试分析上没有,我就拿张a4纸,正面写了一些知识性的内容,比如三步走的具体内容,然后马老师课上不是还就这个知识点问了很多题目嘛,类似于“xxx能不能管xxx制定出来的文件”,我就把那些题目记在背面。把这张a4纸夹分析里,以后复习到这章,过一遍a4纸上的内容即可。又比如,基层群众自治那个知识点,我一开始是听的马峰老师的,但是马老师讲义上这个知识点是用表格方式呈现的,就还感觉不那么直观,我听完有点凌乱,我就去听了杜洪波老师讲这部分,杜洪波老师其实用了一个类似于三角形的示意图就把村里面各个组织、人员的关系给梳理得明明白白,我就把这个示意图用黑笔记在了张a4纸上,然后再回过头把马老师的课又听了一遍,用蓝笔把马老师讲的一些重点补充在图旁边。我觉得一个知识点结合了两个老师上课所讲授的重点,这个听课就算非常全面了,以后复习到这个知识点也只用看这张纸即可。

3、还有一个方法是对于一些比较大型的章节,学会先压缩、简化再展开来背,这个其实有点类似于电脑压缩文件又解压的过程(当然我只是类比一下,具体原理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也不知道)。举个例子嗷,如果我问你法理学的第十二章中“全面依法治国”那节有哪些内容,其实这一块涉及到很多,也是考试尤其是论述题重点出题区域,突然问你你可能有点蒙。这一块呢我是这么记忆的,我记了一串数字在旁边“3565”,然后只要逐步展开,“3”指的是全民依法治国的意义、目标、原则这三个内容,“5”指全面依法治国的五大基本格局(科学立法是法治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对行政机关的正当要求;公正司法是对司法机关的基本要求;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还应注重人才强法,加强法治队伍建设),“6”是指“三依+三治”(即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5”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五大体系(即完备良善的法律规范体系;公正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科学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充分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当然,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具体的题目里,比如《开皇律》的特点,“12581,一按我 您”(好像是安扣教的,又好像是我自己编的,我记得不大清楚了hh)“12”代表12篇体例,“5”代表新五刑,“8”代表议、减、赎、当等八议制度,“1”代表十恶。

4、图像比文字更生动、更容易留下印象。举个例子,大家可以翻开考试分析法制史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那一章,我记得刚开头那里有一个知识点叫做“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这个知识点,我自己在旁边画了张图,记住了这张图,一劳永逸,再也没盯着这道题的文字部分背了。(如下图所示,因为我考试资料都处理掉了,临时找了电子版演示一下)

来解释一下这个图

然后我看着看着这个图,还想到了自己家乡的一个旅游景点(鼋头渚)的入口,小时候经常去玩的。

有没有感觉很像,hhh,又扯淡扯远了……

5、结合你的肢体动作来背。这个背书技巧也是受到安扣课上一道法制史题目的启发(就是那道南京国民政府诉讼审判制度特点,什么眼睛,看心脏,心里有个秘密,左拳,右拳那题)。因为我一直觉得我脑子容量有限,塞了太多题目后就塞不下了,所以就分一些记忆量到肢体上来记(举个例子,法理学里第一章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9个内涵嘛,其中第9个“依法治国和改革开放的关系理论”里面在法治对改革的关系中又讲到了3个小点“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以法治规范改革行为”“以法治确认、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这3个小点讲得太过于政治化了,我一开始总是记不住,后来呢我就想象一个漩涡鸣人,先是把查克拉凝聚在手里出来一个螺旋丸,这就是“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接下来鸣人不是有个对着螺旋丸猛搓的行为嘛,这就是“以法治规范改革行为”。到最后把这个螺旋丸搓稳定了,要变大成一个大玉螺旋丸砸向敌人,这就是“以法治确认、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记了这一串动作我就记住了这三个点。不这种记忆方法好像有点羞耻hhh,但是能让我记住就行)。


六、推荐一些不错的博主

开篇说了,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借鉴他人备考过程中的学习方法。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我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觉得不错的博主(既包括写经验贴、分享研究生生活的学长学姐们,也包括一些专门分享考研资料、接发考生投稿的博主们,按我认识他们的时间顺序列举)。

