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岁月东师范大学我国史考研真题,前史学考研网
2004岁月东师范大学我国史考研真题,前史学考研网一、名词说明(每个6分,共54分)
1、《贞观政要》
记载唐太宗政绩及君臣间言辞的史书。唐代史学家吴兢编纂。全书包括君道、君臣鉴诫、择官等40篇10卷,分类撰写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大臣有关经邦治国的问答,大臣的浄议和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备等。此书对研讨唐太宗政治主张和初唐经济情况、方针有参阅价值。
2、棉花改造
14-19世纪因棉花广泛与棉纺织技能前进而引发的社会改造。唐宋之前,多以丝和麻为纺织材料。元朝时,黄道婆将黎族的纺织技能加以改进并传抵达内地,灵敏推进了长江下流棉纺业的打开。黄宗智等专家称之为“棉花改造”。棉花改造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纺织业的前进,使棉织品替代麻织品变成日子必需品,但盖因短少推进初始本钱堆集的内在动力,我国究竟未能发生工业改造。
3、徐光启
明代科学家。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县徐家汇(今上海市)人。万历进士,后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要。他早年曾从罗马布道士利玛窦学习西方科技常识,在农学和地舆学方面的作用较高。曾译《几许正本》,编译《测量法义》,主编《崇祯历书》等,将西方的科学技能介绍到我国。徐光启所撰《农政全书》,集明朝早年农业科学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4、朝贡生意
我国各王朝与周边各族及海外诸国之间进行的一种特别生意。我国历代王朝均把自个作为全国的中心。在处置与别族、别国的联络时,把自个当作“宗主”,把对方看作附庸。两边之间的商业交游,以“通贡”方法进行。对方用来生意的产品被称为“贡品”,历代王朝用来交流的东西被称为“回赐”。“厚往薄来”“宁厚毋薄”是进行朝贡生意的辅导思维。
5、郭嵩焘
清末交际官,我国第一个驻外使节。字伯深,湖南湘阴人。曾助曾国藩办湘勇打压和平军。1859年9随僧格林沁处置天津海防,上疏主张在天津设局,仿制西洋战舰;举荐通悉外国言语人才,入京传习外国言语。1875年8月奉诏以侍郎替补,充当出使英国钦差大臣;1878年,受命兼任出使法国大臣。写成《英轺纪程》(又名《使西纪程》),主张学习西方治国之道。1891年病逝。著有《郭侍郎奏疏》《英轺纪程》和《郭嵩焘日记》等。
6、东南互保
1900年东南各省督抚同上海领事拟定的协议。又称《东南维护约款》。清政府“宣战上谕”发布后,刘坤一、张之洞回绝实施。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权盛宣怀和上海道台余联沅,同各国驻上海领事正式谈判,拟定《东南互保规章》,规则“上海租界归各国一起维护,长江?蘸寄诘鼐楦鞫礁ぃ讲幌嗳拧薄4撕螅焦阕芏嚼詈枵隆⑸蕉哺г揽龋级浴岸匣ケ!北昝鞒懦帧8眯樵谕乒憬讨斜H宋鞣角致哉咴诔そ饔蚝突系睦妫ち苏庑┣蚨礁У氖盗Α?br>
7、宁汉合流
1927年武汉国民党政府与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合组。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树立南京国民政府,构成宁汉割裂。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反共,消除了宁汉两边在反共疑问上的不合,使宁汉合流变成可以。7月24日,汪精卫标明情愿平缓共同,并附和迁都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宣告宁汉协作誓词,宣告国民党共同结束。
8、国民参政会
我国抗日战争初步后国民政府树立的一个征询性质的机关。1938年7月正式树立。4月12日,国民政府发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规则》,规则国民参政会为征询机关,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陈述、问询、主张之权。但所经过的决方案对国民政府并无强行实施的权力。遴选的参政员大多是国民党员,只需很少量是我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代表。7月,第一届参政会在汉口举办,156名参政员到会了会议。经过了《 撑持抗战建国纲要案 》等决方案,宣告了《国民参政会初度大会誓词》,并推举了驻会委员。前期,因为国共两党和其他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的尽力,国民参政会关于联合全国公民,发扬抗日民主,推进全部抗战,起了活泼作用;后来因为国民党推广低沉抗战方针,逐步损失其前进作用。抗战成功后,国民参政会变成国民党的御用东西,总算1948年3月宣告结束。?
