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之《公共管理学》教材重点梳理(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
(以下由文华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网|华中师范大学考研论坛【www.ccnukyan.com】整理提供!)《公共管理学》导论 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的异同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的异同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4、“治理”与“善治”的含义5、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出现、诞生6、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7、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8、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①公共选择理论②新制度主义9、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管理实践10、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11、行政国家的概念第一章 公共组织理论1、组织和公共组织的定义2、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的差异3、公共组织的类型(1)按财务-会计标准划分(2)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3)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4、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1)“尖形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2)“扁形结构”――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5、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形式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矩阵结构、旁系结构6、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纵向结构;横向结构7、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1)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可分为首长制和委员会制。(2)行政组织构成单位的功能和性质可分为层级制和职能制。(3)根据行政权力的使用特点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 (4)根据行政组织中同一各部门所受的指挥和控制可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8、组织授权9、组织冲突(1)目标与顾客的冲突(2)功能与领域的冲突(3)目标间的冲突10、组织合作模型的特征。11、组织合作的益处和冲突带来的损失12、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1)x 理论与 y 理论(2)公共行政人员行为(3)公共选择理论与组织行为13、公共组织的生命周期产生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和精细阶段。14、政府再造论和政府再造的概念15、组织变革趋势(1)着眼于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特征及内部个体作用的变化。(2)着眼于组织结构的变化。(3)着眼于组织功能的变化。第二章 政府改革与治理1、治理理论的研究途径(1)“政府管理”途径(2)“公民社会”的途径(3)合作网络的途径2、治理与统治的关系(1)管理的主体不同(2)管理的客体不同(3)管理的机构不同(5)管理的重点不同(4)管理的手段不同3、网络治理的新特征(1)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 (2)反思理性的“复杂人”(3)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 (4)共同学习的政策过程4、网络治理的实践模式(1)全球治理(2)民族国家的治理(3)社区治理5、网络治理的多重困难(1)可治理问题(2)合法性问题(3)有效性问题(4)责任性问题6、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1)经济和政治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2)经济全球化――推动力(3)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催化剂 (4)传统的官僚体制的失效和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7、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内容及措施 (1)政府职能的优化。 (2)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 (3)分权。 (4)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 (5)人力资源管理改革。(6)机构的重组。8、对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评价 a、积极b、消极9、我国历次机构改革10、历次机构改革成就、经验和教训11、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五个重点(方案)12、地方政府改革的新趋势(试点:城市改革的思路)第三章 政府间关系1、政府间关系2、我国政府间关系研究的不足3、政府间关系研究的途径(1)传统的中央控制模式(2)地方自治模式(3)网络模式4、西方政府间关系发展的新趋势――网络模式的出现5、中国政府间关系的传统模式特征6、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新近发展:网络模式a、政府间关系等级制结构的变化b、地方分权改革7、我国政府间关系的进一步调整(1)必然性(2)措施(3)走向一种网络模式的中国政府间关系第四章 政府作用 1、关于市场体制下政府作用的争论(1)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凯恩斯主义(2)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经济学思潮(3)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新公共管理运动2、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或行为模式――五种角色(1)公共物品的提供者(2)宏观经济的调控者(3)外部效应的消除者(4)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5)市场秩序的维护者3、现阶段我国政府角色定位的缺陷a、政府生产角色的越位b、政府提供角色的缺位c、政府安排角色的错位4、转型期我国政府角色合理定位的思考 (1)政府放弃不必要的生产职能――降低政府生产角色的比重。(2)规范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公平竞争秩序;规范的市场秩序;健全、公平的公法和私法体系;公正的仲裁制度。