1、知乎id:臭屁少女(这是北大法硕2017级的一位学姐,在刚有考法硕的念头时,看了好多遍学姐在知乎上发的经验帖,之后学姐还发过司考的备考帖、雅思备考帖以及前段时间发的关于法硕就业的帖子。从学姐的文笔中不难看出,学姐性格活泼、乐于分享、爱打游戏、为人很nice,我有在知乎上面提问,学姐解答得也详细恳切。)

2、微博id:努力努力再努力的jay(一位非常优秀的学长,2018年北大法硕(非法学)初试第一,同年司考也是高分通过。学长平时会在微博上分享法硕在读、实习求学、职业选择等方面的一些体验和感悟,并且学长的文字有一种能让人平静下来的魔力,复习的过程中,每当觉得比较丧或者信心有所动摇时,常常会翻开学长的微博看看。)

3、微博id:你又在放什么屁(这是人大法硕的一位学姐,我也忘了当时是怎么会去关注一个顶着高晓松大脸的博主了。当然,这位比较特殊,严格来说,这不是位学习型博主,但是她发的微博都非常搞笑、非常抽象,大家压力山大时可以去逛逛,真的很解压。尤其是我在备考法考的过程中有两个时间点简直紧张到要死掉,一个是考前的一周,还有个是出分前几天,恰好学姐去年也在备考法考,我看到学姐时不时在微博上发点听课做题时的牢骚,再发点抽象话,感同身受、压力顿减啊。)

4、微博/微信公众号id:我从来没去过nyc(非常高产的分享型博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nyc老哥是西政毕业的,之前当过海员,最开始关注nyc是看到他整理了不少法硕简答题的提纲,后来看到nyc编的一些口诀也都很不错,平时还会分享一些热点法律事件。)

5、微博id:肥肥笔记屋(笔记博主,肥肥的笔记是基于考试分析加上她听的老师的课补充知识点、案例综合而成的。每年都能看到好多同学在抱怨考试分析排版怎么怎么拉胯,看得怎么怎么累,又在纠结怎么把老师讲的东西补充到分析上,那么不妨可以去看下肥肥的笔记合不合你口味(肥肥笔记除了法硕也做法考、政治,看到记得给我打钱)。我在去年买了肥肥笔记的刑法总则和民法,虽然最后由于时间问题,没来得及用,但我大致翻看了一下,做得是相当不错的。如果不是因为之前在考试分析上做了太多笔记、背书也都是背的考试分析导致记忆已经对考试分析各个知识点形成了位置依赖,我也会选择肥肥笔记来背。但是又要注意的一点是,千万不要因为肥肥的笔记都做得很详细了,想着反正肥肥都 我总结、补充好了,导致你听课的时候心不在焉,这是很可怕的。买笔记的初衷是提高备考效率,而不是让你偷懒,平时偷的懒,考试会遭报应的。)

6、微博id:法律人母明奇(很励志的一位学长,最初是在李佳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李佳法考课堂”看到学长的经历,这里不再详述,诸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母明奇学长的微博看一下其自述经历的置顶文。很多同学在备考过程中遇到一丁点挫折就抱怨个不停,看完了学长的经历,你会发现你遇到的那些挫折真的都是小意思了。)

7、接下来还有一些分享学习资源、接发投稿的博主,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搜下,微博id列举如下:考研的小曾曾、弘文馆大学士、法小岛、风华正茂任逸帆、miss汉谟拉比、空卡空卡空空卡、法海里的丑学长……