9、过渡时期总道路
我国共产党提出的从头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道路。过渡时期总道路的无缺表述是:从中我国公民共和国树立,到社会主义改造根柢结束,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道路和总使命,是要在一个恰当长的时刻内,逐步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完成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本钱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用法令的方法把过渡时期的总道路作为全国公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使命断定下来,写入中我国公民共和国宪法。
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11—13世纪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呈现了一些新打开,请概要述之。
(一)北宋农业经济的打开。圩田在南边有了进一步打开,规划有所扩展,如闻名的芜湖万春圩即有田十二万七千亩。北宋农人推广运用了一些新耕具,如新式水车龙骨翻车和筒车、以人力代牛耕的踏犁等,然后使农业出产打开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粮食产量有所前进。为了减轻插秧的劳作强度,我们还创造了秧马。跟着北宋的共同,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品种得到了交流。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其间最闻名的品种“占城稻”从越南引入福建,后又推广到江淮和北方。
(二)南宋农业经济的打开。植棉区已从两广、福建逐步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江浙区域是其时的首要稻米产区,因而有?眨ㄖ荩┖ㄖ荩┦欤恪钡陌铩?br>
(三)元朝农业经济的打开。忽必烈在位时,采纳了一系列的“重农”方针和办法,首要有:树立打点农业的政府机构;维护农田,捆绑抑良为奴;召集流亡,鼓舞开荒;大力打开军民屯田;减免租税;设置粮仓、常平仓;兴建水利等。此外,至元十年 (1273年),忽必烈还命人编修《农桑辑要》一书,颁行全国,指令各地的当地官大力宣 传和推广。此书系参阅历代农书如《齐民要术》等,并联系其时实践的耕耘经历而写成。此书颁行于全国,对辅导农业出产发扬了很大的作用。经过以上办法,农业出产得到了恢复和打开。首要体如今人员的添加、农业产量的前进和棉花等新作物的推广上。
2、在打压和平天国进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军阀官僚实力鼓起于我国政坛,试简述这一表象对清末政局的影响。
(一)鼓起进程。和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李鸿章先后奉旨在湖南、安徽编练当地配备,称为湘军、淮军。湘淮军变通旧制,实施兵为将有,逐步替代8旗、绿营兵的 方位,变成打压和平天国起义的主力。1860年6月江南大营消除后,咸丰皇帝因湘军出力、江南江北大营收功的方案破产,以肃顺的主张,给曾国藩以当地实权,录用他为署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一切大江南北水陆各军均归其控制。1861年11月,慈禧太后上台的当月,又指令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打破了两江总督只辖苏、皖、赣三省的常规,指令一切四省巡抚、提镇以下文武各官悉归其控制。跟着湘淮军转战南北,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实力的手中。
(二)影响。(1)湘淮系的拓宽,从根柢上说是反映了汉族地主阶层在权力规划中方位的上升,当地督抚中满汉比例的改变,特别会集地反映了这一点。(2)湘淮实力控制当地权力,削弱了清王朝的中心集权,使晚清政治呈现了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势。在咸丰朝早年,不管是8旗仍是绿营,其兵权都是直隶于中心的,决非将帅可得而私有。可是,湘淮军则是由将帅自行招募的私家戎行。自湘军起,兵归国有的局势改动为兵为将有。一起,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谋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此种筹饷准则进一步安靖了兵归将有、各私其军的格局。湘淮军将帅既得总督、巡抚的方位,就使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当地上的民政、财务、司法诸大权。
