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学生成长需求状况调研情况反馈③_问题_研究生_专业(后疫情时代学生群体的变化)
后疫情时代学生成长需求状况
调研情况反馈③
近期,王秀勇副校长就“后疫情时代学生成长需求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学校智慧校园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学生工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财务处、研究生院、教务处、后勤与资产管理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校团委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座谈会在泉州厦门两校区共召开三场,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将自身与周围同学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反馈给调研组,并围绕自身和周围同学成长成才需要,就学校相关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意见建议。为了进一步提升座谈会的实效,座谈会后,调研组将相关问题转交有关部门和学院及时办理、回复,对于能够及时改进的及时进行了改进,对于暂时无法改进的也将情况进行了说明、并列入工作计划进行积极推进。现分专题、分期将问题、建议及改进情况进行反馈。
part.01
教学实践、学科竞赛专题
1.专业学习问题,国际关系学院很多专业课程可以交叉融合教学,但是目前专业课的学习局限于单一专业,希望研究生专业课程可以与其他专业融合教学。
回复:国际关系学院共有专任教师35人,教师专业背景多元,涵盖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哲学、管理学等学科,基本具备开展学生交叉融合培养的条件。研究生课程由必修课(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构成。目前,我院政治学专业开设选修课33门,世界史专业开设选修课41门,课程设计遵循了交叉培养的思路,既有理论课程,也有实践调研和方法课程,既有基础课程,也有前沿和专题课程,内容涵盖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地区国别、民族、宗教、华侨华人、世界历史、心理文化学等领域。我院研究生在与导师协商后,可以选择相应的选修课进行学习,总体满足了学生交叉融合培养的需要。此外,如有需要,我院也允许研究生进行跨学院选课学习,此举也有助于推动研究生的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未来,我院也将持续推进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进一步满足广大同学的交叉融合培养需求。
2.科创项目专业指导和交流渠道问题,当科创遇到问题的时候希望可以通过建立电话册、群聊天或研讨会等方式,定期将科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整理填到在线表格,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能够找到相应的技术人才进行请教。
回复:校团委每学年会结合“互联网+”“挑战杯”等科创竞赛开展,分阶段邀请评审专家、国赛获奖项目团队、优秀指导教师开展科创三大赛宣讲、科创活动进学生社区、赛事研讨沙龙、优秀项目培育、项目集训营等多类型科创活动,多渠道助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科创项目质量。制作发放《华侨大学“互联网+”大赛工作手册》,整理往届竞赛优秀项目作品资料等供参赛师生学习参考。通过指导教师、科创辅导员专项培训,学生朋辈交流等为师生搭建交流平台。若同学们有科创方面的困惑,大家可与学院指导老师多沟通,也欢迎到校团委办公室与老师交流,也可以将问题整理发送到科创部邮箱:hqukjcx@163.com,我们会及时予回复。
3.专业课授课问题,机电学院部分专业课需要一对一汇报、讲授,但是其他学生需在教室内候场,导致时间浪费较多。讲授安排靠后的同学经常面临笔记本电脑待机电量不足、无法汇报交流的问题,建议教室内增加插座、此类课程调整为,汇报前十分钟到场,不用一直在教室内等待。
回复:经与相关专业课程老师及系部负责人了解,学院该课程为设计类课程,
需要通过一对一汇报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老师针对学生掌握情况做出点评和指导。同时这不仅是属于教学行为,也是设计类专业学生思想相互交流碰撞的一种方式,因此课程上老师要求同学在汇报的时候,其余学生需要到课旁听、观摩及交流。