七、关于法考与法硕

先说一下法

考和法硕的差异点在哪(仅仅就我个人备考感觉出发)。

首先,从考察内容上来看。法考是考八大门科目(刑、民、刑诉、民诉、行政、商经、三国、理论法),法硕专业课是考五门课(刑、民、法理、宪法、法制史),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两者“看似重合”的科目有刑法、民法、法理、宪法、法制史。但是,当我进行深入学习后,就发现,一开始我以为的“两者有着不少重合之处”这种想法是错的,两者的重合之处远比我想象得少。举个例子,拿刑法来说,就像车润海老师上课说“法考刑法和法硕刑法是两套操作系统,在讲不同的课时需要调动不同的系统”。确实如此,两者的差异其实不仅仅体现在犯罪构成体系的差异,在其他很多知识点上也都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详见于越老师考点详解书后/微博“法考与法硕刑法差异知识点总结”,另外好像看到车润海老师今年也出了有关法考法硕知识点差异的课),如果是学的不扎实的同学,很容易就被两个考试的差异点搞得云里雾里,非常痛苦。此外,法考刑法题目本身的难度是要高于法硕的,其中充斥着大量的观点展示,以及一些由于社会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比较新颖的刑法问题,而法硕呢,个人认为,考察的大多是基础的、理论的、传统的知识点。拿民法来说,法考民法有些知识点(比如让与担保),至少就往年真题考察,法硕是没有涉及(但是我觉得听下法考民法还是可以的,确实让你对民法的理解有提升)。接下来,法理和宪法是我认为这两门考试唯一从内容上看重合较多的科目了(但也仅仅是内容上,两者的考察方式却不同,下面会详细说)。法制史就更不用提了,法考的法制史占分也就3-5分,老师在课上基本就一带而过,考生们一般都是在考前反复过个几遍老师总结的几张纸上的知识点就完事儿了,而法硕的法制史,占分40分左右,既有近年来考得越来越偏的选择题,又有简答、案例分析、甚至还可能作为论述题的出题切入点。

其次,两个考试考察方式不同。考察方式的不同是我认为这两场考试最大的不同所在,其需要纳入考虑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上面说的考察内容不同。法考考什么?考客观题和主观题。考什么样的客观题、什么样的主观题呢?绝大部分是案例题(并且这种案例题可能是存在争议观点的、可能是社会上出现的最新法律问题),法考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差别无非就在于一个是比较简短的案例,一个是大型综合案例罢了,本质都是案例。那再来看法硕考什么呢?虽然法硕选择题部分也有案例化考察的趋势,但很多时候也只是披着案例的外衣在考你分析中的最基础知识点罢了。更别提的是,法硕的重头戏在主观题部分,主观题包括简答题、法条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以及论述题。简答题、法条分析题和论述题这三类题目都是需要你精细化背诵的,这也就需要你对于考试分析的学习和背诵要尽可能的全面细致。另外还想说的即使是法硕中的案例分析题,虽然名为案例分析题,但难度和法考主观题的案例分析题相去甚远,大多也只是考察分析上的知识点罢了。所以,两个考试一个考你能不能把所学灵活运用,解决实例问题,另一个我觉得基本上就是考你的理解+背功了。

再次,法考是通过型考试,法硕是选拔型考试。虽然法硕大多考察背诵,题目的绝对难度也比不上法考,但是如果你要考名校,在现在法硕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难度比起通过法考还是要高的(法硕你要超过的是“人”,而法考只需要超过“线”即可,更何况,法硕里的竞争对手想的是“干掉你”,可司法部霸霸想的是“拉你一把”hh)。

说一下关于法考和法硕要不要同时准备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今年虽然两考,但不装x地说,当时决定两考也是非常意气用事的(尤其是在6月左右得知法考延期,考研二战的时间被压缩得更少之后,我没有理性地去评估难度,仍然选择两考,现在回想起来也是非常冒险的一个决定),自己心里其实也是很没底的。甚至法考结束后、考研前的一段时间,对于法硕都是处于“间接故意”的放任心态来进行复习的,所以能考过也是有着极大的运气因素在其中。要是没考上,那现在的我可能就是另一番惨淡景象了。

如果你问我两门考试要不要同时准备,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列举了一些因素,大家可以从这些因素来对自己进行评估,从而决定是否两考。1、法硕是一战还是多战

1.1、如果你是一战法硕同时准备法考

有利的是你可以在学校备考,有图书馆、自习教室以及一同备考的同学,会更加有学习氛围。但不利之处在于法考的复习期基本是在当年的上半年持续到考试的9、10月份考完,之后立马又要衔接法硕,加上本专业的课程(据我所知有的同学大三下学期、暑期、大四上学期甚至还会被学校安排去实习),这么多事项很难不冲突,任务量和压力都是很大的。