3、简述中我国公民共和国树立前期在政权安靖方面所采纳的首要办法及意义。
(一)抗美援朝。(1)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迸发。中共中心和毛泽东决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抉择计划。10月19日,彭德怀带领自愿武士朝作战。中朝戎行经过三年短兵相接,总算使这场战争以中朝戎行和公民的成功而结束。1953 年7月27日,美国不得不在休战协议上签字。(2)抗美援朝战争的成功,保住了朝鲜民主主义公民共和国的独立,保卫了世界平缓和我国的平安,前进了我国的世界方位,极大地前进了新我国的世界声威,也为我国打开大规划的经济缔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争得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平缓环境。
(二)打压反改造。(1)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心宣告《关于打压发改造活动的指示》。指示需求遵从“打压与广大相联系”的方针,首要打压那些罪孽深重、新我国树立后持续作恶的反改造分子。从1950年12月,在全国规模内打开了打压反改造运动。全国规划的打压反改造运动,到1951年10月根柢结束。(2)经过镇反运动,根柢上打扫了国民党留传在大陆的剩下实力,使我国社会次序呈现了空前安靖的局势,安靖了公民民主专政。
(三)土地变革运动。(1)根据中心公民政府发布的《中我国公民共和国土地变革法》的规则,从1950年冬天起在新解放区逐步打开了土地变革运动。土地变革大体分为建议群众、区别阶层、没收和分配土地三个进程。土改的总道路是“依托贫农、雇农,联合中农,中立富农,有进程地有差异地消除封建克扣准则,打开农业出产”。到1953年春,土地变革根柢结束。(2)土改推翻了封建土地一切制和地主阶层的控制,使农人从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安靖了工农联盟,推进了农业出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打开。
(四)三反五反运动。(1)1951年冬在国家机关、公营经济部分和企作业单位打开了“对立贪婪,对立浪费,对立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心安设在各大中城市的工商业者中打开“对立纳贿、对立偷税偷税、对立盗骗国家工业、对立偷工减料和对立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成功结束。(2)运动的成功具有严峻意义。一是纯真了国家机关,对广大干部进行了一次阶层教育和奉公遵法的教育,前进了我国共产党在公民中的威信。二是进一步查明晰私营工商业的情况,安靖了工人阶层和公营经济的领导方位。在私营公司中树立了工人监督,推进了国家本钱主义的打开。
三、论说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析中古社会门阀政治的构成和式微的首要缘由。
门阀士族是地主阶层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它萌发于东汉,打开于三国,初步构成于西晋时期。曹魏时期拟定九品中正制变成世家大族安靖自个实力的东西,一些当朝为官的家族逐步独占上品,独占高官,构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势。西晋以法令、准则的方法,在政治、经济、文明各方面将世家大族的特权固定下来,使西晋初步构成了门阀政治的格局。
(一)东晋门阀政治的构成与缘由。两晋之际,南渡士族变成南边政权的中心,与皇权一起打点江东,构成了皇权政治的特别方法——门阀政治。东晋立国江南,不管是政治影响仍是军实际力都极为有限,不得不凭仗于自华夏南迁的士族以及南边本地士族的联合撑持。东晋朝廷对士族特别是士族中的代表人物,给予尽可以多的倚重和照看,致使于使高门士族的领袖得以和东晋皇室在实践上共享控制权力,他们控制了最重要的军政实权,把皇帝的权力紧缩到有限的规模之内,呈现了“祭则司马,政在士族”的局势。其间琅邪王氏对晋元帝的撑持之功无人可及,其权势盛极一时、无可比较,故其时就有“王与马,共全国”之说。这种皇帝和高门士族共掌国政的局势,在东晋持续了恰当长的时刻。王氏之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又先后控制朝廷中枢。
(二)南朝至隋唐,门阀政治的式微及缘由。(1)作为士族代表的高门士族现已严峻式微。颍川庾氏、樵国桓氏、太原王氏在东晋末年的政争中已根柢消除,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高门人才凋谢,失掉实权,仅变成政治上的点缀品。他们首要是小看武职、脱离军权,其次是不再担任重要行政职务,究竟只能出任俸禄优、等第高、事务悠闲的所谓“清官”。(2)寒人的鼓起。南朝的开国皇帝,都是经过领兵交兵、控制军权而上升起来的庶族地主。南朝的将帅,也多是庶族寒门身世。寒人的鼓起,反映了皇权的加强和门阀士族的式微。(3)隋唐科举制的施行使家世不高的庶族地主经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准则的政治基础。