(3)提高管理能力。5、转型期我国社会管理职能的强化a、我国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b、措施。(1)更新管理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 (2)调整组织结构,再造管理流程。 (3)强化关键的管理职能,落实政府的社会目标。 (4)推动“多中心主体”治理,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5)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改进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 (6)建立社会运行状况监测体系,创造一人“有预见性”的政府。6、政府失败问题的提出、政府失败现象的表现及成因 a、公共政策失效或失误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d、寻租及腐败7、政府失败的纠正及防范 8、公共选择理论:9、政府失败论的启示 10、非市场缺陷论(政府失败论)的局限性第五章 公共政策1、政策分析的特征2、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3、公共政策的定义和特点4、政策的本质及功能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5、公共政策的种类(1)分配性政策(2)调节性政策(3)自我调节性政策(4)再分配性政策6、公共政策的手段7、公共决策系统的构成(1)信息子系统(2)咨询子系统(3)决断子系统(4)执行子系统(5)监控子系统8、我国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优化(1)公共政策科学化(2)公共决策民主化(3)公共决策法制化第六章 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得到广泛研究的影响因素2、绩效和政府绩效的概念3、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4、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类型a、从评估机构的地位上看,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b、个人绩效评估和组织绩效评估。c、 管理与改进型评估、责任与控制型评估、节约开支型的评估。 5、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意义(1)绩效评估是公共管理的必要手段(2)提高了公共部门绩效的动力机制(3)有利于政府信誉和形象的提高(4)绩效评估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6、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面临的困难(1)公共部门的产出难以量化(2)目标缺乏准确性(3)绩效标准指标难确定(4)评估信息系统的不健全7、改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途径(1)引入公民参与机制(2)争取高层的支持(3)建立绩效信息系统(4)充分利用电子政府的新载体8、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事业的发展a、现状b、问题c、推进:思想认识、组织动工、管理办法、人才培养第七章 人力资源管理1、传统的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人力资源管理新在何处)2、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的特征及局限性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5、国家公务员制度(文官制度)6、西方国家公务同制度的特点7、与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比较,公务员制度的优越性8、我国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区别(1)动因不同(2)基本原则不同。(3)管理方式不同(4)服务宗旨和利益关系不同9、转动期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a、成就b、问题c、完善1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11、加快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步伐(1)树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新观念。(2)加快我国公
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第八章 公共经济管理 1、公共部门经济学以及其学科基础2、公共财政的概念和特征3、公共财政管理的涵义4、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1)效率目标(2)公平目标(3)稳定目标5、公共预算管理内涵、基本模式、过程①分项排列预算模式。②规划-计划预算模式。③目标管理预算模式。④零基预基。⑤ 绩效预算模式。6、公共收入管理a、税收管理b、政府收费管理c、公债管理7、公共支出管理a、公共支出管理的目标b、购买性支出管理c、转移性支出管理8、转型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第九章 第三部门管理1、第三部门的概念2、第三部门研究的兴起(1)公共管理学(2)政治学(3)社会学(4)经济学(5)人类学3、西方国家第三部门兴起的原因4、西方第三部门的作用 5、西方第三部门发展面临的问题6、西方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的做法和经验7、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轨迹 a、中国第三部门迅速崛起的原因b、中国第三部门的作用8、中国第三部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推进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对策 10、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向 第十章 战略管理1、导致公共部门引入战略管理的内外部的主要因素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形成(1)战略规划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90 年代) (2)战略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4、战略管理(小汤姆逊)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研究的意义第十一章 公共管理伦理1、公共管理伦理概念2、公共管理伦理与个人伦理区别(1)主体不同(2)影响不同(3)约束方式、依靠力量不同。(4)评价标准不同3、公共管理伦理的功能(1)引导功能。(2)规范功能(3)维系功能(4)选择功能4、公共责任的概念5、官员问责制的概念6、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7、合理有效的公共管理伦理体系的形成第十二章 政府工具1、政府工具研究兴起的原因2、政府工具的分类(1)市场化工具(2)工商管理技术(3)社会化手段3、重视新治理工具在我国公共部门管理中的推广推荐阅读:华中师范大学考研复习书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