1.2、如果你是多战法硕同时准备法考

如果是多战的话,你还要考虑下之前法硕基础如何,也就是你之前的考研专业课考得怎么样。另外,就我的备考感觉,我认为(法硕的复习对于法考的 助)>(法考复习给法硕带来的 助)。在法硕中,刑法分则部分的罪名、概念、构成要件、客观方面巴拉巴拉,是要求你地毯式、精准记忆的,一旦在法考中考到较为冷门的罪名(至少在我去年法考听柏浪涛老师的课的感觉,他总则讲得很详细,但分则常考的罪名讲得很快,不常考的罪名一带而过),那么你在法硕里全面复习打下的基础可以为你在法考中赢得一定优势。

多战法硕同时准备法考,精神压力比起一战会更大(一战的话你可能仅仅是抱着“过两考血赚,过一个不亏”的心态去备考,虽然学习压力大,但精神压力其实没多战那么大),这压力会来自父母,来自你的朋友圈中的peer pressure。你也要考虑到多战的复习环境,尤其是现在疫情管控仍未完全解除,要是在家里复习,据我的经历,基本我学着学着就躺到床上睡着了,家周围的大学又不能自由进出自习。

?

2、法考政策

其他因素是关系到你要不要两考,而法考是关系到你能不能两考。应该是今年开始吧,18届之前的非法本同学还是可以参加法考的,18届往后的非法本同学就不能参加法考了(除非之后取得满足政策规定的一些条件,比如考上法律类的研究生……具体的可以自己去查政策),所以在决定是否两考时需要考虑到法考政策。

?

3、报考院校

上面也说到了,法考是通过型考试,法硕是竞争型考试,如果你报考的是一些名校法硕,除了平时的努力坚持,运气真的也是很大的因素。当然,如果你执意选择同时准备名校法硕+法考,也衷心祝愿你成功(那句话《悟空传》里很中二的话怎么说来着的:“大圣,此去欲何?”“踏南天,碎凌霄。”“如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我觉得,趁着年纪轻轻,做点疯狂的选择也未尝不可)。

?

4、英语基础

若要两考,法考势必侵占许多法硕复习时间,政治尚可考前抱佛脚,那英语呢?

5、身体状况

一年两考对于身体的考验是巨大的,首先有生理上的疲惫,我在备考期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一天坐太久了导致颈椎疼、腰疼,晚上睡觉需要在腰下面垫高一个靠枕才行。还有心理上的煎熬,考试前几天、出分前几天、复习过程中的低谷期,这些在刚做出两考决定时你可能还感觉不到,但真正到了复习过程中就随时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然,还有意志力、自律程度等等……此处不一一。


八、关于法考复习的一些粗浅建议

有一说一,个人觉得法考的绝对难度还是挺大的(指题目本身难度,就比如考客观题那天上午加下午一共200道选择,做的过程中感觉就是在填彩票,做下来整个人感觉都要飘在空中了,完全有把握的题应该不超过10道)。不过要注意,上文说的是法考的绝对难度大,是指题目本身的难度,但它的相对难度(指通过难度)并没有那么大,主要因为司法部每年都会放水。别看司法部说每年的通过率只有十几,你参与完了全程就会发现,虽然考完微博上一个个怨声载道,但只要你认真对待了,最后基本都能过。(你要考虑到官方给出的法考通过率看着比较低是因为很多人报了名根本就不来考,有的人即使来考了,也只是走个过场。还有很多在职的考生,他们平时既要忙于工作、又要兼顾家庭,还要抽出时间来准备法考,属实很不容易。)

关于法考,一方面我通过得也属实是稀里糊涂,另一方面距离法考考完也有一定时日了,有好多东西我也都记不太清了。为了不误人子弟,我也只能给出一些我自己的经历、感觉、大方向上的粗浅建议(所以具体如何备考法考,建议还是多找些专门的法考经验贴来看看)。

法考老师推荐(本人跟过的):