2、戊戌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初度爱国救亡运动,试论说该运动发生的缘由以及在我国近代思维史、文明史上的意义和作用。
戊戌变法不但在政治改造上是一次前史的跨越,而且在思维文明上也是一次严峻的前史转机。在“西学”和新学的冲击下,我国社会思维文明规划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改变。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对立旧学、建议新学,以新的思维内容,新的方法个性,在许多思维和文明学术领域有所立异,有所建树。在社会思维政治学说方面,他们的政论,以势不可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招引了大批的常识分子,而严复对《天演论》译述和进化论的介绍,在思维学术界颤动尤大。一切这些,都是前期维新思维家们所不可以企及的。
在前史学方面,黄遵宪最早冲击了传统史学观念。他认为我国在周朝早年为“封建之世”,自秦今后为“郡县之世”。就在这一时期,梁启超也初步对传统史学提出了应战。他说,我国的前史有“君史”而无“民史”,是他后来建议“史学改造”的先声。
在文学艺术方面,黄遵宪首要提出“我手写我口”的诗歌创造原则,以打破旧体诗词方法的捆绑,变成近代“诗界改造”的前驱。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正式提出了 “诗界改造”的标语。小说的作用也致使了维新派人士的高度注重,他们把小说当作是最有力的宣传东西。
在散文方面,康有为、梁启超等以流通、新鲜的文笔,表达新的政治思维,既赋有说服力,也赋有感染力。特别是“笔锋常带豪情”的梁启超的许多政论,后来被称为“新文体”,对我国近代思维文明界和文风的改造,起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变革方面,光绪帝命令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巨细书院,一概改为兼习大学西学之学校”。最终一道新政上谕还抉择拨出经费8500两,作为开办京师大书院之用。
在新闻出书方面,康有为、梁启超1895年在北京兴办了《中外纪闻》,严复、夏曾佑在天津兴办了《国闻报》,此外,还有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以上海为中心,也出书了许多介绍新思维、新学说的书刊,树立了大同书局之外、商务印书馆等。
在社会习尚和社会风俗方面,维新志士呵斥恶俗陋俗,尤为大力冲击吸鸦片、缠足二事。广东籍人士赖弼彤、陈默庵在顺德县倡立“戒缠足会”。随后梁启超宣告《戒缠足会叙》,宣传男女对等,痛斥轻视、损害妇女的陋俗。维新派还建议“试办不缠足会”、“延年会”以树立新凤、对立旧习。维新派还斗胆地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
戊戌变法以凄惨剧性的失利而告终,可是却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造,也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思维文明运动。
3、联系史实,分析华北事端后国民党对日本的方针的改变及首要缘由。
(一)方针改变。华北事端前国民党采纳“攘外必先安内,共同方能御侮”的对策,作为内政交际的方针支点,对日采纳让步让步的方针,先后同日本签定了《秦土协议》和《何梅协议》。可是跟着华北事端后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强,国民党对日方针发生了显着的改变,体现为对日情绪的日趋强硬和决计反抗。
(二)首要缘由。华北事端后国民党的对日方针发生改动不是偶尔的,是由其时国表里各种条件抉择的,是诸种要素合力作用的成果。(1)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侵略,从根柢上挟制到南京政府的控制方位,这是南京政府改动对日方针的首要缘由。(2)日本在华北的侵略扩展,严峻损害了英美的在华利益,英美政府对日本侵华的情绪发生明 显改动,这是南京政府对日方针改动的外部要素。(3)我国共产党树立抗日民族共同战线的政治主张,在国表里发生了极大的政治影响,推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给国民政府构成了健壮的压力,迫使国民政府由对日让步让步转向强硬。(4)南京政府有用控制西南区域、当地实力派政治情绪的改变是推进国民党对日情绪改动的一个重要要
素。总之,许多要素彼此作用,促进南京政府由对日让步让步转向强硬。
?