针对教室插座不足,导致靠后的同学经常面临笔记本电脑待机电量不足,无法及时充电,导致无法汇报交流的问题,经沟通,在相关专业课教室中,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准备排插以方便同学们笔记本电脑充电使用。
part.02
教学管理专题
1.奖学金评选制度问题,化工学院不同学科发刊影响因子不同,评选奖学金时不够公平,希望能够调整。
回复:
化工学院在2020年修订奖学金评选办法时已有体现。《华侨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办法(试行)》相关条款如第六条的注4: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大类工程技术类分区积分乘以1.1,生物学学科大类生物分区积分乘以1.1;注5:多项成果分值计算比例为:第二项成果按60%计算,第三项成果按40%计算。
接下来,学院将加强相关管理规定的宣传普及。尤其是奖学金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条款,讲清楚讲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2.研究生系统分数录入问题,在平时期末考试录入成绩时出现过问题,易对学生造成影响,希望研究生成绩录入相关工作可以改善。
回复:学校一直重视研究生教学的课堂教学、考试、成绩录入等各个环节,教师在各个环节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据情节给予相应的教学事故处理。
3.下午大课间时间过短问题,下午第一二和第三四节课间时间过短,迁移教室时间不够,希望能够延长大课间时间。
回复:2022年5月我校着手推进课时制改革,改革方案面向全校各单位征求意见、几易其稿,最终经2022年第八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第十三次校党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从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起开始实施。至今实施近一年。其中,下午6-7节与8-9节之间休息10分钟,是综合考虑下午下课时间和晚上上课时间的科学衔接需求,并且无论是在泉州校区、还是厦门校区,教室布局还是相对集中,10分钟内正常能够到达需更换的教室。
4.选修课抽签问题,选课抽签制度不够科学,希望可以恢复原来的选课制度。
回复:经过广泛调研,多数主流高校选课都是实行抽签制度,即所有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选课意向,在固定时间节点由系统随机抽取,机会均等。我校之前实行的选课制度即抢课模式,限于上课时间与选课时间冲突、网速、校外vpn影响等因素,大多数师生表示抢课模式有失公平、不科学。
part.03
宿舍专题
1.宿舍调配,当前存在不同学院、不同年级混住的情况,由于专业器材较多会导致宿舍空间较拥挤,作息时间不一致导致宿舍矛盾突出等问题。
回复:原则上,每位同学每学年有一次调宿资格。待毕业生离校后,有需要调整宿舍的同学可向学院提出申请,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满足同学们的调宿需求,也希望同学们无论处于何种住宿环境,都能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携手成长。
2.回南天宿舍衣物不干问题,在宿舍楼栋增设公共烘干机。
回复:学生宿舍楼因场地空间、水电设施等限制,暂不具备安装公共烘干机的条件,我们将对临近宿舍楼的公共区域增设共享烘干机进行论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宿舍环境,宿舍蟑螂较多,宿舍的水质普遍存在黄色的现象,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回复:对于宿舍环境,有安排每月一次对宿舍楼进行灭虫、灭鼠等四害消杀,对同学反应的个别仍存在问题的区域,将重点进行针对性消杀。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好宿舍内务卫生,及时清理垃圾,不在宿舍存放过多的食品,提倡简生活。
后勤与资产管理处已责令物业公司每月委托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四害消杀,并在“四害”繁殖高峰期增加消杀次数,同时在春秋两季有蛇出没区域播撒硫磺粉进行驱蛇,同时,建议同学们加强宿舍卫生管理,减少外卖垃圾储存,保障四害的消杀效果。