刑法:柏浪涛(柏老师给我的感觉就四个字“儒雅随和”。就如柏老师自己讲的“要用学习数学那样的思维学习刑法”,柏老师的刑法课逻辑感很强,不论是讲知识点还是拆解案例,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给你剥开)、车润海(车润海老师的法考课我也听了,这个其实主要是为了与法硕课相对比,听听车老师所说的两套操作系统不同在哪里)、徐光华(因为去年我没找到柏的主观题,所以考前买了徐老师10元钱的一个主观题班,听完后发现确实有不少观点和柏的不同)

民法:钟秀勇(老钟讲课很有趣,我很喜欢,适合我这种上课爱听老师扯淡的人,不过也有部分同学觉得老钟课时长、讲得啰嗦)、杨烁(烁哥的法考课和法硕课内容上相差不大,法考课会多些法硕不会涉及的知识点,法硕同样有的知识点会讲得再深入些)

刑诉:向高甲、温云云(刑诉法是我学得最用功的一门,两个老师的课都听过n遍,用的是温云云的讲义,然后把向高甲的口诀补充在了旁边,结合着学)

民诉:戴鹏、韩心怡(戴鹏打基础,韩心怡提高)

行政法:李佳(行政法只听了李佳老师,李佳老师给人感觉也是没啥架子,微博上经常分享些日常,很亲切的一个老师。而且跟我在一个城市,感觉比较有缘,希望能偶遇)

商经法:郄鹏恩、刘安琪(新生代商经法老师,上课有激情,举例特别生动,我有预感安琪老师会成为日后法考界商经法最热门名师之一)

理论法:马峰、杜洪波(这两位老师上面都提到过了,不赘述)

三国法:杨帆(三国女皇,绝大多数考生三国法的选择)

复习建议:

1、化用《让子弹飞》里一句台词,“坚持,坚持,还tmd的是坚持!”

2、不管是法硕还是法考,如果有参加过的同学不知道有没有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就是平时在听完老师的课后做真题和考场上做真题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到了考场上就会感觉有的真题关联的知识点怎么印象里老师完全没讲过呢。我觉得这是因为老师课上讲授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存在着一种“往年真题导向”(即真题考什么知识点,老师会去专门讲什么知识点),所以你在听完今年老师们的课后,去做2020年的法考题,和2020年当年参加法考的考生感觉是截然不同的,你可能觉得这个点还挺简单啊,但在考场上的我们当时都觉得完犊子了。原因就是老师在搜集到2020年真题后,会结合着涉及知识点去备课、去给你讲,你听完后一做题,由于有了预设,当然觉得简单了。这也提醒大家,当你上了2021法考考场,你也一定会遇到许多没有见过的、奇奇怪怪的题,心态不要崩,坚持做完,就是胜利。

3、之前司考的真题风格和近几年法考的题不太一样,可以作为检阅自己基础知识点来用。我觉得后期老师们出得各种模拟题还是有一定难度,可以去做做(在之前基础知识点都掌握得不错的情况下)。

4、法考背诵不需要法硕那么精细,因为也没啥需要你默写出1234点的主观题,客观题要做的眼熟所有知识点,能够背诵重要知识点,主观题训练法言法语。

5、考场上懂得随机应变。以今年主观题为例,那道刑诉的主观题我一看,完犊子了,好像有点印象,但只有一点点,我想以我自己的知识储备,只能写出个大概,所以我直接掉头就去找法条(要是你在考前对法条完全不熟悉,那么考场上在这么多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中要找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考前需要锻炼下查阅法条的能力。我在考前听过李佳、刘安琪老师的法条定位课,用过蒋四金的那个觉晓法考网站来锻炼了下检索法条。但我觉得对我刑诉这道题能快速定位到法条的最大功劳还要归属于温云云老师,她第一节课就讲了刑诉中的“2、3、4、5”,其中我记得“4”,代表了刑诉中的几大法律法规,而且她还讲了题目中出现了哪些主体,分别应该去找什么法律法规)。最后做下来,在我记忆中几个小问我好像都是抄的法条。感觉在备考过程中,只有少部分老师强调了翻阅法条(当然了,现在不公布题目答案,我也不知道那道题最后到底答得怎么样)。