2004岁月东师范大学我国史考研真题,前史学考研网一、名词说明(每个6分,共54分)
1、《贞观政要》
记载唐太宗政绩及君臣间言辞的史书。唐代史学家吴兢编纂。全书包括君道、君臣鉴诫、择官等40篇10卷,分类撰写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大臣有关经邦治国的问答,大臣的浄议和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备等。此书对研讨唐太宗政治主张和初唐经济情况、方针有参阅价值。
2、棉花改造
14-19世纪因棉花广泛与棉纺织技能前进而引发的社会改造。唐宋之前,多以丝和麻为纺织材料。元朝时,黄道婆将黎族的纺织技能加以改进并传抵达内地,灵敏推进了长江下流棉纺业的打开。黄宗智等专家称之为“棉花改造”。棉花改造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纺织业的前进,使棉织品替代麻织品变成日子必需品,但盖因短少推进初始本钱堆集的内在动力,我国究竟未能发生工业改造。
3、徐光启
明代科学家。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县徐家汇(今上海市)人。万历进士,后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要。他早年曾从罗马布道士利玛窦学习西方科技常识,在农学和地舆学方面的作用较高。曾译《几许正本》,编译《测量法义》,主编《崇祯历书》等,将西方的科学技能介绍到我国。徐光启所撰《农政全书》,集明朝早年农业科学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4、朝贡生意
我国各王朝与周边各族及海外诸国之间进行的一种特别生意。我国历代王朝均把自个作为全国的中心。在处置与别族、别国的联络时,把自个当作“宗主”,把对方看作附庸。两边之间的商业交游,以“通贡”方法进行。对方用来生意的产品被称为“贡品”,历代王朝用来交流的东西被称为“回赐”。“厚往薄来”“宁厚毋薄”是进行朝贡生意的辅导思维。
5、郭嵩焘
清末交际官,我国第一个驻外使节。字伯深,湖南湘阴人。曾助曾国藩办湘勇打压和平军。1859年9随僧格林沁处置天津海防,上疏主张在天津设局,仿制西洋战舰;举荐通悉外国言语人才,入京传习外国言语。1875年8月奉诏以侍郎替补,充当出使英国钦差大臣;1878年,受命兼任出使法国大臣。写成《英轺纪程》(又名《使西纪程》),主张学习西方治国之道。1891年病逝。著有《郭侍郎奏疏》《英轺纪程》和《郭嵩焘日记》等。
6、东南互保
1900年东南各省督抚同上海领事拟定的协议。又称《东南维护约款》。清政府“宣战上谕”发布后,刘坤一、张之洞回绝实施。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权盛宣怀和上海道台余联沅,同各国驻上海领事正式谈判,拟定《东南互保规章》,规则“上海租界归各国一起维护,长江?蘸寄诘鼐楦鞫礁ぃ讲幌嗳拧薄4撕螅焦阕芏嚼詈枵隆⑸蕉哺г揽龋级浴岸匣ケ!北昝鞒懦帧8眯樵谕乒憬讨斜H宋鞣角致哉咴诔そ饔蚝突系睦妫ち苏庑┣蚨礁У氖盗Α?br>
7、宁汉合流
1927年武汉国民党政府与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合组。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树立南京国民政府,构成宁汉割裂。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反共,消除了宁汉两边在反共疑问上的不合,使宁汉合流变成可以。7月24日,汪精卫标明情愿平缓共同,并附和迁都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宣告宁汉协作誓词,宣告国民党共同结束。
8、国民参政会
我国抗日战争初步后国民政府树立的一个征询性质的机关。1938年7月正式树立。4月12日,国民政府发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规则》,规则国民参政会为征询机关,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陈述、问询、主张之权。但所经过的决方案对国民政府并无强行实施的权力。遴选的参政员大多是国民党员,只需很少量是我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代表。7月,第一届参政会在汉口举办,156名参政员到会了会议。经过了《 撑持抗战建国纲要案 》等决方案,宣告了《国民参政会初度大会誓词》,并推举了驻会委员。前期,因为国共两党和其他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的尽力,国民参政会关于联合全国公民,发扬抗日民主,推进全部抗战,起了活泼作用;后来因为国民党推广低沉抗战方针,逐步损失其前进作用。抗战成功后,国民参政会变成国民党的御用东西,总算1948年3月宣告结束。?