学校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用水安全,保持与地方水务集团密切联系,定期清洗供水水箱,做好水质监测工作,若同学反映个别楼栋暂时存在水黄问题,我们将及时予以响应和处理。铸铁水管老化生锈同样会引起水黄现象,我们将根据经费情况逐年更换为pvc管,近两年,已完成泉州校区23、24、27号楼的老化铸铁管更换,2023年暑期还将对26、28号楼的老化铸铁管予以更换,以保障学生用水安全。受到水管网维修改造影响,在接通自来水时伴有少量泥沙,这在城市供水中属于正常现象,如较长时间间隔用水,请同学们先放掉一点水再行使用。我校泉州校区为自制自来水、厦门校区采用市政供水,并定期邀请疾控中心、第三方公司进行水质检测,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4.文明宿舍建设,希望楼栋能举办文明建设和整洁建设等活动,促使大家建设一个更好更文明、更和谐的宿舍关系。
回复:文明宿舍建设,需要人人参与。我们长期以来提倡学生及时将垃圾带到一楼指定垃圾桶,每周学生自我组织开展内务检查,并结合文明校园要求,逐项落实相关事项。同时,每年开展社区文化节、文明宿舍和示范宿舍评选活动,常态化地开展邻里文化和邻里体育活动,促进学生邻里一家,相伴成长。
5.直饮机不够问题,宿舍直饮机在用水高峰期不够用,教学区的直饮机有时候存在出不了水的问题。
回复:目前,每栋学生宿舍楼均配有2-3台的直饮水机供学生免费使用。同时,楼栋还配有不同规格的桶装水供同学选择。考虑同学的用水需求,学生社区中心将根据楼栋层数分布、学生数量、过道走廊面积情况适当增加直饮水机数量。教学区的直饮机若出现无水现象,也请同学们拨打张贴在教学区的维修电话报修,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6.宿舍晾衣杆安全问题,晾衣杆距离太远,存在安全隐患,希望可以改善。
回复:宿舍晾衣杆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建设,同时为满足同学晾晒衣物的需求,已陆续在具备晾晒条件的公共区域增设晾衣架。今后,我们也将积极关注该类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楼栋设施。
7.宿舍桌子问题,六人间宿舍的桌子较小,使用起来很挤,希望能够改善一下。
回复:六人间宿舍的桌子确实较小,但因宿舍空间有限,短期内难以改善。为了满足同学的学习需求,楼栋内设置了自修室,学生社区公共空间如侨缘邻里中心、毓秀侨苑等均可供同学们学习使用。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够整理好学习生活用品,不在宿舍堆放过多的杂物,提倡简生活。
8.宿舍楼自习室卫生问题,自习室卫生不够好,希望可以改善一下,保证同学们的学习环境。
回复:宿舍楼自习室卫生,已安排物业马上整改落实。我们会加强监督,并提请物业公司增加清洁频次,也请同学们保持公共卫生,相互督促。
9.宿舍床垫老旧问题,学校的2人间宿舍部分床垫凹陷、老旧,希望学校可以定期查修、更换。
回复: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如发现床垫凹陷、老旧等情况可进行报修,学生社区会及时处理。每年毕业生离校后,学校也会统一对其床垫进行查修和更换。
10.宿舍冷饮、冷品存放问题,希望学校可以在宿舍楼下安装冰柜,供同学们在夏天存放易过期的东西。
回复:公共冰柜存有用电安全、食品安全、物品丢失等风险,同时考虑学生宿舍楼公共区域空间有限,因此,目前不宜安装冰柜。冷饮、冷品等建议同学们即买即食。
11.晚归申请问题,希望在辅导猫增设晚归申请模块。
回复:学工系统将考虑增加晚归申请模块,同时希望同学们尽量减少晚归,劳逸结合,按时回寝休息。
part.04
学生活动、赛事专题
1.表演服装报销标准问题,由于学校目前表演服的最高报销标准为150元每个学生,不太足够我们做一套完整的表演服,希望学校能够稍微放宽标准。
回复:表演服最高报销标准150元/套,是依据《华侨大学学生活动费管理办法(试行)》(华大学〔2019〕6号)文件执行报销标准,具体条款为第八条(五)其他费用,内容为:“服装购买单价一般控制在150元以内,鼓励循环利用,避免浪费。如服装须发放给学生个人,报销标准不超过75元。”另外,某些具有特殊教学实践需求专业的学院,如音舞学院、体育学院等,年初专项业务经费预算中已事先就表演、比赛等服装报送详细预算并经财监审审核通过,其服装报销标准为50-300元不等。
从学生活动经费开支的表演服如需放宽报销标准,需相应职能部门协商确定是否修改具体文件规定,接下来学校将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论证,根据实际需求考虑是否调整标准。
2.课外活动开展问题,希望学校的课外活动可以多一些创意想法,加强一些活动的应急医疗配置,提升活动组织者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回复:图书馆及时了解同学希望增设空调的具体地点,