6、客观题基础打得好对主观题还是很有 助的,因为主观题又不会冒出来什么全新的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除外),我个人感觉主观题往往就是在客观题知识点中拿出一部分最重要的知识点,加上法言法语答题话术的练习即可(用一个等式表示就是“主观题=客观题中重要知识点+法言法语的答题话术”)。


九、关于一些文科考试小技巧

文科考试,尤其是主观题,不像理科那样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在我看来,文科的主观题其实就是一个你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知识储备以及思维火花的一个舞台,用我高中语文老师的话来说“带着镣铐跳舞”,分享一些自己用过的文科考试的小技巧给大家:

1、练字

这真是老生常谈了,考试时候你会面临心理和时间上的双重紧张,很有可能在考场上答题,字根本写不到平时放松状态下那么好看(我一战时就是,综合课考试没分配好时间,最后都是手抖着写完了题目,字都快飞起来了)如果你是今年参加考研,现在想要练字的话,也别买什么字帖了,你想想以前自己买过的字帖坚持写完了几本呢?我的建议就是学累了、学麻了的时候,翻开《考试分析》,模拟考试时候的状态,在a4纸上打好线(我印象中政治课、专业课的课答题卡都是一道题一个框,上面没有线的,怕写歪的同学可以去淘宝买个打线的尺子。有的地方好像不让带打线的尺子,至少江苏可以带的)抄/默上个几行,也不要追求写得多漂亮,你只要做到写大一些、写工整些,不要歪七扭八,字好像被五马分尸一样就可以了,因为在阅卷的显示屏上,字的好坏给阅卷老师的视觉冲击力还是很大的。

2、得分的关键字词可以再描粗一遍,起到一个突出的作用。因为文科主观题要写的字很多,阅卷老师阅卷速度又很快,有时候你的得分点藏在那一大堆字里(我觉得主要是论述题可以用这招,简答题和案例题的答题篇幅倒不会很多),可老师就是没看到,那冤不冤嘛。你描一遍就让你的得分点很突出了。这虽然是一个有点小心机的技巧,但是这个技巧可以大大避免你主观题由于阅卷老师的疏忽而蒙冤被扣分的命运。

3、阴阳答题法。这个答题方法是从赵逸凡老师那里学来的。举个例子,就是说题目可能问你xxx构不构成a罪,那么在法硕现在极其内卷的情况下,尤其是有的旱区的给分标准异常严苛(没错,说的就是上海),除了答上“构成a罪,原因巴拉巴拉巴拉”,最好再答上与a罪比较接近、易混淆的罪(比如盗窃罪和诈骗罪),后面再附上不构成这个罪的原因。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考试大环境逼得考生们要想做到让自己的试卷脱颖而出,做个案例分析题跟做阅读理解一样,还要去揣摩出题人的心思。(苦b!)

既然刚刚说到了压分的话题,这里提一嘴。虽然我在考之前一直听别人说北京上海是旱区,但是就我这两年报考北京地区的感受来说:北京地区法硕专业课真的不怎么压分,甚至给分还是比较宽松的。北京地区的政治和英语主观题倒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压分。

接下来,根据我周围几个考上海的同学的成绩以及我看到的一些报考上海名校同学的专业课成绩,我“个人感觉”上海,就两门专业课来说,压分压得是比较狠的,甚至比北京要狠多了(之所以我用的是“个人感觉”,是因为我所依据的证据并不能充分有力地证明压分存在,所以我无法断言。如果要证明压分真的存在,那么至少要让我开个影分身,让我的分身以同样的状态,同时在北京和上海进行一场法硕考试,将阅卷松紧程度外的变量全都控制好,这才能比较严谨地证明压分的存在。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这种理想化情景是不可能的)。

压分存不存在,我反倒觉得影响没有那么大(压分更多影响的应该是调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对待它,毕竟报一个地区的同学的试卷都是用同一个阅卷标准来进行的,要松大家一起松,要严大家一起严。压分的因素是你在报考时就应该考虑清楚的。那么在复习过程中,你要做的就是心无旁骛地去全面复习,得更高的分。正所谓取法乎上,得之于中;取法乎中,得之于下。