9、过渡时期总道路
我国共产党提出的从头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道路。过渡时期总道路的无缺表述是:从中我国公民共和国树立,到社会主义改造根柢结束,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道路和总使命,是要在一个恰当长的时刻内,逐步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完成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本钱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公民代表大会,用法令的方法把过渡时期的总道路作为全国公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使命断定下来,写入中我国公民共和国宪法。
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11—13世纪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呈现了一些新打开,请概要述之。
(一)北宋农业经济的打开。圩田在南边有了进一步打开,规划有所扩展,如闻名的芜湖万春圩即有田十二万七千亩。北宋农人推广运用了一些新耕具,如新式水车龙骨翻车和筒车、以人力代牛耕的踏犁等,然后使农业出产打开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粮食产量有所前进。为了减轻插秧的劳作强度,我们还创造了秧马。跟着北宋的共同,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品种得到了交流。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其间最闻名的品种“占城稻”从越南引入福建,后又推广到江淮和北方。
(二)南宋农业经济的打开。植棉区已从两广、福建逐步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江浙区域是其时的首要稻米产区,因而有?眨ㄖ荩┖ㄖ荩┦欤恪钡陌铩?br>
(三)元朝农业经济的打开。忽必烈在位时,采纳了一系列的“重农”方针和办法,首要有:树立打点农业的政府机构;维护农田,捆绑抑良为奴;召集流亡,鼓舞开荒;大力打开军民屯田;减免租税;设置粮仓、常平仓;兴建水利等。此外,至元十年 (1273年),忽必烈还命人编修《农桑辑要》一书,颁行全国,指令各地的当地官大力宣 传和推广。此书系参阅历代农书如《齐民要术》等,并联系其时实践的耕耘经历而写成。此书颁行于全国,对辅导农业出产发扬了很大的作用。经过以上办法,农业出产得到了恢复和打开。首要体如今人员的添加、农业产量的前进和棉花等新作物的推广上。
2、在打压和平天国进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军阀官僚实力鼓起于我国政坛,试简述这一表象对清末政局的影响。
(一)鼓起进程。和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李鸿章先后奉旨在湖南、安徽编练当地配备,称为湘军、淮军。湘淮军变通旧制,实施兵为将有,逐步替代8旗、绿营兵的 方位,变成打压和平天国起义的主力。1860年6月江南大营消除后,咸丰皇帝因湘军出力、江南江北大营收功的方案破产,以肃顺的主张,给曾国藩以当地实权,录用他为署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一切大江南北水陆各军均归其控制。1861年11月,慈禧太后上台的当月,又指令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打破了两江总督只辖苏、皖、赣三省的常规,指令一切四省巡抚、提镇以下文武各官悉归其控制。跟着湘淮军转战南北,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实力的手中。
(二)影响。(1)湘淮系的拓宽,从根柢上说是反映了汉族地主阶层在权力规划中方位的上升,当地督抚中满汉比例的改变,特别会集地反映了这一点。(2)湘淮实力控制当地权力,削弱了清王朝的中心集权,使晚清政治呈现了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势。在咸丰朝早年,不管是8旗仍是绿营,其兵权都是直隶于中心的,决非将帅可得而私有。可是,湘淮军则是由将帅自行招募的私家戎行。自湘军起,兵归国有的局势改动为兵为将有。一起,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谋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此种筹饷准则进一步安靖了兵归将有、各私其军的格局。湘淮军将帅既得总督、巡抚的方位,就使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当地上的民政、财务、司法诸大权。