疫情期间,学生课外活动受到较大影响,许多活动调为线上举办。课外活动形式有所创新,开展了“云学风”“云剧场”“云辩论”“云班会”“云讲堂”等“云”系列活动。在疫情期间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今年3月-5月期间,学生处、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易班、学生艺术团及各学生社团等开展了系列课外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创新开展了“文艺星光闪耀华园”“周末星光影院”“星光杯舞蹈大赛”等“星光”系列活动。今年举办的东南亚国家泼水节盛况空前,海丝文化展、五粤天歌唱比赛、万国歌手赛等活动充分展示了侨校特色。当然,校园文化活动在组织形式方面确实还存在创意不够,未能完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今后学生处、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易班、学生艺术团及各学生社团会继续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平台。
学校所举办的线下大型活动均配有应急医疗配置,主要是为了做好防控工作和健康监测。疫情政策调为“乙类乙管”后,学生课外活动恢复正常,人数较少的文化活动一般未配有应急医疗保障,环校跑、体育竞技比赛等有配置应急医疗保障。今后将进一步树立这方面的意识,做好大型活动或体育类活动的应急医疗保障。
此外,每学期,学生处、校级学生组织会针对学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如开展新生班长训练营、学生社团骨干培训班、学生骨干拓展班、港澳台侨学生“笃志计划”等,安排理论学习、语言表达、组织协调、财务报销、活动策划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提升学生组织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
后续,学校将继续开展“星光杯”“承志杯”品牌活动。在新生入学阶段,创新开展入学教育相关活动,理论讲座、现场教学、情景演绎、实践体验等相结合,加强侨情侨史教育。继续创新中华文化大观园、东南亚国家美食节、海丝文化展、国庆游园、澳门文化周等活动形式,提升同学的参与度与获得感。鼓励广大同学共同参与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为校园文化活动出点子。
在各类活动中与校医院协同,开展学生活动应急处置的演练,加强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并请校医院协助,加强大型文体活动的应急医疗配置 。
3.境内外生交流问题,尽可能让境内外学生多交流多了解,对境内生也以开设相关课程 助他们了解办学历史,对学生骨干和辅导员进行培训,有必要可以开设心理疏导课程,缓和境内外生之间的关系,避免不必要舆论。
回复:本学期已开设《侨情侨史》课程,第一批学生以学生骨干为主,通过这些骨干加强侨情侨史的宣传,同时,加大学院层面开展侨情侨史的力度。本学期已组织开展校级学生组织的专题培训讲座、学生社团骨干专题培训,组织辅导员赴华南师大、澳门中联办培训中心等开展专题培训。
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推动两类学生在学习、住宿、生活、活动、学生组织等方面的融合;扩大侨情侨史教育的覆盖面,在入学教育期间加强校情校史教育;加强境内外学生骨干的培训,发挥骨干的思想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创造条件促进境内外学生融合 。
4.鼓队专业指导问题,希望鼓队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 助队员们提升鼓技,也在创作节目上给予队员们更好的指导。
回复:疫情期间,根据防控政策要求,暂未邀请校外人士入校开展鼓技指导,同时近三年的线下训练也减少了许多聚集性活动。本学期以来,学生处以二十四节令鼓公演为契机,组织邀请马来西亚二十四节令鼓协会秘书长郑洲升校友、专业鼓手刘位校友返校,为同学开展专业鼓技指导。
后续,将邀请校内音舞学院的专业教师为鼓队开展乐理讲座,是邀请郑洲升等境内外专业教练来校为节令鼓队开展教学,指导编排优质节目参与各类文艺比赛。
5.龙舟队宣传问题,希望学校可以将龙舟项目列为新生入学的体验项目,加强宣传力度。
回复:每年新生入学期间,除中华文化理论讲座、文化体验实践外,学生处会安排二十四节令鼓、龙舟、武术、花灯、剪纸等文化体验。因泉州校区条件不成熟,无法安排龙舟体验。厦门校区每年的境外新生约500人,龙舟体验一次无法完全满足这么多人,所以目前暂未放入文体体验内容。
下一步,将会与体育学院进行沟通,争取在新生训练营课程中,安排中华文化龙舟体验(如无法全部满足,采取预报名形式),并邀请体育学院专业教师开展龙舟文化主题讲座。
华侨大学学生会
来源 / 华侨大学学生处
初审 / 许炜欣
监制 / 许炜欣
审核、指导老师 / 胡璐、杨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