4、举例子答题。遇到有的简答题,考试分析上其实就简简单单的一两句话,你写上去了,发现怎么这个答题框还有这么多空白,这时候在你写的要点后面就可以跟上一个简短的例子,可能就能增加些亮点(就我的经验,这个技巧刑法里用的比较多。注意,例子用最精炼的语言简单表述即可,最好是老师上课讲过的,这样也能避免你举错例子)我说这点其实意不在初试,这一点对复试也是很有 助的,平时准备初试就应该关注、练习起来。比如有的院校在复试面试时,面试老师就先问你一个比较学术性的问题,你恰好这题背过,要点1234都给他答了上来,接着老师又问,xxx同学,能不能根据这个知识点举个例子呢?你要是举不出来,老师就很可能在心里想原来你是个只会死背书的家伙,学的知识一点都不联系实际、灵活运用。这不就歇逼了嘛。

十、关于心态

还想再说一说关于备考期间心态的事,其实吧,我一直觉得心态这玩意只有当你自己处在那个环境之中,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那种紧张、烦躁、压迫、窒息感,我现在跑过来跟你说什么“心态要平稳,不要焦虑,焦虑什么都改变不了”。没用!你还是会焦虑的,你甚至会觉得我都已经录取了,还在这里大放厥词,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吗。可我又觉得这玩意还是挺重要的(我看到的几乎每个经验帖的作者都写了,认定犯罪还讲究主客观相结合呢,那我这帖子也必不能落下这部分)所以我就讲一下我自己备考经历中的几个真实片段吧,好松弟萌就当听故事了。我觉得可能听了这几个片段后你的一些感同身受会比我在这单向大放厥词效果好一些。

第一幕:应该是在一战前一个月(也就是那年的11月份),文运法硕出了本模拟卷,名字叫做《文运考前冲刺五套卷》(这本书的出的题目,基础课还好,主要是综合课部分,真的是犄角旮旯里找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怎么行的选手慎做。说真的,我至今仍觉得一战失利,这本书有着巨大的“功劳”)。我做了其中两套综合课卷子的选择题,错得惨不忍睹,然后就想去微博搜搜有没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希望得到一丝慰藉,结果第一眼就看到一个扣了5分以内的人在凡尔赛。我当时心态很炸裂,我报的可是北大,这都考前一个月了还做成这幅死样子,用马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可以直接制定又一个为期三百多天的复习计划了。于是,那年的11月份我整个人基本都是处于懵逼状态的,复习效果也很差,背书背不进,题目不想做,等到了12月的终极冲刺阶段,好不容易有点清醒了,但是状态已经续不上了。

第二幕:活这么多年,有几个瞬间是真的紧张,比如紧张得腿抖的驾照科目二考试,比如大型考试出分前几天,其中最紧张的又属一战出分前两天。考研出分是在大冬天,纵使家里开着取暖器,我整个人也都是茶饭不思、手脚冰凉,脑海里把每个部分的可能得分加了又加,甚至还把大悲咒手抄了几遍,希望以此来缓解紧张的心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战出分前两天,由于二战是抱着间接故意的放任心态参加的,所以在出分前自己对于分数并不是太在意,觉得铁考不上了,就这样吧,累了,毁灭吧。二战出分好像是在大晚上的11点半,我那时候正准备搞点夜宵778,在厨房里悠哉悠哉地撕开一包方便面,刚下锅,一看微信的法硕群突然就闪烁、骚动了起来,又看见有人艾特我,我心想“不好,肯定是北大出分了”。我心一横,索性装死假装没看到,就上床睡觉去了。说来也奇怪,平时总是失眠的我,那天晚上睡得异常安稳,第二天早上起来,想着是死是活早晚要面对的,查一下吧,一看竟然考了394分,排名72名,稀里糊涂地就进了复试。