3、简述中我国公民共和国树立前期在政权安靖方面所采纳的首要办法及意义。
(一)抗美援朝。(1)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迸发。中共中心和毛泽东决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抉择计划。10月19日,彭德怀带领自愿武士朝作战。中朝戎行经过三年短兵相接,总算使这场战争以中朝戎行和公民的成功而结束。1953 年7月27日,美国不得不在休战协议上签字。(2)抗美援朝战争的成功,保住了朝鲜民主主义公民共和国的独立,保卫了世界平缓和我国的平安,前进了我国的世界方位,极大地前进了新我国的世界声威,也为我国打开大规划的经济缔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争得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平缓环境。
(二)打压反改造。(1)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心宣告《关于打压发改造活动的指示》。指示需求遵从“打压与广大相联系”的方针,首要打压那些罪孽深重、新我国树立后持续作恶的反改造分子。从1950年12月,在全国规模内打开了打压反改造运动。全国规划的打压反改造运动,到1951年10月根柢结束。(2)经过镇反运动,根柢上打扫了国民党留传在大陆的剩下实力,使我国社会次序呈现了空前安靖的局势,安靖了公民民主专政。
(三)土地变革运动。(1)根据中心公民政府发布的《中我国公民共和国土地变革法》的规则,从1950年冬天起在新解放区逐步打开了土地变革运动。土地变革大体分为建议群众、区别阶层、没收和分配土地三个进程。土改的总道路是“依托贫农、雇农,联合中农,中立富农,有进程地有差异地消除封建克扣准则,打开农业出产”。到1953年春,土地变革根柢结束。(2)土改推翻了封建土地一切制和地主阶层的控制,使农人从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安靖了工农联盟,推进了农业出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打开。
(四)三反五反运动。(1)1951年冬在国家机关、公营经济部分和企作业单位打开了“对立贪婪,对立浪费,对立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心安设在各大中城市的工商业者中打开“对立纳贿、对立偷税偷税、对立盗骗国家工业、对立偷工减料和对立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成功结束。(2)运动的成功具有严峻意义。一是纯真了国家机关,对广大干部进行了一次阶层教育和奉公遵法的教育,前进了我国共产党在公民中的威信。二是进一步查明晰私营工商业的情况,安靖了工人阶层和公营经济的领导方位。在私营公司中树立了工人监督,推进了国家本钱主义的打开。
三、论说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析中古社会门阀政治的构成和式微的首要缘由。
门阀士族是地主阶层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它萌发于东汉,打开于三国,初步构成于西晋时期。曹魏时期拟定九品中正制变成世家大族安靖自个实力的东西,一些当朝为官的家族逐步独占上品,独占高官,构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势。西晋以法令、准则的方法,在政治、经济、文明各方面将世家大族的特权固定下来,使西晋初步构成了门阀政治的格局。
(一)东晋门阀政治的构成与缘由。两晋之际,南渡士族变成南边政权的中心,与皇权一起打点江东,构成了皇权政治的特别方法——门阀政治。东晋立国江南,不管是政治影响仍是军实际力都极为有限,不得不凭仗于自华夏南迁的士族以及南边本地士族的联合撑持。东晋朝廷对士族特别是士族中的代表人物,给予尽可以多的倚重和照看,致使于使高门士族的领袖得以和东晋皇室在实践上共享控制权力,他们控制了最重要的军政实权,把皇帝的权力紧缩到有限的规模之内,呈现了“祭则司马,政在士族”的局势。其间琅邪王氏对晋元帝的撑持之功无人可及,其权势盛极一时、无可比较,故其时就有“王与马,共全国”之说。这种皇帝和高门士族共掌国政的局势,在东晋持续了恰当长的时刻。王氏之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又先后控制朝廷中枢。
(二)南朝至隋唐,门阀政治的式微及缘由。(1)作为士族代表的高门士族现已严峻式微。颍川庾氏、樵国桓氏、太原王氏在东晋末年的政争中已根柢消除,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高门人才凋谢,失掉实权,仅变成政治上的点缀品。他们首要是小看武职、脱离军权,其次是不再担任重要行政职务,究竟只能出任俸禄优、等第高、事务悠闲的所谓“清官”。(2)寒人的鼓起。南朝的开国皇帝,都是经过领兵交兵、控制军权而上升起来的庶族地主。南朝的将帅,也多是庶族寒门身世。寒人的鼓起,反映了皇权的加强和门阀士族的式微。(3)隋唐科举制的施行使家世不高的庶族地主经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准则的政治基础。