第三幕:整个备考法考的过程中,由于鄙人不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即使制定了也难以有效实施,到最后真题一轮都没刷完,考前聚焦的课也是越看我人越麻,感觉老师讲的知识点好像记得,但又只记得一点点,考前几天(客观题考试、主观题考试都是),就真的感觉自己要完犊子了。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瞬间是客观题考试前一天,我拉着装满书的大箱子(虽然知道自己绝无可能一晚上女娲补天,但是带着这么多书就很有安全感)从南京坐高铁回无锡考试,正在高铁上垂死挣扎地看着李佳老师行政法的考前聚焦课,这个时候李佳老师放的bgm是夏小虎的《人生》,第一句歌词是“当夕阳照亮了肩膀”,我抬起头望向窗外,恰好傍晚时分,高铁飞驰在轨道上,金色的夕阳洒进车厢,心中莫名地就平静了下来,耳机里李佳老师说“选择本身并没有对错,我们通过努力让自己的选择正确起来”,这句话也一直陪伴着我走完了整个备考年。

第四幕:在一战备考过程中,其实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报了北大,甚至跟爸妈说的都是我报了另一所学校(直到去看考场那天才被他们识破)。之所以没想着告诉别人我的报考院校,是因为不想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后来才发现这其实也没必要,一战出分后的第二天,我跟我爸妈说第二年想要法考和二战一起准备,原本以为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但没想到他们一口就答应了。当本科几位关系比较好的任课老师来关心我考研情况,知道我没考上,也都给予我很大的鼓励。我一开始还在担心自己没考上会不会影响到班级、学院的就业(升学)率啥啥的,但后来辅导员和班主任毕业前找我吃饭,席间他们还鼓励我不要灰心、鼓励我再考。上面的一切一切,包括还有很多来自身边同学、考研群里同学的鼓励、安慰都给了我巨大的再战勇气。

第五幕:一战出分后,失意的我找了微博上一个同样是二战考上北大的学长私信交流了下,学长回复了很多,给了很多鼓励。巧的是,在一年后的二战初试出分,也有个同学(应该是分数在复试线徘徊),来私信了我同样的问题,一下子就把我的记忆拉回了一年以前,虽然我自己的初试分数也就是在复试线上一点点,我还是厚着脸皮跟那位同学灌输了不少的心灵鸡汤(hhh),最后那位同学成功考上了。这让我觉得好像这也是一种“传承”。

这就是我这个备考年印象比较深的几个片段了,不知道各位好松弟萌看完有没有什么感受,但要是让我以一个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来回看备考路上的这种种经历,至少有以下几点对我来说很有价值:

1、不要让别人的备考进度打乱了你自己的节奏。

2、对过程精益求精,对结果放下的心态会更有利备考。现在的大环境下,考研被营造得好像很重要,但我觉得没那么重要,说到底也就是一年一次的考试罢了,大可不必把人生的筹码都押在这场考试上。很多人喜欢用“上岸”这个词来形容考研、考公成功,但我不喜欢,“上岸”这个词给我带来的窒息感太重了,说得好像我不上岸,就注定在水里淹死一样。人生海海,哪里才是真正的岸呢?所谓的上了这一次岸,就能确保你不是进入了又一个围城吗?考上了固然值得高兴,说明你的这段努力有了回报,但没考上也不必因此自责、沮丧,这同样也是一段经历,往前航行,会遇到更大的天地。

3、珍惜周围的家长、同学、老师(但是过于离谱的就不用珍惜了哈,该断则断)。我觉得这两年一路上不少人都带给我很多温暖的回忆,有现实中的同学、考研群里的同学、身边的父母、老师……其实不管你最后考试结果如何,这段经历和遇到的人都是一笔莫大的财富。

4、备考期间的大家可能都是比较脆弱的,这让我想起了央视足球解说贺炜在解说中引用莫泊桑的一句话,我觉得就很符合备战各种考试的大家,话是这么说的“生活可能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了自己的想象。有时,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能泪流满面。有时,你会发现自己咬着牙,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可能此时你就需要一些外在的力量来支持你走完整个备考季,当我自己在备考期间遇到低谷时,我有时也会去b站看看目标院校的宣传片,也确实能够给我带来一丝咬牙坚持的动力。

十一、最后
写到这里,胡说八道得也差不多了,写了很多废话,很多部分是在凌晨脑子糊里糊涂时敲的,大家多多包涵!用电影《至暗时刻》中一张电影截图来收尾,上面是丘吉尔的一句名言“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并非末日,最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