2、戊戌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初度爱国救亡运动,试论说该运动发生的缘由以及在我国近代思维史、文明史上的意义和作用。
戊戌变法不但在政治改造上是一次前史的跨越,而且在思维文明上也是一次严峻的前史转机。在“西学”和新学的冲击下,我国社会思维文明规划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改变。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对立旧学、建议新学,以新的思维内容,新的方法个性,在许多思维和文明学术领域有所立异,有所建树。在社会思维政治学说方面,他们的政论,以势不可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招引了大批的常识分子,而严复对《天演论》译述和进化论的介绍,在思维学术界颤动尤大。一切这些,都是前期维新思维家们所不可以企及的。
在前史学方面,黄遵宪最早冲击了传统史学观念。他认为我国在周朝早年为“封建之世”,自秦今后为“郡县之世”。就在这一时期,梁启超也初步对传统史学提出了应战。他说,我国的前史有“君史”而无“民史”,是他后来建议“史学改造”的先声。
在文学艺术方面,黄遵宪首要提出“我手写我口”的诗歌创造原则,以打破旧体诗词方法的捆绑,变成近代“诗界改造”的前驱。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正式提出了 “诗界改造”的标语。小说的作用也致使了维新派人士的高度注重,他们把小说当作是最有力的宣传东西。
在散文方面,康有为、梁启超等以流通、新鲜的文笔,表达新的政治思维,既赋有说服力,也赋有感染力。特别是“笔锋常带豪情”的梁启超的许多政论,后来被称为“新文体”,对我国近代思维文明界和文风的改造,起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变革方面,光绪帝命令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巨细书院,一概改为兼习大学西学之学校”。最终一道新政上谕还抉择拨出经费8500两,作为开办京师大书院之用。
在新闻出书方面,康有为、梁启超1895年在北京兴办了《中外纪闻》,严复、夏曾佑在天津兴办了《国闻报》,此外,还有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以上海为中心,也出书了许多介绍新思维、新学说的书刊,树立了大同书局之外、商务印书馆等。
在社会习尚和社会风俗方面,维新志士呵斥恶俗陋俗,尤为大力冲击吸鸦片、缠足二事。广东籍人士赖弼彤、陈默庵在顺德县倡立“戒缠足会”。随后梁启超宣告《戒缠足会叙》,宣传男女对等,痛斥轻视、损害妇女的陋俗。维新派还建议“试办不缠足会”、“延年会”以树立新凤、对立旧习。维新派还斗胆地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
戊戌变法以凄惨剧性的失利而告终,可是却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造,也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思维文明运动。
3、联系史实,分析华北事端后国民党对日本的方针的改变及首要缘由。
(一)方针改变。华北事端前国民党采纳“攘外必先安内,共同方能御侮”的对策,作为内政交际的方针支点,对日采纳让步让步的方针,先后同日本签定了《秦土协议》和《何梅协议》。可是跟着华北事端后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强,国民党对日方针发生了显着的改变,体现为对日情绪的日趋强硬和决计反抗。
(二)首要缘由。华北事端后国民党的对日方针发生改动不是偶尔的,是由其时国表里各种条件抉择的,是诸种要素合力作用的成果。(1)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侵略,从根柢上挟制到南京政府的控制方位,这是南京政府改动对日方针的首要缘由。(2)日本在华北的侵略扩展,严峻损害了英美的在华利益,英美政府对日本侵华的情绪发生明 显改动,这是南京政府对日方针改动的外部要素。(3)我国共产党树立抗日民族共同战线的政治主张,在国表里发生了极大的政治影响,推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给国民政府构成了健壮的压力,迫使国民政府由对日让步让步转向强硬。(4)南京政府有用控制西南区域、当地实力派政治情绪的改变是推进国民党对日情绪改动的一个重要要素。总之,许多要素彼此作用,促进南京政府由对日让步让步转向强硬。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